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为什么没有重用王阳明?

敏学


嘉靖皇帝没有重用王阳明,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圈子不同,不能硬融”。

王阳明的成就可谓冠绝明清,他的学说甚至影响了整个东亚和近代史,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

但是在大明正德朝的职场生态里,王阳明的状态是一个只能死干活的“救火队员”。

虽说王阳明的入仕方式也没有和别人不同。也曾是弘治年间进士出身,也担任刑部主事。但因为上书救戴铣,而得罪了权监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丞,半路差点还被灭了口,若不是王阳明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可能就牺牲在了电视剧的第一节里了。

但是正是因为他对真理得孜孜以求,使得他无论被放在什么恶劣环境里,他都不抱怨,而安安心心做事;无论怎样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烂摊子,他都能收拾得妥妥帖帖。

因此,“会做事、能做事的王阳明”就永远在做事或者在去做事的路上。因为在贵州的龙场和后来的江西庐陵县呆过,所以王阳明很快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

王阳明被派到南中各地(南安、赣州、汀州、漳州)去平叛。当地盗匪横行十余年,连州结郡。特别是到任之前就听说,赣县的主簿都战死了,可见形势有多危急。但是这些都影响不到王守仁,他去了以后,仅仅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把为患数10年的匪患给平了。

按照道理,平叛结束应该得胜归朝,各种封赏。但是由于王阳明太能干,被继续留在了江西。

王阳明在江西,就活该宁王朱宸濠倒霉了。王阳明靠收留散兵游勇和一些渔民,结果就平叛成功了。

按道理获得这样的不世之功,应该加官进爵,甚至进朝廷中枢了。但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正德皇帝朱厚照不但啥都没有赏赐给王阳明,还叫王阳明把宁王朱宸濠给放了,自己来抓一遍,最后把功劳让渡给自己“镇国公朱寿”。

还好王阳明是个不爱计较的人,否则肯定气炸了。与此同时,王阳明也意识到局势的微妙和凶险,称病回家了。估计再主动提的事儿,脑袋都有可能不保了。

以上就是王阳明在正德朝悲催的职场生涯。

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寻找自己的盟友,嘉靖帝朱厚熜果断地向王阳明投来了橄榄枝。

但是朱厚照死后,内阁首府杨廷和迎立了朱厚熜。很显然,朱厚熜和他堂兄朱厚照不一样,他更明白王阳明的价值。也更明白自己想要坐稳位子,必须要把杨廷和这帮老家伙扳倒。

要扳到内阁的这帮老家伙们,自己必须要有盟友。但是像杨廷和这种职场老鸟,关系网遍布朝廷,要动他何其艰难?

然而王阳明首先是一个实干家,有能力;而且他这个人有最大的特点,在朝廷内他不结党。但是不意味着,他也是孤家寡人。他在民间开宗立说,拥趸也是何其之多。

要说与杨廷和抗衡,王阳明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角色。更何况,在“儿子能不能认自己的亲爹?”这个问题上,王阳明的态度是“哪有不让儿子认自己的亲爹的道理呢?”这就够了。

嘉靖表彰了王阳明擒贼平乱的大功,不准请辞,给他加官进爵,先升为南京兵部尚书,然后逐步又加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准予世袭。

但是出乎嘉靖意外的事情是,他投之以桃了,却并未见到王阳明报之以李。

嘉靖虽然刻意地将王阳明架到了杨廷和的对立面。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像平叛那样百战奇谋,冲锋陷阵。

王阳明不但没有加入论战的行列,扛起嘉靖希望他扛起的大旗,而且还对“大礼议”颇有微词。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碧霞池夜坐》

连杨廷和自己都觉得这个曾经力挽狂澜的牛人王阳明权斗的段位实在太低,甚至都不用自己出手,就轻松被自己拿下,留下一脸尴尬的嘉靖。

事实上王阳明不是不懂嘉靖的意思,也不是不会权斗,只是他不属于那个圈子。

他们并不知道,王阳明写那首诗时的真实心态。王阳明不是不会权斗,只是他不热衷于权斗。说他对“大礼议”无所谓,那也是不对的。他更不是斗不过杨廷和。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斗赢了杨廷和,嘉靖掌权后,对天下百姓又什么好处?一个热衷于权斗的君王,即便花式玩法,赢了群臣,那又能怎样?照样要输掉民心。所以在王阳明的眼里,朱厚熜并不比朱厚照优秀。

结果嘉靖也因此逐渐疏远了王阳明,还好此刻的嘉靖还没有实权,否则想想夏言的结局吧!

