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有多少堂弟?为何偏偏选择了群臣都无法驾驭的朱厚熜继承大统?

朱佑煜


杨廷和、张太后选择朱厚熜,既是加强他们自身权力的需要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杨廷和、张太后与明武宗的关系

杨廷和是当时的首辅兼明武宗的老师;张太后是明武宗的生母,也是皇太后—即明武宗父亲明孝宗的正宫皇后;杨、张二人是明武宗最信任的人,不仅在明武宗在世时是最大受益者,而且希望在明武宗死后他们的权益也同样能够得到延续,这样,皇位继承人的首选即:与明武宗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于杨、张有利的同时,也是对明武宗死后最大的安慰。

明武宗兄弟的分类

明武宗薨后,按血缘关系关系最应该继承皇位的应该是明武宗的儿子,但是他没有生下儿子,这样只能从明武宗的兄弟中去选,兄弟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武宗的亲兄弟,另一类是明武宗的堂兄弟。据《明史卷一一九·列传第七》记载:

孝宗二子。武宗、蔚王厚炜,俱张皇后生。

蔚悼王厚炜,孝宗次子,生三岁薨。

说明武宗的亲兄弟只有一个蔚悼王厚炜,但是生下来三岁就夭折了。这样我们只能把目光转向明武宗的堂兄弟了,而这就需要考虑到明武宗的堂叔父。

明武宗的堂叔父的分类

明武宗的堂叔父是明宪宗的儿子,明宪宗一共有十四子。

万贵妃生皇第一子;

柏贤妃生悼恭太子祐极。

纪太后生孝宗。

邵太后生兴献帝祐杬、岐王祐棆、雍王祐枟。

张德妃生益王祐槟、衡王祐楎、汝王祐梈。

姚安妃生寿王祐榰。

杨恭妃生泾王祐橓、申王祐楷、潘端妃生荣王祐枢。

王敬妃生皇第十子。

第一子、第十子皆未名殇。

从中我们看到当时明宪宗最宠爱的万贵妃都没能当皇后,所以明宪宗时,没有皇后(纪太后、邵太后分别是明孝宗和嘉靖皇帝后来追封的,在明宪宗这两位太后都是妃子,纪太后更特殊,生下明孝宗以后,因为惧怕万贵妃的报复自杀了),这样她们所生的皇子也就没有了嫡庶之分。

为什么要考察明武宗的堂叔父(也就是明宪宗的儿子)呢?因为明武宗的堂兄弟被选为皇帝,有他们自己的父亲辅佐(也就是明武宗堂叔父的辅佐),就会撇开杨廷和与张太后,显然对杨、张两人是不利的。

明武宗死后,明武宗的堂叔父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明武宗死后、嘉靖皇帝继位这一年(也就是1521年)之前死去的明武宗的堂叔父,且这些王爷没有儿子:悼恭太子祐极(明宪宗第二子)、岐惠王祐棆(明宪宗第五子)、雍靖王祐枟(宪宗第八子)、申懿王祐楷(宪宗第十四子)。这些王爷没有儿子,且封国随后就撤销了,没有子嗣、没有封国,自然也就没有了继承皇位的权利。

第二类是1521年之后仍然活着的王爷,且大部分有子嗣:益端王祐槟(宪宗第六子)、衡恭王祐楎(宪宗第七子)、寿定王祐榰(宪宗第九子)、汝安王祐梈(宪宗第十一子)、泾简王祐橓(宪宗第十二子)、荣庄王祐枢(宪宗第十三子)。这些王爷在明武宗死的那一年仍然活着,那么他们的儿子也就不可能有继承皇位的权力,原因是这些王爷会阻碍杨廷和、张太后的地位和权力,这样选嗣的范围就进一步缩小了。

第三类是1521年之前死去的明武宗堂叔父,但又留有儿子存在的王爷,这只有一个,就是兴献帝(明宪宗第四子,朱厚熜的父亲)。朱厚熜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同时父亲又早死,这样便于杨廷和与张太后控制他,进而巩固他们两人自身的权力,这样便选定朱厚熜顺继承皇位,同时朱厚熜的父亲又是所有健康长大的王爷中排第二位的,仅次于明孝宗,这也是朱厚熜继位最有利的因素。


综上所述,明武宗没有儿子、没有亲兄弟,就只能把皇位传给他的堂兄弟,杨廷和与张太后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就只能让明武宗堂兄弟中没有父亲在世的继位,这就只有一个符合条件——朱厚熜。

这样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杨廷和宣布传位诏书时,说朱厚熜兄终弟及继位,是遵从了《皇明祖训》,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是精心选择的结果,所以在政治斗争中,权力的争夺是第一位的。


麒麟阁论史


明武宗的堂弟是蛮多的:朱厚熜,朱厚烨,朱厚炫,朱厚煌,朱厚熠 ,朱厚烃,朱厚熑 ,朱厚煐,朱厚炳 等等。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朱厚照死于豹房,终年31岁。朱厚照一生嫔妃如云 美姬常拥,但他没能为自己留下后嗣,而他又是孝宗皇帝独子,也就是孝宗一脉断了。这个混蛋皇帝在死后也给大臣留下了难题——谁来继承皇位?

