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大家都统称为“东北人”而不区分黑龙江人或吉林人、辽宁人呢?

归于平静m


其实哪里人说的都是一样,第一次跟陌生人打招呼,肯定要问老乡你是哪里的,比如:我是东北人,肯定先说我是东北的,在问东北哪里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回答,先说地域在说城市,比如:我是东北那个那个农村的,我直接说农村名字,别人肯定不知道,因为名字不够响亮,礼貌回答先说省在说城市在说农村名字。


古风看史


江苏省最近很“火”,“散装的江苏”让大家觉得这个梗很有意思。江苏省有十三个省辖市,号称“十三太保”,或三个一伙,或五个一群,各玩各的。江苏面积只有约10万平方公里,却分为三个部分:长江以南是苏南,长江以北至淮河以南是苏中,淮河以北是苏北。说来非常有意思,我国既有像江苏这样一个省“散装”成三块的,也有几个省“集装”成一块的。哪里呢?东北。

说到东北,大家都不陌生,有三个省。北边的是黑龙江省,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中间的是吉林省,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南边的是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三省一起号称东三省。实际上,东北包括东三省,但东三省不完全代表东北。内蒙古东北的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在地理上也属于东北地区。

另外还要说一下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市。现在一般认为承德属于华北地区。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承德还被认为是东北地区。很多反映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经常提到东三省,实际上是东四省。这第四个省不是内蒙古,而是省会在承德的热河省,只不过热河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撤销了。当时没有东三省的提法,只有东四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

江苏面积虽小但文化差异很大,这里举一个例子。江苏东南的苏州是典型的吴文化,小桥流水,吴侬软语。另一个是江苏西北的徐州,是典型的中原文化,金戈铁马,大气磅礴。如果一个苏州人和一个徐州人用本地话聊天,那是基本聊不下去的。如果徐州人不懂苏州语,他是听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的,反过来也差不多。

江苏省内的方言非常多,有时一个省辖市下面的方言就有好几种,不过这样的问题在东北几乎不存在。有人说:一个外地人去东北,他先去东北地区南端的辽宁锦州,然后再去东北地区北端的漠河,他几乎遇不到语言障碍。当然也有特殊的存在,比如辽宁省南端的大连,当地语言和东北话就有比较大的区别。大连话更接近于山东的胶东话,因为两地距离特别近,只隔着狭窄的渤海海峡。

还有就是老乡认同问题,还以江苏举例。一个徐州人到外地,遇到一个苏州人,二人可以成为好朋友,但至少不会有老乡的认同感。相反,如果苏州人遇到上海人,那就有老乡的感觉。同理,如果徐州人遇到了安徽萧县人,一样会有老乡的感觉。萧县以前一直隶属于徐州,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划归安徽宿州,萧县的语言、风土人情和徐州完全一样。

这样的问题在东北也几乎不存在。一个黑龙江人和一个辽宁人在外地相遇,由于语言相近,他们之间的交流会就有很浓厚的老乡感觉。记得以前有个新闻,有个东北人在外地开店,说只要是东北老乡来消费都可以打折。有人问东北老乡的标准是什么?店主说:“东北人都是老乡。”这里所说的东北人,自然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也应该包括内蒙古东北部的人们。

东北为何会出现“集装”的现象呢?这和东北的地理环境大有关系。清朝时的东北面积要比现在更大,包括现属俄罗斯的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河流)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由于清末无能,沙俄强势割占了这些土地。

咱们看东北地图。东北的北部是黑龙江(河流),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东北地区的东北部是与俄罗斯边界的乌苏里江,以及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边界。东北地区的东南部有著名的长白山和千山山脉,不过即使没有这两座山脉,再往东就是鸭绿江,还是与外国的国界。东北地区的西北部是略呈南北走向的大兴安岭,西南部有努鲁儿虎山。东北地区的中间则是肥沃的东北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换言之,辽宁与吉林之间,吉林与黑龙江之间,三省与内蒙古东北之间基本都是平原地带,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更方便,这很容易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圈。

因为东北地区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开发较晚,直到清末才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入。江苏省的淮河以北在明朝之前与江苏省淮河地区基本上分属北朝和南朝,这些区域已各自形成本土文化。所以有人评论:现在的江苏省更多的是区划上的存在,文化上差异较大。东北则正好相反,虽然东北分属四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区,但从文化上,他们更像是一家人。


