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英宗导致土木堡事件之败又杀了清官于谦,死后谥号却是“英”?

青史流烟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明宣宗突然去世,其长子、太子朱祁镇,毫无思想准备地成为大明新一代皇帝,仓促中即位。幼年皇帝得祖母及诸阁臣的辅佐,皇位在波澜不惊中完成传递,并以下一年为正统元年(1436年),大明王朝新主人就这样换成了一个八岁的幼儿,后世称为明英宗。



英宗幼时,得内宦王振从旁侍奉。无论读书,或其他生活琐事,王振都十分殷勤地完成,对于小皇帝的要求,都尽可能的予以满足,英宗对他依赖有加,不呼其名而称为“王先生”,王振得以在英宗身边,诸将掌握大权。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内廷中无人再可制王振。外朝,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病死,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杨溥一人独木难支,且也老,不是王振对手。至此朝政被王振控制,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在王振的权势达到巅峰之际,大明与西蒙古瓦剌部(即卫拉特部、后世的漠西蒙古)因朝贡一事发生极大争执,并由此导致兵戎相见!在王振蛊惑下,英宗怀着建立曾祖那样的赫赫武功的梦想,诏令出征。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六,英宗立两岁的长子朱见濬为太子,以皇弟郕王朱祈钰监国,辅佐太子朱见濬,留守京师。亲率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文武百官五十余人,及京师三大营为主的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明军鼓噪而出,北征瓦剌。

之后的事情,各种史料已经记载得清清楚楚:八月十四,在明军与瓦剌交战不利,准备退兵的当口,王振胡乱指挥,致使明军进退失据,被围土木堡。


之后更因轻信瓦剌议和之建议,导致明军在出营取水时被瓦剌军突袭,混乱中明军无法组织抵抗,大部溃逃而散,一部分解甲投降。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大学士曹鼎、张益等五十余名大臣战死。英宗本人被俘,王振在乱军之中,被无比愤恨的护卫将领樊能击杀。土木堡一役,明军大败,皇帝被俘,大明社稷几乎倾覆。

之后,明廷依靠于谦等大臣,在危急中组织军民抵抗,并更立监国郕王朱祁钰为帝,击败瓦剌入寇,打赢京师保卫战,终于使得大明转危为安。
,


此后,在明与瓦剌的交涉中,英宗奇迹般地被放归大明,被已经登基为帝的代宗皇帝朱祁钰奉为太上皇,连同他自己原来的后宫嫔妃们一起,软禁于南宫。此时的英宗,大约只要能够在南宫中国得以善终,寿终正寝,似乎便心满意足了。

但是风云变化,因代宗太子夭折,自己身体又极度虚弱,眼看即将驾崩。在这关键时刻,以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为首的一批不甘于现状、想要富贵险中求的野心家为首,发动“夺门之变”,冲入南宫接出英宗,趁夜直入皇宫,招集群臣,奉英宗复位,废黜代宗,杀害于谦等社稷功臣。英宗在软禁八年后,再度登上皇位,改元天顺。而代宗,在一个月后暴薨,极有可能是被英宗授意害死的。


英宗重祚八年,因为之前经历过的风雨艰辛,丰富了人生阅历,所以英宗在重得帝位后,相对于正统时代,政治上成熟了许多,不再懵懂无知,开始勤于政事。天顺八年之间,英宗任用了许多能臣,天顺朝,如李贤、商辂、彭时等,实际确立了延续后世的大学士制度。又将参与夺门之变的一干小人人等加以惩治,石亨下狱并死于狱、流放徐有贞、以谋反罪将曹吉祥处死并灭其族。

天顺年间,政治相对还算清明,尤其是英宗因自身曾经被囚过,感同身受,不顾左右反对,释放被关押五十余年的建文帝幼子朱文圭(建庶人),赢得朝野称赞。

英宗不管是正统时期,还是天顺时期,对与其相处的人,都十分亲和,无论其人是否忠臣还是佞臣,对待三杨、王振、李贤,包括石亨、曹吉祥,都是很好。对于母亲十分孝顺,对于妻子十分爱戴、关心,即便是后来反目成仇的弟弟-代宗朱祁钰,之前自己当皇帝、代宗为郕王的时候,兄弟也是亲密无间,关系良好,出征瓦剌时,还授郕王监国,可见对于弟弟的信任。