这种事儿当然交给内阁了,其实就是交给内阁首辅——杨廷和。

在这件事儿上,杨廷和是有点小算盘的,他选择了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堂侄、兴献王朱祐杬长子——朱厚熜。

为什么是他?我看朋友们说的都挺好:

1、兴献王已死两年,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的话就不必顾虑父亲干政;

2、当时朱厚熜15岁,这个年纪不大不小,太小了,杨廷和怕担上弄权的骂名,太大了,还体现不了杨廷和的水平;

3、朱厚熜风评不错,聪明还用功,从长远计划,是正确的。

我就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4、朱厚熜的出身

众所周知,明朝严格遵守嫡长子制度的。杨廷和是从明宪宗的儿子很多,选择的范围看似挺多,但要从其母系的身份地位来看,其实选择余地不大。

宪宗皇帝只立过两个皇后,都无子,他最喜爱万贵妃倒是有个儿子,不过早夭了。其他后妃中身份最高的要数邵贵妃了(追封孝惠邵皇后)。邵贵妃生有三子:兴献王朱祐杬、岐惠王朱祐棆、雍靖王朱祐枟,其中后两位都无子,只有朱祐杬有一个独子朱厚熜,所以,综合以上四点,这位邵贵妃的孙子成了唯一的候选者。

当然,这个孩子没让杨廷和失望,一个“大礼议”就将三朝元老弄蒙了。而杨廷和不是霍光,没多久就辞职不干了。谁也不知道这个孩子那么难以驾驭不是?历史结束了一个混蛋皇帝,然后又选择了一位混蛋皇帝,就是这么任性。


黑水布衣


明武宗朱厚照生于辛亥年(1491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恰好是地支中"申、酉、戌、亥"。按照传统相术理论,这种连贯的生辰是大富大贵之命。然而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朱厚照驾崩,年仅三十一岁,无疑是对传统相术理论的一个巨大讽刺。

三股政治势力

因朱厚照玩心太重,还未及留下一儿半女的,在临终之前似有悔意,对身边太监说: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所误,非汝曹所能预也。意思说,病好不了了,皇位继承之事,交给太后与内阁大臣商议,并揽下无子嗣的过失。每逢政权更迭,不同政治集团关心之至,甚至暗箱操作,因为涉及到政治生命是否能得到延续。此时,朝堂之上有三股势力相互博弈,决定了皇位继承人:

1、武宗身边的亲信。代表人物是江彬,原为正四品蔚州卫指挥佥事。后靠钱宁引荐,加上为人精于骑射,长得魁梧,很合武宗的“味口”,成了武宗身边的宠臣,很快被提拔为正三品都指挥佥事,仗着武宗的宠信,为加强自己势力,调边兵入京。武宗末年,更是掌握京城数万部队。

2、当朝士大夫。以内阁大学士杨廷和为代表。杨廷和年仅19岁便成了成化十四年(1478年)的进士,此时已是历经三朝的重臣。无奈孝宗皇帝(武宗父亲)子嗣不多,过于溺爱,致使武宗玩心太大,身边围着一圈佞臣。根本轮不到杨廷和发挥才干,但其不肯依附宦官刘谨,且多次对武宗进行劝谏,所以在当朝士大夫中,颇有威望。

3、太后家族。以武宗生母张太后为代表。孝宗继位后,对于张皇后家族颇为优待,不仅两个弟弟封侯封伯,还为其家族建立家庙。张皇后两个弟弟也仗着皇后,在家乡作威作福,侵占了不少的土地,干了不少不法勾当。

兴王世子入选

如此,以内阁大学士杨廷和为代表的一帮士大夫,很想在更迭后的政权中,有一番大的作为,一扫武宗朝的乌烟瘴气。而以武宗生母张太后为代表的外戚,也想在更迭后的政权,延续富贵荣华。于是,两股政治势力的合流,为找到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达成共识,这个人便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1、符合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是历朝历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皇位继承“基本法”。同时,还补充了两条:一,已被立为嫡子的,先薨于君父,皇位由嫡子长嗣继位。二,皇帝驾崩无子嗣,由嫡出长弟继位。前者案例是太子朱标病逝,皇位由皇长孙朱允炆继承。后者则成为朱厚熜继位的有力理论依据。武宗逝世,无子嗣,唯一胞弟朱厚炜又早殇。往上追溯,孝宗皇帝四弟,兴王朱祐杬世子,朱厚熜成了嫡出长弟。

