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宇泽历史


二战后,英法荷葡等老牌殖民国家陆续放弃了很多殖民地,连美国也让殖民地菲律宾独立,但是只有俄国不但未放弃一寸土地,甚至还扩大了自己的占领地区,如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东普鲁士(加里宁格勒)和中国的旅顺大连。造成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多种原因促成的。

一、地缘因素

英法等殖民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大多远离其本土,这就造成了其对殖民地控制的成本增大,而俄国(苏联)在原先所占领的土地都是与其本土有陆地相连。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所谓自治共和国四周都处于俄罗斯领土的包围之下。其控制成本大大低于英法对其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成本。

英国殖民地分布图



由于地缘因素,海外殖民地容易受到域外强国的干涉,独立力量容易获得外部支持。

英国基本上是和平地与大多数殖民地分手,而法国是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放手。比如法国印度支那半岛殖民地的独立,正是由于中国的大力支援,法国力量被大量消灭,法国无以为继,不得不放弃。

再看看时间不算远的俄罗斯车臣共和国谋求的独立。其一面与俄罗斯相连,左右是两个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南边是格鲁吉亚。



这样一个地缘环境,域外大国是没办法向独立力量提供大规模援助。虽然车臣曾经打败了两次俄罗斯的进攻,但是面对庞大的俄罗斯,最终还是被消灭。

类似的还有北爱尔兰,正是由于其与英国陆地相连,虽然北爱尔兰进行了多年战争,但是仍然不能像英国其他海外领地那样摆脱英国。

实力因素

二战中,法国被德国打败。英国在其大表弟的帮助下艰难获胜,但是也花光了它所有的黄金储备,并且欠了美帝一大笔钱。战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土、一团糟糕的经济,还得需要继续向美帝借钱来修复创伤。英国在战时对全国实行了赔给制,直到五十年代初才解除,英国的国力可见一斑。

自己的国民都快没吃的了,哪还有余钱去维持庞大的殖民地开支。事实也证明,对于英法当时的国力,强行维持的话,费钱费力还不讨好。法国是真的努力过了,最终不得不不体面的从越南和阿尔及利亚等地退出。

法国殖民地分布图



英法如有苏联、美国那样的实力,自然不会轻易退出,甚至能保有绝大部分。但是就算强如美帝,在越南这个特殊的地缘环境下,投入那么大最终也不得不撤出。

奠边府战役投降的法军



战后,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战败,英法实力的削弱,世界出现了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虽然苏联在战争中遭受重创,但是由于其国土庞大,仅仅是其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到战火蹂躏。战争后期,苏军攻入东欧及德国,东欧各国纷纷建立了苏联控制之下的政府。远东方向,苏军攻入我国东北和朝鲜,并占领了南千岛群岛,获得了旅大军港的租借使用权。苏军将占领区大量资源运回国内,迅速恢复了国力。

领导人因素

二战行将结束时,罗斯福去世,副总统杜鲁门接任总统,最后是他下令原子弹轰炸日本。他的继任者是艾森豪威尔,原欧洲盟军总司令。

斯大林一直到1953年去世,继任者是参加过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赫鲁晓夫。

法国是他们的英雄戴高乐。



再看看英国。1945年正在参加雅尔塔会议,讨论战后如何瓜分世界,与斯大林争得面红耳赤的丘吉尔突然得到大选失败的消息。

看一下英国首相任期:

工党领袖艾德礼,1945年7月----1951年10月。

大英帝国的罪人



保守党丘吉尔,1951年7月----1955年4月。

保守党艾登爵士,1955年4月----1957年1月。

再看看英国殖民地独立时间,二战后,通过“威斯敏斯特方案”,英国给予自治领以自由选择独立的权利,于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随即宣布独立。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8月15日印度独立。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条运河是当年英法资本联合开凿的,埃及这举动就等于是明抢。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虽然英法联军连战连捷,但是,短短几天后,苏美强势介入,逼迫英法撤军。之后,英国宣布“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退”的政策,1957--1963年间,英国战后撤出了锡兰(斯里兰卡),马来亚,北婆罗洲,海峡殖民地,南也门,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桑给巴尔,肯尼亚,乌干达。