对待朝廷大臣,英宗没有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帝王之气,而是将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待之亲切,极富个人魅力。即使是土木之变被俘后,在面对他的敌人-瓦剌诸将时,都能够在交往中使他们心生敬意,并保持尊重。当朝廷来人接英宗返回时,居然连瓦剌贵族都十分不舍,对他行大礼,恭敬地送走。还在他回去后,致书明朝,要求代宗退位,归还英宗皇位,人格品质,可见一斑。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重,在即将去世前,他还做了一件被无数人称赞的事:下诏废黜延续千年的帝王后宫人殉制度!这也是英宗生前所做最后一件,也是最有人性的一件事。

英宗一生,宠幸宦官导致社稷几乎倾倒,又为了夺回皇位杀害忠臣、谋害亲弟,自身政治能力也是十分平庸,这样一个有污点、无政绩,且犯下不可弥补大错的君主,肯定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英宗待人亲和、有孝心、有同情心、对于妻子忠诚爱戴、对于臣子平易宽和,人格品质不可抹杀,英宗为人,当然是一个好人。好人基本上当不了好皇帝,英宗几乎就是一个典范。

然后,最最重要一点:英宗去世后,接过皇位的是自己的亲儿子:宪宗朱见深。中华传统儒家道德规范是:君臣父子!在儒家伦理观念下,无论皇帝父亲做过什么负面封事情,为人子者,后继儿皇帝是必然要为其父遮掩粉饰的,不然就是不孝,不孝在儒家思想伦理下是极大的罪恶,那么不孝的皇帝也没有了统治国家的合法性、正统性!所以,宪宗会同群臣,给去世的父亲上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给了他一个正面的评价。

相反的例子:同样是明朝,看代宗、武宗、熹宗的身后评价,简直是一塌糊涂、恶语连连,这就是非己子继位后,导致先皇帝被黑、被讽刺挖苦,毫无尊严的鲜活例子。

在清人修的《明史》中,也是“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这种充满了赞誉的评价,表明英宗的人格品质,还是获得了正面的定论。


伯虎42


先纠正一个错误,明英宗的谥号不是“英”,英宗是庙号,他的谥号是“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谥号从唐朝开始就变得特别长了,所以之后的皇帝其实一般说的都是庙号或年号,拿谥号称呼的很少了。。。

至于为啥不是恶谥,原因也很简单:

1.从唐开始就没恶谥了。唐太宗开了个不好的头,由皇帝介入编史,这之后史官就不怎么敢骂皇帝了,隋炀帝就成了中国最后一个拥有恶谥的人了(当然,他也有一个好的谥号,隋明帝)

2.明英宗不是真正的昏君或暴君。相反他还是一个很勤政爱民的人,土木堡之变其实出发点没错,只是有些急功好利,而且由于补救得当,对明朝危害不大;至于杀于谦其实也不是他真想杀的,只是留于谦会肯定景泰帝继位的正当性,危害自己及子孙的正统性,而且明史里很明确的表明了,他不想杀,杀了不久就后悔了。。。晚年,更是重用名臣李贤,废除殉葬等等,为明宪宗的治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依与梦


一、土木堡之变,可以找人背锅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时,他还是一个小嫩青,对大太监王振言听计从,以致于将大明王朝的50万精锐损失殆尽,他自己也从九五之尊变成了阶下囚。对于这场变故,后人为了避君王讳,完全将他的责任归咎到王振身上。如果不是该死的王振,明朝也不会差点灭亡。

二、于谦站错了队,咎由自取

明英宗经过夺门之变,重新成为了皇帝。对昔日的功臣于谦,他虽然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杀死于谦,完全是政治需要,因为将他拉下皇帝宝座的正是于谦。于谦虽然对大明有功,但是,对于明英宗来说,他扶立新君是犯了死罪。

三、做了两件大好事,爱到加分好评

在他之前的明朝君主,在自己死后,都喜欢将自己生前的妃子陪葬。这一直受人诟病。明英宗大胆取消了这个惨无人道的陪葬仪式,受到了大明一直臣子和百姓的好评,认为他是一个仁君。另外,他将关押的建文帝的儿子释放了出来,使他得到了人身自由,也为他加分不少。所谓一好摭百丑,他有这两项功德,也是造福苍生了。