2、其次,明朝对于藩王采取“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原则。说白了,就是只有名份而无实权的闲散王公。行动也受到严格限制、约束,连出城都得上疏请示。年少的朱厚熜封地,远在湖北安陆(湖北钟祥县),基本上与朝内宦官、外戚等政治势力没有私交。且朱厚熜时年15岁,政治经验不足,容易掌控,对于士大夫、太后家族没有什么威胁。

为登基铺平道路

彼时,虽然依附于江彬的边兵已被遣返,但其仍拥有数千家丁,不可小觑。杨廷和一面做通了司礼监宦官魏彬的“思想工作”,要其弃暗投明。一面对探听消息的江彬亲信安抚,“以温语慰之”。假借坤宁宫安装兽吻,要江彬入宫,一举将其擒获,为朱厚熜继位铺平了道路。因此,杨廷和被时人称为“救时宰相”。

后记

只不过,朱厚熜远不是太后与杨廷和所预想的那样,不久就为自己父亲的名份,掀起了一场大礼议。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公子霜尘


首先,说明的是明武宗有很多很多的堂弟。

朱棣从大哥朱标家将帝系抢夺过来后,他的其他兄弟都还是有后裔继续繁衍的。

所以,在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王朝需要重新选择一位君王。

怎么选?按照关系亲近来定。

亲近关系怎么定,别急,朱元璋老人家早就为后代子孙操劳过这件事了:《皇明祖训》。

明武宗生母张太后和当朝首辅杨廷和根据《皇明祖训》中的“兄终弟及”原则,选定了当时年仅15岁的兴王朱厚熜。

按照亲近关系,朱厚熜的确是第一人选。

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是明宪宗第四子,明宪宗的长子和次子均早殇,所以第三子明孝宗朱佑樘即皇位。

明孝宗之子明武宗朱厚照无嗣后,按长幼亲疏关系论,兴献王独子朱厚熜与明武宗最为接近。

所以,朱厚熜第一顺位无可争议。

朱厚熜的评价

谁也没有前后眼,贵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也是。

朱厚熜绝对是一个早慧且聪明的人,12岁就继兴王位,15岁被选为皇位继承人进京入主大统。

但是,嘉靖帝骨子里是一个自负的人,而且作为一个半路藩王继承皇位的皇帝,嘉靖帝对于皇权十分看重。

这一点,从他即位没多久就掀起了“大礼议”之争就可以看出,以至到了掌权后期,朱厚熜已经做到了与群臣的对立面,重用严嵩,长期不上朝,形成了强烈的君臣隔阂。

所以,杨廷和选择朱厚熜继皇位,他没有私心。

朱厚熜继位后,出于对皇权的渴望,渐渐走到了群臣的对立面,这种局面是老首辅不曾想到了。

功过自有后人评!

最后,附上朱元璋为朱标和朱棣这两支定下的谱系:

朱标后裔:允文遵祖训 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 师良善用晟

朱棣后裔:高瞻祁见祐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靖迪先猷

一看,朱标后裔的字辈就是正儿八经的钦定皇系,只不过被老四朱棣抢走了皇位~


古今众谈


朱厚熜继承大统的事告诉我们,无论签啥文件写啥东西,一定要看清条款,

哪怕是你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哪怕是打个白条,都要慎之又慎!

<strong>无论正德皇帝明武宗有多少堂弟,按封建宗法制度,朱厚熜都是唯一继承人。

之所以后来出现麻烦,和杨廷和的失误,以及张太后的私心有关!

朱厚熜继位的合法性

明武宗朱厚照没儿子也没亲兄弟,只能按“伦序”从堂兄弟那里选个人继承皇位。

朱厚照父亲明孝宗行三,上面两个哥哥早死了,老四就是朱厚熜的爹朱祐杬。

而朱厚熜又是朱祐杬的长子,所以,只能选朱厚熜继承大统。

内阁首辅杨廷和给张太后的奏折中也是这样说的。

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献王长子,宪宗(朱厚照的爷爷)之孙,孝宗(朱厚照的爹)之从子(侄子),大行皇帝(朱厚照)之从弟(堂弟),序当立。

这份奏折,从法理基础到血统远近,都说的清清楚楚。

从这一点看出,张太后和杨廷和在给明帝国选择继承人上是没做任何手脚,也无法做任何手脚的。

张太后和杨廷和没选错人,但做错了事!导致那个远在湖广安陆州的十五岁小小少年有了空子可钻。

这个失误或是说疏忽就是杨廷和代明武宗朱厚照所拟的遗诏:

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再明确一下:

朕:朱厚照;皇考:朱厚照他爹;兴献王:朱厚照他四叔;长子厚熜:朱厚照他堂弟。

问题来了:

兄终弟及得是嫡子,也就是说朱厚熜得先过继给朱厚照他爹才合乎《皇明祖训》的规定。

但是,遗诏没有说明,却确定了朱厚熜的继承人地位,一经颁布,已成法令,不可更改。

我们现在往往惊奇于朱厚熜小小年纪怎么跑到都城后闹出了这么多麻烦。

其实,没啥好奇怪的。

他爹朱祐杬虽然两年前已经去世了,可是母妃蒋氏还活着啊,

全套的兴献王的辅佐班子都在啊,尤其那个王府长史,不就是教藩王守各种“礼”的吗?

