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行業的現狀如何?

龍江好好


2017-2018年,埃斯頓、遨博、珞石、“四大家族”等眾多廠商紛紛新建機器人生產基地,力求產能實現跨越式提升。新松機器人、拓斯達、埃斯頓等產能擴建項目在2018年密集投產,有望高效搶佔正在爆發的國內市場。

國外企業紛紛在華建廠,國內企業腹背受敵

全球機器人產業已經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通道,尤其是中國已經連續六年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廠商的佈局。截至目前四大家族已全部在華投產,各個國外廠商也紛紛和當地政府進行產業園區合作,而避開關稅、降低人工之後,這些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將會直接導致其產品價格的下降。這無疑將增加國產機器人品牌的壓力。當然,更加緊密的聯繫也會帶來國外的先進技術、人才、管理經驗、落地經驗等。面對外資企業在國內的佈局,國產品牌也不甘示弱,不斷有企業號稱要釋放萬臺以上的產量。不論是國際廠商還是國內企業,在產能擴張上的大力投入無一都表明了對未來市場的看好。

國內企業競爭優勢不足,但是國產化替代依然是行業發展的主要邏輯

由於我國機器人市場仍然以外資品牌為主,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比較薄弱,面臨國內如此巨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卻沒有一個國內企業參與市場中,分享市場規模不斷擴張帶來的紅利。對比不同國內廠商的銷售情況,市場表現較好的國內廠商分別是埃夫特、埃斯頓、眾為興、廣州啟帆、新松和新時達,相較其他本土廠商,這廠商起步較早,目前都已具備一定規模和技術實力。

業界比較公認的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中較強的: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斯頓)、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夫特)、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時達)、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數控)的相關數據列示如下。

表中未列入富士康、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三個製造業巨頭。格力電器旗下全資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現有1200名員工,主要從事機器人本體制造、組裝、減速器生產,月產能150臺,內需約1600臺。目前,富士康自主研發的Foxbot機器人在其工廠內部實現規模應用;2017年,富士康山西晉城機器人工廠年產能達1萬臺,累計生產4萬臺,成為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2017年,美的集團出價40億歐元收購KUKA,進入機器人領域。

區域競爭格局中,長三角和珠三角優勢明顯

截止到2018年6月底,全國機器人企業的總數為7544家。2018年5、6月全國範圍新增企業數量為358家,2個月增幅為4.98%,與3-4月份的數據相比略有增加。

企業數量超過50家的共有23個省市、其中100家以上的有18個、200家以上的10個(河南、遼寧晉級200傢俱樂部)。分地區來看,長三角經濟圈機器人企業數量達到2478家,佔機器人企業數量的比重達到36.43%。

應用行業分佈汽車、3C為主要領域

按下游領域來看,工業機器人下游主要包括汽車、3C電子、食品加工、物流、橡膠塑料等。不同領域對機器人的功能需求不同,汽車、3C領域以焊接、搬運等為主,物流領域需要機器人完成分揀工作,食品加工領域還需要機器人具備清潔功能。

從應用情況來看,汽車是工業機器人在國內最大的應用行業,比亞迪、吉利、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廣州本田、長安福特及奇瑞等多個國內外領先汽車製造商的生產線上都已廣泛應用了工業機器人。

據2017年工業機器人銷量數據顯示,汽車行業仍是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佔比達到33.25%;隨後是3C、金屬加工、塑料及化學制品、食品菸草飲料,佔比分別約27.65%、10.76%、7.65%、2.27%。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


關於中國機器人行業的現狀,根據我自己從事機器人行業瞭解到的信息,談談我個人的感受。特別是因為自己對日本機器人產業比較熟悉,所以側重於對中日機器人產業進行一個比較。


就行業總體來講,隨著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的發展,產業在持續增長。由於機器人行業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分開介紹會更有針對性一些。


工業機器人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也是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在巨大的市場牽引下,工業機器人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


但是,產業整體在發展,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利潤並不樂觀。我跟蹤了最近三年40家國產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和日本的發那科公司的數據,發現:近3年來,我們40家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的淨利潤之和還沒有發那科一家多,而且淨利潤的金額差距還在拉大。

有人會問:統計的40家上市公司到底是哪些公司呢?請看下面的列表。為了便於跟蹤,3年來一直以下述40家公司為對象。其中「科遠股份」現在已經更名為「科遠智慧」,「南通鍛壓」已經更名為「紫天科技」。

而且,越往產業鏈的上游走,我們的劣勢越明顯。


服務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是一個相對比較容易發展的領域。隨著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服務機器人,國產服務機器人的發展比較迅猛。目前已經出現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產品。

與此相比較,日本的情況如下。

中國服務機器人更側重於兒童教育、迎賓導購,日本更側重於養老陪護、生活支援。

服務機器人領域,我們擁有比較快的產品化能力和比較強的製造競爭力,加上人工智能的應用,呈現出比較好的發展勢態。但是,服務機器人目前的技術水平和一般民眾的“期待值”還有比較大的差異,要實現飛躍性的發展,還有待時日。


總的來講,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前景不錯,在技術核心競爭力方面還需要多年的積累,要在未來實現領先,需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


機器人大王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分析顯示,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6臺,同比增長173.83%;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72436臺,同比增長19.50%。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2萬臺,同比增長70.02%。

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68556臺,同比增長20.07%;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90000臺,同比增長31.28%。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1.5萬臺。

2016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首次突破50億美元,在近五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的基礎上,2017年規模將擴大至62.8億美元,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已經連續五年位列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全球工業機器人佔比也從25%提升至30%,上半年完成5.9萬臺規模生產,同比增長52%,2017年全年生產12萬多臺工業機器人,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1.5萬臺,為全球機器人產業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

現在工業機器人技術仍基本集中在日本和歐洲。在日本,機器人的關鍵性部件—減速器是遙遙領先的,並且已經形成了技術壁壘;德國則在原材料、本體零部件具有很大的優勢;中國現在處於產業鏈的下游,主要是系統集成、二次開發、定製性部件和售後服務。

機器人的應用相對來說主要集中在汽車這樣一些高端產業,現在機器人幾乎是遍佈製造業各個領域。2017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已服務於國民經濟37個行業大類,102個行業中類,從銷量看,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以及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數量最多

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價值達15.8億美元,並將保持20%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0年達到33億美元。

製造業復甦將為工業機器人市場帶來幾十億美元的發展機遇。勞動密集型產業越來越傾向於自動化生產,尤其是在勞動力成本迅速攀升的亞太地區。勞動力短缺導致工資上漲,進而減少了很多終端用戶的潛在投資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