枕史润智


于谦经历明英宗,明宪宗,国家危难中他的建议保住了京城,也维护了大明,然而明朝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昏君奸臣,而他一生功高盖主。被明英宗杀死,照说明朝英宗昏庸无能,根本不以国家社稷为重。死后谥号却是英呢?噢,查完历史方了解一二,古代的史记,都是人为的,有后代的,方得善终,化龙点珠。


一帆风顺jxh


明英宗就是朱祁镇,这里的“英”不是他的谥号,而是他的庙号,具体作用就是他的后世子孙每逢祭祖上香时对他的称呼,以及用于大明文人日常口语交流的代称,这和朱祁镇的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无论是朱祁镇的庙号“英”,还是他的谥号“睿”,很多人都普遍抱着一种态度,即朱祁镇不配享有“英”、“睿”等褒义字眼的盖棺定论,终其原因,其实有二:

一是明朝宦官专权是从他开始的,正因为他宠信王振,从而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二是在夺门之变中杀了有“再造大明”功绩的“救时宰相”之称的于谦,于忠肃公。

这两起公案,使得朱祁镇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是很光彩的一页,也让他在现代文明社会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和骂名,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警示和遗憾。

既如此,他的儿子成化帝朱见深,以及当时的朝中名儒们为什么还会给他如此较高的评价呢?难道这些人不知道朱祁镇做的这些“荒唐事”,难道这些人忘了于谦“再造大明”之功了吗?

何况,朱见深还给于谦平了反。

“成化初,冕赦归,上疏讼冤,得复官赐祭。诰曰:[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 天下传诵焉。”---《明史.于谦传》

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这是皇权时代不把人命当回事,朱见深既然已经认识到于谦对大明的再造之功,那么朱祁镇听信谗言,杀了于谦这位功高于天的定海神针,为什么还要给他如此高的身后评价?

因为对朱祁镇的庙号“英宗”产生不满,这也导致很多人在情感上也对明朝生出了说不尽的厌恶。

但汪郎告诉你,朱祁镇驾崩后,朱见深和朝中群儒给他上庙号“英”,并不是“英明神武”的意思,而是“英年早逝,大业未成”的意思,有没有人相信?

有人看到这里,肯定会认为汪郎是胡说的,那么我们看看历史上其他庙号为“英宗”的皇帝(只看正统王朝)。

1、宋英宗赵曙

赵曙于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登基,次年改元治平。

他在位四年,还是有一番雄心的,尤其是立志改变因为“冗官”给大宋朝廷带来财政上的压力问题,从而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值得称赞,这是他登基后直接切到了宋朝脉搏最为薄弱的地方。

为此,他积极地向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要求,只可惜,他的身体不行。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公元1067年1月25日),赵曙在福宁殿驾崩,年仅三十六岁,而他一心想要改革大宋“冗兵、冗官、冗费”的社会问题,压在了他的儿子宋神宗赵顼身上。

2、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于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三月即位,次年改元至治。

他在位四年,雄心勃勃,力图在大元实施新政,加强“以儒治国”的政策,试图解决因蒙古保守贵族带来的政治、社会危机,期间推行“津助赋役法”来减轻大元治下的百姓负担。

至治三年二月(公元1323年),硕德八剌还颁布了《大元通制》,为在大元境内实行政治法度提供了法治依据,以增强大元王朝在民间的正统形象。

元英宗的这一系列改革,史称“至治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元朝国势得到提升,使其在汉地的统治得以加强,得到了大量汉族精英的支持!

然而,因为元英宗的改革触犯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

故而,至治三年八月初四(公元1323年9月4日),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在从上都返回大都的途中,于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被守旧派刺杀后身亡,年仅二十岁,史称“南坡之变”。

可见,无论是宋英宗,还是元英宗,登基之初的雄心壮志是不输任何帝王的,他们试图通过改革,来解决王朝在统治中期所面临的各项政治、社会、经济危机。

而且他们年轻,富有精力,如果能够改革成功,那么对于他们各自身后的帝国而言,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但问题就在于,无论是病逝(宋英宗),还是横死(元英宗),两位英宗都属于英年早逝,而他们生前立志的改革也就成了他们未尽的事业,留下了太多的人生遗憾!