这就像早些年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圈子不同,不要硬融。”

王阳明还是对平叛的活儿比较感兴趣。嘉靖6年,广西的思恩和田州又发生叛乱。王阳明被授任为两广总督兼广西巡抚负责平叛。嘉靖7年11月,王阳明因肺病去世于归途。



参考书目:《明史·列传八十三 王守仁传》

《王阳明心学全书》




炒米视角


虽然王阳明是圣人,但圣人并不一定会做官。孔子、孟子,仕途都不顺。虽然我们相信,王阳明绝对有这个能力,但是他并不是个和光同尘的人。


首先王阳明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并不算是超级学霸,没有入翰林。按照明朝的官场习惯,没入翰林入内阁基本无望,最高也就是个吏部尚书。不过王阳明连兵部尚书都没做到,去世前只是个南京兵部尚书,虽然也是正二品,而且也是专业对口,毕竟王阳明33天就平定宁王之乱。

但是南京兵部尚书,和北京那个兵部尚书的权力是不能比的。这都在于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的阻挠。原来王阳明和前兵部尚书王琼的关系好,而杨廷和和王琼并不对付,所以把王阳明也算成王琼的人。当时王琼已经退休在家,如果王阳明顺利进京,那么王琼不就又有复出的机会吗?



经过这样的考虑,虽然嘉靖想用王守仁,但由于被杨廷和反对也只能作罢。不过这对于王守仁也无所谓,他当时已经年过五十,更大的兴趣在于学术和教育,而对尔虞我诈的官场并不特别热衷。


林屋公子


皇帝不称朕,专注史评与时评

一、先讲前因

阳明在正德十四年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后,即遭到奸佞太监张忠、大将许泰的陷害,侥幸没有遇害,以江西巡抚的新身份(原任南赣巡抚)坐镇江西南昌,直到两年后,正德皇帝去世,嘉靖帝朱厚熜从湖广安陆赴京继位。

嘉靖即位伊始,就有廷臣推荐阳明,新皇帝本人也听说过阳明的大名,欣然表示要召阳明上京,欲有所重用。

可是当时主政的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因为王阳明是他的政治对手王琼(原兵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所重用的人,对他颇怀嫌隙,而且当时“大臣忌之者众”,他们都不愿阳明来京,于是就以正在国丧期间,不宜宴赏为由,只是改命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以此阻止他来京。不久后,重议“平宸濠功”,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

(王阳明擒宁王之地在江西新建县,故以“新建”封伯爵/皇帝不称朕)

阳明升官封爵,算是对他恢复名誉。可是他一人获封,当年与他一起参与定乱的同事,却多在嘉靖元年由杨廷和主持的考察大典里,遭到黜革或降职处分。这让阳明很不安。

为此他多次上疏辞封,为在平宸濠之乱后遭受冤屈的同事辨洗冤屈,为了发动舆论支持,他还写了揭帖,遍递六部和都察院,为替他冤死的弟子冀元亨伸理。

可是他的请求没有得到理会,阳明便以父丧为由,挂冠而去,从此归隐林下,在家乡余姚讲他的心学去了。他这一走,虽然没有被追究“擅离职役”的责任,但他的新建伯的铁券和禄米,也就不给他了,伯爵成了个空号。

二、再入本题

可见阳明在嘉靖新朝之初即遭际不顺,他自嘉靖即位,就没再去过京城,他与新皇帝从来没见过面,他甚至没在新朝任过事。

可是嘉靖帝却对他有着很深的成见,一个具体的表现是,三年后,阳明守丧期满,按例应起复为官,而且当时不断有廷臣“交章推荐”,甚至要求直接召阳明入阁辅政,可嘉靖帝一概置之不理。直到嘉靖六年,因为广西思、田之乱,动用四省官军围剿,久劳无功,这才在大学士张璁的推荐下,重新起用阳明总督两广军务。阳明到桂后,很快抚定动乱,此时召阳明入京的呼声又起,可是嘉靖帝只是令阳明兼任巡抚,并不打算重用他。阳明在嘉靖七年十一月病故,接到讣告后,嘉靖帝竟然令“廷议”阳明的功罪,名为功罪一起议,实际上主要是议罪。

由此可见,嘉靖帝对这位声名日著的“夫子”,完全是没有好感的。

(阳明佩剑塑像/皇帝不称朕)

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前后首辅的影响。

杨廷和对阳明的压制,前面已经说到。杨罢官后,继任首辅费宏、杨一清,对阳明仍然采取“不用”的态度。费宏讨厌阳明,也与阳明跟王琼关系深有关,另外据说阳明在平定宸濠之乱后,在向朝廷报功时,只字未提到费宏,令后者耿耿于怀。

