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之下斩杀徐晃,又多次另谋新主,孟达的结局究竟如何了?

羅日新


无忠有义是孟达,


首先更正一点,徐晃并不是被孟达斩杀的,而是善终。孟达就是第二个吕布,三国时代的变色龙。



孟达是三国时期的名将,此人是三国时期难得的帅才之一既有武略,又有文韬,,立有战功,但是明珠暗投,得不到主子的重用孟达原本是刘璋手下,李章昏庸无能,自然孟达得不到重用,恰逢此时,刘璋邀请刘备对方汉中张鲁,孟达和好友法正一商量,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刘备得到法正欣喜若狂,对孟达确是不闻不问刘备得到西川后,封法正为蜀郡太守孟达吗咳,给他个宜都县守当当吧,郡守和县守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唉‘谁让咱不着主子喜欢呢,忍了吧小不忍则乱大谋,早晚有一天,我会一飞冲天,让刘备另眼相看的。




孟达不声不响的在宜都做了几年冷板凳,也许刘备突然良心发现,喔,我还雪藏着一位大将。于是命令孟达向北攻打房龄,上庸,西城,接到命令,猛打喜不自胜,天可怜见,刘备真乃明主,于是孟达十分卖力的攻打房龄,上庸,,就剩下西城了,眼看大功告成,蒙大即将立下不朽功勋得,刘备为了树立自己义子刘封的威望,派刘封空降战场,拿下西城,这下功劳全成了刘封的了,孟达心里那个气呀刘备对孟达赏罚不明,导致以后二弟关羽的惨死,孟达从此消极怠工,




大将关羽败走麦城。派人向孟达,刘封求救,二人各自打着小算盘,见死不救,导致关公遇害,刘备追究责任派人捉拿孟达,刘封,诸葛亮献计,将此二人明升暗拿刘封调到绵竹猛打好友彭永得知此事,给孟达写了一封密信,不料,密信落到马超之手。彭永被赐死,孟达被逼无奈,只好投降曹丕,临走,给刘备留下书信臣诚小人,不能始终,之而为之,敢为无罪,臣每闻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辛酸,曹丕对孟达不搓,给与高官厚禄,在这点上,刘备驭人之术就不如曹氏父子刘备驾崩后,曹丕派五路人马攻打蜀汉,其中的一路就是孟达曹丕给孟达十万人马与大都督曹真的人马相同,可见曹丕待孟达不薄但是孟达十分重视情谊,李严的一封书信就让孟达称病不出,为他以后的悲剧人生埋下隐患,





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不喜欢孟达。孟达又想返回蜀汉,诸葛亮一封书信勾引孟达回蜀汉,如此机密的军国大事,孟达却找来外甥和亲信商量哪知人心隔肚皮孟达被他们出卖了司马懿千里行兵,先斩后奏,砍下了孟达的脑袋传世洛阳,,孟达一生对朋友有情有义,但是此人对国家不忠,更不会对领导忠诚依葫芦画瓢,一个对自己领导不忠诚的人,他的下属怎会忠诚与他’






约定9521


徐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怎么会被孟达斩杀,孟达是个什么鬼?也有这个能耐!

在三国历史上,徐晃是曹魏政权中不可多得的将才,建安二十四年,蜀汉政权不断对外扩张,关羽率军北上攻打曹魏,当时曹仁驻扎樊城,于禁、庞德驻扎樊城北,徐晃驻扎在宛城,关羽水淹于禁七军,斩杀庞德,生擒于禁,包围樊城,威震华夏,就连曹操都打算迁都,避其锋芒。

徐晃在此时,被临危受命抵挡关羽的进攻并且解围樊城,徐晃以声东击西的战术击败关羽,大破蜀军,樊城之围遂解,曹操称赞他的功劳可以跟孙武破楚相提并论。

在凯旋的时候,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十分敬重。

此后,徐晃一直驻守在荆州这一片,震慑蜀汉和东吴,公元前227年徐晃在驻守襄阳抵抗东吴期间,因病去世。

这就是徐晃,并非被孟达所杀。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贬低曹魏政权,尤其是徐晃这样打败关羽的人,极力的进行贬低,所以就说,徐晃去攻打孟达,结果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当晚就挂了。

这个孟达到底是个什么鬼呢?