那么,朱祁镇呢?他有什么未尽的事业,以至于他的儿子和大臣们都认为他抱憾离世?

朱祁镇想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的大明和蒙古之间的边境争端!

抛却宦官王振的影响,实际上,土木堡之变就是朱祁镇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蒙古瓦剌部对大明边境和属国的蚕食。

当时的瓦剌绝对不是一个小部落,事实上,正统年间的瓦剌已经打败了鞑靼,再次统一了草原,并不断入侵河套、大同等地,这对明朝来说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

而朱祁镇之所以要亲征,关键在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瓦剌分四路进攻明朝,其中,东路攻辽东,西路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分两支,一支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攻大同。

在瓦剌这样不顾大明威严,肆无忌惮的军事进攻下,从小就受父祖辈鼓舞,一心想要重振大明军威,并打算彻底解决瓦剌入侵的年轻皇帝,自然压抑不住内心的那股热血。

无奈,只是他并不具备军事天赋,又受到太监王振的哄骗,结果也就不言而喻的了。

但解决北疆问题一直是朱祁镇牵挂的事情,即使是在土木堡被俘,还是夺门再次坐上皇位,这个念头一直就没有放弃过。

流民问题一直是天顺年间的内患,也是对朱祁镇治国能力的考验!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三月,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西北部的荆襄山区,一位名叫刘通的流民,在房县大木厂立黄旗聚众起义,他自号“汉王”,立年号“德胜”,以和尚石龙为军师,攻打襄阳、邓州等地,屡败官军,史称“荆襄流民起义”。

这场动乱虽然发生在朱见深时期,但根源早在朱祁镇时就已经埋下了。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历经明初几代帝王的努力,明朝从元末的社会凋零中得以恢复,期间虽有天灾,但还算正常。

然而,当大明进入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时,天灾变多,据不完全统计,三朝总计30年间,自然灾害,如涝灾、旱灾、地震、蝗虫、海潮等高达千余次,而由朱元璋建立并完善的,明初历代帝王延续的国家社会救济机构已经满足不了当时的赈灾需求,这也间接导致了大量的流民诞生。

但明朝有严格的路引制度,流民自然是没有路引的,为了躲避官府追查,湖广荆襄地区的大山成了他们最好的归宿。

湖广荆襄地区泛延湖广、河南、四川三省结合地,大约西起终南山东端,东南到桐柏山、大别山,东北到伏牛山,南到荆山。

这里山峦连绵,人烟稀少,同时气候介于南北方之间,比较温和,雨水适中,既可以种水田,也可以种旱地,流民到了此地,最是容易开荒垦地。

“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陆种,而南北流民侨寓於此者比他郡为多。”---《大学衍义补》

只是这里却是明朝的禁区!

皇权时代为了统治的需要,荆襄地区的大山是不允许流民进入的,元朝至正年间,元廷就已经把这里设置为禁区;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继续采取元朝制度,对该地区实行封禁(主要还是为了打击陈友谅的残余势力),成为明初历代皇帝的国策。

朱祁镇两次临朝,流民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

可惜的是,正统年间,朱祁镇只解决了西南地区麓川宣慰司思家父子的叛乱问题,巩固了西南边疆后,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到了天顺年间,朱祁镇却没有对流民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最终在其驾崩后的第二年,爆发了流民起义,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结语:

朱祁镇生前,面临的这两项内外急迫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他驾崩时才三十七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人最为辉煌的时刻,尤其是还有些许抱负的帝王。

所以,站在当时的统治者角度,朱祁镇的早逝确实是一种遗憾,这也就不难理解,朱见深为何要给他上庙号“英”了。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千年依旧,鉴往知今!


都知道于谦是著名的清官能臣,清具体表现在他的两袖清风,不媚权贵。《石灰吟》就可以证他高尚的节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石灰自诩,名传千古!

他确实这样坚守了一生,而能就是主持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大军,存明朝完整河山!这么一个有能且清,且力主迎回英宗的人,却被英宗杀害,不得不说是一大悲剧!

