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两次回家,为何大不一样?

Amuwa


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桑加的结果。

第一次回家出现在第19回。贾元春省亲之后,袭人的母亲请袭人回家过一天节。贾母同意后,袭人独自一人回家。此时,袭人与宝玉有过云雨之事,已经失身于宝玉,按理说应该受到宝玉的重视,但是此次回去仍比较简单,贾宝玉和茗烟去袭人家里后,宝玉和花家家人及亲戚混坐在一起,袭人把自己的座垫、手炉给宝玉用。第二次回家出现在第51回。袭人母亲临死之前,哥哥花自芳来请袭人回去,王夫人把此事交给王熙凤处理。接到这项任务后,王熙凤派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同时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8个人跟着袭人一共9人一起出发。这与袭人第一次回家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从批准人来看,身份地位不一样。袭人第一次回家,是袭人的母亲求了贾母,贾母同意放行的。从年纪上讲,是两个老人之间的事情。第二次前来求情的是花自芳,同意此事的是王夫人,具体操办的是王熙凤。总体上看,是奴才家里人来求主子的。身份地位不一样,处理事情的方法自然会不相同。

第二,从时间看,停留的天数不一样。袭人第一次回家是为了家人团聚,就一天的假。但是第二次回家是为母亲奔丧,处理老人的后事,按照当时的规矩,一天是不能结束的。王熙凤说得很清楚,如果她的母亲不行了的话,可以在家多住几天,事情处理完再回来。第一次回家走亲戚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自然比较简单;第二次是处理母亲后事的大事,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王熙凤在交代袭人行程时,还明确了在家居住的注意事项。

第三,从目的来看,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的想法不一样。贾母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讲的更多是亲情和关心。同意让袭人回家过节,表达的更多的是对她一家的关心和关怀。王熙凤和王夫人的想法则大不一样。王夫人此时已经把袭人当作宝玉小妾,她的出行代表自己的脸面。王熙凤自然明白王夫人的想法,琢磨更多的是贾家的排场。因为袭人在处理母亲丧事期间,代表的不仅仅是她们自家,更代表着贾府。正因如此,她才会交代周瑞家的时候说要按规矩办。所谓的规矩,其实就是排场。

作者之所以这样来写袭人的两次不同回家,除了特写袭人一人特殊之外,其实还暗写了贾府的一个最基本生态:贾家的丫头都比普通人家的规格高,待遇好。袭人回家,不愿母亲和哥哥赎自己出贾府,两人百思不得其解,等到看到她和贾宝玉亲密情形时才明白。他们是这样想的:贾府中从不曾作践下人,只有恩多威少的。且凡老少房中所有亲侍的女孩子们,更比待家下众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金钏儿、彩霞、晴雯等丫头们,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出去的重要原因。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


小涵读书


袭人两次回家,一次简约一次隆重,究其实,是因为时移事易,袭人的身份不同了。

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是在元春省亲之后不久。袭人母亲亲自向贾母请求,接袭人回家吃年茶。时间不长,预计晚上就回来。

袭人走后,宝玉应邀到贾珍那里去看戏放花灯。别人只顾热闹,宝玉百无聊赖,一时兴起,拉上茗烟到袭人家里去。

身份尊贵的宝二爷突然造访,袭人家人自然感觉蓬荜生辉,诚惶诚恐地接待过后,再由袭人的哥哥护送回来。倒是袭人最为淡定,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她和宝玉关系不寻常。本来她家人有意赎她回家,袭人自己死活不乐意,宝玉这一上门,袭人家人看出苗头了,敢情袭人是恋上了宝玉,而且看样子还真有可能上位当姨娘,袭人家人也就顺水推舟不再提给袭人赎身的事了。

第二次回家时,袭人已经是王夫人内定的宝玉将来的屋里人。彼时王夫人已经作主从自己分例里拿钱出来给袭人提工资,待遇升级到和赵姨娘周姨娘持平,又在凤姐、薛姨妈面前直言不讳地表达将来就靠袭人规劝自己儿子的意愿。只是碍于宝玉年龄还小,准备先“浑着”,过两三年再正式给袭人开脸放宝玉屋里。

可以说,除了没有正式办手续,袭人从此享受“相当于姨娘待遇”,已经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了。这时她的母亲病重,要接袭人回去看看,王夫人觉得人之常情,于是准假。