来不及?哪会来不及!从“迎皇使团”抵达安陆州到离开赴京,中间有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足以让整个兴献王的辅佐班子高速运转起来,把遗诏的空子研究个透,把上京之后应有的对策搞个清楚明白!再说,去京都的路上还花了小二十天呢!

如今,只是缺个爆发的契机而已,这个契机,张太后给了!

张太后想保住娘家的富贵,送给朱厚熜一个爆发的契机!

明代在位第二长(四十五年)的明世宗一行前呼后拥来到了京都,城外,良乡。

干啥?等着,等着看京里那些人给什么入城的章程。

章程来了,让朱厚熜从东安门进文华殿,先当皇太子!

这个,显然是出自张太后的私心。

朱厚熜先当皇太子,那就是先过继给明孝宗,也就相当于是张太后的儿子了。

张太后,就继续可以当她的太后,再保着自己老张家几十年的富贵。

但是,据《明世宗实录》载:

上览之谓长史袁宗乐曰:遗诏以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我就是我!遗诏说是让我当皇帝,不是让我当谁谁谁的皇子!

这便是明世宗肃皇帝在明政坛上的“初试啼声”!

关键是,他的坚持,最终使京都一票人马都屈服了。

四月二十二日继位,次序是,去朱厚照灵前及张太后跟前,五跪三叩首,

最后,到奉天殿,继位!

这中间,就悄悄省略了皇太子那一段儿,但是,礼貌上,和朱厚照的灵位及张太后见了见面。

这事,就算成了,

朱厚熜,赢了第一仗!

也许是杨廷和和张太后为了先把明世宗“忽悠”到京都再说,所以含糊了明世宗的身份问题,但是,这个漏洞,被明世宗一行,狠狠的抓住了。

所以,不是杨廷和和张太后选错了人,他们也没法选错,而是他们做错了事。

被明世宗,抓住了把柄,在既成的事实面前,站稳了立场,毫不退让,

获取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泰林说趣史


明孝宗生前提倡一夫一妻制,所以在世时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那么自然他们唯一的儿子明武宗便顺利继承了皇位。武宗这个人虽然平时欢嬉戏玩乐,但在大事上却不曾懈怠,无论是在抵御边寇之战中还是指挥应州战争大捷,都可以证明他是一位具有真才实学的皇帝。可惜明武宗英年早逝,也没能留下一儿半女,这就给皇位的继承带来了问题,只好从他的众堂弟中筛选,最终敲定了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作为最后人选。


明武宗有13个叔叔,他的堂弟蛮多的,存活下来的有将近20人。

  • 在众堂弟中,明武宗的之所以选择朱厚熜其实有两个原因:

一,嫡长子继承制

提到嫡长子继承制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父死子继”,其实它还有后半部分“兄终弟及”。

因为明武宗是独生子,所以只能把眼光放到他的堂弟身上。明武宗的爷爷明宪宗朱见深一生有过两位皇后,不过都没有留下子嗣,就明武宗的父亲其实也是妃子所生。不过,后来其父亲明孝宗继位后,将生母追封为皇后,这样一来,明孝宗也算得上是嫡子,由此一来,首先选择的应该是他的同胞弟弟。


可是孝穆皇后生前只有明孝宗一个儿子,所以接下来就只能在庶子中选择庶长子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明孝宗是先皇的第三个儿子,仅此其后的是邵贵妃所生的皇四子朱佑杬,但因为明武宗和朱佑杬是叔侄关系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而且此时朱佑杬也死了,所以就由他的次子朱厚熜继承皇位(长子出生五天后就去世了)。所以说朱厚熜能够继承大统是名正言顺的事,于情于理都符合条件。

二,才学兼备,能力很强且众望所归

朱厚熜能够当上皇帝其实是由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商议后得到的结果。而之所以选择朱厚熜成为继承者,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他不像其他沉迷玩乐,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朱厚熜从小就聪敏过人,学习诗词歌赋时基本上读几次后就能准确背诵。后来还曾学习很多有关《孝经》、《大学》及一些修身齐家治国之道类的古籍,在父亲的教诲指导下经常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在很小的时候便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有所了解。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朱祐杬去世,年仅12岁的朱厚熜便承袭王位,开始掌管王府大大小小的事物,他虽然年纪尚小,但他在处理王府事务中有自己独特的手段,以此把手下管的服服帖帖。所以说无论是从学识品格还是才能方面朱厚熜都是很不错的人选。

