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腹瀉,去醫院檢查是腸易激綜合徵,吃什麼可以改善?

糖糖


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組持續或間歇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為臨床表現, 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按照大便的性狀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 型和不定型四種臨床類型,我國以腹瀉為主型多見。腸易激綜合症病程長但全身健康狀況不受影響; 症狀的出現或加重常與精神因素有關;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後減輕。

我媽媽就腸易激綜合症,每天都腹瀉,糞量少,呈糊狀,含大量黏液,吃了辣了冷的等刺激性食物, 腹瀉次數增多,經常腹痛腹脹,看了中醫,說是脾虛溼氣重,吃了一些中藥,沒有什麼效果,後來一 個醫生朋友說吃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對於腹瀉,腹痛腹脹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我上網買了一 款活菌率高達90%的益生菌,具有高含量高活性的青春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經過人工馴化,耐酸 耐氧,可以透過胃酸順利到達腸道調節菌群,我媽媽吃了兩盒大便次數少了,大便開始成型了,吃了 幾個週期大便正常了,腹痛腹脹也沒有再出現了。

腸易激綜合徵,它實際上是一種免疫性疾病,畢竟免疫性疾病不是依靠藥物就能改善的,每天補充 600億的青春雙歧桿菌,它以菌治菌,專殺有害菌,不傷有益菌,重構加固腸黏膜表面的保護膜“菌 膜屏障”,有了這層保護膜,炎症面不再被食物或其它微生物刺激,就會快速自我修復。重要的是, 青春雙歧桿菌是人體最優秀的免疫菌,它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腸道免疫力。當腸壁細胞免疫力恢復了, 就能輕鬆應對細菌病毒的捲土重來。腸道菌群改善了,腸道功能恢復正常,腸炎腸易激綜合症才能從 根本上恢復健康。


愛生活懂生活105362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胃腸道疾病,其特徵是在現有的醫學條件下無法發現任何器質性原因,但是卻表現慢性腹痛和排便習慣(包括便秘和腹瀉)改變。兒童腸易激綜合徵發病率不少,但是診斷很困難,沒有特異性指標能直接診斷,涉及到各種原因,所以提高認識,綜合考慮。

為什麼發生腸易激綜合徵

1、以往認為是胃腸道運動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結腸蠕動功能不協調,為什麼說胃腸道蠕動功能異常,因為患兒使用一些改變胃腸道蠕動功能藥物,臨床症狀有所改善。

2、其他就是胃腸道敏感性增加,每個人胃腸道敏感度不同,有些人一點疼痛就感覺很厲害,而有些人忍痛能力特別好。胃腸道擴張、牽拉首先是通過胃腸道壁的各個神經受體感受再傳到神經中樞。

3、腸道感染後炎症刺激導致,各種炎症細胞釋放,導致腸內異常的運動和內臟反應。

4、食物過敏或者不耐受有時就會出現腹瀉腹痛症狀。

5、抗生素濫用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會導致腸易激綜合徵發生。

6、精神心理焦慮和抑鬱、壓力過大,影響了腦腸軸互動異常。

腸易激綜合徵有哪些表現

1、慢性腹痛,3個月內每個星期有一次以上腹痛。

2、便秘,排便困難。

3、腹瀉反覆。

4、腹瀉與便秘交替。

如何改善腸易激綜合徵

1、首先排除心理因素,嚴重的需要心理醫生協同治療。


2、合理飲食:暫時不吃乳製品,和過多糖類攝入,避免容易產氣食物的是豆類、捲心菜,西蘭花等。

3、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減少便秘發生。

4、心理支持和諮詢。

5、藥物干預 ,包括胃腸道藥物和抗焦慮藥物等。

6、補充益生菌改善胃腸道環境,改善過敏體質。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腸易激綜合徵,頻繁腹瀉,吃什麼可以改善。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頻繁腹瀉,多為先天和後天之本不足引起的。先天之本不足,則腎陽不足,命門火弱,不利五穀消化吸收,故而頻瀉。