杨一清与王家本来通好,阳明父亲王华的墓志铭,就出自杨一清的手笔。但是在嘉靖初的大礼之争中,杨一清为赞礼派所攻,难以安位。而阳明与众多赞礼派新贵(如席书、方献夫、黄绾等)交好,他还得到议礼派首领张璁的推荐,由于这层关系,他自然要压制阳明。

首辅的态度,对嘉靖帝不可能没有影响。

(嘉靖帝为人刻薄寡恩、多疑猜忌,在他手下做辅臣,很难善终/皇帝不称朕)

第二,阳明在“大礼议”中,没有表态。

嘉靖朝前期的用人标准,就是以在大礼议中的态度划线,凡支持者就重用,反对者必驱逐。当“大礼”之争时,赞礼派中不少人是阳明的好友或门人,而反对者中也有不少他的弟子(如在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事件中受杖刑的邹守益、王思、王时柯等),阳明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可是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阳明一言不发,态度暧昧。对此嘉靖帝未必不心怀芥蒂,或以为阳明是一个反对者,或者投机家。

(阳明讲学/皇帝不称朕)

第三,嘉靖帝认为阳明“伪”。

阳明归隐后,却未能“清白”,他在正德末年遭受的“通濠”“党逆”以及冒滥军功、纵兵杀掠、私藏府库金银等指责,并未得到洗白。当两广报捷疏送到北京后,嘉靖帝就在给杨一清的手诏里,提到当年江西功次,说阳明素来喜欢夸诈,并由此及于他的人品,又由人品说到他的学问,几乎给出了全面的否定性评价。

几年来,阳明讲学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但也遭到很多的批评。在崇尚程朱理学正宗的嘉靖帝看来,阳明心学是“误正学”的伪学。在这一点上,众多当道大臣态度是一致的。如费宏、杨一清都曾阻止阳明入阁辅政,他们的理由也近似,都说阳明“好古冠服、喜新学”。早在嘉靖元年,嘉靖帝就在圣旨中下令,“自今教人取士,一依程朱之言,不许妄为叛道不经之书,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称阳明之学“叛道不经”。

阳明去世后,未议其功,先论其罪,廷议的结论是,阳明“学术不端、聚众惑乱”。嘉靖帝遂下诏,停阳明之爵(阳明的伯爵来自军功,按例应世袭),并颁禁学之令。阳明学在阳明身后为官方彻底否定,成了被禁之学。

可见嘉靖帝对阳明的态度,不仅仅是反感,直可用厌憎一词来形容了。(皇帝不称朕答题)


皇帝不称朕


明代的王阳明,武能带兵平叛以少胜多,文能创立学派,贯通古今,真可谓文武全才,被后人以圣人称之。为何得不到嘉靖皇帝的重用呢?其实并非得不到嘉靖帝的重用,而是王阳明去世的过早,他们俩所处时段,重合时期也就7年,确切的说是4年〈王阳守孝三年在家除去〉。在这短短4年里,刚登基不久的少年天子,根基尚不牢靠,如何去对一个不甚了解的地方官重用呢?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嘉靖七年〈1529年〉

明嘉靖帝〈1521-1566年在位〉16岁进京登基,是从一个蕃王继位而成。因为不是太子,从法统上来讲并不是很硬朗,况且是先前一直处在地方上,朝堂之上并无班底,他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把控住朝廷。此时王阳明父亲去世,王阳明依照规制回乡守孝三年。在这几年里,十六七岁的少年天子也不可能注意到回乡守孝的王阳明。但王阳明的官职依然是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是正二品的大员。

1527年王阳明受命出征广西平叛,被封为总督两广兼巡抚,可见此时嘉靖还是委以重任的,但也是王阳明生命最后两年了。1529年1月〈嘉靖七年〉,王阳明病逝。

综上所述,王阳明与嘉靖帝时期真正相交集就四年,太过短暂。嘉靖帝在位可是四十五年啊,他真正说一不二,独断乾纲是后三十五年。前十年多少和内阁商量着来,对于王阳明短时间内了解有限,更谈不上去重用了。若王阳明再多活个十年,以王阳明的学识才能,进入中枢内阁,得到嘉靖帝的重用,也是极有可能的。