不过令张皇后和诸位大臣没想到的是,正因为朱厚熜足够聪明才导致他更加无法管理,这件事从他刚入宫做皇帝时就可以看出,当时众臣们想的是让他以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不过这遭到了朱厚熜果断拒绝,后来不了了之。再后来等他掌握了足够的权势以后,更加肆无忌惮起来,甚至发动了著名的“大礼之争”,还不动声色的把大权独揽手中,此后更是专横独裁。


小姐姐讲史


明武宗去世时,有十几个堂弟在世。其中年纪最大的堂弟是明武宗六叔益王朱祐槟的长子朱厚烨。

朱厚烨生于1498年,明武宗去世时,他已经满23岁了。

年纪仅次于朱厚烨的是他的弟弟,即益王朱祐槟的次子朱厚炫。

朱厚炫生于1500年。明武宗去世时,他也已经成年了。

年纪排第三的堂弟,才是明武宗四叔兴王朱祐杬的次子朱厚熜,即后来的嘉靖皇帝。当时的朱厚熜只有14岁,还未成年。

另外,朱厚炫当时已经有儿子了,他的长子朱载增生于1516年。明武宗去世时,他的这位堂侄年满五岁。


明武宗死后,内阁首辅杨廷和与明武宗的生母张太后之所以没有册立年纪比嘉靖大的朱厚烨和朱厚炫,也没有为明武宗立嗣,把朱载增过继给武宗为养子,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太皇太后的权力没有皇太后大,张太后当时还不想做太皇太后。

张太后用现在的话说,叫“扶弟魔”,明孝宗为了她,没少得罪朝廷的言官。

有一次,张太后的兄长张鹤龄进宫陪明孝宗喝酒。酒席期间,孝宗有事离开了一会。这个张鹤龄被明孝宗和张太后溺爱惯了,不知道事情轻重,居然把皇帝的头冠拿到手上把玩。此举让一个太监看到了,上书向孝宗陈奏张鹤龄无礼,希望孝宗治张鹤龄大不礼之罪。结果孝宗皇帝偏袒了张家,不仅没治张鹤龄的罪,反而还把这个太监打入了大牢。

这个太监叫何鼎,是当时有名的贤宦,事后他死在了大牢里,言官们全怒了,弹劾奏折如洪水一样,把孝宗搞得很难堪。

为了堵言官们的嘴,孝宗皇帝专门在光禄寺设宴席,请所有言官吃酒,求大家给他这个皇帝脸面,不要再弹劾张家人了。

言官们见皇帝说话,也就不弹劾了。结果孝宗的偏袒,却成了张家人的尚方宝剑,后来变得更加无法无天。(孝宗一朝,张太后的家人全部封侯)

所以明孝宗、武宗先后去世后,张太后考虑到自己还要为张家的荣耀继续添砖加瓦,不能让自己彻底失去影响力,便没有给武宗立嗣。她的想法与杨廷和正好一拍即合,两人便在武宗的堂弟中选择继承人,让张太后好以皇太后的身份继续影响朝局。

PS:嘉靖皇帝继位后,因为张太后见了慈孝献皇后(嘉靖的妈)以王后礼仪对待,而不是以太后礼仪对待(当时嘉靖已经封他妈为皇太后了),对张太后非常不满,便找茬把张太后的纨绔弟弟处死了。为了此事,张太后大病一场,心灰意冷的去世了。



第二,朱厚熜的势力单薄,比较好控制。

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有这样一条: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由于张太后不想给明武宗立嗣,而明武宗也没有兄弟,也就是说,明孝宗朱祐樘这一支脉无子嗣了。因此,明武宗的继承人便只能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在他爷爷明宪宗的儿子中间挑选。

当年,明宪宗有十几个儿子,老大、老二全夭折,老三是明孝宗,老四是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王朱祐杬。但是武宗去世的时候,他四叔朱祐杬也去世了,于是根据顺延原则,皇位便顺延到了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头上。

其实按照“兄终弟及”原则,皇位也可以传给宪宗皇帝的第六子益王朱祐槟(宪宗第五子岐王朱祐棆当时去世了)的儿子。但益王一家父子兄弟齐全,势力太大了,若是让益王一家人入京继承大统,朝廷内也就没张太后和杨廷和啥事了。

这就跟西汉诸吕之乱后,周勃、陈平等人不选齐王,而选了弱小的代王(汉文帝)刘恒继位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杨廷和等人最终选择了血脉与明武宗最接近,年纪不大,也不算太小,家族势力并不强的朱厚熜继承大统,这便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总的来说,明武宗去世后,可挑选的近支皇族还是挺多的。嘉靖之所以最后胜出,一是嘉靖的血脉确实与武宗最接近,二是嘉靖除了生母蒋氏还活着,没有其他亲属,比较容易控制。

当然,嘉靖后来为了“嗣父”和“本生父”闹出了天昏地暗的“大议礼事件”,让杨廷和与张太后措手不及。但这是后话,不是杨廷和与张太后的本意。其实杨廷和不是权臣,张太后也不是那种极度恋权的人。他们的问题只是把朱厚熜想的太简单了。


Mer86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明朝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一届,其中明武宗朱厚照又是佼佼者之一。

“天真烂漫”的明武宗

先用《天下无双》里的图镇楼:

关于皇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九子夺嫡般的残酷血腥,李世民为了它可以杀兄逼父,朱棣为了它可以起兵造反,但是在朱厚照身上,他没得选,他必须当皇帝!

