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知白守黑|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知白守黑


論畫,知白守黑,陰陽互存,消漲無極。

做人,守身玉潔,力求真善美。

本書和劉知白老人微妙同名。

他摯愛遺產,羞襲古人,創沒骨山水,

天奪彩筆,卻自鑄典型。

本書精選團扇百件,煙霞縹緲,筆墨幽峻,

畫小境宏。柯文輝先生為之撰散文百篇,

剖析藝境,點評風格,文思寬博活潑,富於啟迪。



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劉知白山水清音 柯文輝觀畫獨白



知白守黑|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一條山脈懷抱著很多的山,每座山都像是酒杯覆蓋在地上。是不是神仙們在那兒喝醉了酒,東倒西歪的都騰雲而去,只留下了巨杯?

我每次到貴州都能感受到,那兒在醞釀著一種交響樂般說不清楚的複雜情緒。先生在那兒生活的時光比我要長几百倍,他一定聽到了這音樂。所不同者:我聽過絢爛溢彩的樂句就從耳邊飄逝,無法記下那悅耳暈魂的旋律,而他卻用畫筆表現了群峰在運動中噴射出來的交響樂,其簡單的主旋律不停地延伸、變奏、彼此嬉戲打鬧、追逐,那種變中的不變,不變中的小變、中變、大變,完成了這部交響樂的主題。有個孤獨的人在這兒諦聽,他像樂曲一樣:形式上貧困,擁有的內在財富非舟車可載、非升斗可量。

用莊子的話來說,他就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高士,山水在他心裡,跟凡人和光同塵。他在山水之間,與山水一體,是一個零件,而非附加的贅物。我們看到的是此人的背影,揹著手,走得很沉穩、緩慢。他在告訴我們:他思想,所以他存在。這兒的墨層層塊塊各得其所,各盡其用。畫雖小,卻有強烈的走勢,千里奔騰,鋪陳在我們面前,筆法更是亂石鋪街,非常自由、隨意,亂而不亂,有秩序地升降浮沉,是這些小畫內涵頗宏,能震吞我們心靈,擠出不甘渺小又只能渺小的掙扎,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作者小簡]


白雲千載


知白守黑|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劉知白(1915——2003),號白雲,晚號如蓮老人等,安徽鳳陽人。1933年考入蘇州美專,後拜顧彥平為師,隨師潛心臨摹顧氏“過雲樓”藏畫。1948年在廣西全州提出“學時有他無我,化時有我無他”的畫學主張。其藝術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繼承傳統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創新,最終法古變今,創造了潑墨大寫意山水畫的新技法,成為中國畫傳統的最後守望者和新世紀創新的前行者,即他已經站在了傳統與現代的臨界點上,預示了新世紀中國水墨轉向抽象與表現的歷史趨勢。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劉知白》《劉知白中國畫集》及《清氣和詩醉墨痕》《知白守黑》《秋水長天月下簫·劉知白作品賞讀》 等研究其藝術的專著二十餘種。


知白守黑|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柯文輝,男,1935年1月25日生於安徽省安慶市,當代著名書畫評論家、鑑賞家、美術理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研究員。曾任當代國畫大師劉海粟秘書十年,其間與劉海粟、林散之、李可染、錢君陶等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90年代在中國話劇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1993年起享受突出貢獻政府津貼。


知白守黑|與畫的呼吸挽手同行

誦 讀


安麗麗 筆名:幔簾隔燕,遼寧省錦州人,小學教研室主任。市優秀教師、教壇新秀。酷愛文字和品壺談茶,尤喜詩詞,擅長朗誦。
一直堅信:讀書是邁向高貴的最低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