加之英宗之前宠信王振,导致土木堡之败,何以能谥号为英?何况从谥号来看

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这个并不是贬义。

个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英宗自身的性格和操守

因为做人有温度,在被瓦剌俘虏之后,得以顺利回明;

因为做人有温度,南宫八年,多能受到他人帮助;

因为做人有温度,还乡团夺门之后复位,能得到众多大臣的拥戴;

同样因为做人有温度,复位之后多善待群臣,大臣们也多理解,在其死后谥号为“英”。

更因为做人有温度,和钱皇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帝后之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再加上他在复位后的天顺年间也多有功绩,处死于谦只是表面!

英宗自身功绩与才能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英宗在还乡团的帮助下夺门成功,再次成为皇帝,改元天顺,天顺年间,他的执政手段显然比正统年间成熟的多,杀于谦也只是夺门师出有名!而跟着夺门这几位奸臣他也洞若观火,没多久统统革职,甚至抄家,后期重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更在临死前做了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废除了明初就开始执行的殉葬制度,即使仁孝如仁宣圣主,都没有做的事情,他做了,无愧父祖!

所以英宗尽管前期宠信王振,导致土木堡之变,又杀于谦多遭诟病,但是后期励精图治,而且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对钱皇后更是一往情深,甚至死前了还废除了不人道的殉葬制度,功过相抵,谥号“英”也理所应当。


历史如明镜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饥渴难忍的军士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导致兵败,明英宗被俘。

当时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瓦刺抓到了明英宗,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在手里捂了一年后又将他放回去,这时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英宗回京。后来英宗还是回来了你想于谦肯定送死。

此时在位的景泰帝不得民心,于是一场簇拥明英宗复位的计划展开了。这次的计划前后持续了八年之久,明英宗再次成为了皇帝。他这一生,从太子到皇帝,再到阶下囚,又登上皇位,真是一大传奇。虽然他经历了土木堡之变,但纵观他的一生,当得起一位明君。所以后来他能得“英”谥号也是理所当然的。


用户12616328389868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要尽忠就不能进孝。

大家都熟知了,无论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如,还是许世友抗日三跪慈母,都是鲜明的写照。

但是还有忠君与忠国不能两全的事。忠国就不能忠君,忠君就不能忠国。

千古奇冤,秦国白起是一个,南宋岳飞是一个,大明于谦是一个。

明英宗土木堡被俘之前的故事

话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之后,太子朱祁镇顺利继位年仅九岁,他就是明英宗,正儿八经的娃娃皇帝。弟弟朱祁钰被封为郕王,是年八岁。

明代有“天子守国门”的说法。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皇位之后迁都北京。北京这个地方在大明国的最北端,也可以说的北方国门,天子在北部边疆可不就是守国门吗。

无论说的怎么好听,北京其实不适合做明朝的国都,因为太靠北了。

蒙古人虽然被赶走,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北方蒙古鞑靼与瓦剌东西对峙。

经常骚扰明朝的边疆地区,朱明不得不在北京附近驻防重兵把守。为了应对蒙古的高压,又不得不翻修长城作为抵抗骑兵的屏障。

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永乐十一年及十三年,先后建成山西沿边的烽火台,和在关外各个隘口筑起要塞,以及在开平卫建筑的烟墩。宣宗时期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沿边险隘及居庸关城。英宗继位又增置赤城等堡烟墩二十二,土木堡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只被动防御根本不行,还要主动出击。

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间,先后五次出兵,深入漠北,取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瓦剌和鞑靼首领,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称臣纳贡。之后的仁宣而朝忙于内政无暇顾忌北方,只是通过外交手段维系宗主国藩属国的关系,保证蒙古按时纳贡而已。

宣宗继位平定汉王之乱,但是他并没有金兵蒙古的决心。此时蒙古酝酿着统一之势,各部落忙着争夺大汗的位子没空南下掳掠。明与蒙古各怀心事,维护着脆弱的平衡。

明宣宗宣德九年,瓦剌首领脱欢袭杀鞑靼首领阿鲁台。明英宗正统三年,脱欢又俘杀了鞑靼阿台汗,自此蒙古高原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明英宗正统四年脱欢去世儿子也先继位,是蒙古二十八代大汗。明朝的国都北京就处于蒙古的阴影之下。