凤姐就张罗起来了,重点是要求袭人装扮隆重一点,还要给她亲自过目。最后她又拿出自己的衣服给袭人,敲定了袭人的一身行头,另外又安排了一众人等作为“随从”护送袭人回家,还嘱咐袭人回家后若要住下,通知她另外送铺盖,“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

详情就不多说了,总之规矩一大堆,核心思想就是突出袭人已经是贾府的人了,有身份了,和娘家需要拉开距离,凸显贾府的气派和威严。难怪有人把袭人这次回家比喻为元春省亲,形式上还真是有些像。

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又吩咐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不在话下。

袭人穿戴隆重,凤姐细到手炉、包袱这样的物件都要亲自检查。护送队伍是有品阶有规模的,大车小车还带灯笼。特别是袭人家里需要回避、需要另外辟出房间给袭人住,铺盖之类还得贾府专门送去——自己娘家的反而成了“人家”的东西,这架势,俨然就是花家娘娘省亲啊。

但是凤姐和袭人似乎忽略了,这次袭人回娘家,是因为袭人母亲病重。母亲病重,女儿回家,却只顾花团锦簇铺排“衣锦还乡”的气势,怎么看都觉得很违和。如果说这不是袭人本意,她只是遵从凤姐的安排,而凤姐是代表贾府的,这些安排只让人觉得贾府一心显摆身份,丝毫不顾人情。

从旁观的角度,袭人这次回家煞有介事的隆重,很难让人产生认同和欣赏的感觉。

当事人却沉浸其中,感觉不到不妥。这种迟钝,预示了人物命运的转折、贾府未来的衰败。

这里单说人物命运的转折。第一次回家时,袭人虽然只是个普通的丫头,但是宝玉对她是真的好。袭人是当天回家当晚就会贾府,就这样宝玉还要专门跑到她家去。而且袭人回到贾府之后,趁机对宝玉提出几条“上进”的要求,比如不许吃人胭脂、要好好读书、不许毁僧谤道之类,宝玉都一一答应了,可见那时宝玉对袭人还有一种依恋,俩人正处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蜜月期”。

但到了袭人第二次回家,宝玉在心理上其实已经开始疏远袭人了。这时的袭人再也不可能像王夫人希望的那样成功“规劝”宝玉,她一说那些“混账话”,宝玉根本不会听。这次“省亲”期间,书里花了很多篇幅来写宝玉和晴雯的互动,病补雀金裘之类,暗示宝玉已经疏远袭人,亲近晴雯。袭人回来后又发生了很多事,王夫人借着抄检大观园,把晴雯、四儿、芳官都撵了出去,宝玉向袭人抱怨有人告密:"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对袭人的不信任。

所以,袭人被内定为准姨娘又怎样?回家时“风光”了一把又怎样?抓不住爱人的心,所追求的荣华富贵也终究不过一场幻梦。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口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花袭人作为贾宝玉得贴身侍女。是贾宝玉身边第一得力之人。作为贾家外买的丫头,袭人一步步走上贾家丫头的巅峰,作了贾宝玉的准姨娘,离妾不过一个官方认可。由于受重视,袭人得以每年能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红楼梦原文写了两次袭人回家,两次不同的待遇表明袭人地位的提升,也为她最后被嫁给外人留下隐患。


【一】

袭人小时候家里破落,父母无奈将她卖给了贾家。与晴雯不知道父母家乡在哪里不同,袭人家人就在京城。当初突然破落,袭人在贾家长脸,帮衬着家里,花家也会讨好贾家,渐渐由破落户又小康起来。也有能力经常接袭人回家。

第十九回,贾宝玉在宁国府小书房撞破小厮茗烟和小丫头卍儿“偷试”,茗烟使坏挑唆贾宝玉偷跑出去。竟是去了袭人家。

宝玉笑道:依我的主意,咱们竟找你花大姐姐去,瞧她在家作什么呢。茗烟笑道:好,好!倒忘了她家。又道:他们知道了,说我引着二爷胡走,要打我呢?