乾史坤今


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列,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即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各地,远播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并与孔子、曾国藩并称中国漫漫历史里仅有的“两个半圣人”。然而,这样一个不世之才终其一生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造成这个结果当然是有其原因的,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对王阳明有个基本的了解,王阳明最广为人知的事可能就是教科书上提到的“守仁格竹”了。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不过他的生命里并不止这一件“出格”的事情,他还曾在新婚之日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曾在落第之时,说出“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之语…他是这样一个淡泊名利、潜心学问之人,以至于日本海军元帅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也是他的粉丝,其曾言“一生低首拜阳明。”

了解了王阳明后再来看这些他没能受到重用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大礼议”事件的影响。正德十六年(1521),刚刚登基的嘉靖帝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这时候的嘉靖帝想到了两年前仅仅用了35天便平定了宁王叛乱的新晋大臣王守仁。在这件事上王阳明其实是站在皇帝这边的,毕竟人伦即天理,孝顺即天理,阳明先生眼里,帝制岂能大过天理?但是,他并没有对此事表态,因为这个时候表态有邀功嫌疑,这种事情,阳明先生绝对不会做。

然而,有些事并不是沉默就可以对付的。众所周知,当时的明朝有着一个隐患——党派之争。而此时的王阳明正是站在首辅杨廷和的对立面,杨廷和根本没有打算放过他。不巧的是,阳明先生还写了诗来表示对这类无谓纷争的无奈,例如《碧霞池夜坐》中写道:“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等。这便被杨廷和等人抓住了把柄,直接上呈给嘉靖帝。皇帝本对他抱有巨大期待,期待他能支持“统派”,但王明阳的冷漠使之大怒,也就从此与王阳明有了隔阂,不再打算重用他。

除此之外,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因为当时的主流学派是朱熹的程朱理学,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包括杨廷和都是朱熹的门徒,对王阳明的心学深恶痛绝。他们绝对不允许一个“异类”被重用。即使后来杨廷和倒台了,王阳明也依然无法得到重用,因为后来的首辅杨一清觉得皇帝必须遵循理学规范,认为王阳明的心学会影响皇上,让皇上无法成为圣君。

这些种种的原因导致王阳明未被嘉靖皇帝重用。而对于王阳明来说,未被重用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一生仕途坎坷,王阳明才可以用心钻研心学,才能集大成。就连余秋雨也直言:“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 ,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不幸的是他的仕途坎坷,幸运的是他远离了官场,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成就自己的哲学思想。就像他临终的遗言一般“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邓海春


纵观嘉靖皇帝和王阳明的交集岁月,嘉靖皇帝对于王阳明没有重用,可以分为三个原因:

一、嘉靖帝登基之初,因为杨一清的干扰,想重用而不可得。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支持下,嘉靖皇帝即位。

这个时候的王阳明还在任江西巡抚,早已经经历过赣南剿匪,平叛宁王这些事情,是大明朝名声在外,响当当的能臣。

嘉靖皇帝登基后,也没有忘记这个能臣。

仅仅登基两个月后,就向在江西的王阳明发了一道圣旨:


“以尔昔能剿灭乱贼,安靖地方,朝廷新政之初,特兹召用,敕至尔可驰驿来京,毋或稽迟,钦此!”

王阳明正在江西治理百姓,同时抽出时间讲学,宣扬他的学说。

接到这道圣旨时,他实在是太意外了,因为看这圣旨的语气,嘉靖皇帝好像要重用他。

不过圣旨既然发了,王阳明也没有太多的迟疑,更没有推脱,他一生以天下百姓的福祉为重,既然又这样治国平天下的机会,那为什么不趁机大展拳脚,多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呢?

于是接到圣旨后,王阳明立刻从江西启程去京师(今北京)觐见嘉靖皇帝。



没想到他刚走到杭州,京师又来了一道圣旨,不让他进京了,而是让他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大明是两京制, 因为大明立国时,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来朱棣迁都北平,改为京师,南京改为南直隶。

在南京,也跟京师一样,保留有六部的班底。但毕竟京师的那个六部才是正主,这个六部就像是一个冷板凳,虽然职位听着很威风,其实更像是养老的职位。

如果被调到南京六部,怎么都不能说是重用?

王阳明也是一样,被改任南京兵部尚书,还谈什么重用呢?

为什么嘉靖皇帝变化这么快呢?朝令夕改。

其实这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搞的鬼。

很多人对杨廷和的印象很好,尤其是其在处理国事上,杨廷和的理政才能,无可厚非。

但并不是没个人都是完人。

王阳明跟杨廷和同朝为臣,并没有什么交恶。

但庙堂之事,岂是看人与人之间的私人感情的?