也先不满称臣纳贡的地位,想跟大明朝一较高下。趁大明幼主即位朝政不稳内顾不暇的时候,征服女真,侵扰朝鲜,撕毁盟约,利用朝贡贸易索要好处。

朝贡贸易说白了就是:薄来厚往,藩属国象征性的纳贡,明朝给予大量赏赐。

也先每年冬遣人贡马于明,起初使团只有20人,后贪朝廷厚赏,岁增至二千余人。屡屡索要贵重难得之物。稍不遂,即制造事端,派兵南下骚扰国境,明廷所赐财物,不得不年年增加。

面对蒙古也先的欺辱,明英宗逐渐长大。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已经23岁,正是气血方刚逞勇斗狠的时候。蒙古与大明的矛盾已经到达大战的边缘。

土木堡之变

此次大战确实是由于蒙古人逼迫所致,明朝不过是被迫反击,合情合理。

正统十四年也先进贡劣马200匹,以次充好虚报数目,索要巨额财富。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蒙古使团在京闹事。也先因此为借口,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进攻辽东,西路进攻甘肃,中路为两支,一支由也先亲自统帅进攻大同。

明英宗决定组织大军还击。群臣皆阻止,兵部侍郎于谦进谏“六师不宜出动”,朱祁镇不听。令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带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等文武百官御驾亲征,旨在打击蒙古的嚣张气焰。

但是一个少年皇帝,哪能承担如此重任!

明军被困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也先生擒。自此之后明朝面对北患再也无力反抗。

这可是一条大鱼,也先不忍杀害,他把明英宗掳回蒙古软禁,作为与大明谈判的筹码。

大明皇帝被俘,一下子群龙无首。虽然有郕王监国,但终究不是长久计策。

图:被生擒的朱祁镇

这种情况下要么满足也先的苛刻条件换回皇帝朱祁镇,要么另立新君。

忠君便不能忠国,忠国便不能忠君。于谦选择了忠国。

明英宗、明代宗与于谦这点事

满足也先的贪欲绝非易事,大量物资拱手让与蒙古岂不是白白浪费,助长蒙古气焰,损耗大明国力。此时想要破局唯有另立新君。

于谦这个人是清官,他的诗写得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自己忠奸留给后人评说。

皇帝被生擒说真的还不如死的好。土木堡之变传到北京,朝野上下人人自危,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徐珵说迁都南京,朱祁钰觉得很不错,他可没有守国门的觉悟。

但是于谦不同意。于谦据理力争:皇室宗庙尽皆在北京,弃之不顾是何道理?南迁是亡国之论,郕王忘记了燕云十六州之耻吗?

图:朱祁钰

自此之后,明代还有一次南迁之议。李自成兵犯北京,大明朝臣子有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崇祯拍板决定,“效法祖先,宁死不折”,只后崇祯却断送在煤山上,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接着说于谦。阻止南迁的理由说的再好听也没用,还得给出办法。于谦的办法就是另立新君,破局自立,让也先失去这个筹码。

当时顺位继承人皇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难以秉持国政,除此之外最有资格的当属朱祁钰。于谦等人推举郕王登基,出于公心,完全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迫不得已而为之。

这也是朱祁镇兄弟矛盾的由来。

朱祁镇北面被俘朱祁钰南面登基为帝。

图:也先

朱祁钰登基改元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并昭告边关将士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图用明英宗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

这下子也先愤怒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大鱼结果成咸鱼了。也先挥师进攻北京,明军在于谦的带领下打响了京师保卫战。

还有一个人也很愤怒,就是朱祁镇。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时时刻刻有生命危险,可想而知朱祁镇的心情,日思夜想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早日回到北京。盼望的就是大明臣子用财物换回自己,即使舍弃巨资导致国库空虚也在所不惜!于谦等人的举动,把他置于危险境地,弟弟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让朱祁镇很心寒。当蒙古人告诉朱祁镇不是皇帝之后,朱祁镇大骂这是赤裸裸的背叛,于谦枉我宠信于你,奸臣当道!

这下子连皇帝也不是了,朱祁镇只好在蒙古人那里苟延残喘,提心吊胆。

北京久围不下,蒙古人又生内乱,不战自溃。朱祁镇趁机结交好友,取得了蒙古人的信任。

次年也就是明景泰二年朱祁镇历经千难万险回到北京。

这下子满朝文武都尴尬了,有人欢喜有人忧,当然最不开心的是当朝皇帝朱祁钰。

赵构作为南宋皇帝欢迎父亲,哥哥回来吗?