地图帝


作为一个黑龙江人,标准的东北人,可以就这个问题谈谈。

其实东北三省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众所周知东北是满清所谓的龙兴之地。但其实东北的历史也算悠久了,早在舜帝(约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时期,把中国分为十二州,闾山被封为东北幽州的镇山即北镇。 但由于东北离中原较远,且气候寒冷,并不适合古人的居住。所以这里在清代中期以前人口较为稀少。

正因如此,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很少在这里居住,东三省在历史上成为了少数民族的集聚地。让我们来看看:

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扶余国;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高句丽;

公元49年,乌桓迁至辽东;

352年 - 370年,前燕;

698年—926年,渤海国;

926年,辽国灭渤海国统一东北全境;

1616年,后金(后改为清)政权建立。

在这些政权之间,中国的大王朝也都统一了东北,但只限于成立都卫之类的,并没有进行实质的管理。例如明朝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元朝设置辽阳行中书省等。

从以上看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且人口一直不多。直到大清统一中国,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对于其他民族进入东北实行严格管制。直到清朝中后期由于国力不待,慢慢放松了管制,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前,东北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从沙俄到日本、国共两党都在此大动干戈。

现在东三省的人口来源,除了居住此地几百年的少数民族,主要来源于闯关东的移民,笔者的爷爷就是从河南过来的,东北人户口上的祖籍多数都来源于山东、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

也正因为如此,多数东北人的祖上都是中原地区邻居,来到这片土地,从新开始新生活,类似于欧洲人去北美开发新大陆,几辈人之后,加上彼此通婚,就形成了共同的群体,就像现在的美国白人祖上都是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但现在他们都说自己是美国人一样。迁徙过来的人彼此通婚,和本地的少数民族通婚,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东北人群体,我们对于省份的分别感受不大,语言(客观说,黑龙江和吉林口音相差不大,但与辽宁有些差距)、文化、习俗彼此相通,所以才有了东北人的统一叫法。

最后谈谈现在的东北,曾经的共和国长子,现在确实面临巨大的困难。从国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开始,东北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较困难,加上官僚主义较为严重,有着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工商业都面临着困难。就业难(东北的公务员报考率很高)、人情过重(没人难办事儿)、人口外流、生育率低、收入不高、物价高、社保入不敷出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曾经网上也在调侃东北的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网红的话。写到这里未免心酸,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真心希望这片黑土地能够好起来!


黑水布衣


东北人除了满族都是外来人,历史上几次闯关东到东北定居差不多达到千万,这些人绝大多数来自山东,少部分来自河北,山西等地,这些山东人的后裔在语言上,饮食上,文化习俗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尤其是黑龙江,吉林以及辽北地区,语言和生活习俗完完全全是一样的,辽南语言有点不一样,辽西也差别不大,这就是东北人走出去一般不说来自哪个省,只说东北就OK了。

山东人到东北是经过数千公里的行程,那个时候条件好一点的坐船,要历经数个月才能在大连或者营口登录,条件差的就要徒步行走,可能要数年才能到达东北,所以闯关东的人要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一路上困难重重,饥饿,气候,坏人等,到东北后,冬天冰天雪地,气候十分恶劣,还要有野兽袭击,所以闯关东剩下的人一定是非常精干,武力高强,有勇有谋,乐意助人,坦荡直率的人,这就是东北人的性格,这种品格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了,现在的东北人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们祖先人的性格。

有些南方人总是愿意黑东北人,这是极其不对的,哪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东北相对少一些,东北人愿意打架,到决不做拐卖妇女儿童的缺德的事,打爹骂妈的事不是东北人干的,有人说东北人鲁莽,但是东北人决不打正在开车的公交司机,东北人也决不拦截高铁,东北人喜欢喝酒,到决不吃老鼠肉,猫肉,更不用说果子狸了。

其实哪个地方的人都有优缺点,有的南方人一说东北,就像喝鸡血了,不黑东北人得死,这又何必呢?都是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嘛。


