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孫悟空對那些有損名譽的事都不幹,他之前名聲很好嗎,你怎麼看?

韻的化身


應該這麼說,

一個人越是缺什麼就越在乎什麼,孫悟空的經歷分四個階段:

出生-學藝-花果山稱王

在這一階段,還是懵懂不更世事,在拜師的路上逐漸跟人學的一些禮儀,穿上人的衣服,路上沒少幹偷雞摸狗之事,不然身無分文,又如何到了靈臺山?

學藝期間,在同學和老師的督促,到是沒幹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因為在師兄門面前顯擺被逐出師門後,回到了花果山。就幹了

偷某小國兵器

龍宮搶寶

修改生死簿

交結那些狐朋狗友。

這純屬恃強凌弱的行為,已經有損孫悟空在三界的名譽。所以被閻王、龍王同時告上天庭。

大鬧天宮

上天有好生之德,開始只是安排太白金星去招安,哄上天庭放馬,做了弼馬溫,這是孫悟空覺得很丟猴的事,後來在取經的路上,只要誰叫他一聲“弼馬溫”就特別惱火。所以,一氣之下又回到花果山當王。

自封為“齊天大聖”。

天庭也惱怒,派託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去討伐,結果,沒打過孫悟空。孫悟空樂了,對六弟兄說:“小弟既稱齊天大聖,你們亦可以大聖稱之。”內有牛魔王忽然高聲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聖。”蛟魔王道:“我稱覆海大聖。”鵬魔王道:“我稱混天大聖。”獅駝王道:“我稱移山大聖。”獼猴王道:“我稱通風大聖。”狻狨王道:“我稱驅神大聖。”

可以看得出,他就徙個虛名。


玉帝見天王敗陣,本想添兵,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玉帝聞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詔書,仍著金星領去。

太白金星再次把孫悟空招安。封孫悟空做“齊天大聖”。


玉帝即命工幹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賜御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那猴王信受奉行,即日與五斗星君到府,打開酒瓶,同眾盡飲。送星官迴轉本宮,他才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於天宮快樂,無掛無礙。

後來因為,孫悟空整天沒事,到處閒逛,與人稱兄道弟,許旌陽真人就來道是非了,俯囟啟奏道:

“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


後來就安排看守桃園。這簡直是故意誘猴犯罪,最後,孫悟空監守自盜。


最後因王母娘娘蟠桃會沒請孫悟空,感覺很沒面子,才大鬧天宮,不僅擾亂了蟠桃會,還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打翻了八卦爐。弄出個火焰山。與十萬天兵對打、與二郞神單挑,最後被如來收拾了,壓在五行山下。


這些事情,都屬於不良青年的汙點,在仙界眼裡,這傢伙就是禍端,名聲極差。


被壓五行山下

在五行山下,開始還不思懺悔,一直在抱怨如來騙他,後來在觀音的點化下,開始反思己的行為。

菩薩看罷,嘆惜不已,作詩一首。詩曰: 堪嘆妖猴不奉公,當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攪亂蟠桃會,大膽私行兜率宮。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自遭我佛如來困,何日舒伸再顯功!

故意羞一羞孫悟空。

師徒們正說話處,早驚動了那大聖。大聖在山根下,高叫道: “是那個在山上吟詩,揭我的短哩?”

此時,孫悟空已經被歲月磨掉不少稜角。

那菩薩聞得此言,滿心歡喜,對大聖道:“聖經雲:‘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適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大聖聲聲道:“願去!願去!”

在觀音菩薩的引導之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當然,大鬧天宮一事卻是孫悟空一生都值得引以為豪的。其他的事情則不願意再次提起。孫悟空的內心開始有了正常的三觀。或者說有了初步的“禮義廉恥”


取經路上

所以,在取經路上,唐僧也不斷的對他進行教誨,特別是當他被唐僧趕走時龍王也在勸他,總而言之,有期徒刑沒白坐。

再說,孫悟空一直引以為豪的就大鬧天宮,一戰成名,那是光明正大的打,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漢,最後雖然被如來騙了,一直讓他耿耿於懷,別人佩服的也是他的戰鬥力和勇氣,絕不屑於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

此劫一過,有了取經人的正常身份,孫悟空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聲。

當邪念一生時,就自我調整,這種有損老孫名頭的事,絕不幹,其實偶爾還是幹了,如:偷人家的人參果。哈哈

其實這裡面也包含著一個道理,就與文章之初提到,一個人越是缺什麼就越在乎什麼,快過年了,一年中,有人掙到了錢,有人沒有,越是沒掙的錢的,越想要個面子,怕人家說自己沒有掙到錢,處處裝一下。假如孫悟空真的心無掛礙,說實話,連這種念頭都不會有。