孟达原本是刘璋的属下,在之前有什么经历咱也不知道,咱也找不到啊!

刘璋要求刘备入蜀去攻打张鲁,并且派遣法正前去迎接,孟达是跟着法正一块去的,后来刘备与刘璋闹掰,最后吞并刘璋,孟达因此投降给刘备。

刘备命其驻守江陵,刘备打败刘璋后,任命其为宜都太守,后来受命进攻上庸,刘备担任孟达不行,就派遣自己的义子刘封前去统帅孟达的军队。这说明,刘备对其并不信任,在这里说一点,刘备这个人看人还是挺准的,比如他临死之前,告诉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诸葛亮没当回事,因此才有了蜀汉第一次北伐的失利,痛失北上的时机。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以勇猛而著称,实际上智商应该是不在线的,当时正处于关羽荆州之战时,正在与曹魏打得不可开交,关羽曾多次要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两个人拒绝了。

最后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孟达竟然叛蜀降魏,上一次降刘备咱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么快又降曹魏。

关于这次孟达投降,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关羽后来战败还被杀了,对蜀汉政权产生重要的打击,当时孟达没有支援关羽,肯定会被刘备责罚;另一方面,刘备派来的刘封也不是什么好鸟,总是欺负他,孟达一看,等着刘备反过劲来,还不得搞死他。

因此,孟达率领四千多私军投奔曹魏而去,孟达这次叛变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受到曹丕的重用,直接给封了个平阳亭侯。

尽管东汉末年,封侯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尤其是蜀汉政权方面,关羽对外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可见这个含金量多高,蜀汉政权中,文臣武将很少封侯,刘备称帝的时候赵云、魏延、诸葛亮等都未封侯。一直到刘备死后,刘禅即位才给诸葛亮封的乡侯,赵云和魏延封为亭侯。

曹丕将房陵、上庸、西城合为新城,授予其新城太守,随后与徐晃一起去攻打刘封。

其实,孟达还是很聪明的,如果留在蜀汉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这一点从刘封就能看出来,孟达打刘封的时候就写信让刘封也投降,来了就封侯啊!刘封感觉自己是刘备的义子,不能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结果刘封回成都后就被刘备给剁了。

义子尚且剁了,何况孟达这样半路跟刘备的将领了。

本来孟达在曹魏政权混得挺好的,结果曹丕去世,政权内部出现倾轧,当时曹魏政权被各种搞,本身就已经疲惫不堪,很多明眼人都不看好曹魏政权能持续下去。

孟达因为身份敏感而不安,毕竟投降过来的,说不定啥时候就被清算了。

刘晔就说:“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

诸葛亮当即抓住孟达的这个心理,决定策反孟达,从心理战这方面,诸葛亮的确在行,在诸葛亮的诱导下,孟达企图归蜀,毕竟当时刘备已经死了,诸葛亮就是话事人,结果孟达还没等叛变,就被魏兴太守申仪告发了,司马懿还写信安抚孟达,当时孟达也考虑到,曹魏政权可能要对他下手了,因此加快投蜀的准备。

结果司马懿来了一个急行军,孟达还没动身就被司马懿包围了,当时孟达的属下开城投降,孟达因此被斩杀,传首京师。

在三国时期,大部分将领投降一次,就终生抬不起头,比如吕布就被骂为三姓家奴,而于禁被关羽生擒后,回到曹魏不久就郁郁而终了,孟达能够前后多次叛变,可见倒戈能力之强,只是常在河边走的,哪有不湿鞋的。