闲情逸致


赶紧区分开论吧,淡化地区概念,增强自己省籍的认同度。

全国都是这样,东北地区的同胞们也别搞特殊,自己搞特殊也别怪别人特殊的对待。

确实很多人都拿东北看成一个整体,这确实也和口音、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有关,但也确实和很多东北三省的人关系更大。明明身份证上写了你的省籍,完全没有东北二字,可是还动不动就我们东北人如何如何。。。

比如我和其他地区的人聊天,我就会不厌其烦的强调自己的省籍—辽宁。

因为我个人认为细分出来不搞特殊化是真正振兴家乡的软条件之一,也非常重要。不然一个省的人总出去惹事,整个地区都要一起背锅。最后导致每个省的人都觉得冤,都觉得和某一省背锅了。时间长了肯定会心生不满而产生隔阂和负面情绪,反倒影响团结和感情。与其三省总因为这种事互相争执推诿,不如早点分清楚,亲兄弟都要明算账,何况这是关系到人格的。

如果每个东北人都这么做,相信慢慢的公众就会越来越淡化对东北地区的印象。

就算我们这一代等不到了,至少我们的下一代也可以。

东北人不是特殊人类,只是一个地区方位!

补充答案

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辽宁人一说区分开论,哪怕说得再友善再婉转,可还是有人不乐意!就务必有人要找茬挖苦讽刺一番!

就在好比在同一个班级里,中等生不愿意再和小混混玩,励志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小混混不愿意轻易放过差不多的道理。虽然勉强可以理解这种自私的心理,但是这样绑架真的不厚道!

有些人也别此地无银三百两了,相信除了别有用心之人,其他地区的普通人都自有公论!比较现在各种数据都是以省为单位来论的,笼统的绑架别人没意思。


卤驴大师


东北本来就是一个地域称谓,清朝时期东北叫作满州。就是满族人的老家。东北也叫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都是东北。

东北大范围包括,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就是承德,承德原来是热河省省会,新中国成立时把原属于东北地域的热河省,给撤销了把原来属于东北的一部分划给了河北省。。

东北无论是方言,文化,饮食习惯,都是差不多的。东北人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过来的,那个时候叫闯关东。所以,从心里到地域,东北人都认为自己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风俗习惯。同一个方言。东北人一般区分地域都是以山海关划界,山海关以南叫关内,山海关以外都是东北,所以说东北都是一个地方的都会接受。。

还有就是近代史,民国时期,孙中山曾经说过,五族共荣,五族指的就是,满,蒙,藏,汉,回。。大家都知道,满,指的就是东北。蒙,就是蒙古,藏,就是西藏,回,就是新疆。汉,就不用说了长城以南。。。

现在看看中国版图,新疆,西藏,内蒙古,还是一个省份。唯独满州也就是东北被划分好几个省份。做为原来一直统一的满州。东北人一直认同大东北都是老乡。清朝时期地域认同感一直传承下来。。本来东北方言,饮食文化,风俗习惯,都是一样的。包括都是移民过来的,大家都是认为自己就是东北人。。。



姚远专号


今天来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我老婆就是东北人,我还专们查阅历史,我老婆是牡丹江,宁安,东京城的,说宁安可能大家不知道,说清朝宫廷剧里皇帝长说的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说的就这,还有古代渤海国的旧址就在他们这,还有远近驰名的响水贡米是这,物产丰富,我们言归正传。

我们都知道。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三个省是我国靠近我国最东北边的地方。也将这里叫做东北地区。东北老百姓也常这样称呼关外,大家历史都学过山海关以北称呼“关外”,以南称为“关内”东北人也叫“关里家“老一辈的东北人都是关内人。我国南方人习惯性地叫他们东北人。而不是黑龙江人。吉林人,辽宁人呢?而且听起来特别的别扭。这其中有着怎么样的一些历史故事呢?下面带大家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