杨廷和之所以向嘉靖皇帝建议,把王阳明调到南京,而不是召到京师重用,原因有二:

1. 王阳明的伯乐王琼,是杨廷和的政敌。

当时已经下狱的前任兵部尚书王琼,是王阳明的伯乐,对王阳明在赣南剿匪和平定宁王叛乱时,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甚至说,没有王琼,王阳明都不可能有这两件功绩。

但王琼却和杨廷和政见不合。

这是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又是迎立新帝的大功臣,权倾朝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是王琼已经被杨廷和打倒下狱,如果王阳明进京受到重用,那肯定会想办法营救王琼,这不是杨廷和想看到的。


2. 杨廷和人十分保守,反对王阳明的学说。

王阳明的学说,主张以良知为准绳,要知行合一,而一个儒者的良知,就是以百姓利益为先,至于什么忠君,都要靠后。

王阳明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忠君思想,早在他被刘瑾打入诏狱时,就已经产生了怀疑,直到自己悟到儒者的良知,应该是把天下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一切以这个良知为儒者行动的标准。

不管是在江西庐陵县私自为百姓免税,还是赣南剿匪,还是平定宁王叛乱,还是在平叛后,想尽办法阻止正德皇帝南下。

都是以为百姓谋福祉为先,简单的说,就是“儒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他本人对于皇帝给的什么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早已经看的淡了。

这在他龙场悟道的时候,就已经勘破了。

现在他的学说被很多人推崇,这明显不利于大明王朝的统治,如果他在居于高位,那这种学说就会被更多的学子们知道。

杨廷和本人是一个极端保守的大臣,恪守大明祖制,对于“忠孝”二字自然极为看重,他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别说王阳明,就是嘉靖皇帝,想要做出违背大明祖制,违背“忠孝”二字的行为来也不行。

所以,在后来的“大礼仪”之争中,杨廷和倔强的抗争到底,跟嘉靖帝硬碰硬,哪怕最后垮台去职,也不妥协一分。

由于这两个原因,当杨廷和向嘉靖帝建议把王阳明调任南京时,嘉靖帝不好拂了这位首辅的面子,只好如此。

不过却也补偿了王阳明,这一年的十二月,嘉靖帝封王阳明为新建伯,以酬他平定宁王叛乱的功劳。

二、嘉靖皇帝后来有了张璁,桂萼,不需要王阳明了。

嘉靖皇帝本人,并不是什么圣明天子,也并不是一心想要认真治国的人,而是一个既精明,自私,又小心眼的人。

皇位稳定之后,他想把自己的亲生父亲,也追为皇帝,这和大明的祖制不合,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极力反对,这就是嘉靖朝的“大礼仪之争”。

但是因为嘉靖帝是由外地藩王进京,在朝中罕有嫡系,而且大臣们维护大明祖制,并没什么错误。

嘉靖皇帝这就孤立了。


但什么时候都有会钻营的小人,张璁,桂萼看到这个空档,主动迎合嘉靖帝,并且纠结了一帮钻营分子,跟嘉靖帝配合,最终打赢了“大礼仪之争”,杨廷和被罢官,很多大臣被驱逐。

嘉靖帝不仅目的达到,而且大权独揽,张璁,桂萼被重用。

这时候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嫡系,大权在握,圣君的面目已经撕破,就也不需要王阳明这样的能臣来装点门面了。

三、政敌的打击,王阳明自己的退避。

王阳明这个人,对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看的很淡。

当初平定宁王叛乱后,这么大的功劳,正德皇帝没有封赏,他也没什么意见。


既然看淡这些身外之物,就对权力没有渴望,没有权利欲。

当张璁,桂萼这些人在为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而努力奋斗时,王阳明主动避开。

当“大礼仪之争”尘埃落定,开始论功行赏时,张璁和桂萼都准备进入内阁。

不过,嘉靖帝任用的新任内阁首辅杨一清并没有让这二人入阁。

为了先入阁,张璁和桂萼反而自己斗起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璁需要找一位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推荐他入阁,作为自己的帮手,既斗杨一清,也斗桂萼。

