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切除肠息肉能活多久?

13886058543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指的是肠内黏膜上的隆起样病变。

这种隆起样病变在未经过病理检查、定诊以前,都叫做息肉。

肠息肉大致分两种。1、炎性息肉。2、腺瘤息肉。

腺瘤息肉有癌变的可能。

对肠息肉切除目的。

有一项复杂的统计学数据。引用如下:

<strong>大肠息肉的癌变率主要与组织学分型、瘤体大小及上皮异型增生有关。管状腺瘤,癌变率小于5%,管状乳头状腺瘤为23%,但乳头状腺瘤癌变率为30%~70%,腺瘤直径在0.5厘米左右,癌变率≤0.1%,小于1厘米为1%~3%,1~2厘米为10%,而大于两厘米者30%~50%。轻度上皮异型增生者癌变率比较低,重度上皮异型增生者可达27%。

其实这就是说,腺瘤息肉的癌变机率较高。而越早切除,息肉癌变机率越低。

因为在未行病理检查前,无法对息肉性质进行准确判定。

所以,发现息肉需要及时进行切除。

而肠息肉切除主要是针对腺瘤息肉。

目的就是息肉癌变前切除。以达到早期治疗目的。

如果不切除肠息肉能活多久。

肠息肉不一定是癌,所以,切除或不切除肠息肉与活多久没有直接关系。

疾病的早治疗要比晚治疗愈后效果要好的多,而且治疗起来相对容易。

个人建议:

一、发现非正常组织,无论是什么性质。都建议密切关注,并及时就诊。对于生长迅速的肿物及时切除。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机灵不太懂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如果不切除肠息肉能活多久?

我之前在普外科呆过,那时候也经常能看到肠息肉患者,可能很多人听过这个词语,但是不怎么明白什么是肠息肉,今天我来普及一下肠息肉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肠息肉?

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肠子的表面凸起的一种赘生物,它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它的症状多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出血;

2.肠息肉有哪些类型?

从病理上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 腺瘤性息肉;
  • 炎性息肉;
  • 错构瘤性息肉;
  • 化生性息肉;

3.息肉可以癌变吗?

可以明确地说息肉是能癌变的,一般认为腺瘤直径>2cm大约有一半以上癌变,绒毛状腺瘤癌变的风险更高;

4.肠息肉不切除能活多久?

首先无论有没有这个疾病,人的寿命都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无法具体说能活多久;其次息肉并不是癌症,它只是说有癌变的风险,如果它一直不发生癌变,那对人的寿命是没有影响的;得了肠息肉需要先明确病理类型,让专业的医生评估癌变的风险,然后再决定治疗方式;当然也有的人直接做手术了,他们认为息肉的存在就是一个隐患,说不定哪天就癌变了,心里不踏实;如果不选择手术治疗,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肠镜以明确息肉的变化。



最后小结:不切除息肉能活多久取决于很多方面,如果它不癌变那对人的寿命没有影响。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医生不是算命先生,不能断人生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假如一个人患了结肠癌,还能活多久?

我曾经管过一个病人,是一个70多岁的老婆婆,经常来我科住院复诊。原来老婆婆曾经在10余年前诊断为结肠癌,因为发现的时候尚没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术后恢复得不错,多次复查电子肠镜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均未发现异常,现在身体还是棒棒的。

相反,另外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因为发现得迟,术后一年即发生了肝转移,最后因为肝衰竭而不幸离世。更多的患者,则因为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了远处转移,而最终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言归正传。

所谓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分别是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肠息肉本身便有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异常、出血等情况;如果演变成癌,还会发生肠梗阻、肠穿孔、恶性贫血、远处转移等,甚至危及生命。值得庆幸的是,从肠息肉恶变成为肠癌,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一旦演变成癌,能活多久就如前所述,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生在这个年代,电子肠镜已经相当普及,这给力我们很大的选择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在肠息肉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及早发现,并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断绝后患。

内科学年鉴提醒我们:40岁以上建议做肠镜,50岁以上必须做肠镜。

上医治未病之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永远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门!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肠道息肉在临床检查中是十分常见的,很多朋友也许根本不会在生活中注意到自己已经存在肠道息肉。往往只有在自身的排便习惯出现改变时才会到医院进行肠镜的检查,检查过程中也就发现了自己的肠道息肉。

发现了肠道息肉后很多人就不再淡定了,总以为自己是患有了严重的疾病,其实有时候人们不需要特别担心,由于提前发现了息肉所以你也就有了更早处理息肉的机会。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展成为恶性病变,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是良性的,早发现后及时的病检有利于我们对息肉进行分类,及时的对息肉进行处置。所以说早发现是很有用的。