春节年下,袭人被母家接回去过年,已经是贾家的大恩典。但这次会去和之前一样,并没有大张旗鼓。皆因此时,袭人不过是一个得宠的丫头,贾宝玉虽宠爱她,却不可能为她提升任何荣耀。自然是静静来,静静去。


【二】

袭人做事努力,一心维护贾宝玉。贾宝玉被打后,袭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披肝沥胆,深得王夫人欢心,决定将袭人晋升准姨娘,因想袭人好好规劝贾宝玉,只是暗中晋升,并不宣之于众。但王夫人重视,袭人的身份立即水涨船高。

五十一回,袭人母亲病重,袭人回家探视,王夫人亲自叮嘱王熙凤安排。为此,王熙凤直接将袭人回家安排成一次省亲。

凤姐儿答应,回至房中,便命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又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她说我的话叫她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她先来我瞧瞧。

袭人回家探母,王熙凤竟安排八个人跟着,尤其以周瑞家的为首。要知道她可是王夫人的陪房,负责王夫人等出门,如此兴师动众已经不是丫头的排场。还令袭人衣服首饰都带好的,叮嘱袭人走前给她检查。后又给了好的大毛衣服,连包袱都给了上好的。这才令袭人回去。



【三】

王熙凤之所以如此操持回家,自然是王夫人吩咐。如此大张旗鼓,袭人却还只是一个没有经过明路的准姨娘,既然没有名正言顺,就依然是个丫头。表面的荣光根本做不得准。袭人也就被此所困,有名无实。

八十回后,袭人确定嫁给了蒋玉菡。根据二十回脂砚斋批语,贾宝玉和宝钗婚后,亲自将袭人嫁给了蒋玉菡。

【庚辰双行夹批:……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

袭人之所以被嫁出,最主要原因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王夫人为了贾宝玉好,想让贾宝玉多听袭人的话,按住不给袭人名份;好容易禀告了贾母,本想顺便给她名份。只要贾母同意,袭人就可立即上位。不想贾母虽然点头同意,却表示赞同王夫人不给袭人名份的行为:

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而且你这不明说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

天知道王夫人禀告贾母就是想给袭人名份,可贾母一句话又将袭人的正名之事无限拖延,直到最后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袭人因外因失去成为宝玉妾侍的资格,无奈被嫁给蒋玉菡。袭人败在一个有名无实。她两次回家,虽然第二次的气派远远大于第一次。可再大的气派,也要名正言顺。袭人名不正言不顺,最终出局也不令人意外。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袭人第一次回家,是元春省亲后不久,她以丫头的身份回去的。

回家后,母亲和哥哥要从贾府赎回她,让她嫁一个好人家,可是袭人宁死不从。宝玉还去她家里看她一回。

袭人回到贾府后,好好的整治了宝玉一回。袭人先以母兄要赎她回家为由探探宝玉对她的感情,书中写道:【袭人……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今见他默默睡去了,知其情有不忍,气已馁堕】,于是让宝玉答应她三件事,她便不出贾府。宝玉赌咒发誓的答应她的条件。

袭人第二次回家与第一次不同,此时袭人已经坐实了准姨娘的身份,不是普通丫头了。

凤姐亲自安排袭人回家的事宜。周瑞家的是跟着太太奶奶出门的有头脸的媳妇,由她带着一个媳妇,两个丫鬟,四个仆人跟着袭人,派两辆马车送她们去探亲。

凤姐又吩咐周瑞家告诉袭人他穿几件颜色鲜艳的好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皮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上好的。即使这样凤姐还不放心,告诉袭人临走时让她来瞧瞧。

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两个丫头与周瑞家的拿着手炉与衣包。

凤姐看了袭人的装扮后不太满意,又给了袭人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一件雪褂子。用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呢包袱皮包上。

【又嘱咐袭人道:"你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 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又吩咐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

袭人回家就仿佛贵妃回家省亲一样要单独要一两间内房,花家的其他人要回避,要用贾府的铺盖和洗漱化妆用品。

袭人回家探母,俨然花家的贵妃省亲。

袭人省亲大肆铺张无非证明了袭人的得宠和贾家的规矩排场。






润杨阆苑


袭人第一次回家是在《红楼梦》第十九回,那是过年节的时候,袭人的母亲来回过贾母,接袭人回去吃年茶。这时候的袭人,在贾府还只是普通的大丫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宝玉因在宁府看戏觉得无趣,跟贾珍他们也说不到一起去,所以带了茗烟一起去了袭人家。宝玉这一去,袭人对宝玉的态度让她的母亲和哥哥看出来了宝玉和袭人的关系,也就不再提赎她回来的事了。