张璁和王阳明是同乡,于是他推荐王阳明去广西平叛,希望王阳明平叛后,借着军功入阁。这样他就多了一个帮手。


王阳明对于张璁的目的很清楚,但是为了广西的百姓,他还是去平叛了。

不过,王阳明能看清楚,杨一清,桂萼也不是傻瓜,他们先下手为强,打击王阳明。

王阳明广西平叛后,竟然反而一点儿功劳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入阁了。

谁能想到王阳明本身,就对什么入阁不入阁没有什么想法,在平叛之后他就主动辞官了。

已经经历了多年宦海沉浮,王阳明什么看不透。

不过因为他的身体不好,即便如此,王阳明还是病逝在返回家乡的路上。

一代大师,此心光明,无复何言。


以上三点,就是嘉靖帝没有重用王阳明的原因。


小生抛砖引玉,请各位大佬多多指教。


白璧青钱


《还世界以大光明》

        最近,心里很不平静。

        疫苗造假,突破人性底线,人神共愤。官员自杀,让人恨忧参半。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我们欣喜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另一方面,许多问题依然不容回避: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饮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堪忧,药品、疫苗造假,人性底线屡被突破;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多少人德行有亏,医疗、教育皆成生意;权力、良心待价而沽,有些公职人员大德、公德、私德样样失守……稍有良知者慨然悲伤。

       社会之病,人皆为医。唤醒良知,此心光明,人人有责。

       1、做好自己。“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祈愿人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讲自己不讲别人,讲内因不讲外因,讲主观不讲客观,做参与者、奉献者、担当者,自己先做有良知、致良知的好人。

        2、照亮人心。在我心光明的基础上,以良知照亮人心,用生命唤醒生命。做好本职、经营好家庭,影响带动身边人“凡经我手,必定更好”,共臻至善。

        3、勇于先行。 大家都是学习阳明学的先觉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还应该成为践行良知学的典范,勇于做知行合一的履践者、表里如一的传播者、千死百难的磨砺者,以阳明先生勇于任事、任难“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担当和救苦救难、“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佛陀精神去传习良知学说。

        “乱花渐欲迷人眼”。把良知学撒向国人门前,推向民众,此时正当时。愿为马前卒,不负光明心。

       请各位同修责善。


国学传习


嘉靖帝不重用王阳明?他是重用,但不抬举!他对王阳明没兴趣,不是一路人!王阳明幸亏早死,不然活得难受!嘉靖帝即位之初对王阳明寄予厚望的。

一,出兵广西平叛,直捣贼兵巢穴

史料记载:

嘉靖六年(1527年),广西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嘉靖帝下诏命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开赴广西平叛。(王守仁官职蛮大,挂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实授两广总督兼巡抚)

十二月,守仁大军进抵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宁王叛乱,十分害怕,于是放弃抵抗,投降。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广兵抵达南宁,而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

王守仁集合各路兵马连同收编的叛军,袭剿断藤峡叛军主力。

当时,叛军听闻明军檄湖广土兵抵达,均逃匿深险之中;又听闻卢苏、王受归降,王守仁进驻南宁,故以为王守仁以散遣诸兵布阵,于是防备弛缓。至此,湖广兵(湖南湖北乡勇民团)皆偃旗卧鼓驰马抵达,与明军一同突进,四面夹击。叛军大败,于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据险结寨。官军攀木缘崖仰攻,并随后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击断藤峡。随后王守仁密檄诸将移兵剿仙台等贼,分永顺兵、保靖兵各自进剿,约定在五月十三日抵达叛贼巢穴。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

——嘉靖帝上台之初,能够果断重用王守仁统兵广西平叛,说明他此时政治头脑清醒的,他把广东广西两个省军政大权交给王阳明了!

二,王阳明功成病逝归途

平定叛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

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遗体经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守仁。

朝廷体念守仁前功,赐封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三,嘉靖帝是无道昏君,一心修道成仙,不顾百姓死活。王阳明如果活着肯定难受

在嘉靖七年,王阳明已经病死。实情论之,嘉靖帝对王阳明不薄,比起前任皇帝(王阳明立功不赏),那是很不错了。

但以嘉靖帝后来的性格作风,王阳明在嘉靖七年死掉是正确的!他如果继续活25年,非气死不可!

嘉靖帝与王阳明是不对路的!王阳明是正统儒学大家,自成“心学”一派。后世称之王夫子。

嘉靖帝是什么人呢?

①即位之初,就搞出大礼议事件。他违反祖制,挑战传统,不肯以过继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而一定要给他亲生父亲兴献王追封皇帝名号。朝廷大臣就为这桩违反祖制继承皇位的事件,闹得天下震动!最终以少年嘉靖帝胜利画上句号。

试想,如果儒学大师王阳明在北京朝廷做尚书,他能不仗义执言,维持祖宗礼制吗?幸亏他不在朝中,躲过一劫。嘉靖帝对于强烈谏阻的大臣全都给予打击,毫不手软!