发现了息肉后很多人也就十分担心是否息肉会影响自己的生命健康,加入自己不切除息肉能活多久?其实没有一个医生敢给我们进行保证,切除以后生命会延长,也并不是所有的息肉切除后疾病也就能够治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能够确信的是,尽早的发现息肉后通过了病理活检就能确定分型,处于良性状态时切除以后也就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是假如我们发现息肉出于癌前病变时期时,加上我们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息肉就可能发生病变,这个时候疾病可能既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健康。

小科普:肠道息肉也许是良性,也可能是出于癌前病变时期,更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恶变。这些通通不能判定一个患者的生命长短,对我们最有利的是我们能够及时的发现息肉并作出处理。


企鹅郭医生


多数肠息肉是无害的,能活多久与肠息肉无关,但有一些肠息肉可能会变成癌症,消化道癌症通常难以早期发现,因此往往存活时间不长。

任何人都会出现肠息肉,50岁以上的人出现肠息肉的风险高,此外体重超重、烟民、有肠息肉家族史的人出现息肉的风险高。

肠息肉一般来说是没有症状的,如果不做活检的话也无法知道有没有癌变的可能,这样一来如果对于肠息肉听之任之的话,就无法避免少部分肠息肉癌变,也就无法早期预防肠癌。

肠镜筛查的目的之一是筛查息肉,一般来说大的息肉癌变的可能性大,因为息肉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做肠镜的时候会将看到的息肉对切除了,活检后如果有癌变的话再进一步治疗,如果没有癌变的话切除了息肉,也就避免了其中一些息肉癌变的可能,这样几年之内都不必考虑息肉癌变了,等过几年,新的息肉长出来,再做一次肠镜,这样通过定期的肠镜筛查,把见到的息肉都切除了,也就预防肠癌了。

所以,如果有息肉存在的话,应该切除,这就是为什么要做传统肠镜的原因,因为做胶囊肠镜的话,看到息肉后无法切除。


京虎子


作为消化胃肠镜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消化科医生,对息肉类型、生长的速度、癌变的概率应该比其他科的医生肯定是更了解一点啦!

下面我针对题主提出的问题大致通俗科普一下:

息肉是我们临床上一大类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统称,按照息肉病理结构的不同还可以细分下去。

就像汽车一样,轿车、面包车、吉普车、巴士、公交车等都可以称为汽车。

息肉也一样,我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等也都称为息肉。不同类型的息肉癌变概率不一样,不同大小的息肉癌变率也不一样。还有跟年龄、生活习惯比如有没有经常抽烟、喝酒、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高蛋白、低膳食纤维饮食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就对这几种息肉大概展开讲一讲。

首先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一般来说属于比较轻度的息肉,因为是炎症反应引起的,所以癌变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有些人好好保养炎症好了息肉也就慢慢自然消失了。所以小的炎症性息肉或者增生性息肉可以定期观察不一定要手术治疗。

如果是腺瘤样息肉、绒毛状息肉那就建议切除,因为长几年大部分是会变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再过几年有可能会变成癌变。但大家也不要太紧张,因为从腺瘤长成癌的过程一般要5-10年,所以如果小于1cm 的腺瘤一般都不要太担心,3-5年之内约个时间复查一下肠镜切除就好,如果是大于1cm 那还是及时切除了比较安全。

当然如果息肉表明有糜烂、有破溃、红肿那不管大小都建议切除,如果你比较紧张、焦虑想着这种小息肉在肠道里面始终是个心理负担那也可以建议肠镜医生及时给你切除了扼杀于襁褓之中。

最后再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是单纯的息肉及时发现基本来说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因为只要是息肉被发现了基本现在90%以上的息肉在肠镜下都可以切除了,切除了就没事了,切除了就跟正常人一样了。所以不存在活多久到问题。

应该不会有人发现了大息肉,有恶变潜质的息肉还很任性的要求医生不要切除,他也是我身上的一块骨肉,我就要养着它。我想应该不存在这种人吧,真要有我也是醉了😂。


消化内科叶医生


这个问题问的很简单,很直接,但是十分难回答。说实话,随便你问哪个医生他都不会告诉你肠息肉能活多久!为什么?

第一,肠息肉有多种分类。我在前面的回答种也多次提到肠息肉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坏"的肠息肉指的是那些具有癌变危险的息肉,比如结肠腺瘤性息肉。而"好"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它在体内默默生长,有的时候甚至会自行消失,比如炎症性息肉。因此,息肉的类型不同其发生发展也不同。腺瘤性息肉如果一旦发展成肠癌,那么存活时间肯定就差,如果一直没癌变,那么影响应该不大。


第二,即使是同一种可能癌变的息肉,其预后也是不同的。还是拿上述的腺瘤举例。腺瘤还有很多分类,比如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这几种腺瘤里面数绒毛状腺瘤的癌变可能最大,预后最差!这种腺瘤的特点是息肉表面有像绒毛一样的凸起物,并且非常脆,碰到就容易出血。因此,这种绒毛状腺瘤会引起大便带血。另外,还有一种息肉预后更差,那就是家族性结肠息肉。顾名思义,这个病是遗传病,息肉常常长的满结肠都是。特别容易癌变!


