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最多隻損失了5萬人,蜀漢為什麼卻因此一蹶不振呢?

高雅婷s


首先,討論下夷陵之戰的規模。

《三國志》之《陸遜傳》、《步騭傳 》中明確記載東吳參戰兵力為5萬,牽制兵力有一萬,而對蜀漢參戰人數卻沒有明確的記載。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圍繞夷陵之戰“以少勝多”的問題,就一直爭議不斷。主要是,大家都搞不清楚到底蜀漢的兵力是多少。

有的說劉備投入夷陵的兵力為十萬左右,有的認為跟孫吳出兵相差不大,有的還認為兵力達到20幾萬,雙方比例為5:1,還有的認為實際上劉備投入的兵力只有4萬,比孫吳略有不如。

根據《三國志》多方面的記載,我們大致上可以得出一個比較清晰的數字,蜀漢此次發兵的規模,應該在10萬以上。《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劉備親率大軍南渡長江,孫權給曹丕寫信求援,所言“劉備支黨四萬人”。這裡“支黨”的意思是劉備的前鋒部隊。如果孫權沒有誇大其詞,那麼劉備主力至少4萬以上,加上前鋒超過10萬是妥妥的。畢竟沒道理主力兵力還不如前鋒的吧。

同時,《三國志•先主傳》之裴注引《諸葛亮集》中載蜀漢建興五年,劉禪發佈北伐詔令,由諸葛亮統領步騎二十萬眾,建興五年是夷陵之戰後的第五年,經過夷陵慘敗,又經過諸葛亮平定南中的損耗,軍力應該弱於夷陵之戰前。

當然不排除這個“二十萬眾”的數字存在水分,但不至於把十萬吹成二十萬,大致上蜀漢軍隊維持在15萬還是可能的。畢竟劉禪投降時,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投降的軍隊總規模在十萬眾,但是並不包括姜維的漢中北伐的部分。

而史書上稱夷陵之戰為蜀漢慘敗,那麼題主所言之損失5萬人馬,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如果是全軍覆沒的話,劉備大概是回不來了。

而夷陵之戰後,導致蜀漢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兵力的損失,而是整個戰略規劃的破產。

夷陵之戰以後,劉備由夷陵退回永安,與東吳言和,此後,蜀漢與東吳以巫縣尉界,劉備收復荊州失地的嘗試至此失敗。

說到荊州,我們就不得不不提諸葛亮《隆中對》於蜀漢勢力的戰略規劃。而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大致上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佔據荊州;第二步是在佔據荊州的基礎上連跨荊、益二州,並特別強調“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第三步是等待時機兩路出擊,明確提出從荊州出宛、洛,從益州出秦川的兩路出擊戰略。

而自古以來荊襄之地,確實是南北對抗的戰略要地,控荊襄,即扼住了長江上游,往北可出中原,往東可以沿江而下,直抵建康。這對於蜀漢想要一統天下,是極其關鍵的戰略要地。而在諸葛亮的主要規劃中,西路,也就是從漢中出秦川是主線,依託荊州是以攻為守,使得曹魏必須派重兵扼守南陽、汝南等郡,如此,秦川一線可以沿渭水而下,易攻難守,滅魏之後,就只剩下孫劉兩家,大業可期也。

然而問題是,赤壁之戰後,劉備並沒有獲得荊州全境,但佔據了比較重要的南郡、以及零陵、武陵等地。這幾個郡控制著漢水、沔水的絕大部分,對於劉備的戰略規劃並沒有造成很大影響。

可問題是,孫吳集團是不會容忍南郡這等要地掌握在劉備手中,雙方雖然為聯盟,但荊州的位置太過關鍵,時刻威脅著東吳大本營,說不定哪天劉備壯大了,沿江而下,直擊建康,這完全擋不住啊。