史论纵横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孟达降魏后,为什么又要反魏

孟达本是蜀将,受刘备养子刘封节制。由于刘封跋扈嚣张,把孟达的私人乐队都占为己有,孟达一怒之下,给刘备留了一封信后,便向曹丕投降了。孟达降魏后,深受魏文帝曹丕的赏识与宠幸,与尚书令桓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交情不错,这些年也混得有模有样,坐镇魏蜀吴三国边界附近的新城,监视蜀国与吴国的一举一动。

不料世事难料。几年后,曹丕驾崩了,桓阶、夏侯尚等人也相续过世,孟达风光的日子也一去不返。他开始受到新权贵的排挤,内心郁郁寡欢。孟达是个有心机的人,隐隐感觉曹魏帝国已经容不下他了,不如早作打算,便暗地里与蜀、吴两国保持联络,这也是希望在必要的时候,能得到蜀、吴两国的帮助。

第二,孟达与诸葛亮秘密往来

说实话,诸葛亮不喜欢孟达这样的人,反反复复,唯利是图,哪有君子风范呢?讨厌归讨厌,值此特殊年代,多一个朋友总是多一个敌人好吧。于是他写了一封密信给孟达,劝他归降。孟达不由得心里一动,他对诸葛亮有好感,当年凌辱他的刘封,就是在诸葛亮的坚持下被赐死。

双方互通信使,来回几次后,孟达暗中答应诸葛亮:时机一成熟,自己便起兵响应。然而,诸葛亮却看透了孟达,他只是在盘算着利益的最大化:是投靠蜀国呢,还是投靠吴国,或者自己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呢?

为了逼迫孟达趁早起兵,诸葛亮耍了一个诡计:他故意把孟达要起事的消息泄露给魏兴太守申仪。

第三,申仪向朝廷举报孟达

申仪是什么人呢?孟达的死对头。

孟达与申仪的矛盾由来已久,两人势同水火,毫不相容。究竟他们结了什么怨,以致如此深仇大恨呢?

起初孟达是蜀国大将,申仪是魏国官员,他哥哥是魏国上庸太守申耽。孟达率兵攻打上庸,申仪与他的哥哥放下武器,向蜀国投诚,后被封为西城太守。后来孟达投降魏国,反过来攻打蜀国,这时身为蜀国官员的申耽、申仪哥俩只好又投降了魏国。你想想,申仪两次被孟达攻打,两次投降,颜面全失,要不是自己投降得快,说不定都成孟达的刀下之鬼呢。

政治斗争是尔虞我诈的,各方都有自己的盘算。孟达迟迟不起兵,诸葛亮派一个名为郭模的部下,假装向申仪投降,和盘托出孟达的阴谋。诸葛亮的用意是很明显的;逼孟达速速起兵,宣布脱离魏政权。

申仪获悉孟达图谋不轨,心中大喜,报复的机会来了,快马向朝廷检举揭发,同时告知驻扎在宛城的司马懿。

第四,司马懿设计稳住孟达

司马懿一看,倒吸口凉气。

要是孟达叛反,魏国就麻烦了。孟达驻守的新城郡毗邻蜀、吴两国,有武当山作为屏障,地形险峻,要是得到蜀、吴的军事援助,不容易攻克。怎么办呢?军事决战,首先在于智谋决战,谋高者胜。镇压孟达,必须快、准、狠,在他下定决心起兵之前彻底解决。现在孟达阴谋败露,随时可能起兵,必须先设法把他稳住。

怎么稳住孟达呢?

司马懿先是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决不相信孟达会造反,那都是蜀国人的反间计罢了。在信中,司马懿写道:“以前将军弃暗投明,脱离刘备,效力朝廷。朝廷把疆埸重任委托给将军,任凭将军规划攻略蜀国的计策,真可算是推心置腹了。蜀国上下,无不对将军咬牙切齿,诸葛亮早就想消灭您,只是苦于没有办法。如今申仪听了郭模的一面之辞,这种大事,诸葛亮怎么可能轻易泄露,郭模哪能那么容易得知内情呢?”