後天之本不足,脾胃虛弱,五穀在胃腸存留時間短,食進之物非瀉盡不得安寧,故而頻瀉。

補先天之本不足,可服用桂附地黃丸,一月為一療程。服藥期間同時補後天之本不足,可以每天早晨吃一頓雜糧粥,蓮子,芡實,薏苡仁,赤小豆,淮山藥,燕麥片,小米,紅棗(大紅棗3枚,或小紅棗5枚)適量。蓮子,芡實,赤小豆先冷水浸泡四小時加入其他食材小火慢煮,熟爛為度,一般一月後大便可以成型,不再腹瀉。

平時應注意儘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儘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湯火鍋。對牛奶過敏的人,可以改喝羊奶。

總之經上述綜合施治,一般腸易激綜合徵都可以得到改善,大部分病人能根治。


郭士泉


既然題主已經被確診為腸易激綜合徵(IBS),根據描述應該是腹瀉型的IBS,那麼今天就針對題主所說的IBS該怎麼吃可以改善症狀來聊聊吧。

腸易激綜合症

IBS是一種在全球範圍流行的常見的功能性腸病,據文獻報道,IBS全球總體患病率約為11.2%,我國數據在12.99%至20.01%之間浮動,根據地域、年齡、學習、工作性質的不同呈差異明顯的分佈。基於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不同人們把IBS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類,由題主的描述可知,他所患的多半是腹瀉型IBS。

IBS的發病機制目前並沒有被研究透徹,但是已知的幾種機制包括胃腸動力學異常、“腦-腸軸”功能異常、腸道菌群失調和精神心理因素。這四種機制協同作用、互相影響,使腸道功能在功能上失調,出現IBS的相關症狀。

題主頻繁腹瀉,希望通過飲食去改善症狀,主要是在菌群和胃腸動力上起到作用,我們就來看看應該如何去調整吧。


改善IBS,從調節飲食開始

在最新的《腸易激綜合徵治療共識意見》中,美國胃腸病學院(ACG)認為大多數IBS患者症狀的發作或加重與進食有關。飲食療法受到越來越多的患者和醫療人員的喜愛,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低FODMAP飲食療法,現有證據支持低FODMAP飲食可改善約50%IBS患者的症狀。在肯定了FODMAP療法的效果外,《共識》還對益生菌、纖維素等飲食因素做出了評價,指出改善IBS應該先從調整飲食開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到底該如何去調整我們的飲食吧。


低FODMAP飲食

先說說什麼是FODMAP,它是幾種不同類型食材的英文縮寫,分別代表著發酵、低聚糖、二糖、單糖和多元醇,與生活中我們接觸的食材相對應的就是糖類、乳製品、木糖醇類和一些發酵食品。

有研究表明,FODMAP飲食是腸易激綜合徵發病的因素之一,這些食材中的某一品類可能是引起患者腸道過敏的元兇,因此低FODMAP飲食不光是為了緩解IBS患者的症狀,也是一種研究“食物過敏”的手段之一:患者改善症狀後在飲食中逐一添加FODMAP品種並加以觀察,可發現到底是哪一類食物會引起患者的IBS症狀,並在今後的生活中加以避免即可。



可溶性纖維素飲食和益生菌

對於纖維素效果在《共識》中是十分肯定的,不過不同類型的纖維素對療效影響差別較大,在選用中需要注意。

《共識》中較為推薦的是可溶性纖維,也就是常說的膳食纖維,如果錯誤地選擇了不可溶性纖維,反而會增加腹痛和腹脹的幾率。可溶性纖維主要來源於植物性食品,包括糧穀類、豆類、燕麥、大麥、檸檬、香蕉、捲心菜豌豆等,不光在改善IBS症狀上頗有效果,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降糖和抗腫瘤上都有積極地作用。