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为东北清朝末年以后的三个行政区,而且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分布的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是东北生态系统。具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东北三省之所以这样叫它,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东北人曾经的祖辈们一起出走山海关。因为一些缘故,要么是逃难。要么是躲饥荒,为了寻找到更加好的生活环境,到了清朝初期的时候,我们的满八旗也是从这里兴起的,然后逐渐的逐鹿中原。统一全国,建立了清朝。我们的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所以在清末的时候,全国冒出了一股“闯关东”的热潮,以山东人为首的人们,大量的涌进了东北地区,扎根在这里,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在这里重建家园。这样的历史上,祖辈们的共同的命运,也是将我们的东三省的人牢牢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在风俗和语言上都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但是我们的东北地区,所有的方言,文化,习俗几乎都是差不多了。东北人的性格也都是那种直性子的,从来不会耍心机什么的。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东西,还有就是长期的历史原因,我们已经习惯了将东北地区的人叫做东北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观念了,东北地区的就是东北人。牢记心里,根深蒂固了。





突友回音壁


这事有一个来龙去脉,首先,谁先喊出来的这个说法,第二,为啥要这么说,第三,后续怎么传播开来的。

第一个问题,谁先使用的这个说法。

到目前为止,四座城市的人包括周边农村的人,在外地都会自豪的说自己是哈长沈大的,辽宁省的其他地区人自称辽宁人的比例大概有六七成。

除去上述地区,自称“东北人”的概率超九成。

同时,外地的“东北人”主要构成是什么样的,相信大家都有数据,辽宁虽然人最多,但流出省外的确实最少。

辽宁是工业省份,从城镇化比例就很直观的看出差距。农业地区人口容易外流。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自称“东北人”?

早期农村人出去打工,特别是年轻人,没技术没学历,很容易走一些弯路,男盗女娼。当别人问起自己的家乡,一说出来别人就总提到嫖过自己的老乡,当地人砍死过出去党马仔的老乡,时间长了就会回避说具体地名,开始说省区。

后来说省区也不行,就出来了自称“东北人”的现象。

最后,传播过程肯定是伴随着流动人口的渗透,典型的东北口音等特点带来了明显的身份标签。

但辽宁五花八门的口音,貌似到现在辨识度也不是太高,营口的辽南片区口音放到长江以南,基本没人能准确定位他是“东北人”,当然,也没有营口人去,当然,去了他们也自称辽宁人。

现在早期从事偏门行业的人少了,但风评始终不高。这是辽宁人偶尔出外不愿意被称为东北人的很主要的原因。

辽宁有上一个朝代的皇族老家,有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有山有海,经济水平高,人均数据也高,从心理到数据都有强烈的自豪感。这是辽宁人不想被视为“东北人”的最直接想法。


天涯以远


东北人这个词语其实类似于关东——表达的是汉人分支的身份认同

如题主所言,很多人都自称是东北人,而不是如关内按省份地域自称。东北人在很多时候不会第一次和别人说:

我是吉林人、我是辽宁人、我是黑龙江人等

基本上是说:

我是东北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东北人的概念是:

生长在东北地区且认同东北风俗的汉人。

东北人这个词语,其实就是一个身份表达:

我是来自中原汉地的东北分支汉人。

东北人这个词语并非表达东北土著民族主体,而是汉人身在东北、心在中原的心情。

即:闯关东后的心系故乡情怀。

1870-1880年间东北垦殖人口集中地区

闯关东历史

1、顺治帝下令在明代辽东边墙修筑柳条边,为日后满清退出关内做准备;

2、1668年,康熙帝推行民族封禁政策,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地区;

3、乾隆帝时明确发布律令,禁止汉人进入东北进行耕种,凡是偷偷到关外的汉人,被发现后一律押送回原籍。

4、19世纪时,由于黄河下游水灾旱灾频繁,汉人开始创关东,尤其是以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时大批中原地区汉人逃入东北地区;

5、1860年俄罗斯抢占外东北和库页岛,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书要求开放移民实边;

7、1907年大清废除东北禁令,设置东三省总督,汉人可以公开进入东北;

8、民国初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治理东北时,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修建铁路,让汉人移居东北进入高峰期。

可以说,如果没有清末的闯关东,导致汉人移民远远高于满族、蒙古族和土著汉人、俄罗斯人、朝鲜人、日本人,今天的东北会整天闹独立。


历史哨声


东北地区地域差异小,语言文化相对统一,多为闯关东过去的新移民,形成时间还短,本土意识就不那么强,再加上后来经济下行,大量外出,出门在外就更容易抱团,所以三省就形成了国内独特的“不分你我”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