阿尔及利亚战争中的法军



在英国和平退出殖民地的过程中,法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都对各自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进行过坚决的镇压。而英国,只有在丘吉尔担任首相期间没有殖民地获得独立。艾德礼担任首相期间,一枪未放就让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获得独立,他的政策关注点只是在如何恢复英国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对外是关注如何建立联合国、如何与苏联搞好关系上。

二战爆发前,印度的经济已经达到英国在一半。二战结束时,英国拥有超过五百万军队,拥有强大的海空军。面对战五渣的印度,只要派出军队就能弹压住温顺的印度。



虽然英国在战争中饱受战争创伤,但是与遭受德国蹂躏的苏联相比,其境况好多了。艾德礼迎合了英国选民渴望改善生活的要求赢得大选,却让英国永远失去了世界第一大国的物质基础。这怪不得艾德礼,要怪只能怪英国人民自己。即使不是丘吉尔担任首相,换着其他的人,也不会那么短视地放弃英国最大的一块最为重要的殖民地。

殖民地独立及背后的大国角逐

1945年8月17日,印尼率先宣布独立,9月2日,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1955年万隆会议后,亚非拉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大英帝国是拥有四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二战后虽然实力大减,但是如果假以时日,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的资源和人口,必能恢复过来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美苏的政治家都不傻,于是默契配合起来。

美国让菲律宾独立,再用所谓道义要求英国放弃殖民地。在苏伊士运河危机时,美国以断绝援助威胁英法撤军。美国自己却是到处建立军事基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而苏联,仅仅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放弃了中东铁路特权,放弃了旅顺大连军港,其他方面一步不退。在亚非拉独立运动中,几乎每一个独立武装都受到了苏联的支持,使用了大量的苏制武器。

大英帝国现在也只有靠英联邦运动会来回忆往昔的荣光



英法殖民方式与俄罗斯占有土地方式不同

老牌殖民国家,对于殖民地的占领是以攫取资源为主,对殖民地的人民利用、奴役,用廉价的劳动力来为自己开采资源。

俄罗斯与英法采取的是不同方式。它是要资源,要地,但是不要人。在征服占领一地后,对当地的人民实行屠杀、驱赶,再将俄罗斯人大批迁徙进来,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比例。

苏联解体时,十几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盖因为当地的人口构成中俄罗斯人不占多数。而苏联的远东地区,高寒的西伯利亚原本人烟稀少,俄罗斯占领后,大肆屠杀、驱赶,现在的人口90%以上都是俄罗斯人,这种情况下内部是几乎不可能产生独立运动的土壤的。

二战后,世界的殖民体系纷纷瓦解。英国绝大部分的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不过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地仍然保留了下来,如扼守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咽喉直布罗陀,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岛等等,但是原先实力弱于英国在法国,由于对殖民地独立采取镇压政策,最终反而成为保有海外领地最多的国家。


我淡如菊


木叔说说历史吧!

其实俄罗斯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是要把之前沙皇俄国占领的土地都退出的,当然也包括历史上沙俄侵华战争中获得的土地。

大家都学过历史,知道1919年列宁为代表的苏俄政府发布了《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的精神是非常积极的,也是收到我们高度评价的。因为里面提到了,新政府准备放弃以前沙俄在华的所有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特别是提到要归还历史上沙俄侵占我们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列宁有心思这么做,当时苏俄政府的很多人也不支持。特别是当时刚刚苏俄境内有着大量的反对派实力,列宁一派完全控制不了苏俄如此庞大的国土。

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很多地区处于半自治的状态,完全不受列宁的中央政府管辖,在这个背景下,列宁的宣言只是一个相对美好的愿望,是希望获得中方当时对他们的支持,减轻苏俄政府面对西方的压力。

