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一样,数字经济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在2018年的规模就达到了31.3万亿元,占GDP比例接近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7.9%。

作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技术与应用的必要基础,服务器对于这一波的数字红利起着推波助澜、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数字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鲜明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由于定制化的消费场景和生产场景日益融合,传统的、标准化的产品及服务也慢慢变得不合时宜起来。服务器也是一样,定制化正在逐渐成为市场认可的主流方向。

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服务器的定制化,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人们DIY电脑的时代,就开始有人打起了DIY服务器的主意。只是由于当时各种服务器部件之间的规格所限,这股“Y”风没有真正做大。

早年的服务器定制化,主要是由于客户的出发点与根本需求不同,譬如大型企业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小型企业可能更在意成本的控制和服务器配置的灵活性等因素,这导致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服务器无法兼顾,但是如之奈何呢?

一些新锐的互联网企业没有选择“忍气吞声”,他们开始基于自身的需求自己设计服务器,并找寻相关的代工工厂来生产。相对原来的标准化服务器,定制化产品不仅拥有成本的优势,而且能够满足互联网业务快速迭代的核心需求。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服务器定制化的风行。不光是互联网客户,金融、电信等传统行业也对定制服务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服务器的定制化趋势正在向更多的行业领域渗透。

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倘若由于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不足,造成前端的App卡顿或是应用中断的话,将会对企业业务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供应商能否提供灵活的服务器定制方案,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

由于采用模块化、高灵活性的设计,定制化服务器在机箱中将计算、网络、存储以及管理等设计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模块化的设计,意味着在增加功能模块,或是由于故障替换功能模块的时候,只需简单插拔,既降低了成本,也大大缩减了故障恢复的时间。

毫无疑问,定制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的业务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动力支撑,无论是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还是网络资源,客户都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进行自由定制,在加速应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提高了性价比。

与此同时,服务器定制化更加节能环保,运维的效率也更高。

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曙光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服务器定制化供应商,早在2007年就涉水此类业务,在时间上甚至早于那些嗅觉敏锐的国外互联网巨头,至今已经耕耘了12年,拥有着毋庸置疑的强大实力。

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总结,曙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定制开发和生产体系,可以提供客制生产、结构外观设计、产品功能定制优化、实施方案定制、客制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长期以来,曙光为国内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通信、电力、金融等十余个行业的上百家客户提供了定制服务器产品,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信任。

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以某家直播客户为例。在原有的环境下,通过传统的CPU及GPU对视频进行解码,只能够做到8到10路的并发,但是在业务的高峰期,往往需要数千路的并发,这就意味着上千台服务器的支持,总体成本极为昂贵。

基于此,客户专门设立了视觉计算加速器项目,以期解决桎梏应用的成本问题。应该说,客户的思路是对的,然而专业的图形加速卡带来了新的问题:三颗高主频的处理器功耗巨大,导致图形加速卡的过热降频和死机事件时有发生。

更糟糕的是,由于加速卡软件与曙光图形工作站不兼容,安装加速卡的当天就造成实验设备无法开机启动。

曙光的解决方案是定制专业级的加速风扇和加速卡导风罩,使得风流更加通畅;就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曙光开发了定制专用的BIOS和BMC来加以解决。

就这样,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曙光为客户完成了部件定制(风扇、导风罩)、软件定制(BIOS及BMC),以及整机定制(图站设备搭配专业图形加速卡)。

通过采用曙光图站服务器W760+2块专用加速卡的方案,客户最大可以实现88路H.264 1080p 30fps的视频并发。方案实施后,原本需要10台标准服务器的处理工作,现在只需要1台,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运营成本,为客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面向当前的人工智能等热门应用,曙光也进行了定制化的开发。譬如曙光Xmachine GPU服务器和 Sothis AI人工智能平台,从芯片、板卡、整机,到平台、开发架构,全面支撑金融机构的人工智能应用,提高金融服务器性能,控制金融风险。

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数据中心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云计算的商业化应用,那些顶级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云服务供应商,顺理成章地成为IT基础设施的最大采购者。譬如AWS拥有超过300万台服务器,Azure的数量也达到了200万台,国内的腾讯、阿里巴巴也都是百万台的规模。

对于这一类企业来说,由于工作负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导致采购成本、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也水涨船高,服务器的管理效率反倒是一路向下,令企业难以忍受。在服务器定制化的实践中,曙光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客户。

客户的现场不忍卒视:由于缺乏相关的规范与标准,企业自动化平台与不同厂商的监控系统进行对接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接口五花八门、监控点位数据千差万别……

为此,客户不得不消耗大量的精力进行海量数据的匹配,以及各种接口的定制开发等工作,无法专心于核心业务,企业构筑于数字化之上的成本和效率优势根本无从发挥。

针对客户的痛点,曙光设立了一支具备快速研发与快速定制产品能力的团队,与客户的研发团队进行直接对接,高效沟通、密切协作,通过规范化接口和数据,构建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的统一“基础平台”,为自动化平台的建设铺平了道路。

服务器定制化时代的曙光

应该说,这也正是曙光服务器定制化的高明之处,曙光不仅可以对自家的产品进行高度的定制,还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对其他第三方厂商的产品进行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定制,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极大地简化了交付和部署工作,提高了10倍以上的效率。

硬件也好,软件也罢,归根结底是用户的需求决定了曙光服务器定制化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由于前所未有地将计算蔓延至神经末梢的末端,边缘计算正在成为服务器厂商们最新的演武场。

从数据中心走出来的服务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环境,温度范围远超数据中心,“高温与严寒齐飞”,多粉尘和高湿度也是家常便饭。

针对边缘的计算需求,曙光不仅在产品性能、功能上进行定制,而且对所有的部件乃至整机进行严苛的测试,累计的测试项目超过上百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帮助客户降低20%的网络建设成本,提升30%以上的运营和维护效率。

曙光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服务器会变得越发快速、简洁和智能,曙光也将不断磨砺自我,及时响应客户的应用需求,实现高水平的定制化服务,为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乃至整体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灵活和经济的计算资源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