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之后汉人接连被异族入住中原?

亦滕常青


根据题主的问题描述,我觉得应该如此回答。

因为中国乃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我们汉人占据90%以上(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91.51%),由此,可以说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网民也是汉人。对于这一事关我们尊严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和平看待。

其一:现代不是古代,古代对其他民族可以称作“异族”。现代人可不行,宋之后,只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战争才被称作“异族作战”。

其二:我开始正式回答这一问题。

清朝人过端午的传统游戏——射柳

(1)古代冷兵器居主的情况下,北方游牧民族的单兵战斗力比农耕民族强是正常的

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朝,虽然已经进入冷热兵器混用时代,但冷兵器仍然占据主体。北方游牧在“战马”问题上比农耕文明就占据很大优势。无论是汉或唐,都是在战马“够用”的情况下,以优势兵力打败了游牧民族。

例如游牧民族善用战术就是“长途袭扰”,你必须得追着、围着,找到敌方主力才能歼灭敌对势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军队人数、军队耐力等都是一个考验。也就是,你必须要有很强的侦查能力下,军队平时操练、军人素养要好。

(2)宋朝、明朝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不是亡玉少数民政权是自身问题:统治者为了确保皇位,利用儒家思想统治了“人的上下尊卑、忠君思想”,一味苟安和平,最终,在和平日久下传统“忠君思想”崩塌

宋朝开国的太祖、太宗在总体上对军事建设非常重视,因为,政权仍然受到极大威胁。那一时期还谈不上“重文轻武”。宋朝真正的“重文轻武”是从宋真宗开始、宋仁宗固化。从“重文轻武”到“重文辱武”。宋朝害死了狄青、宋政权害死了岳飞。宋朝、宋政权为了的皇帝们为了皇帝的江山,自愿放弃“收复北方”大片领土。

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依靠“人数优势”,对火器方面、守城术地研究属于“自保”。久而久之,其军队指挥者贪腐问题、文官指挥军队的投降思想更加让军队素质成为问题。那么,在强大游牧民族武装下就失败了。

明朝也是如此,在此就不赘述了。

(3)无论是辽金夏,还是元朝、清朝,在统治部分地区、整个国家的时候,在传统汉地都实行了传统的儒家治理方式,其本身也进行了或成功或失败的“儒家化”。由此,在统治初期,虽然因为从游牧文明到农业文明管理中有所冲突,但随着统治时间越来越长已经适应儒家化管理,也使得古代汉人在以“文化”而不以“血缘”定天下的思想下承认了元清等朝代

过去我们常说“汉化”,其实我对这个名词,日益觉得应该是儒家化。在上述政权、朝代中,公认“儒家化”比较彻底的是金国和清朝,不成功的是元朝,但元朝(请注意是1271年建立的元朝)在政治制度上、科举制度上也进行一定的“儒家化”但并不彻底。


坐古谈今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从宋开始因为高祖是从武将拥立上位,他一直将武将作为威胁,所以有杯酒释兵权和重文防武的国策。这导致了汉人尚武精神的衰败。一子错满盘皆落索,由此蒙古人轻易入主中原,经历屠杀后再一步衰落,虽然明朝有所回复但已经没有了汉唐时征战四方的豪气,转为天子守国门的刚烈固守。之后清兵入关屠城加上文字狱,禁武令。在清朝三百多年的奴化下,清未汉人已经从身体至精神上完全麻木以至曰本入侵时形容汉人:神情呆木,如同殂虫。这已经不能算是正常人了,就好像木偶一样,没有灵魂没有一丝血性。我时常想汉人为什么有这种异于全世界的现象,除了历史原因好像还有更深的原因。直至我看到了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几乎是在一瞬间我明白了一切。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单方面追求真善美而是要在好和坏之间达到平衡。你善不表示别人善,汉人善不表示化外民族善。无论何时都要保留一定的兽性血姓才可以保护自己。汉人不能做傻白甜被人害了还宽恕外人。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天诚鱼


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或者说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不是在宋朝以后才频繁出现的,宋朝以前也是如此。



两晋时期的五胡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鲜卑人的北魏一度统一中国北方;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也是鲜卑政权,隋朝唐朝的统治者都与北周鲜卑贵族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后就是五代时期,北方契丹兴起,占据幽云十六州,然后才进入宋朝,宋朝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基础上建立的,五代十国的每一次朝代更迭几乎都是因为武将造反,因此北宋要想避免重蹈覆辙,必须限制武将权力。即便如此,我觉得宋朝的灭亡也不是因为重文轻武,南宋抵抗蒙古人40多年,是蒙古人征服欧亚大陆过程中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即便南宋再能打,能打的过巅峰时期的蒙元?别说南宋,整个人类冷兵器时代有几个国家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对手?我觉得一个没有。