②嘉靖帝喜欢什么?修道成仙。他迷信道教,在皇宫内院大建道观场所,大举祈福祭祀活动。所以他不用耿直正派的夏言做内阁首辅,而宠信严嵩!因为严嵩支持他修道成仙,还给他写祭祀的青词(祭文),官场和民间都说严嵩是青词宰相!严嵩做首辅20年,后来被徐阶设计整倒了,而徐阶也是能写一手好青词,哄得皇帝开心。

王阳明会写青词吗?他会坐视皇帝不顾百姓死活而一心修道成仙瞎胡闹吗?

嘉靖帝昏庸无道到何种地步?当时明朝国库一年财政收入二百万两银子,他在宫中建道观场所、祭祀等花费,一年就消耗二、三百万两银子!就是说,朝廷一年的税收都不够他一个人消费!军队的工资,全国官员的工资,还有各地自然灾害的救灾款,都要另外想办法筹措!

连一个六品小官海瑞都无法忍受无道昏君嘉靖帝的所作所为,如果王阳明还活着,他要么退隐,要么不断上书劝谏,等于找死。

所以说,王阳明在嘉靖七年死去是正确选择!不管怎说,他已是一个完人!皇上给他加封,官员对他敬重,士兵和百姓爱戴他,读书人大大抬举他的《王阳明心学》,他得到很高荣誉,后来配享孔庙!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大城公


王阳明不被嘉靖皇帝重用,确实是件值得一提的事情。都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王阳明是一位心怀家国又足以出将入相的人物,可是帝王家的大老板嘉靖帝却不肯出大钱买他。若是正德皇帝还可以解释为昏聩无能,但是对于牢牢把握朝堂的嘉靖皇帝而言,这个解释就说不通了。

嘉靖皇帝有多不重视王阳明呢?作为“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王阳明没有同为“一个圣人”的孔夫子那样有名,也没有“半个圣人”曾国藩的官职高。他只用了三十多天就平定宁王之乱,可是嘉靖皇帝只给他一个“新建伯”的爵位。平定江西的农民起义后,王阳明想回家乡终老,朝廷却迟迟不表态,最终王阳明孤苦无依的病逝在一条小船里。这样的人生,岂止是不被重用,简直是“混的相当不咋地”。

“立德立功立言”全部做到的阳明先生,上司还是“神圣不世初之主”的嘉靖帝,职场之路怎么能这样坎坷呢?还是那句老话,外因内因皆有之。

先来说说内因。

王阳明确实是一位牛人,但是牛人不一定适合官场,更不一定把心思都放在官场上。他的父亲是状元,可是他小时候不爱读书,十几岁时还单枪匹马到塞外“驱除鞑虏”,甚至在新婚之夜与一个陌生人相谈甚欢,却让娇妻守空房。这些事情都证明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更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

王阳明科举考试落榜两次,但是他没有哭的悲天跄地,也没有觉得给自己的状元老爹丢人,而是笑眯眯的看着身边悲痛欲绝的同窗说:“考不上有什么好丢人的,因为考试失利就懊恼悔恨才丢人呢?”这句话至少能说明两点,一是王阳明豁达,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得失而自乱阵脚。二是眼界宽广,即便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他也知道官场之外还有广阔天空。

这样一位从小叛逆、不把科举考试放在心上的人,怎么可能把全部心思放在官场上。更不要说王阳明还要龙场悟道教书育人。或许在这位圣人心中,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还不如开一场讲座呢。

再来说说外因。

嘉靖皇帝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天子,他任意妄为的外表下是颗孤注一掷的心。他认为当皇帝就要听小曲晒太阳嗑瓜子,所以四十年如一日的嗑药以求多享受几天生活。他还认为帝王之术在于制衡,就放纵朝臣窝里斗。这样的性格,若是讨厌一个人,只怕终生都不会改变想法。可惜的是,王阳明就是那个被他讨厌的人。

这件事还要从更有个性的正德皇帝说起,这位皇帝没少主持美女选秀,只可惜荒唐一生身后无子,于是堂弟嘉靖光明正大的更进一步。可是嘉靖高兴劲还没过呢,就发现自己的户口本变了。不是变了户籍地址,而是父亲一栏换人了。唉,自己的母妃也没改嫁,这算什么事啊?于是嘉靖坚决不同意换户口本,但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却坚决要给皇帝换个爹,这就是“大礼仪”之争。

这件事中嘉靖皇帝占着人情,杨廷和等人占着法理,可是王阳明呢?他完全是一个悲催的炮灰。头上诸位大神打架,王阳明这个有些名气的闲散人员啥也没说。可是很多时候,不说话不代表能置身事外,谁让你王阳明有名气呢?你交“人气税”了么?