此外,《共識》在肯定了益生菌對於緩解胃腸脹氣的積極作用的同時,否定了益生元和合生元的作用,認為其無法起到改善相關症狀的效果。


總結

腸易激綜合徵的治療需要個性化的整體方案,飲食治療僅是其中一方面,其餘還需要從心理健康、腸道菌群調整和胃腸道動力恢復等角度協同治療。雖然我們不能把治癒IBS的希望寄託在某一種療法上,但是通過飲食結構的調整確實能夠有效地緩解多數被IBS困擾的患者們的症狀,最後給大家附上《共識》推薦的飲食品類。

業內推薦的低FODMAP食物和膳食纖維包括:

水果類:香蕉、草莓、榴蓮、葡萄、葡萄柚、甜瓜、獼猴桃、橘子、百香果、木瓜、硬皮甜瓜、八角茴香、橘柚。注意:若是乾果,應食用少量。

蔬菜類:苜蓿、竹筍、豆苗、白菜、胡蘿蔔、芹菜、佛手、菜心、青豆、萵苣、橄欖、土豆、南瓜、甜紅椒、菠菜、西葫蘆(黃)、甜土豆、芋頭、西紅柿、大頭菜、甘薯、綠皮西葫蘆。

調料類:羅勒、紅辣椒、姜、檸檬草、薄荷、歐芹、迷迭香、百里香。

穀物類:無麩質麵包或其他穀物食物。大米、燕麥、玉米粥、小米、高粱、藜麥、樹薯粉。

奶製品:無乳糖牛奶、燕麥奶、米漿、豆奶、硬質乾酪、軟質乳酪、無乳糖類酸奶。

冰激凌替代品:果汁冰糕、意大利膠凝冰糕。

黃油替代品:橄欖油。

蜂蜜替代品:糖漿、楓蜜。

(End)


如果有幫助記得關注五號醫生,在這裡將得到有深度、有數據的醫學健康科普,同時歡迎私信諮詢,有問必答。

參考文獻

  1. 吳寒,張振玉.腸易激綜合徵治療共識意見(2018,美國)[J].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19,31(08):944-946
  2. Khairul Najmi Muhammad Nawawi, Mary Belov, Carol Goulding. Low FODMAP die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IBS symptoms: an Irish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9(3).


五號醫生吳昊


腸易激綜合徵的特徵:

1)腹瀉及便秘反覆交替:排便頻率異常(每天>三次或每週<4次);糞便性狀改變(塊狀便/硬便或水樣便/鬆散便)。

2)糞便上附著黏液,但是無便血或黑便。

3)腹脹腹痛(伴隨排便頻率而改變;排便後症狀改善)。

4)排便伴有裡急後重(排便前有急迫感或排便後總感覺未排乾淨)。

日常調護方式:

精神心理因素和飲食因素與腸易激綜合徵的發病密切相關。在生活中要善於調節自己的狀態,保持平和輕鬆的心理狀態;儘量少食多餐,限制高纖維食物的攝入,避免給胃腸道過高的壓力;可以在醫囑下服用促胃動力藥、止瀉或通便藥減輕症狀。

參考文獻:

[1]\t劉新光.腸易激綜合徵與羅馬Ⅲ診斷標準[J].胃腸病學, 2006,11(12):736-738.

[3]\t李曉青,常敏,許東,方秀才.中國腸易激綜合徵流行病學調查現狀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2013,22(08):734-739.