蒙元之后就是清了。所以纵观历史,我不觉得宋朝是一个分界线。


北宋耶律萧


  

 其实,并非是在宋朝后汉人接连被异族入侵中原,是早在隋唐之前,中原就已经被异族入侵。如果要从更为久远的时期算起,在东周时期,异族同样已经进入中原。

  中国大地上一直生活着多个民族。华夏民族本就是上游、中游的炎黄部族与东夷部族融合而成。华夏民族能生活在黄河流域,有着天然的优势,生活上远比游牧民族有保障。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生活艰辛,对于华夏民族自然有着天然的不满,南下侵袭掳掠,也就成了生存必需。东周时期,周边有戎狄,战国时期匈奴崛起,有带甲数十万,秦始皇让蒙恬领军北伐,勉强将匈奴赶出长城,然匈奴国力未衰,故此为祸两汉。

  三国魏晋时期,因中原战乱,无暇镇压周边民族,游牧民族得以进入黄金时代,趁着八王之乱攻入中原,在中原建立多个王朝。

  其实,就连隋朝、唐朝这两个大一统王朝,其皇族都具有很浓的少数民族色彩。只是,多数人不愿去提及罢了。

  至于宋朝之后,异族连续入驻中原,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城失守。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卖给了契丹,从此中原王朝失去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屏障。

  与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大不同的时,宋朝之后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有着非常自觉的汉化思想,他们甚至以华夏族自居,在文化、思想上向汉族靠拢,建立的辽国、金国、乃至后来的元朝、清朝,都有着非常浓重的华夏儒道色彩。

  这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在大肆屠戮,建立王朝后,很快收拢人心,被官员百姓拥戴。对于多数百姓来说,皇帝由谁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饭吃。


叶之秋


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重文抑武,打破整个中华民族文武平衡的格局,到宋封建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地方封建军阀被抑制,没有实力对抗中央集权,相应的对少数民族控制也弱,一旦中央集权出现问题,根本不可能出现强有力的勤王之兵!更何况宋从来没有统一中原!当一个强力的外族入侵,地方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军队主官不管是不是文人,大都受文官制约,而未历鲜血的文官有血性的少!明朝中央集权更盛,虽对武力军事重视的多,但武将地位同样不高,而且明有一个非常恶劣的现象,极度轻视有功于国的人才,随意杀戳,不管明初的大杀功臣,还是明中期的于谦,以为明末的熊廷弼,袁崇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便一个理由就自毁长城。同时也让整个统治阶层离心离德,让在权力斗争中输的家破人亡,赢的也毫不感激,因为有功都能杀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例外,一旦君恩不在,生命不保!故明的上层为权争斗,毫无底线,不然也不会有清的兴起。总之元能入主是宋自毁武功,清能入主最直接的原因是明的上层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甚至大部分人卖主还不求荣!只为活者!


魔心听风


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利万物而不争。春秋战国以来,中原各部征战频繁,每个月都要打几场,期间兴起衰落的诸侯国无数。战争可以宣示武力警告各方,也造就了先秦的尚武精神,但战争毕竟要死人的,常年征战,劳民伤财,没有一个和平环境,如何发展呢

战争劳民伤财,没人愿意战争,但有时不得不战,为此各国先驱很是苦恼。在战争中,产生了诸子百家,无论是法家、墨家、道家、还是儒家等,追求的都是和平。就算是兵家,也讲究的是战为止戈。他们尝试了兵家、尝试了法家、也尝试了道家,最终,在汉武帝时,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观的儒家被确立为治国方向,并以此建立了礼乐社会

儒家治国卓有有成效,社会相对安稳,街头巷尾少了先秦时一怒拔刀的游侠们,大家都知书达理安分守己,享受和平带来的平安快乐。最后像滚雪球一样,礼乐精神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除非活不下去,老百姓乐于忍受……

得到必有失去,享受安稳,那就少了尚武血性,所谓忘战必危。如此被外族入侵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了。题主所说的宋朝之后异族入住中原,那不正确,其实从晋朝时就开始了,东晋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乃至后来的隋唐,都有游牧血统……

不过无论哪个游牧,除了个别的嗜杀好斗民族,他们也有安稳需求,所以征伐中原文明后,他们自然而然会被儒化!