這就是《心經》裡講的“照見五蘊皆空”


國內ERP專題


西遊記寫得很成功,就是細節把控得也是非常好。如果換種方式解讀西遊記,又會是怎樣的感覺呢?今天我就用陰陽五行的方式打開西遊記。

猴子屬火,性格急躁。火炎上,比較積極,而且有些高傲,虛榮,愛出風頭,所以才看重名譽。當然了,情商也是非常高的,黑的白的都能說上話。

八戒屬水,性格貪婪好色。水趨勢,比較消極,懶,比較低調,這是他很多事都看不慣大師兄高調的做法的原因。然而水流得低,自然比較更有親和力。

唐僧屬木,性格仁慈。木主長,也是積極的。心太軟,最不願見殺伐。木性耿直,正義,寧折不屈,對猴子也是管得很嚴。

沙僧屬土,性格敦厚。土為中正,為忠。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看起來像打醬油的,但其實沒他不行,啥活都幹了。誠實守信,忠誠可靠,是西遊團隊的後勤部長。

龍馬屬金,性格重義。金主殺伐,有情有義,剛直不阿。不過在西遊團隊幹起了體力活。駝唐僧,變馬以後確實感覺有點沒有發揮才能,這是我感覺。


條頭司機


孫悟空是護下,不扶上的主。孫悟空對待普通老百姓,彬彬有禮,百姓遇到妖魔鬼怪的欺壓傷害,孫悟空會毫不猶豫的挺身而出,歷盡艱辛也要除妖降魔幫助老百姓。老百姓遇到天災,孫悟空也是義不容辭的幫助老百姓,即便是鬧上天庭,衝撞玉帝也在所不惜。孫悟空還是很重視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名譽的。

孫悟空在天界神、佛眼中就是個異類,即使皈依佛門,孫悟空絕對不做低眉順眼的乖弟子,哪怕佛道兩界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孫悟空也不做糊糊塗塗的老好人。孫悟空從來就沒打算要在神、佛界樹立個好形象好名譽。

孫悟空在妖魔鬼怪界,簡直就是凶神惡煞。又何須擔心有損名譽呢!


水凝結成花


你好,我是文化領域作者。

《西遊記》是一部修真秘籍,具體可以點開我的頭像看我的文章。

仙有五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孫悟空,是一個道士。書中記載,他是一個太乙散仙。按照書中的記載,孫悟空的神通,已經到達了“神仙”這一水平。

佛教講 五眼六通: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孫悟空的神通,應該是在法眼境界的。孫悟空有火眼金睛,應該是已經有了天眼通。

不要被電視劇蠱惑,《西遊記》是一本修真書。

上面說的,境界都是依次升高的。千里耳,就是修煉的天耳通神通。他心通,就是指能看透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宿命通,就是可以知過去未來之事。口漏盡通最厲害,是老子所講的“復歸嬰兒”的狀態,可以說是身與道合了。

謝謝大家給我點的關注。詳情可以進入我的主頁,看我的文章。



我愛吃蘭州牛肉麵


答悟空:孫悟空不幹有損名譽,他之前的名譽不算好。孫悟空是個愛慕虛名的人。比如孫悟空學藝的時候,總想一天學會所有武藝。在花果山自封“美猴王”。後被封為“齊天大聖”追求頭銜,虛名。孫悟空桀驁不馴,好爭好鬥,很多神仙躲著孫悟空走,憑藉一身本領,不把任何人放眼裡,見玉皇大帝,叫玉皇老兒。甚至不把如來放眼裡,幾乎沒有誰願意站在朋友的立場幫助他,說明他人緣名譽不好。



談古論今不含糊


我只能說世界觀不同,榮譽感也不同。

孫悟空生性秉直,疾惡如仇,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凡遇邪魔歪道,殘害生靈之事,不論是妖是仙,決不容情。

為鳳仙郡百姓求雨,就算是玉皇大帝的帳也不買,堅決與玉皇鬥爭到底,為鳳仙郡百姓求來了救命的甘霖。

當然了,孫猴子藐視權貴,王帝老兒也不放在他的眼中,這對於那些只善於阿諛奉承、歌功頌德之輩,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猴子這樣不把領導放在眼中,這還了得?

所以那些恨不能把領導的卵扯出來扛在肩膀上的人,自然就認為猴子的名聲不好了。


jianchi


經核查,大師兄確沒幹過壞事[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