正当孟达焦头烂额,想要仓促起兵之际,司马懿的信不期而至。孟达阅信后不禁松了一口气,从司马懿的语气中可看出他对申仪的检举不以为然,这就意味司马懿的部队不会很快兵临城下。

第五,孟达对局势出现严重误判

现在孟达放心了,又打起太极,似乎为自己能在诸多势力之间游走而沾沾自得。他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说:“司马懿在宛城,距离洛阳八百里,距离我这儿一千两百里。他听说申仪告发我要起事,定会先上奏朝廷。从宛城与洛阳一来一回,起码得拖上一个月。到时我的城池已经防守坚固,各军也做好准备。我这儿地形险峻,司马懿肯定不会亲自前来,要是派别的将领来,我根本就不担心。”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孟达是比较忌惮司马懿的,明白此人老奸巨猾,足智多谋。但他还是过于乐观了,对形势做出两个致命的误判:其一,他相信司马懿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发动进攻;其二,他认为司马懿不会亲自前来。

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孟达为自己的判断沾沾自得时,司马懿的精锐部队正昼夜潜行,直杀奔新城而来。司马懿果然手段老到,他两手准备:在写信稳住孟达的同时,当机立断出动大军,绝不拖泥带水。有些将领提醒司马懿说,孟达与蜀国、吴国都有往来,应该先侦察其动向,再考虑动用武力。司马懿斩钉截铁地说:“孟达是个没有信义的人,现在正是他迟疑不决的时候,我们应该乘他还没下决心,先下手为强,迅速解决他。”

司马懿对人性有很深的认识,像孟达这种人,谈不上对谁忠诚,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罢了。只是孟达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栽了跟头。

第六,兵贵神速,司马懿杀孟达

司马懿进军之神速,远远超乎孟达的想象。

八天。

仅仅八天的时间,司马懿就兵临城下了。

孟达乱了阵脚,他赶紧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信中写道:“我起事才八天,司马懿就兵临城下,怎么如此神速啊!”言下之意,希望蜀国方面能给予必要的援助。然而,司马懿的快刀名不虚传,他没有拖拖拉拉,马上组织大军攻城。

当时孟达的城池三面临水,他还在城外修有木栅防御工事。不过,看似险要的地形根本没法阻挡司马懿的进攻。司马懿先声夺人,渡水后迅速攻破木栅,直捣城下。他知道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若蜀、吴派出援兵前来,势必陷入持久中。在他的严令之下,魏军从分八路,昼夜进攻。

在司马懿的猛攻下,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为了自保,打开城门向魏军投降。司马懿的部队冲入城内,擒杀孟达,把他的脑袋砍下送往京师。孟达麾下一万多名官兵被俘,全部押往宛城。

孟达自诩坚不可摧的城池,只坚持区区十六天就陷落了。


君山话史


答:必须澄清一下,位居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并非死在孟达手下。

写徐晃被孟达施箭射杀,那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编排。

实际上,查《三国志》可知,徐晃是病逝于公元227年的,属于自然死亡。

由于诸葛亮就是在公元227年策反孟达的,所以,罗贯中就信手拈来,把徐晃从病床上拉起,遣发他到孟达驻守的上庸,让孟达把他射死。

这,可能就是想为死去的关羽出一口气吧。

毕竟,关羽之死,与徐晃也有很大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虽然语多虚构,但也多是在一些无关要旨的小情节、小细节进行虚构,大体上还是与历史脉络相符的。

