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食用菌产业发展让群众生活“菌飘香”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东部组群”乡村振兴示范区核心乡镇以及食用菌产业园的核心镇域,近年来,竹篙镇贯彻落实金堂县委“东部振兴”要求,主动融入“淮州为核、三区联动”城市发展新格局,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个城市新型社区”的理念,突出“人—城—产”,结合竹篙小城市建设、产业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堂县食用菌产业园功能区,依托功能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菌飘香”。

金堂:食用菌产业发展让群众生活“菌飘香”

依托食用菌产业园,谋划全产业链布局

走进位于竹篙镇红观音村的金堂县食用菌产业园功能区项目现场,可以看到各规划园区的厂房建设正有序推进,与园区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相照应的是竹篙镇凤凰村另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桶桶刚从制种车间抬出来的羊肚菌种,正待分发至各生产基地,上百名工人正在工厂里制作营养袋……

金堂:食用菌产业发展让群众生活“菌飘香”

菌种基地工人正在制作营养袋

“我们紧抓食用菌产业功能区建设契机,借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机遇,全力推进以羊肚菌为代表的食用菌全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金堂食用菌品牌,努力建设‘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据竹篙镇党委书记蒋增兵介绍,发展羊肚菌在内的各类食用菌产业,竹篙镇具备适宜羊肚菌种植的泥沙土质、沟笼地貌的自然优势;有省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参与,多年成功种植的技术优势;有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延伸产业链条的市场优势;有金美集团金地田岭涧公司全程参与,集中打造的品牌优势。

金堂:食用菌产业发展让群众生活“菌飘香”

红观音村流转出去准备种羊肚菌的土地

据了解,金堂食用菌产业园功能区位于以竹篙镇为核心的县域东部,是推动金堂县乡村振兴发展的发动机和主支撑,规划面积117.35平方公里。秉持“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着力构建菌种繁育、精深加工、物流交易、配套服务等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种植等产业细分,力争到2035年,功能区实现全产业链产值300亿元,建成4.1平方公里工厂化生产与加工园区,打造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区,建成菌美花香、山水环绕、果岭翠拥、拥有15万人口的生态菌乡、绿色之都、健康之城。

强化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食用菌种培植

在红观音村8组已经流转即将种植羊肚菌的田地里,63岁的夏位元和同村村民正在为羊肚菌种植做拉线、搭棚等准备工作,“村里大部分人都把土地流转出去种羊肚菌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我们自然很乐意。”据夏位元介绍,他家的土地现在都流转出去了,现在他有时间就到园区打工。目前村里共流转土地3700余亩,其中流转出去种植羊肚菌的土地超过1200亩,以前村民的土地都是种植水稻,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既能够打工也能收一部分租金。


金堂:食用菌产业发展让群众生活“菌飘香”

夏位元和同村村民正在为羊肚菌种植前做拉线、搭棚等准备工作

据了解,2019年,以竹篙镇为核心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面积达10000亩,吸引多达200余户农户参与羊肚菌种植,其中100亩以上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50余个,主要分布在红观音村、常乐社区、竹篙寺社区、凉水井村、凤凰村、天宝寨村等。在加快种植的同时,金堂县县农林局、县振兴办、竹篙镇还积极落实建设院士团队专家工作站、羊肚菌工程技术中心,进行菌种研发与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开展菌稻轮作与油橄榄林下套种,建设食用菌展示与展销中心,打造羊肚菌公社等特色林盘与加快建设全国重点镇等措施,进一步推进科研与生产、全产业链、横向产业、农商文旅、产业与城镇等五大融合。


据悉,金堂食用菌产业园及辐射区涉及重点项目48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2个、公建配套项目4个、产业发展项目26个、环境提升项目3个、服务类项目3个,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1.5亿元

聚焦百姓实现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致富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羊肚菌生产企业,落户竹篙镇的四川三邦羊肚菌业有限公司不仅国内订单供不应求,还成功打入了欧洲高端市场。企业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在金堂种植羊肚菌3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规模覆盖上万亩。据钟克华介绍,公司入驻竹篙以来,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通过流转土地还能收到租金,未来随着公司种植规模扩大还会吸收更多当地劳动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金堂:食用菌产业发展让群众生活“菌飘香”

竹篙镇规划图

近年来,竹篙镇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企业,鼓励村民参与种植,截至目前,全镇种植羊肚菌近10000亩,推动精深加工园区三期、四期近1000亩建设,提供种植园、加工园创造就地就近就业岗位5000余个,逐步完善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本地业主种植羊肚菌近3000亩,正在打造羊肚菌公社、蘑菇公社以及推行由金美集团统一品种、技术、管理、标准、品牌、营销等举措。据介绍,通过多举措的落实,老百姓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高了,实现了土地流转、产品加工、务工收入、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以及二次分红在内的“六项”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