列宁去世也比较早,而且死因不明。斯大林上台后,该国对外的立场发生了极大变化,从来也不提归还领土的问题了。相反对外还对领土的需求与欲望更加强烈。

木叔始终认为,俄罗斯民族具有强烈的“土地搜集癖”,这一方面是处于他们对历史扩张的热衷,另一方面是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说他们热衷土地是因为俄罗斯历史只是一个小公国,还是内陆国,因此数百年来一直扩张并且一直寻求出海口。这是他们的既定战略。

所以历史上和很多周边国家都爆发了战争,目的就是出海口就是领土。其实现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出海口也比较不利,要么太高寒偏远、要么类似黑海一样门户被控制。

说他们是实力发展的必然,则是俄罗斯从来都是威权主义,无论是沙俄还是其他时代都是如此。威权主义对领土的热衷与我们历史上普天之下莫为王土的这种心态很像,贪大求全深深印在了民族性里。

当他们弱小的时候,这种心态可以隐藏,而当他们实力壮大的时候,威权主义的思想就开始爆发。所以苏联也在历史上实行了众多扩张主义行为,这和这种心态是分不开的。

英法放弃殖民地的原因很多:

第一是殖民地人民反抗,他们不放弃不行了。

第二是殖民地距离英法都很偏远,这么远的地方让实力已经衰落的英法鞭长莫及,还不如让其独立维持一种友好关系更符合利益。

而沙俄占领的领土都在周边,既可以控制和管理,有的又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生活的土地了。

所以俄罗斯的情况和英法,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在现实中都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个话题?


木春山谈天下


【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罗斯为什么没有放弃任何土地?】准确的说二战后的“俄罗斯”应该说的是苏联。



我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纳粹德国挑起的,经过6年的战争,最终纳粹德国挑战失败了,被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打败。但欧洲经过6年的战争摧残,多个欧洲国家都被打得稀巴烂,这其中也包括传统的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



二战后战后格局重新划分,英国和法国在二战中实力被巨大的消耗,已经再也无法撑起外庞大的殖民地,去了世界上去。加上各民族的觉醒,开始了反抗英法殖民者,这也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的原因,毕竟老牌的殖民帝国不行了吗?最终英国和法国只能被迫逐渐放弃了这些殖民地。

然而此消彼长,英法曾经的世界级帝国在二战中彻底衰落,而新的大国却仍然上升,在二战中彻底崛起的两个大国就是美国和苏联。最终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一个领导资本主义阵营,一个领导社会主义阵营,世界格局进入了冷战时期。



从这就可以看出,二战后的苏联(俄罗斯)是崛起的那一股势力,它的实力是在二战后逐步上升的,加上苏联所谓的“殖民地”全部都与本土接壤,这些地区包括中亚五国、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苏联属于一个陆权扩张的典型,陆上霸权国家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实力足够强,绝对不可能让自己扩张的地盘失去掌控。恰巧二战后,苏联的实力不用说,除了美国就是属他实力最强,还有哪个“殖民地”敢独立?难道不怕红色帝国的钢铁洪流吗?



当然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最后还是走到了尽头,1991年苏联解体,曾经的社会主义老大轰然倒塌,15个加盟国纷纷独立,最终只留下了一个缩小版的俄罗斯,也就是现在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联邦。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现在的俄罗斯还拥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算把曾经的沙俄扩张的领土大部分都留了下来。


大正看世界


题主的问题:二战后,英法都放弃了殖民地,俄国为什么不放弃任何土地?

因为,二战结束后殖民地人民觉醒了,他们联合起来反抗殖民者的统治,于是英法这样的老牌殖民国家只好放弃殖民地,允许他们独立!