怎样才能把这位“群众基础雄厚”的人搞垮呢?著作等身的文字中,找出几句有争议的太容易。王阳明写过一句“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啥意思呢?按照杨廷和等人的说法,这句话是这样翻译的:“皇帝无论管谁叫爹都是小事情,治理好天下苍生才是正事”。这不是指着皇帝的鼻子说他不务正业么?

嘉靖听到这种说法也气坏了,本来还想着把他弄进京城帮自己站台呢,怎么说也是一位微博加V的人。可是他竟然有这样的念头,这是当朕没有脾气么?既然想为百姓做事,那就在一线工作吧。于是王阳明一直在地方“劳苦而功不高”。

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反派人物杨廷和,他为什么要诬陷王阳明呢?这涉及到明朝的另一个隐患:党派之争。王阳明的贵人是兵部尚书王琼,这个人可是实力派,还与张居正、于谦并称为“明朝三重臣”。可就是这样一颗大树,却随着嘉靖皇帝的上位而轰然倒下。他败在谁的手里呢?正是杨廷和。

王琼与杨廷和之间的是非曲直很难说清,事实上,只要与党派扯上关系,想要干干净净的为官也不可能。总之王琼在党争之路上倒下了,他身后的大兵小将自然要遭到清理,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杨廷和在嘉靖面前编排王阳明的坏话,不用掐指算都能想到。

除此之外,王阳明不被重用的原因就是心学。这门哲学令他名声大振,也断送了他的职场之路。当时的主流学派是朱熹的程朱理学,虽然朱熹老先生并不是程朱理学的践行者,甚至做出许多自打耳光的事情,但是这门学说却生命力顽强。在明朝只要想当文科生,就必须在上厕所的时候也背几句朱子语录。当时明朝的文臣包括王阳明,都是依靠这些知识才带上乌纱帽的。

大环境如此,王阳明的心学自然有标新立异之嫌,不被主流媒体所容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我认为王阳明还是相对幸运的,至少他有吃有喝有俸禄可拿,没有向曹雪芹、梵高那样,牛的一塌糊涂还要为晚饭发愁。

种种原因之下,王阳明的职场之路必然不顺。但也正因为不顺,才让他有机会参透心学的奥妙,而不是在朝堂之上争斗半生,最后泯与众人。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夜狼文史工作室


1529年,57岁的王阳明结束广西剿匪后,因为积劳成疾,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从小就有的肺疾爆发了,整日咳嗽甚至吐血,浑身长有毒疮,每天只能喝几勺稀饭,还经常呕吐,王阳明屡次写奏折请求回老家养病,嘉靖皇帝一直很不人道地不予批准,直到他最后实在撑不住了,也许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近,所以没等皇帝批准,就乘一小舟踏上回老家的旅程,准备叶落归根,但船沿章江行至南安府青龙铺江面时,王阳明平静地去世,去世前留下“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八个字。


那么,很多人会问,王阳明作为一代圣人,“立功、立德、立言“”基本达到了三不朽的境界,但为什么终其一生并没有得到当时朝廷的真正重用,除了赫赫的军功和新建伯的荣誉封号,并没有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始终未能进入帝国的核心决策层内阁,这是为什么呢,王阳明为什么一直受到奸臣甚至是忠臣的批判和排挤呢?


其实这个问题还要从王阳明的学说找根源,可以归结为:

第一,王阳明经过自己的努力将释道儒三教合一,其实一辈子都在和佛教道教以及当时一统天下的朱熹理学作斗争,尤其心学对朱熹理学的背叛是非常直接非常彻底的,这在当时占绝大多数的读书人看来无异于洪水猛兽异端邪说,自然无法接受,当时的情况是群起而攻之。

第二,刚愎自用、崇尚道教的嘉靖皇帝也排斥甚至厌恶阳明心学,再加上皇帝身边的奸臣小人嫉妒王阳明的才干,生怕王阳明风头太劲抢了自己的戏份,忠臣腐儒固守朱熹的教条,对王阳明持否定态度。所以,朝廷里反对王阳明进入核心决策层的声音,始终大于让王阳明进入内阁的声音。

第三,当时赏识王阳明并大胆启用王阳明带兵出征的兵部尚书,在权力争斗中失败,没有能在仕途上再给王阳明以强力的支持也是一个原因。



不过,如此这般的命运造化,可能使得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却多了一个含金量更高的哲学家,一个“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不朽圣人,这就是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