我打不过你,但我可以同化你……


灵石蕴珠宝


在回答之前我先驳斥一下提问者的言论,谁告诉你宋朝武力值拉稀的?宋军能够和辽、金以及元三个都可以称之为当时世界上武力值最高的胡人打成平手,就说明他们的武功并不弱。所谓弱宋,不过是后人自己的意淫而已。

再回头来看,说实话,这个问题有点狭隘了。汉人一步步衰弱是不假,但是其根本原因是那股子兼容并蓄的胸怀没有了,所以才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其实早在元灭宋以前七百年的隋灭陈的过程之中,代表着所谓“华夏正统”就已经死亡了。龟缩在江南一隅的东晋以及南朝,越来越腐朽,越来越暗弱,最后只能被北方胡汉交融迸发出新的活力的隋朝给灭掉。

这几乎是历史的必然——一旦汉人政权龟缩在南方的半壁江山,就一定会被北方给兼并掉。宋如此,南明亦如此。在这里要特别提一句,清灭的是南明,而不是明。北京城是被李自成攻陷的,崇祯是在大顺的威胁下自杀的。也就是说,清朝灭的还是南方那半拉江山而已。

其实这几乎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谁能永固江山,不管是个人,还是家族,乃至民族。汉人坐久了江山,日趋腐化以后,肯定会被蒸蒸日上的胡人给盯上并且征服,这是自然之理。

只不过从明朝开始,由于朱元璋本人的小农出身,对中国实行了严格的小农经济制度,将思想死死地束缚住了。没有了开放的胸襟,国家自然就容故步自封。而当清朝入关以后,为彰显自己的正统,又全方面继承了明制,中国便在世界突飞猛进的进步之中,不进反退了。



青言论史


因为自宋以来愚民、弱民、禁武、禁械,鼓吹理学,把持思想,把百姓变成绵羊和顺民,大汉血气不在争心皆无,作为顺民的百姓和军人是没有无荣誉感和参与感的,都是苟且偷生,谁做天下又有什么区别?!

和先秦两汉以及隋唐时期相比,军人社会地位日渐底下,很多参军的只是流民,参军也并不是因为荣耀而是为了混口饭吃,试问一个没有血气没有争心,温顺如绵羊的民族如何抵御外辱?!

一支地位底下、毫无荣誉、感苟且偷安的军队如何能够再续一汉敌五胡的雄风豪情?!

精神面貌已经注定失败的结局。


高天上圣玄穹高上帝


程朱理学,重文轻武!

宋太祖赵匡胤武将出身,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因此非常惧怕宋朝走老路,极力打压武将势力,在现实中磨灭了汉唐一来的尚武之风,南宋兴起的程朱理学又在思想上磨灭了尚武思想,使得只见朝堂之上文官斗嘴,不见战场上武将争锋,使得宋朝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外族所灭的朝代。

在华夏沉沦近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终于把侵略者赶回了草原,但之后的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以及官员制度,造成了明末虽有诸多名将,但被只会空谈的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操控朝堂,名将先后战死,崇祯帝号召大臣捐款给前线打仗,一个个都哭穷,明朝灭亡后却被起义军搜出巨额财产,明朝都抵不住外族的入侵,新生的起义军如何能行?华夏再次被异族统治!

满清近三百年的愚民统治让中国人彻底沦为奴才,"少说话,多磕头"成了为官准则,再也没有汉唐之时为了国家冒死直谏的人了,才有了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是武力也十分强大的,不然无论多富有,到头来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燕都易水寒


就是宋朝扬文抑武 不思进取所至,文官进朝廷武将贬归甲。岳飞 韩世忠等武将有很大机会收复北宋失地,但失去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宋时可不行,将士出征,日行多远,在哪里安营扎寨皇帝老子总是看着当时的地图给将士们安排,地图都是几年十几年前的,有时候到了安营扎寨的地方一看傻眼:河流改道,改到了安营地,咋办?商量汇报,汇报人员到不了京城天都亮了,还休息个屁啊,私自安营又是欺君之罪。

再者就是满清的奴性管理对汉族的性格磨灭最大。

本以世界中心自居的中国人自满清后期西方的入侵直接导致崇洋媚外,更有甚者中国只所以落后就是汉语汉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