一个国家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目的是把当地的资源收为己用。但是,当地人肯定不会轻易把这些资源拱手让人,双方就大打出手。当地土著失败了,这里就会沦落为该国的殖民地。在殖民者的高压统治下,大量的资源被掠夺,当地人陷入赤贫,甚至还有被屠杀的风险。

大航海时代早期的殖民者无一不是这个路数。

  • 西班牙对殖民地掠夺

作为第一批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欧洲国家,西班牙在发现新大陆之后,对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

在墨西哥和秘鲁等地,西班牙人把当地的印第安人当做奴隶,迫使他们开挖金矿和银矿。仅1521到1544年这23年内,西班牙每年就掠夺了2.9吨黄金和30.7吨白银。

(大量的黄金白银被帆船运回本土)

在美洲的掠夺,让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最有钱的国家。但是,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却遭到了灭顶之灾。就在西班牙人从美洲大肆掠夺财富的同时,他们把美洲的土地划归自己所有,同时不断对印第安人发动战争。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西班牙可以轻易击溃印第安军队。在西班牙来到美洲的半个世纪之内,有超过1000万人在西班牙的侵略下死亡。

很多地方的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的屠杀下被灭族,例如古巴在经历了西班牙人的摧残之后,已经没有印第安人。目前,古巴白人占到了总人口的60%,黑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0%,混血占到了总人口的23%,剩下的是亚洲人等其他大洲人口。而在混血人口中,几乎找不到印第安血统。

  • 大英帝国对殖民地的掠夺

西班牙帝国衰落之后,代之而起的大英帝国采取了几乎同样的手段对北美地区的印第安人。

因此,到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印第安人的人口已经少于移民到这里的白人。

在亚洲地区,英国人面对抵抗能力更强的当地人,没有一味使用屠杀手段,但是他们对这里的掠夺仍然触目惊心。在英国人来到印度之前,孟加拉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棉纺织业发达,人们生活富足。

但是,英国人的到来不仅摧毁了当地的棉纺织业,还大肆征收赋税用来支援本国的工业革命,每年数百万英镑从这里流向英国。

据统计,在1757到1815年间,大英帝国从印度掠夺了10亿英镑的财富。

殖民者的掠夺完成了血腥的原始积累,但却让殖民地陷入赤贫,而且造成了大量当地人的死亡。

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孟加拉地区的剥削(税率提高了5倍),让孟加拉在1770年大饥荒的时候没有能力应对,导致了三分之一人口饿死。

虽然孟加拉人口损失惨重,但是1771年东印度公司在当地的税收比饥荒前还要多。

(在印度作威作福的英国殖民者)


对殖民地的掠夺,让早期西方列强获取了无数财富,这些财富不仅支持了他们的奢靡生活,也为工业革命实现了原始积累。此时,对殖民地的统治可以获得百倍的收益,而且统治成本低,所以列强都喜欢建立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让列强不得不拿出大量成本来维持统治,甚至还不见得能成功。所以,只好放弃这里了。

以法国为例,二战结束后法国重返印度支那,法国人本以为会像19世纪一样轻松将这里占领。没想到越南人接连大败法军,并且在奠边府之战中歼灭法军1.3万人,这在19世纪是不可想象的大胜利。

(奠边府之战越南军人挥舞旗帜宣布胜利)

对越战争结束后,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也爆发了反法独立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法军先后出动了80万大军,在经过了8年的战斗之后,付出了10万伤亡的代价。最终,伤亡惨重的法国只好同意阿尔及利亚公投。在公投日绝大多数阿尔及利亚人选择了独立,2天后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所以,不是法国想放弃这些殖民地,是他没有能力继续赖在这些殖民地上作威作福。

对英国来说同样如此,英国治下的殖民地进入到19世纪之后大多被榨干,虽然很多地方可以被当做商品倾销市场,但是这和是不是殖民地关系不大,南美地区也曾经被英国当做倾销市场,虽然那里不是他的殖民地。

而且,在进入20世纪之后,很多殖民地都有了独立倾向,其中以印度最为典型。这个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开始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