比如孟达的一生起伏沉浮,小说与史书,基本就一致。


不用说,孟达先事刘璋,后事刘备,再事曹魏,也是一个“三姓家奴”,称得上一个反复小人。

所以,《三国演义》小说对他的刻画,也就语多刻薄。

大家受《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就对孟达非常不屑。

几百年来,孟达的阴魂在众人的唾弃声中再也不得超生了。

但是,认真地审视一下历史,也许,你会发现,孟达并非小说刻画的那么不堪。

首先,建安初年,天下饥荒,孟达入蜀地去依附刘璋,他这个行为,应该没什么毛病。

孟达早年的名声很响,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其有“乐毅之量”。

刘璋懦弱昏庸,不堪张鲁之扰,又惊惧于曹操将来,盛情邀请刘备入蜀,派遣孟达和法正去迎接刘备。

在这种情况下,孟达改投刘备,也真的没得喷。

孟达先是驻守江陵,后为宜都太守,从秭归北攻房陵、上庸。

刘备内心对孟达不信任,派自己的养子刘封前去统领孟达的军队。

这种情况下,孟达不可能没有想法。

最要命的,是刘封经常侵凌、欺负孟达,让孟达有苦说不出。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后,吕蒙袭取荆州,襄樊危殆,关羽令驻守房陵的孟达发兵救援。

驻军在上庸的刘封却认为自己这边人心未定,拒绝救援。

实际上,刘封、孟达两军的兵马也很有限,就算前去救援,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不过,那种情况下,就算是九死一生,也应该是要去的。

他们不去,大错铸成,关羽败亡,荆州丢失。

孟达一来担心刘备追究自己不救关羽之事,二来不堪刘封的排挤、欺压,便献郡投降了曹魏。

曹丕在世时,孟达混得还不错。

《三国志》记载,曹丕非常重视孟达,知道他要来,先派出心腹去观察孟达。

观察都对孟达的评价很高,有的说他是“将帅之才也”,有的说他是“卿相之器也”。

而当孟达真的来了,书中写他“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

曹丕乘小辇出,一会儿拉着孟达的手说话,一会儿又抚摸着孟达的背脊谈心,甚至和他同坐一辆车。

而当曹丕挂掉,曹魏政权内部出现倾轧,孟达心不自安,在收到诸葛亮的劝降信后,就动了重归蜀汉的心思。

因为做事不够机密,被司马懿侦知。

老狐狸司马懿先下手为强,对孟达明抚暗讨,大军在八日内长驱一千二百里赶到上庸,一顿猛攻下来,就把孟达擒杀了。

从孟达的反复跳槽过程来看,他的确有些迫不得已的成分。


覃仕勇说史


孟达人称吕布第二,有勇无谋,一生叛变三次,终于于最后一次叛变未果被司马懿围困,斩杀而亡。至于徐晃之死,可以孟达无关,切勿张冠李戴。

孟达首先为刘璋效命,后来刘备取的蜀川,投靠刘备,刘备先令其驻守江陵,随后当刘备平定蜀川以后,升任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派孟达、刘封接应关羽进攻樊城,但孟达和刘封因上庸等地刚刚归顺,人心不稳,拒绝救援。后来关羽被曹魏和东吴腹背夹击,败走麦城,不就被杀害。

刘备大怒,孟达又与刘封不和,担心备受牵连,就率领四千多人投靠曹魏,并受到重任。

曹丕病逝,曾经一起作战的战友也纷纷离世,他又是蜀汉叛军,地位和性命有可能不保。最后被诸葛亮诱降,密谋第三次叛变。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孟达叛变就被魏兴太守申仪高密。

司马懿一边写信安抚孟达,一边派遣精兵前去平叛。孟达自信司马懿回兵至少三十日,所以没有放在心上,但司马懿急速行军,八日之内到达上庸。围困孟达十六天,最后孟达的亲信缴械投降,孟达也被斩杀。

经历三次叛变,终于于第三次因泄密而亡。一代名将就此殒命!


淡墨青史


无间道|三国孟达

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出发吧!

刘备正在自己的军营大帐内踱着步子,正在思索如何跟吴国清算这笔账,孙权这小子偷袭我后方大营,关羽也是太轻敌了。

只听外间一步急促的脚步声。

报!报告主公,孟达又叛变了,他现在正带着一群人,我曹营去了。报汛官向刘备报告的情况。

刘备又气又恼,刚刚没了自己的好兄弟关羽,tmd,孟达这兔崽子又叛变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真是祸不单行啊。

知道了,你退下吧。

军师,你看这如何是好?刘备问道。

向荆州之地,已经成为危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快撤吧,进不可守,不能囤积大量的兵力,已无处可退,主公还是早做打算,诸葛亮答道。

不行,我要找孙权算账,军师可为我筹谋一二,定要为关羽兄弟报仇,刘备说道。

主公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先回蜀中再说吧。

传我军令,整军待战,明日起拔,还蜀中!