集心網絡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而無器質性病變的常見功能性腸病。換句話說就是腸道在這個時候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顏料就能開染坊,非常容易把受到的良/惡性刺激放大。在歐美國家成年人的患病率達10%~20%,我國的患病率在10%左右。接近十分之一。根據患者排便的特點和糞便的性狀,可以分成腹瀉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國外多以便秘型多見,我國以腹瀉型多見。

根據題主提供的信息是屬於腹瀉型。多數患者存在胃腸道蠕動過快的情況,由於頻繁的出入洗手間。飽受周圍同僚的冷嘲熱諷,使得患者出現焦慮、抑鬱的情況,這樣會導致患者腸道對應激的情況更加敏感,對緩解症狀本身沒有任何好處。因此,與其寄希望於吃某一種食物來改善症狀,還不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的尋找容易導致腸道受刺激的因素,避免接觸這些刺激因素從而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當腹瀉較為頻繁時,可以使用洛哌啶胺或地芬諾酯進行止瀉,這在腹瀉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中可以使用,但不建議長期使用。輕症腹瀉的患者可以使用吸附止瀉劑如蒙脫石散和藥用碳。民間使用的炒米、炒麵也可以適量攝入。在患者腹瀉症狀較劇時,使用腸道微生物進行調節胃腸功能是合適的。如服用雙岐桿菌、乳酸桿菌、酪酸菌等。中醫的穴位按摩有一定的幫助。


兒科恩銘



七通亂碼


頻繁腹瀉,經過檢查結果是腸易激惹綜合徵,那麼什麼是腸易激惹綜合徵,該如何正確應對,小克解釋如下,供大家瞭解。



腸易激惹綜合徵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有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以腹瀉者多見)為特徵,經過各種檢查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的功能性腸病,發病原因與緊張、焦慮、解釋創傷等精神因素有關,也可以說是一種心因性疾病。多因飲食不當誘發。中青年女性發生較多。

一般治療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調解精神狀態,避免誘發症狀的食物為主。腹瀉為主要表現者避免菸酒、生冷、刺激性飲食。便秘為主者多吃高纖維食物有助改善便秘。

藥物對症治療以抗膽鹼藥物有山莨菪鹼、匹維溴胺等抗膽鹼藥及洛哌丁胺、地芬諾酸、蒙脫石散、藥用碳等止瀉藥短期治療,可緩解症狀,但不宜長期使用;對便秘嚴重者酌情使用聚乙二醇、乳果糖或山梨醇、甲基纖維素等瀉藥緩解症狀;也可以用腸道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酪酸菌等製劑糾正腸道菌群失調,進行輔助治療,對腹瀉、腹脹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對腹痛、腹瀉症狀重,藥物治療無效且精神症狀明顯者可以進行心理行為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認知療法、催眠療法和生物反饋療法等。

對於腸易激惹綜合徵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精神放鬆,寒冷時注意保暖,進食時不要生氣、發怒或抑鬱。不要過度疲勞和熬夜。


飲食按時定量、多樣化、細嚼慢嚥,過熱過冷,不宜過飽、避免酗酒、吸菸、濃茶咖啡,不吃過酸、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胃腸運動功能的恢復。


小克大夫


總是一緊張就肚子疼?

或者稍微吃點刺激性的食物就往衛生間跑?

很多人可能都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如果只是一次兩次可能熬熬就過了,但如果經常或間歇性便秘或腹瀉,大便習慣和性狀也隨之改變,此時你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患了腸易激綜合徵。

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徵?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以慢性腹痛和腸道習慣改變為特徵的胃腸道疾病,無明顯的器質性疾病。患者的發病年齡多見於20~50歲,女性較多於男性。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和大便性狀異常、粘液便等,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腸預激綜合徵的發病原因

1、不良的飲食習慣

炎炎夏日,大家總喜歡吃一些比較生冷的食品,或者是約幾個親朋好友到夜宵攤聚聚,順便來幾瓶啤酒,這些食物均可引起腸預激綜合徵的發生。

2、腸道菌群失調

腸易激綜合徵與腸道菌群失調有著密切的聯繫,腸道菌群失調主要表現為大腸桿菌和腸球菌的數量增加,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數量減少。

3、胃腸動力異常

胃腸道平滑肌細胞自律活動可影響胃腸道的運動,腸神經系統對腸道的運動產生負性調節作用,導致腸道平滑肌細胞過度興奮從而引起腹痛或排便習慣改變。

4、神經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焦慮、抑鬱、激動、失眠等這些情緒變化可引起患者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誘導患者植物神經紊亂,總而出現腸易激綜合徵的表現。