二战开始后,这种不合作运动让英国人苦不堪言,在面对德日意法西斯的进攻中,英国人希望印度能够参与到二战来。于是,答应战后允许印度独立。

二战结束后,英国人虽然想要推翻此前的承诺,但力有不逮,只好同意印度独立。


为什么英法放弃了殖民地,俄国在二战后没有放弃任何土地?(这里只讨论二战之后。)

正如上面所说,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对殖民者的反抗,促使了英法放弃了殖民地允许其独立。

这个前提在苏联却不适用。

原因如下:

  • 苏联拥有比英法更强大的军事实力。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这两个国家任意一个都有平推欧洲的能力。

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苏联不仅可以保住本国领土,也能够向海外跟美国人抢地盘。

  • 苏联的土地上俄罗斯民族占大多数。

俄罗斯能够保住领土的一个原因是俄罗斯族占了本国人口的大多数。无论是繁华的东欧地区还是荒芜的西伯利亚,当地土著很少能够形成绝对人口优势,也就没能力脱离了。

但是,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政治财产,却失去了500万平方公里土地。

今天的俄罗斯和沙俄时期相比已经大为缩水,随着苏联的倒塌,这个庞大的国家分成了15个小国家,俄罗斯只是其中之一,面积为1700万平方公里,比苏联时期少了500万平方公里。

所以,俄罗斯也失去了不少土地,只不过因为当初苏联的存在把这个过程大为推迟了。


历史风暴


比起英国和法国来说,当时的苏联拥有更加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格局出现了两强鼎立的局面,这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美国,还有一个就是苏联随便一个国家他们都有能力推平欧洲。凭借着自己的强大实力,苏联不仅可以保住他自己国家的领土,更可以在海外和其他欧洲各国争抢殖民地资源。



二战以后,英国法国放弃的是殖民地,而俄罗斯和英法的情况不一样,俄罗斯占领的地区都是在当做领土在管理,而不是殖民地。


俄国本来就是大陆国家,周边扩张的余地较大,再加上工业革命的不彻底,使俄国不比像英法那样去海外寻找市场和原料产地。而通过就近占领周边领土就可以满足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的目的,这导致了俄国同英法不同的殖民方式。所以,从东欧平原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俄罗斯,扩张领土的目的,一方面是不断地消灭对手,壮大自己,另一个目的就是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所以,历代俄罗斯的继承者都秉持扩张领土的战略,只要有足够多的领土,才使俄罗斯有足够多的安全感。


独秀文苑


英法在二战后国力彻底被美国超过,无力维持殖民地控制所需要的大量成本,退出成为了英法等国的战略选择。

因为去殖民化进程后,通过特定的市场、金融乃至政治制度的安排,殖民地与原宗主国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消失,反而更为隐蔽而高效。

去殖民化的成功背后则是英法对于市场规则、金融资本和文化教育以及情报信息方面的强大控制能力,这点是英国与法国可以隐蔽控制的关键。这些恰恰不是俄国可以做到的。

沙俄时期俄国依然是个落后的工业国;苏联时期俄国的经济制度没有效率可言,市场直接被消灭,也缺乏现代金融制度;苏联解体后俄国被集中的寡头垄断,没有多元化的产业,没有多元化的新增长点,金融依赖法国的局面持续至今,因此俄国根本不具有这种隐蔽控制的能力。

加上地缘环境的限制,具体而言是平坦的波德平原和东欧平原,俄国的安全只剩下一个:战略纵深。因此,俄国不可能主动接受领土收缩的状态,这是涉及到国家基本安全的问题。

简单的说,英法要控制的是领土之上的市场,而俄国要控制的是领土本身。


怪蜀黍老囧曾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不准确。

二战之后英法的殖民帝国体系是崩溃了,但不代表英法放弃了所有的殖民地,比如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还有很多英法的殖民地。而俄国也不是不放弃任何土地,比如苏联解体。

不过相比之下,英法失去的要比俄国多得多得多,这是怎么回事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战争结果

关于殖民地,没有哪个殖民地想要主动放弃的。所以不到力不从心的地步,宗主国是不会走放弃殖民地这一步的!