第二次袭人回家,是因为她母亲去世。那时候的袭人已经由王夫人暗定为姨娘的身份。虽然是暗定,但是,从袭人涨薪水,黛玉和湘云上门给她道喜等等,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几乎成了合府皆知的事情了。所以,当第二次袭人回娘家的时候,就显得特别隆重。

这一次是王熙凤亲自张罗,让周瑞家的陪了去不说,连生活用具铺盖什么的都是从府里带了去的。可见凤姐在这件事上的慎重态度。有人甚至拿此来跟元妃省亲相比,认为这是相对于元妃省亲的袭人的一次小省亲,中间环节考虑得特别周到。这里面一方面表明了贾府的尊贵,连身为准姨娘的丫头回一趟娘家都如此铺开排场,大费周章,另一方面可能在古代风俗里,一旦订了亲的女子不得再随便出门,不能让别人男子瞧见,更不可与别的男子有任何的瓜葛,以保证将来生儿育女血统的纯正。这也是王熙凤对周瑞家的关照了又关照的原因。

所以,有人问元妃亲为什么不在家住一晚上。妃子省亲本来也是没有的事,让她在家住一晚上更是不可能。万一出意外,谁来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正。

扯远了。说到底,袭人两次回家,身份不一样,排场自然也不一样。第一次还是普通丫头的身份,第二次是被主子太太确认过的姨娘身份。

但是,从这样的排场来看,我们由小见大,以点带面,可能看出贾府的浪费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将来不倒才怪。


苏小妮


袭人第一次回家是在贾元春省亲之后,此时,她早已跟宝玉发生了云雨之情。正逢元宵佳节之时,花家思念心切,袭人获恩准回家探亲。袭人是独自一人回的家,简简单单地去,静悄悄地回。

袭人第二次回家是母亲病危,花家哥哥来府上请求恩典,让袭人回家看望母亲。袭人这一次回去情景就大不同了。王夫人将袭人回家的事情交给了王熙凤,让她看着办。王熙凤是个人精,王夫人是她的姑妈,更是荣国府的掌权人,她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了。王熙凤给袭人安排了八个人随行,两个媳妇、两个小丫头和四个跟车的,其中还有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还安排了两辆车,一辆大车,一辆小车。大车给袭人和周瑞家的她们坐,小车给丫头们子坐。还特地交代让袭人穿好的带好的,连出门的手炉都得要是好的。凤姐儿还不忘让袭人临走前去给她瞧瞧,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可谓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结果凤姐儿还嫌袭人的衣服不够好,将自己的大毛皮裘给了袭人。王熙凤为何会如此操办呢?王夫人让她酌情处理,但到底该如何酌情如何处理,王夫人也没明说,凤姐只有暗自揣度。其实很明显,从月例的结构变化大伙儿就心知肚明了。王夫人将袭人的月钱由一两银子涨到二两银子加一吊钱,凡是姨娘该有的,袭人都要有;袭人的所有份例均从自己的月例中划出。这说明什么?王夫人这是首肯了袭人的姨娘地位,只是没有明面上公开操办而已。袭人在经济待遇尤其是礼遇规格上已攀上贾府最得宠的长孙宠妾的地位。既然将袭人作姨娘看待,那么袭人回家代表的不仅仅是花家的女儿,更是代表着贾府的门面。既是贾府的门面,自然要给袭人做足了排场,给足了荣耀。





三古读书


第一次对宝玉还有感恩之心。第二次成为姨娘身份后进入管理层,凤姐对她有提防之心,话里话外的弹压,平儿也看出来了,从屋里拿出两件冬衣,并没有确定给谁。袭人说,一件就当不起。(话中有话,说白了就是看不上,王夫人送的旧衣服比这更好。)平儿脑袋转的快,说是给邢岫烟的,不是给你的。袭人心里向着王夫人和宝钗。凤姐想拉拢袭人,袭人这"贤人"怎么看不出来呢?对宝玉的感情在这些冷漠无情斗争中殆尽。袭人本身是适应这样的环境。若没有战乱,坐办公室的生活状态很适合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