一般发现肠息肉,我们建议切除。一来,可以做个病理检查明确这个息肉的性质。二来,切了它省的你经常担心受怕的!当然,有的病人不想切,总觉得这是人体的一个东西,不能随便"动刀"。但是,这里需要提醒你,必须定期做肠镜观察这些肠息肉的情况,时刻注意他们是否"投敌叛变",防止他们癌变!


骨科木匠刘医生


先说结论:如果一个人在发现大肠息肉后没有进行积极地治疗,也没有进行定期地复查,那么在5~15年期间,此人就会有因癌症发作而离世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着时间的流逝、病理分型不良而愈发的增长。


在我们体检做肠镜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被医生告知肠道中存在息肉,建议切除治疗。理论上来说无论哪种息肉都存在着一定的癌变风险,在其萌芽阶段切除是一种免于后患的好办法。不过我们可能都会面临着暂时无法切除息肉的情况,比如服用阿司匹林未停药、比如经济条件暂时不允许等,或者单纯的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想切除(这种情况真的有…),针对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就从息肉癌变和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来探讨一下,如果不切除息肉,人可以活多久。

阶段一:息肉癌变

肠道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学术界认为其发生发展同病毒感染、年龄、饮食习惯和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肠道息肉在早期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当其发展至一定大小后,才会有诸如腹痛、腹泻、便秘甚至是便血等表现,但这些表现一般也不具有特异性,人们往往是通过体检肠镜才能发现体内的息肉。


据文献报道,如果息肉长期存在于肠道中而没有人为的干预,在5~10年内部分息肉就会发生癌变。在肠道息肉的常见病理分型中,增生性和炎性息肉癌变几率极小,而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度则较大。有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癌变率约为1.4%~9.4%,因此也被成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由此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推论(以最坏的结果预估),如果一个人的腺瘤性息肉一直放置不管,那么随着时间的增长其癌变的几率就越高,按照文献大数据推算暂定此人约在10年后息肉发生癌变。


阶段二:大肠癌存活率

到了第二阶段,我们要关注的是一旦息肉癌变成了恶性肿瘤,也就是大肠癌,在积极手术的前提下我们还能存活多久。根据一篇发表在《中国肿瘤》杂志上的文章,我们来做一下假设。

这篇文章以2002~2014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33例大肠癌患者的数据为基础,对他们的术后生存率进行分析:在经过医院治疗后,这些患者的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11%、48.60%、36.36%、28.14%,此数据与国家大数据接近。

结果表明哪怕在经过综合治疗后,5年内能存活的人数仍不到一半,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提高大肠癌术后存活率来说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就暂定此人在息肉癌变经过治疗后,仍可以存活5年(如果不治疗可能1年都活不到)。


结论

经过阶段一和阶段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在发现大肠息肉后没有进行积极地切除,也没有进行定期的复查,那么在5~15年期间,此人就会有因癌症发作而离世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着时间的流逝、病理分型不良而愈发的增长。

其实在肠道病变还处于息肉阶段,哪怕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俗称早癌),只要积极地在内镜下或手术切除,其预后发展都与常人几乎无异。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因此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肠道癌症的首选策略,希望大家能够记在心中。


后记,谈健康生活的理念

上面说了那么多,但其实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断,大家甚至可以仅仅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因为医学健康在讲求大数据的同时也强调个体化,发病的概率只是一个数字,无论是1%还是50%,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0,而发病了就是100%。

所以对于疾病的预防我们要从大数据角度看,因为一切不良的行为习惯确实会增加患病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也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如果养生被当做人生活上的枷锁,那么这日子过得也会索然无味。



可能作为一名医生这么说并不专业,但是从人性化角度来说,对于防病防癌,我们尽到建议的义务,而生活还是要大家自己脚踏实地的去经营。医生天天说吸烟不好,可有多少医生自己因为工作压力大而一根接着一根的抽呢,多么的现实呀。所以只要自己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何生活,那是任何人都无法干预的。

最后希望我们不要因为养生而变得焦虑,享受生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的生活态度,与各位共勉。


如果有帮助记得关注五号医生,在这里将得到有深度、有数据的医学健康科普,同时欢迎私信咨询,有问必答。

参考文献

  1. 李锦, 孔令斌, 黄志诚.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机制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 39(3):196-201.
  2. 陈海珍, 陈建国, 黄培新, et al. 以医院为基础的233例结直肠癌登记患者的生存率分析[J]. 中国肿瘤, 2018, 27(6):409-415.