而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等国元气大伤。尤其是法国,一度被德国打得亡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英法都是战胜国,但是从殖民体系来看,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战败国。

战败了,就要承担失败的代价。当然,战胜了,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所以俄国殖民地和英法殖民地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

俄国胜了!而英法败了!

作为真正的战胜国,苏联不仅恢复到了沙俄在欧洲的边界,还抢夺了德国的东普鲁士。不仅如此,苏联还发展出一票卫星国,在大国沙文主义的淫威下,这些国家和殖民地没什么两样!

而英法因为元气大伤不得不全面收缩。在殖民地民众眼中,英法等宗主国既然可以被德国和日本打败,就说明他们不是不可战胜的!所以殖民地独立浪潮风起云涌。

2、地理位置

作为俄国的殖民地,西伯利亚和英法最大的不同就是,西伯利亚和宗主山水相连,而英法的殖民地几乎全部在海外!

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首先导致的就是管理成本的成倍增加。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几乎是倾尽全力,跨越大半个地球和阿根廷打了一场殖民地保卫战。

马岛战争只是英国殖民地战争的一个小插曲。而发生在南非的布尔战争却是直接让英国力不从心的最大推手,为了搞定这里,英国耗费金钱无数,把本土搞得筋疲力竭。

相比之下,沙俄经营西伯利亚只需要跨越乌拉尔山就可以。为了统治远东,沙俄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将莫斯科和远东紧密相连。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英法殖民地的纬度相对较低,人口也多,而俄国的西伯利亚纬度偏高,人口较少,这也是管理成本相差较多的原因之一。

3、历史传统

在近代欧洲列强的扩张过程中,英法和俄国虽然都在扩张,但是扩张的方式不尽相同。

因为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所以他们对资源和市场的需求更高,在他们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打开殖民地市场,使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奶牛。

相比之下,沙俄的发展一直很落后,因为资本主义发展滞后,沙俄的市场经济发展规模一直很小,因此对于市场的需求也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条件下,沙俄扩张主要看中的是殖民地的丰富资源。比如沙俄在西伯利亚寻找毛皮和温暖的出海口。

因为沙俄扩张的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人口稀少,因此沙俄采取了灭绝人性的种族灭绝政策,而后将本民族居民迁到殖民地居住。这导致今天的西伯利亚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俄罗斯族。

因为民族主体和本国高度一致,所以这些地区自然没有脱离宗主国的理由!

相比之下,比如印度,比如越南,英法等国始终都是当地的少数派,这使得这些地区对宗主国文明没有强烈的认同感。

为了市场,英法又不能杀光殖民地人民,做杀鸡取卵的事,所以英法殖民地的失去是必然事件!

4、大国博弈

英法殖民地的失去,是大国博弈的后果。

一直以来,英法等国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强国,特别是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面积一度达到3500万平方公里。

这样一个国土庞大的国家,没人觊觎是不正常的。一战正是因为德国对英法等国提出殖民地诉求而爆发的!

因为一战的严重打击,英法等国渐渐对殖民地力不从心。《威斯敏斯特法案》的出台,标志着日不落帝国的瓦解。

而后,经历了二战的继续打击,英法等国沦为二流强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的一哥。

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从美国扩张的角度来看,美国不希望英国保留诸如英属印度等大块殖民地。英国大块殖民地的独立更符合美国在亚洲的利益。

法国也是如此,二战后成功复国的法国一度想要恢复自己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但是被北方大国有力阻止。日内瓦会议上我国从中斡旋,终于迫使法国撤出印度支那。

相比之下,由于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模式,战后成为超级大国。因为国力的空前强大,苏联更不可能放弃殖民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英法为什么放弃殖民地