腸易激綜合徵總是容易反覆發作,遷延不愈,使病人失去信心,加上當今並無特效藥物,又缺乏綜合心理治療,很多病人以為患上了腸易激綜合徵就再也沒辦法治療好了,實際上並非如此。要想治好病,就要做“持久戰”的準備,不要想著一次就能看好

1、首先,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主動了解腸易激綜合徵的相關知識,正確認識該病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是可以治癒的,對身體沒多大傷害,也不會縮短人的壽命。以解除患者顧慮,並提高疾病治療的信心。同時應積極參加有益於自己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消除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礙,使身心得到放鬆。這對疾病的治療很有幫助。

2、其次,改善腸道內環境

平常的飲食應選擇多樣化、富含營養的食物。避免酗酒、吸菸,勿食過酸、高脂肪、辛辣或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進食宜按時定量,不宜過飽,細嚼慢嚥。

還可以選擇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酪酸菌等)補充腸道內正常菌群;同時服用谷氨醯胺類製劑,以促進腸黏膜細胞生長,儘快修復受損腸黏膜屏障。

①對於腹瀉型,輕症者宜使用吸附止瀉藥如蒙脫石、藥用炭等;對於重症患者可選用洛哌丁胺或地芬諾酸,但不宜長期使用;

②對於便秘型,可使用作用溫和的輕瀉劑以減少不良反應和藥物依賴性。常用的有聚乙二醇、乳果糖或山梨醇等;

③對於腹瀉-便秘交替型,可選用匹維溴銨,不但可以抑制腸道平滑肌活動,同時還可抑制內在神經釋放乙酰膽鹼,從而改善患者腹痛、腹瀉的症狀。

④對於極度緊張的患者,可適當使用一些抗抑鬱藥物。

總之,對於腸易激綜合徵,要想徹底根治,應該採用綜合治療的方法,其中心理治療是關鍵,藥物治療是保障,只有合理恰當,因人而異選擇好治療方法,才能成功地治療腸易激綜合徵。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腸易激綜合徵可以通俗理解為做了檢查是正常的, 但就是有不舒服,這種臨床表現為功能性,在我國該病以腹瀉型為主,而在歐美國家則以便秘型常見。以女性患者多見,且有家族聚集的傾向。

腸易激綜合徵起病隱匿,病程可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在臨床上可表現為反覆發作性腹痛,可因精神、飲食等因素而加重症狀,疼痛部位多為左下腹或下腹,排便後疼痛科緩解,大部分患者在我國以腹瀉為表現,一般每日3~5次,少數患者可每日排便十餘次,有部分患者可出現便秘及腹瀉交替表現,還可伴有頭暈、失眠、抑鬱等。

為什麼會出現腸易激綜合徵呢?

該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1.可能與胃腸動力學異常有關,患者對各種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反應過強,比如進食、腸腔擴張,某些胃腸激素等;2.也有患者表現為內臟高敏感性,也就是說這部分患者對胃腸道充盈擴張、腸平滑肌收縮等現象敏感,容易出現腹痛表現;3.也有患者是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對腸道刺激感知異常及腦腸軸調節異常所致;4.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發現腸道感染也可以誘發腸易激綜合徵,其發病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及應用抗生素時間有一定相關性;5.腸道微生態失調;6.與精神心理有關,焦慮與抑鬱患者對應激反應表現更敏感及強烈。

治療上主要是對症治療,瞭解病人發病的誘發因素,從而祛除誘因,避免誘發症狀的食物,對於腹痛患者可應用解痙藥物(如匹維溴銨),對於腹瀉的患者可應用止瀉藥物(如蒙脫石散、洛哌丁胺)及一些腸道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對於嚴重的患者來說,經一般的治療無法緩解,那麼可以考慮心理行為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