北方移栽白菜技術推薦

白菜因為經濟實惠,有促進身體健康的功效,所以白菜也被成為百菜之王。本文對白菜移栽技術進行了簡要介紹,旨在為推廣和普及白菜移栽技術、有效提高白菜的質量和產量、提升白菜經濟價值、提高菜農種植收益提供參考和幫助。


北方移栽白菜技術推薦

1 白菜移栽的概念

對白菜進行大規模地移栽通常在每年7月15日之前。移栽時要從土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農戶對各種農作物不同的孕育時間、肥效和水利運用方法的合理把握,利用現代化的科學設施,實現白菜在移植期間的田間管理,並且通過對白菜種植的理念與實際種植經驗進行有效的融合,掌握利用積溫的方法成功的對北方比較寒冷的地區進行一年內對白菜進行兩次種植或者是在二年期間種植三茬白菜的種植方法。


北方移栽白菜技術推薦

2 移栽白菜簡介

白菜是原產自我國北方地區盛產的一種農作物,現如今已經被全國各地的食客食用和喜愛,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進行了引種。白菜的葉球與白菜的蓮座葉以及白菜的花莖都可以食用。相關研究人員不斷的對白菜育苗移栽技術進行探索和研究,以求減少佔用大片良田和縮短白菜生長的時間,實現將土地的種植潛力發揮至極致的目的。使用這種方法進行種植時,還可以有效的對白菜進行管理,如育苗後在進行移栽過程中會涉及到分根等技術性操作,因此在移栽期過後還要進行還苗。


北方移栽白菜技術推薦

3 白菜移栽技術要點

3.1 選種與選地

選種前一定要先做市場調研,在多個品種的白菜種子中,優先選取能夠迎合市場的種子,並對其生長週期進行科學的計算,重點要考慮天氣變化可能對白菜生長造成的影響,之後再對其進行耕種。白菜最好選在水量充足而肥沃的土壤上進行種植。

3.2 移栽時間與技術

在實施白菜移栽時,應該先在已經進行農作物收穫的土地上進行整修、起壟和夾肥。根據種植品種的差異決定株距,通常為60釐米。在30~50釐米深處對白菜移株進行刨與埯,並且要對土地施加二銨或複合肥。白菜移栽工作一定要7月底前結束。

3.3 加強移栽後管理

中耕期間要實施科學的補苗以及間苗,需要在移栽過後7~10天完成。移栽前要將與白菜種植無關的雜物有去除乾淨,還要將劣株與歪株全部去除,只留下優良的移株。

土壤中氮的含量會直接影響到白菜的產量,其他微量元素如鉀、磷等可以在白菜的移栽後陸續地進行補充。

白菜在生長髮育階段土壤必須保持充足的水分,要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的水分要求進行灌水,原則是少澆水、勤澆水。澆水宜在早上或晚上進行,這樣可以減少因蒸發而造成的水分流失。白菜移株定苗以後,可以早晚對其各灌水一次,用來調節幼苗期的溫度;在中耕蹲苗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澆水量與次數。蹲苗完成後須對白菜移株進行追肥。北方地區必須在10月上旬,霜凍以前完成全部的收穫工作。


原文選自龍源期刊網:新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