英法放弃殖民地,是因为英法的殖民地都是海外殖民地。

首先,经过了二战,英国和法国的势力被德国大大削弱,这导致英国和法国的综合国力在战后大幅度下降,同时海军力量与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也都随之下降,并受到了美国的排挤。

其次,英法的各海外殖民地的民族独立与解放意识觉醒,各个殖民地纷纷在同一时间独立,英法这时候已经镇压不了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再加上美国这时候也在支持全球各殖民地独立,以借此达到削弱英、法国力的目的,牢牢地掌握全球霸权。


2.俄罗斯为什么不放弃

沙俄的殖民地是跟本土连接在一起的,如果殖民地闹独立,俄罗斯可以直接派兵镇压,这成本要比英法镇压海外殖民地低得多。比如车臣战争就是这样发生的。

还有,沙俄和苏联斯大林时期,实施高压的民族镇压政策,很多远东的华人民族被屠杀代价,海参崴(wai)地区有很多万人坑,都是请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华人劳工的被屠杀地。

现在俄罗斯靠着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过日子,怎么可能放弃?

其实英法也不想放弃海外殖民地,比如法属圭亚那(南美)就没有放弃,9万多平方公里,跟韩国和我国浙江省面积一样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不是英法自己要放弃了殖民地,而是殖民地的人民起来反抗,英法两国控制不住不得不被迫承认其独立并撤离这些地区。

英法两国本身是海军强国陆军战五渣,在英国巅峰时期,整个英国的兵力也只有20万人左右。这种规模的兵力注定他们只能走技术流,利用武器的代差优势打以少胜多仗。比如123人就征服了印度,2000人攻打大清北京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二战结束后大量的武器被流入到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比如印度随便就拉出了20万人的武装力量,这时候英法两国军队想要靠几千人管控那么一片地就不够用了。比如,越南战争,胡志明随便拉出了20000多名越共武装,法国投入兵力巅峰时期也有70000多人,越南跟法军的打了几年,越共军队越打越多,法国撑不住不得不撤退。

相对于英法两国的技术流,苏联则是粗暴的俄罗斯熊,苏联在当时刚刚经历过二战的洗礼,灭亡了拥有最强陆军的德国,一周就干掉了日本70万关东军。苏联在二战结束时兵力高达650万,并长期保持在540万左右,快速反应部队高达150多万,随随便便可以集结50000辆坦克。在这种强大军事实力之下,谁敢独立?捷克曾经尝试叫板苏联,结果苏联在20个小时内便用54万人教他做人。


优己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有趣的历史。(约650字,阅读需3分)

二战后英法等的确放弃了大量的殖民地,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他们并没有将所有殖民地放弃,不信你可以仔细看看世界地图,比如看看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的归属;
其二,并不是他们主动放弃的,而是面对日渐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英法不得不放弃那些殖民地。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殖民地是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的主要场地,殖民地越多越广,对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有利,所以英国在日不落帝国时代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然而,在资本主义扩张时,俄国却是一个例外。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大为发展,但是一方面俄国的资本主义底子非常薄弱,商品经济与英法差距非常大;另一方面,俄国保留了非常多的封建主义因素,比如权力很大的沙皇,我们教科书也经常将这个国家称为“沙皇俄国”。俄国扩张的商业目的非常弱,而类似于中国古代征伐战争,掠夺土地合人口是其主要目的,俄国的殖民扩张就像是古代中外历史上大帝国的开疆拓土,占领了一片土地便将其据为自己的永久财产,进行正式统治,收税和征兵远比进行商品贸易重要得多,所以俄国并没有放弃他侵占过来的土地。

十月革命过后,为了改善自身的处境,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公开表态愿意放弃沙皇俄国侵占的中国权益(当然也包括了那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遗憾的是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二战后,国家领土意识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俄国不会放弃侵占的土地了。英国和法国宣称民主,尊重殖民地人民自己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无奈,而且它们还暗中设下了全套,比如英国搞的印巴分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