朱祁钰作为明宣宗次子原本没有继位大统的机会。既然机缘巧合下他坐上了龙椅,那就没有再下来的说法。一年多来的皇帝生活,让朱祁钰已经适应了前呼后拥,朝臣参拜的生活,自愿下台万万不可能。

兄弟反目,同室操刀。君臣离心,宦官当权。

朱祁镇回到北京,但是他留不住。皇帝打发他到南京,实际上就是软禁。为防备明英宗与旧臣联系,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严加防范。朱祁钰接受太监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明英宗联系。于谦因为拥立之功,声望日隆。

只是他日受宠信一分,就多一分罪孽,朱祁镇就多恨他一分。

皇帝心中自己的君位才是第一位,国家次之!


景泰八年,朱祁钰重病不起,朱祁镇顺利的拿回自己的东西,再次登基称帝。

他做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收拾于谦。朝中臣子已经不能信任了,只好任用宦官。

于谦虽然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考虑,但是他让皇帝不高兴,只有死路一条。

忠君与忠国,二选其一,于谦做出来自己的选择,业因业果怨不得旁人。

明英宗的“英”是庙号不是谥号,其实朱祁镇死后的谥号是“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简称睿。

可以作圣曰睿;深思远虑曰睿;圣知通微曰睿;虑周事表曰睿。

朱祁镇名副其实。


良人说史


我们现在所称呼的明英宗,明宪宗等等,其实都是皇帝的谥号,至于中间那个字,则是根据皇帝生平的一些行为来进行决定的。基本上概括了皇帝的这一生。


那么就很奇怪了,明英宗对得起这个英字么?

行话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反讽

虽然一般而言好皇帝用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字,比如说仁字,不好的皇帝用的都是不太好的字,比如幽字,我们听到的周幽王,隋炀帝等等。

但是一般来说都有一些例外,不好明说,但是他确实是杀了于谦这个续写大明王朝的人,自己在土木堡被抓了也确实不露脸。

因此,给一个英字,但是后世的人都认为他配不上这个英字,效果就是反面的,就好比你夸郭德纲,你真高啊个头,比说他低都难受。(没有恶意,个人很喜欢郭德纲老师)

2,也没那么不堪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够一棍子打死,尤其是对于帝王来说,比如说朱祁镇,他真的是做了很多的错事。

但是除了土木堡和杀于谦,也没有说其他什么遗臭万年的事情,如果真的要细究,杀于谦只是因为他辜负了自己,没有坚持让自己当皇帝,放当时人的想法,可能这就是不可饶恕的。

而且朱祁镇当时的风评也没有说太差,起码他对部下还不错,甚至忠臣死了他都得哭一阵,最后死的时候还特意要求不要嫔妃随葬。

所以既然如此,用一个英字,在当时受过善待的大臣们比较好接受,至于其他,交由后人评说吧。





行话历史


1398年6月24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功绩可谓彪炳千秋。可他临死却立了一道极为残忍的遗嘱“责众妃殉”,即他生前侍奉他的妃子,宫人陪他一起下葬。史载:“太祖以四十六妃,宫女十六人,陪葬孝陵。”

殉葬的时刻到了。所有殉葬的妃子被带到一间屋子里,由太监扶上椅子,梁上悬三尺白绫,妃子们把头伸进白绫圈套中,太监飞起一脚踹走椅子,死状极惨。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对这些活殉的后妃.宫女家属进行表彰和封赏,将殉葬者的父.兄封为千户.百户等职位,世称“朝天女户”

朱元璋立下这一残酷制度,令他的子孙纷纷效仿,甚至一些藩王死后都实行活殉。明成祖朱棣死后,史载:“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连执行死刑的方式,都和他老爹一样。

这一残酷旨令,延续了五位皇帝。就连有道明君宣宗朱瞻基,也忠实执行祖宗的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镇这一代,朱祁镇不愿再看到这种惨状出现。临死前,下诏将已执行了70余年的活人殉葬制度,废除!

纵观朱祁镇这一生,没有对大明朝做出过什么贡献。宠信宦官,亲征蒙古,被瓦剌俘虏,差一点让大明灭亡。其后,复辟成功,听信谗言,冤杀于谦,黑历史成堆。但是凭他废除了殉葬制度这一成就,就足以担当起明英宗这个称号。史书评价:“罢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