因为他爹明孝宗是难得一见的“好皇帝”,他严格推崇一夫一妻制,整个皇宫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也只生了朱厚照这一个儿子,你说皇位还会给别人吗?所以朱厚照从小肆无忌惮地长大,不用为皇位担忧,他的精力就用在其他方向了。

就像上图说的,“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创意的年轻人!”

他从小记性就好,虽不说过目不忘,但是今天教的文章,第二天就能背诵,而且他的语言能力超强,自学梵文,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后来遇到了葡萄牙使者,他还自学葡萄牙语,竟然能和葡萄牙使者无障碍沟通。

他喜欢军略,他渴望上阵杀敌,于是他给自己封了一个官: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在皇宫外建了豹房,饲养猛兽,平时就是当驯兽师,来体验训练军队的感觉。后来直接在前线宣府设立了镇国府,自封镇国公,目的就是一旦前线有战事发生,他能第一时间赶到指挥战斗。

他常常从紫禁城溜出,单枪匹马赶到宣府,好几次都是被直到消息的大臣半路拦着,好说歹说劝回来。后来他干脆常驻镇国府,终于让他逮到机会,蒙古小王子入侵应州,他亲自披挂上阵,竟然还亲手杀死一个敌人,最终在他的指挥下,明军获得胜利,史称应州大劫。

史书说他荒淫无度,荒废朝政,恣意妄为,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在他治下,明朝国内安居乐业,税收稳步增长,超过了史学家高度评价的弘治中兴,对外获得了少有的与蒙古人作战胜利,甚至还主动进攻蒙古人,这些都是成化、弘治包括后来的嘉靖等等都没有做到的。所以朱厚照的历史口碑两极分化。

女人不少却没有子嗣

朱厚照没有像他老爹那样一辈子只宠一个女人,他有不少女人,但是却没有一儿半女,不出意外应该是不孕不育症,如果哪一天某个妃子肚子大了,也许可能是别人开的枪!

不过朱厚照并没有太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因为他觉得他还年轻,就算生不出儿子,他还可以过继嘛,反正现在还不愁。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一次坐船看鱼就要了自己的命。当时朱厚照讨伐宁王叛乱返回途中,经过淮安清江浦,看见别人抓鱼,也想体会下乐趣,技术不到位,落水染病,半年后驾崩,时年三十一岁。

朱厚照没儿子,那就需要从宗室里面挑血缘比较近的来继承皇位。

明孝宗就朱厚照一个儿子,所以朱厚照没有兄弟,只能往上一辈去挑选。明孝宗倒是有十来个兄弟,他是明宪宗第3个儿子,前面两个哥哥都是早夭,明宪宗第四个儿子就是兴献王朱祐杬。

当时负责选继位者的内阁杨廷和等人看到兴献王资料的时候,眼前一亮,几个条件让杨廷和等人觉得无比满意:

1、兴献王已死,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的话就少了父亲干政的隐患;

2、当时朱厚熜15岁,小孩子对于杨廷和等人来说好控制,便于自己施展政治抱负;

3、朱厚熜聪明伶俐,相信经过他们的调校一定会成为好皇帝。

于是内阁向张太后禀告之后确定朱厚熜继承皇位,这就是后来的嘉靖。

失算的杨廷和

本以为小孩子,自己这帮政治老骨头还不是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哪知道朱厚熜还没进北京城呢,就给这帮老臣一个下马威,这就是大礼仪的开端!

杨廷和等人的意思是让朱厚熜从侧门进北京,先当太子,然后再当皇帝!

朱厚熜不答应,他的意思很明确,自己来就是当皇帝的,他不做朱厚照的太子,他要以皇帝身份进北京,所有人等都要到城外以皇帝的礼仪迎接自己!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张太后出面同意朱厚熜以皇帝身份进北京。杨廷和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15岁的孩子政治感知力这么强。

其实这还仅仅是开始,在嘉靖40多年的统治下,徐阶、高拱、严嵩、张居正,多少人精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甘心为嘉靖服务,嘉靖可谓是古今权术第一。


荣耀历史


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那么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诸侄,明宪宗朱见深诸孙。

明宪宗共十四子,如下:

长子,未满周岁夭折,无名,无后;

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极,四岁夭折,无后;

三子,明孝宗朱佑樘;