五号医生吴昊


切除息肉只是为了防止癌变,息肉病本身并不危害我们的健康,但是,它的癌变率极高。如果转化成真正的癌症,治疗起来就难了。因为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息肉往往就是癌前病变,所以如果息肉不转化为癌症,人想活多少就活多少。他并不危害我们的健康,更不会缩短我们的寿命。可是息肉明明就是癌前病变,谁又敢把它留下来等它变成癌症呢?

对于男性而言,胆囊息肉是最常见,其次就是肠道的息肉。对于女性而言,宫颈和直播内膜息肉就是最常见的,其次是胆囊息肉。

子宫内膜和宫颈有息肉的女性,怀孕后容易出现阴道的褐色分泌物,其实就是息肉受雌激素刺激后出现的少量出血造成的。在鉴别孕早期先兆流产出血时,一定要想到息肉引起的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息肉,都有极高的癌变率,一旦发现,建议立即切除。

肠道息肉多见于男性,女性也有发生。一旦发现肠道息肉,建议直接切除,不可留有后患。

如果不切除肠道息肉,它又长期的处于稳定状态,不发展到癌症阶段,就不会影响我们的寿命,人就可以活到他原来预期的寿命。


魏子坤科普时间


医生不是神仙,也不是算命先生,没有能力估算一个人能活多久,即使是恶性肿瘤晚期,也没有办法预算一个人的生死期,总会有奇迹发生的时候。一样的道理,如果不切除肠息肉能活多久这个问题,还真的没人敢确定。

什么是肠息肉,大肠息肉有几种?

肠息肉,就是正常人体肠组织上多出来的肿物,是良性肿瘤的一种。现代医学认为息肉主要是指生长在粘膜表面的突起肿物。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结肠和直肠。大肠息肉的形成,一般认为,可能与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有的认为是由于粘膜上皮细胞的原发性增生,这大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某些缺陷或与遗传因素有关。

大肠息肉主要有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儿性息肉等。

因为家族性息肉与幼儿性息肉较为少见,恶变程度不高,在这里不作为重点介绍。

什么是大肠腺瘤息肉?

大肠腺瘤又叫作息肉样腺瘤。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只有一种少见的腺瘤病——家族性腺瘤病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发生。


腺瘤的主要症状是出血,出血量常不多,80%以上的腺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所以不容易发现,只有当腺瘤表面溃烂时才会出血,血常附在粪便表面,颜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长期出血,可引起贫血,往往被误认为得了痔疮。只有当医生进行直肠指诊、内窥镜、X线检查时,才会被发现。


腺瘤可以演变为癌,因此要提高警惕性,发现腺瘤后及时治疗。一般认为腺瘤小于5毫米绝大多数是良性,1厘米以下癌变机率会不大,2厘米以上有癌变可能,4厘米以上的则很少是良性。瘤体的形状变得不规则,生长迅速,增大较快,或在腺瘤底部的附近还有小凹陷的,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其中家族性腺瘤病(又叫多发性腺瘤病)的发生常在同一家族内,例如兄弟姐妹、亲堂兄弟之间。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但不是胎里得的先天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患者多在12~14岁青春期发病,腺瘤的数量极多,大小不等,小的如粟粒,大的如核桃。有的带蒂,有的无蒂。有的分布在结肠的一段,有的遍布整个结肠,最多发生的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由于息肉常密密麻麻地布满整个肠壁,所以又叫多发性息肉。本病的早期常没有任何症状,当大量息肉形成并发炎时,可出现便血、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脓血便或粘液血便,有的息肉可以从肛门脱出,有时可大量出血,患者多伴有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本病癌变机率很高,常在发现症状的10—15年后癌变,多数患者在40岁以前死于大肠癌变。

什么是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大肠中最常见的息肉。它的特点是:多数均为肠粘膜上的小隆起,一般直径约半厘米,很少有超过1厘米的。这种息肉多无症状,也不转变为癌。本病多发生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

炎性息肉又叫假息肉,是由于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阿米巴肠病、血吸虫肠病、大肠结核病等的炎性刺激而引起的,是在这些病形成的溃疡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炎症增生。这种息肉一般不癌变,但炎性反应反复发作,息肉受到某些因素影响,也会发生癌变。


得了肠息肉该怎么做?

首先饮食习惯改变,避免进食刺激性大的食物、生肉、鱼生等。然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积极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肠病、肠结核等导致肠息肉产生的疾病。肠息肉,虽然是良性肿瘤的一种,但是存在癌变的风险,建议都应该切除。

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关注李医生告诉你。你的每一个点赞和评论都是对李医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