诸葛亮收拾残兵败将,军师等等一路萧索的回了四川,再无往日的威严。

报,魏国使者到。

快请来。诸葛亮赶忙挥手让他请进来。

奉我家将军之命,奉上绸缎布匹各500匹,金50斤,以谢军师当年知遇之恩。

烦劳兄弟,请到驿馆休息。

待众人出,诸葛亮急忙召唤马谡。

细查此批物资,如一点速速来报。

马谡领命而出,细查物资,得一锦盒奉诸葛亮。

打开查看,空也。

诸葛亮明白其意思!

诸葛亮取白纸一张,中心点点墨一点。

付与使者。

正此时,刘备在大殿上,以小卒之事大发雷霆,正在咆哮之际诸葛亮进。

诸葛亮道,征服东吴之事已确认,主公可整军带兵15万,即日可中东征,报兄弟之仇。

于日,刘备整军祭天祭祖祭宗庙,发征东吴新闻,然后浩浩荡荡,奔向东吴而去。

诸葛亮夜观天象,已知是不可逆转,急书与刘备,违逆天机不可泄露之罪,希望求得刘备周全。

然,陆逊火烧连营700里,大败刘备。因为火急攻心,一病不起,急招诸葛亮赴白帝城,研究托孤。

孟达又潜秘史,至诸葛府,未见。

孟达二潜秘史,未见。

孟达很是困惑,已然组织抛弃了他,准备真心投魏之际,事泄。

孟达死!


房眼世界


孟达一生没啥大的才能,却有一项吃香本领,能揣摩形势,攀附主人,做到左右逢源,他的存在和转换阵营,在不同时期都发生一定影响,而他镇守的新城,恰好处在孙曹刘交界,东通汉中,西达荆州,只是山路险峻难行,因此也受到各方看重提防。孟达与法正是好友,同是雍州扶风人,在刘璋时期因乱避入蜀地投奔刘璋,见刘璋为手下左右,懦弱而不能成事,心生外向,想迎立明立以展身手立功业。与法正张松等一同选定刘备并与法正到荆州迎刘备入川,刘备任命他驻守江陵,交后方给降将以示看重。


曹刘汉中大战,孟达也被调入益州,独自带兵从荆州方面的秭归北攻房陵,杀死房陵太守诸葛亮的姐夫蒯祺,攻下房陵后继续进攻上庸,这时刘备下了意味深长的一着,让假子刘封带兵沿着沔水顺流而下相助孟达,表面是相助孟达,实际是夺取领导地位,就这样在二人的合力下,上庸三郡收入囊中,并令刘封为主孟达为副镇守,三郡多山,豪族异族各自为政,之前也是政令通以通达的地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二人平定不久,关羽发起襄樊大战,水淹七军士气如虹,便传书刘封孟达要二人前来帮助,夺取襄樊,一起打通汉中与荆州的通道。二人不听,说山城初附,各事未靖,不便提兵离开。


孟达的降魏,是不忿于刘封的凌辱欺侮“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又明白没有出兵帮助关羽致其身死,难逃责任,于是降敌,曹丕篡汉不久,正愁天下人心未附,心虚得很,有敌国降将来投,大为欢迎。(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孟达又善逢迎,溜须拍马恰到好处,于是受到赏识,曹丕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又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孟达为太守。既辞蜀来魏,旧友法正不在,孟达便另寻新靠山,搭上桓阶和夏侯尚,曹魏正当势的一文一武,自此朝野都吃得开,日子过得舒心。

