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街道舉辦“一村一臺戲”年終文藝匯演 演繹幸福篇章

海滄街道舉辦“一村一臺戲”年終文藝匯演 演繹幸福篇章

海滄街道“一村一臺戲”精彩紛呈。海滄街道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晨報 記者 王曉萍 王塞塞)2019年即將落幕,這一年,海滄街道實施“百企幫十村·幸福來敲門”幸福工程,有效提升了街道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12月28日晚,“幸福來敲門追夢新時代”海滄街道“一村一臺戲”年終文藝匯演在海滄街道蓮塘別墅前上演,晚會節目由轄區群眾自編自導自演,老少齊上陣,吹拉彈唱,演出了“幸福來敲門”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據悉,該活動由海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海滄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海滄街道文化站承辦,各村(居、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協辦。

用精彩節目寫幸福詩篇

夜色四合,音樂響起,“幸福來敲門追夢新時代”海滄街道“一村一臺戲”年終文藝匯演正式拉開帷幕,循著“初心”“奮鬥”“幸福”三個篇章,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依序上演。

由溫厝社區居民帶來的情景舞蹈《歡聚一堂》將晚會推向高潮。只見節目中的“廚師”們手拿各式廚具,“煮出”一道道美味佳餚獻給“老人”,令“老人”們喜笑顏開。這個節目描繪的正是海滄街道打造“幸福食堂”的真實場景,節目中有位演員是貨真價實的“幸福食堂”大廚,她是溫厝社區居民溫妙玲。

溫妙玲是今年5月剛剛開張的溫厝社區幸福食堂的大廚,節目展現的正是她的日常工作場景。“真是又好玩又開心!”溫妙玲激動地說,她往年就常常和社區姐妹編排節目登上街道文藝舞臺,這回能將自己的工作場景直接搬上舞臺,感覺很新奇。

記者瞭解到,自2018年12月起,海滄街道就啟動了“百企幫十村·幸福來敲門”幸福工程,依託“幸福食堂”“幸福學堂”“幸福職場”,對各村(居、場)的老、幼等群體進行精準關心和幫助,推動“愛心廈門”建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獲得群眾好評。

街道的幸福工程為轄區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當晚,海滄社區居民林秀花帶著兩個孫女來到現場觀看演出,三人笑開懷。“我們街道的生活氣息越來越濃厚,文體活動很豐富,平常在這裡可以學習健身舞,還有許多精彩的演出可以觀看。”林秀花表示,正因如此,儘管她不時要離開社區去幫忙帶孫子,但她還是喜歡回社區住。

一村一臺戲每月演不停

錦裡村的《打開幸福門》用歡快的舞蹈提前送上錦裡村村民的新年祝福;漸美村帶來的《時裝秀串燒》一展老、中、青、少四代人風采,展現漸美村的幸福模樣;創新社區的《野狼disco》則將海滄自貿園區青年拼搏奮鬥的青春姿態秀了出來……街道各村(居、場)帶來的演出各具特色,精彩紛呈。

這得益於海滄街道開展的“一村一臺戲”系列活動。據介紹,海滄街道自2012年起便以“激情海滄”為主題打造文藝晚會,隨後又推出“一村一臺戲”作為“激情海滄”的升級版,由街道指導,轄區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節目。街道各村(居、場)輪流在1月到11月推出一場演出,12月則由街道遴選節目,舉行年終文藝匯演。

“我們將新思想新理論及街道中心工作等融入活動主題,由群眾自行編排節目呈現。”海滄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村一臺戲”既是轄區群眾展示風采的舞臺,亦是街道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特色品牌,有效地落實了街道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通過一個個接地氣的草根節目講好街道故事,堅定街道文化自信。

據悉,今年以來,海滄街道共舉行600餘場文體活動,為轄區群眾獻上豐富多彩的文體盛宴。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