四子,兴王朱佑杬,去世后谥号“献”,称“兴献王”;(世宗追封睿宗献皇帝);

五子,岐王朱祐棆,二十四岁去世,谥号“惠”,称“岐惠王”,无后;

六子,益王朱祐槟,去世后谥号“端”,称“益端王”;

七子,衡王朱祐楎,去世后谥号“恭”,称“衡恭王”;

八子,雍王朱祐枟,二十六岁去世,谥号“靖”,称“雍靖王”,无后;

九子,寿王朱祐榰,六十五岁去世,谥号“定”,称“寿定王”,无后;

十子,未满百日夭折,无名,无后;

十一子,汝王朱祐梈,五十七岁去世,谥号“安”,称“汝安王”,无后;

十二子,泾王朱祐橓,五十三岁去世,谥号“简”,称“泾简王”,子朱厚烇未及就封即去世,泾藩绝后;

十三子,荣王朱祐枢,去世后谥号“庄”,称“荣庄王”;

十四子,申王朱祐楷,十六岁未及赐婚、就藩,即去世,谥号“懿”,称“申懿王”,无后;

宪宗十四子,其中长子、次子、十子夭折,十四子申懿王未就封即去世,自然无后。而五子岐惠王、八子雍靖王、九子寿定王、十一子汝安王就藩后,享年或长、或短,但均未诞育子嗣,所以死后撤藩,无后。十二子泾简王虽然有子朱厚烇,但是其未及就封便去世,也没有留下孙辈,亦无后。

所以,宪宗诸子,只有三子孝宗皇帝、四子兴献王、六子益端王、七子衡恭王、十三子荣庄王有后(指男性子嗣)。

其中,孝宗皇帝有皇太子朱厚照、蔚悼王朱厚炜二子,但是蔚悼王早夭,所以实际只有独子朱厚照一人。

兴献王有朱厚熙、朱厚熜二子,其中朱厚熙出生五天即夭折,所以也只有独子朱厚熜一人。

益端王有朱厚炫、朱厚烨、朱厚煌、朱厚熠等四子。

衡恭王有朱厚燆、朱厚烃、朱厚熑、 朱厚煐、朱厚炳 、朱厚煃、朱厚福(福下有火)等七子。

荣庄王有朱厚勲、朱厚熹、朱厚煦、朱厚烮、朱厚然、朱厚曾(曾下有火)等六子。

以上二十一人,即是明宪宗诸孙。

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皇帝去世,其独子、皇太子朱厚照自然是毫无争议地成为大明新一代皇帝,也即后世的明武宗。

武宗在位十六年,说他嘻哈也好,顽童也好,昏庸也好,不拘一格也好;总之,他对内对外都折腾得惊天动地,成为整个文官集团的头疼对象,又因为传统儒家忠孝思想的约束,使得朝臣们对于一生行事不羁的武宗毫无办法,只能被动地应对,几乎可以用“狼狈”来形容。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十一岁的武宗皇帝去世,诸文臣在长舒了一口气后,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局面:武宗没有留下子嗣,而孝宗也没有其他在世的皇子,这样皇统就面临着断绝的危险,而大明局势也将产生动乱。

为了稳定局势,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文臣,做出了“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决定,于帝系内血缘最近的宪宗诸孙、孝宗诸侄、武宗诸堂弟里选取一位继承大统,并以武宗遗诏名义诏告天下。

孝宗是宪宗第三子,实际的长子,武宗是宪宗长孙。在孝宗、武宗一系断绝后,按伦序,接下来就是宪宗四子兴献王一系最长,具有优先承袭权。

当时兴献王已经去世,所以,兴献王独子----兴世子朱厚熜,于礼法、祖制、及“兄终弟及”遗诏下,于宪宗诸孙中伦序第一,继承权优于其他诸堂兄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

而且,当时的朱厚熜父亲去世,唯一的兄长也早就夭折,孤零零一个人,而亲人也只有寡母一人,年仅十五岁(虚岁),又出生、成长于远离繁华都市的安陆乡下,怎么看,都是一个毫无权力、没有见识的少年,对于治理国家、主持朝政,基本没有经验可言,可以由文官们操控。

这对于诸文官们来说,简直就是完美地“道德牌位”。迎立他为新君,再高高地供在朝堂之上,“垂拱而治”,政事由诸文臣实际处理,不正是儒家传统政治理念的最高理想么。

于是,在武宗去世后,实际主持大明日常运转的首辅杨廷和,报请孝宗皇后---张太后批准,派出使团至安陆,宣布兴世子朱厚熜为继任皇帝,迎其前往京师继位。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居然心思缜密、意志坚定、极有主见,而且,腹黑程度能在大明诸帝里面排前三!

