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10年,抄书3万卷,装满3艘船:读书人的世界,外人不懂


自古以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不缺少爱读书的人,比如“韦编三绝”的孔夫子、“凿壁偷光”的匡衡、“牛角挂书”的李密等等,不胜枚举。


到了南宋时期,四川更是出现一位千年一遇的超级书痴:他到京城临安任职10余年间,不交际不应酬,共抄书3万卷,装满了整整3艘船!


他就是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好友刘仪凤。


做官10年,抄书3万卷,装满3艘船:读书人的世界,外人不懂


刘仪凤,字韶美,四川普州人,普州自古文化氛围浓厚,两宋期间,金榜题名者近300人,故当时有“东普西眉”之说,将普州与以“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眉州相提并论。


刘仪凤才华横溢,在诗词、书法、藏书等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和成就,是普州文人的杰出代表。


南宋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后,由于争锋乱世,过了10年,刘仪凤才被授予蓬溪县尉,绍兴末年,历迁秘书丞、礼部员外郎等职。


宋孝宗继位后,刘仪凤出任兵部侍郎。


做官10年,抄书3万卷,装满3艘船:读书人的世界,外人不懂


刘仪凤不仅酷爱读书,还爱藏书,他到京城临安任职的10余年间,不带一位家属前往。


闲暇时,他既不出门游览,也不与同僚交往、饮宴、唱和,而是整日闭门在家,专心致志的抄书。


有同僚前来拜访,也会遇到闭门羹,但是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陆游。


陆游每次造访,刘仪凤都会开门迎接,热情招待,两人吟诗唱和,惺惺相惜,结为至交。


做官10年,抄书3万卷,装满3艘船:读书人的世界,外人不懂


刘仪凤购买书籍花掉了一半的俸禄,买回来的书,他都会认真抄写,而且是一部书抄写三份。


即使是数百卷的大部头书籍,他也会一丝不苟的抄写三份。


在临安任职期间,他抄写的书籍达到1万多卷,按照一卷三份来计算,他一共抄写了3万多卷书!


市场上能够买到书,基本上都被他抄写了一遍。


后来,他利用职务的便利,抄写朝廷图书馆的藏书,这件事被御史知道后,上书弹劾,刘仪凤最终被罢官。


做官10年,抄书3万卷,装满3艘船:读书人的世界,外人不懂


返回家乡之时,为了避免路途遥远和凶险导致书籍受损,刘仪凤特意雇了三艘船来装书,每艘船穿装一套。


这样的话,即使有两艘船遭遇意外,也有一艘船能把所有书完整的运送回去——这也是他坚持把每部书抄三份的目的。


刘仪凤好友关耆孙写有一首《送刘朝美侍郎归蜀》,诗曰:

清议久不作,世无公是非。

只因翻故纸,不觉蹈危机。

东壁梦初断,西山蕨正肥。

十年成底事,赢得载书归。


回家路上,一艘船损毁于三峡险滩,其余两艘则安然到达普州。


刘仪凤在家乡特意修建一座阁楼来珍藏书籍这些不远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才运回来的书籍。


后来,有官员为刘凤仪鸣不平,宋孝宗也认为刘凤仪无罪,重新启用他为集英殿修撰、知邛州,又改为知汉州、果州。


做官10年,抄书3万卷,装满3艘船:读书人的世界,外人不懂


绍熙二年,刘凤仪去世,时年66岁。


刘仪凤爱读书、爱藏书、爱抄书,也曾因为抄书而被罢官,一生和书结下不解之缘,所谓“书痴”,说得就是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