孟达的再反,源于曹丕和夏侯尚之死,孟达顿失靠山,又为新帝曹睿所不喜,受到冷落,而诸葛亮当时正在筹谋伐魏,观察到这情况,便派人诱降,又知他喜欢拉帮结派,让与孟达交情不错的托孤大臣李严写信给他“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孟达怦然心动,便又与蜀汉眉来眼去,讨价还价。(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时日一久,交关之事泄露,被魏兴太守申仪向司马懿告发。这事也是三国一大疑案,究竟是孟达自己事机不密而泄,还是诸葛亮有意为之,后人争论纷纷。

在宛城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的司马懿得知,便写信迷惑孟达,自己提兵快马加鞭奔赴新城平叛,只用八天便兵临城下,孟达方信诸葛亮料事如神,悔之莫及,闭城自守。吴、蜀二大阵营得知消息,也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在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无法前进。围城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手下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这一仗没有徐晃什么事,他已在前一年逝世了。


南方鹏


孟达在某些方面和刘备还是非常相似的。同样的反复无常,也同样的习惯了背叛。

孟达陕西扶风郿县人。虽然没有历史明确记载,但可以考证的是孟达家境不错。因为孟达那一身学问是做不了假的。而东汉末年时期,等级观念森严,穷人家首先是没钱读书,也没有办法接受教育。而从孟达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孟达的家庭肯定不会差。而且孟达能和名士家庭出身的法正成为发小铁哥们。这也足以证明孟达的嘉靖不可能差了。毕竟东汉时期可没有什么人人平等。交朋友也是要能当户对的。建安初年时期,孟达和法正一同投靠了益州刘璋为其效力。

刘璋虽然善待了孟达,但并没有如何重用他。毕竟益州本土势力一直占据了刘璋的帐下的主要位置。所以孟达一时间很难获得重用。正好这个时期,由于张鲁入侵益州,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帮助自己对抗张鲁。所以刘璋排出孟达和法正去迎接刘备。孟达和法正二人与刘备一见如故。在交谈过后,刘备认为孟达二人是个人才有意招揽。而孟达也认为投靠刘备或许比跟着刘璋在益州混日子强。所以孟达和法正两人顺势就归顺了刘备。而孟达投靠刘备之后也立刻受到了重用,镇守江陵。毕竟刘备也缺人才。直到这个时候孟达才算真正步入仕途。而这也是孟达第一次见风使舵背叛了刘璋。

219年,刘备进攻汉中之地,所以命令孟达进攻房陵,孟达成功击杀房陵太守蒯祺。之后孟达继续进攻上庸。刘备担心孟达能力不行,所以又派义子刘封前去孟达军营助阵。后来刘备夺取东三郡,孟达功不可没。但相比来说刘备更相信刘封,所以任命刘封为主帅孟达为副手,协助刘封管理东三郡。可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孟达立下大功却没有当上老大,反而给刘封这个后来者当了副手。所以孟达心里不平衡。这也是导致后来孟达背叛刘备归降曹魏的原因之一吧。

关羽荆州战败被围困的时候,关羽要求刘封和孟达发兵,自行援助。自行援助这就代表了两人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营救关羽。之所以两人都没有去营救关羽,一方面却是因为他们害怕上庸有失去,另一方面就是刘封和孟达两人互相不服气。谁也不愿意听谁的。这就导致两人谁都说服不了谁,最终索性谁都不去营救了。后来孟达因为没有救援关羽害怕被刘备治罪。再加上孟达和刘封不和,孟达也怕刘封陷害自己,所以孟达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了曹魏。

孟达投靠曹魏之后深受重用,而且并没有受歧视。并且孟达和桓阶与夏侯尚都十分的关系紧密。但曹丕死后,孟达又担心自己被新君所忌惮。所以又开始不稳定起来。后来诸葛亮也趁机游说孟达归蜀,而孟达也同样有意重回蜀汉。但孟达回归蜀汉的计划还没有成功实施就被司马懿看破了,孟达虽然尽力抵抗,但无奈能力比不上司马懿,最终被司马懿所诛杀。孟达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最终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另外再提醒一句,孟达并没有杀徐晃。徐晃是病死的。而且历史上孟达和徐晃还曾一同攻打上庸的刘封。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孟达投降魏国后,得到曹丕的重用,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其为新城太守,防备蜀军攻魏。后来孟达意图叛魏归蜀,结果被司马懿的大军包围在上庸城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司马懿因而破城斩杀孟达,传首京师。也就是说孟达最终被枭首示众,首级还被拿到洛阳城巡展,可谓身败名裂且死无全尸。