在朱厚熜还没有正式成为皇帝的时候,朝臣们就在继位仪式、身份等问题上领教了他的精明,并最终让步。而在正式登基后,朱厚熜,或者是后世习惯的称呼----世宗嘉靖皇帝,让他们深深地领略到,一个完全不同于武宗风格的、权谋深邃、驾驭老道的雄主风范。虽然此时的世宗,尚不到二十岁。

之后,世宗凭借着与年龄极不相符得成熟老练,逐渐稳固手中的皇权,不断对掌权的文臣们展开反击,迫使以杨廷和为首的辅政文臣们心灰意冷,主动致仕。并借“大礼议”事件,逮捕官员一百三十四人,并廷杖至死十六人,以赫赫皇权完全压制住了想要以“礼法”来对抗、控制他的诸文臣。

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世宗尊生父兴献王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将其纳入大明正统皇帝世系之列,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武宗之上。

至此,在世宗的不懈努力下,文臣势力一败涂地,再也不能对抗皇权,而当年那个来自安陆乡下的小小少年,则牢牢地掌握了大明无上的权力。

这是当年那些以为他“年幼无知、别无依靠、容易控制”的文臣大佬们所没有料到的。如果早知道当年的兴世子是这样一个少年老成、城府极深、群臣们根本无法驾驭的人物。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那他们绝对会越过伦序,改立益藩、衡藩、荣藩的其他宪宗诸孙,或者直接给武宗立嗣,迎取益王长孙、益藩朱厚烨长子朱载增入京,为武宗嗣子,直接续武宗法统,也要比立世宗强。(朱载增是宪宗长曾孙,孝宗侄孙、武宗之侄,也是武宗去世时,唯一已经出世的子侄辈)。

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而文臣们也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所以,在正德十六年的四月,朱厚熜登上了帝位,并统治大明帝国长达四十五年。


伯虎42


都别抢,我来答。

其实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其中也没有什么阴谋论。之所以会选择朱厚熜继承大统,不是因为他势单力薄或者他有什么贤名,完全就是继承顺序轮到他了。

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应该从宗族内部过继一个人来继承大统。而明朝的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就是说大哥如果没有子嗣,那么就应该从弟弟里面按照顺序挑选。

朱元璋早就在《皇明祖训》中规定的明明白白: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

那朱厚照原本是有一个亲弟弟叫做朱厚炜,但是这个朱厚炜出生一年就夭折了。那这样一来朱厚照就成为了既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弟弟的孤家寡人。

那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下一代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所以当时杨廷和等人给出的办法就是既然下代没有合适的继承人,那就从上一代开始寻找吧。

所以就开始从明宪宗那一代开始按照嫡长顺序进行梳理,明宪宗之后就是明孝宗,而继承明孝宗大统的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但是明武宗没有子嗣和兄弟,而明孝宗又只有两个儿子,最小的那个还夭折了,那这一支系就等于绝嗣了。

所以基本上断绝了从明孝宗这一支脉里寻找人来继承的可能,因此只能继续从明宪宗的子嗣里寻找合适的人选,那这个时候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就出现了。

明孝宗是明宪宗的第三子,而嘉靖皇帝的父亲是明宪宗的第四子,所以他在顺序上就拥有了第一顺序继承权。但是这个时候嘉靖皇帝的父亲已经去世,那按照顺序自然应该由嘉靖皇帝来继承大统。

因为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肯定是排名越靠前的血缘关系最接近,那嘉靖皇帝无疑拥有这样的天然优势。当时杨廷和给出的理由就是这样:

廷和举《皇明祖训》示之曰:“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明史》

正是杨廷和的这条理由,最终才做出了最终定论。没有让彼时的朝政陷入混乱之中,不过嘉靖皇帝继承大统以后就出现了一个“大礼仪之争”。

嘉靖入继大统以后,那么就应该称明孝宗为皇考,因为他已经被过继到了明孝宗的这一支脉里,等于是以明孝宗儿子的身份来继承明武宗的皇位。

那这样一来伦理就乱了,嘉靖皇帝得称自己的父亲为皇叔,称自己的母亲为皇叔母了,在他的父母亲面前,他得自称侄皇帝。所以当时就争啊争啊,争得天昏地暗,皇帝和大臣们各自引经据典,翻找资料驳斥对方。

就嘉靖究竟该“继嗣”还是“继统”的问题争论了三年之久。

而杨廷和本身是拥立嘉靖皇帝的大功臣,但是也因为在大礼议事件中错误的站在了嘉靖的对面,最终不为嘉靖皇帝喜欢。

最后三年争下来还是没有结果,大量的官员辞职、被罢免、下狱,最后嘉靖一看也没办法,再争下去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双方各退了一步,嘉靖尊明孝宗为皇考,放弃尊自己的父母亲为皇帝,但是不称他们为皇叔皇叔母,依然以自己父母亲身份对待。

因自请斥罢。廷臣诤者百余人。帝不得已,乃以嘉靖元年诏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不称“皇”——《明史》

这事最终才落下帷幕。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