徐晃身为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之一,一生战功赫赫,个人武艺更是出众,在正史中徐晃因病去世,并非是被孟达所斩杀的。樊城之战时,徐晃不跟关羽讲个人交情,以国家大事为重,率军重创关羽,解了樊城之围。在《三国演义》中,徐晃以司马懿的副将身分,跟随他征讨孟达;在城前叫阵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不治身死。因此孟达一怒之下斩杀徐晃这种话,只是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

刘备入蜀之时,刘璋派遣孟达和法正去迎接刘备,刘备命孟达驻守江陵,蜀平后为宜都太守。襄樊之战时,孟达与刘封驻守在上庸城,关羽兵败前曾派部将到上庸求援。孟达认为关羽威猛无比,尚且败于魏吴联军,他跟刘封这点军队前去救援必定有去无回,故怂恿刘封不要去救援关羽。事后刘备愤怒的斩杀了刘封,孟达则提前率部投降了魏国,且得到曹丕的重用。

孟达投降魏国后,跟魏国大臣桓阶、夏侯尚亲善,并曾与夏侯尚、徐晃一同攻打刘封。曹丕死后,当时桓阶、夏侯尚都已去世,孟达因心不自安,在诸葛亮的引诱下,企图回归蜀汉。魏兴太守申仪跟孟达一直不和,申仪将孟达的归蜀计划泄漏,司马懿写信安抚孟达,并暗中遣军进讨。孟达认为司马氏率军来讨,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达,所以当司马懿八日内行军一千二百里赶来时,完全打乱了孟达的部署。对于孟达的死,诸葛亮评价为:孟达做事不密,死固当然!


大秦铁鹰剑士


这题目说的孟达有多英勇似的

即便是在《三国演义》中,孟达也是放冷箭射死的徐晃,而历史上徐晃是病死在任上的,跟孟达没有半毛钱关系。

孟达是怎么死的呢?很简单,被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玩死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大军师司马懿》这里面对孟达之死就非常还原历史。


孟达原本是刘璋的人,刘备入蜀后就投降了刘备,随后带兵攻打房陵、上庸,并和刘封二人镇守此地。

他为什么降曹,其实这个事还真赖不着人家孟达,当时关羽兵围襄阳、樊城,是胜利在望,此时邀请孟达刘封二人出兵助战也是图个锦上添花。二人因为考虑到上庸、房陵等地刚刚北打下来,民心不稳,所以就拒绝了关羽的邀请,等荆州出事后他二人再出兵也就成了添油战术了。所以当时二人的决策没问题。


但是孟达害怕,他害怕刘备因关羽的事实怪物他,而且当时刘备失了荆州,势力大衰,所以他就直接带着地盘投降曹丕了。

曹丕看你来就来吧,还带啥东西呀,一高兴就给他封了个侯,并且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命其为新城郡太守。

再后来曹丕死,和孟达关系不错的曹魏大臣桓阶和夏侯尚也没了,孟达在朝廷里没了说话的人,内心自然不安,此时诸葛亮瞅准机会劝孟达再投降回来,孟达动心了。然而这个消息却被泄露出去,司马懿遂自告奋勇发兵讨伐孟达,他先是写信安抚孟达,孟达也知道司马懿来打自己,不过他算了一下路程司马懿怎么着也有一个月才能到,所以不紧不慢的部署防御,然而司马懿却带兵昼夜行军八天就到达新城,孟达军毫无准备,被司马懿一举击破,孟达被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