於是在關羽攻襄樊時,孫吳白衣渡江,直取其後,破壞了蜀漢兩路出兵的戰略規劃,由此劉備大怒,才試圖伐吳,其根本目的也不是《三國演義》上所言的為二弟關羽報仇,而是恢復對荊州的控制,重新把兩路出兵的戰略規劃給撿起來。

失去荊州,雖然嚴重,但劉備在長江的規劃還沒有徹底失敗,真正導致其惱羞成怒非要伐吳的原因是,在這個時候,魏興、上庸、房陵三郡因申儀、申耽、孟達的叛變而歸魏所有,魏將原來的三郡合為新城一郡,在伐吳時,黃權降魏,使曹魏鞏固了對新城郡的控制。

夷陵之戰,最大的輸家是劉備,完全失去了荊襄的控制權,再無兩路出擊的戰略優勢,事實上,劉備真正應該做的並不是著急伐吳,而是收荊州西北方位降魏的三郡,及時止損,繼續保持跟孫吳的聯盟。

而勝了夷陵之戰的孫吳,實際上也算是個輸家,三郡降魏,使得魏國在荊州這個三國戰略核心要地站穩跟腳,孫吳“竟長江所極”,橫貫長江的戰略規劃至此破滅,所以,最後統一全國的,從軍事戰略上考量,只可能是魏國了。


稚君


蜀漢在夷陵之戰後的一蹶不振,不單單是夷陵之戰中損失的那五萬兵馬造成的。


漢中之戰後,劉備的勢力達到了頂峰,根據估算,劉備當時的兵力在17萬左右,雖然這與曹操仍然還有很大差距,但比起後來諸葛亮北伐時來說,家底還是很厚的。

並且當時劉備賬下人才濟濟。大將之才,治國賢相,頂級謀士,一樣都不缺。劉備具備了複製老祖宗劉邦,兵出關中,成就帝王霸業的基礎。

然而,正是從漢中大勝曹操之後,劉備集團就開始連續走黴運了。

首先是公元219年10月,孫權背盟,命呂蒙、陸遜偷襲荊州。這一戰下來,劉備保守估計損失了四萬荊州精兵。並且,比損失精兵更嚴重的是,關羽這位“三國第一大將”也被擒殺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兵沒了可以再招,兵不精可以訓練,但好的將才百年難遇,關羽這種大將之才的死,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損失是致命性的。這就相當於劉邦死了韓信一樣的慘。

這裡我們不妨可以YY一下,假如關羽在丟了荊州之後,逃回益州,後來的夷陵之戰,乃至後來的諸葛亮五次北伐,還會打的那麼艱難嗎?

或許,不會吧。

荊州丟了之後,公元220年初,劉封因為不救關羽,以及他和孟達的矛盾,由他鎮守的上庸三城被魏國奪了去。丟上庸一損失對劉備來說,與丟荊州一樣,也是雙重打擊。

一方面,按最保守估算,劉備損失了幾千精兵和幾千土著兵;

另一方面,上庸三城的丟失,使劉備少了一條兵出中原的出口。自此之後,劉備就只能出漢中,才能北伐中原。缺少了對曹魏出其不意打擊的可能性。(出兵的口子少,就意味著曹魏可以集中兵力只防一個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死後,蔣琬曾經策劃從漢中沿漢水東下,先攻取上庸,再攻取襄陽,繼而北伐中原的策略。如果上庸當年沒丟,蔣琬的這個計劃,也不可能因為礙於難度太大而不了了之。



你以為到這裡,劉備的黴運就結束了嗎?

對不起,還早著呢。

公元220年夏,劉備帳下第一謀士法正突然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

法正的重要性,不用多了說吧?諸葛亮在夷陵之戰後就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一定能制止主上的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也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三國志·法正傳》

所以法正之死,就相當於劉邦繼沒了韓信之後,又沒了張良。之前是胳膊沒了,現在連腦子也沒了。



公元221年,由於曹丕篡漢,漢朝滅亡,劉備決定稱帝。一來,他早想稱帝,二來可以靠稱帝這件事鼓舞士氣。一掃這一年以來的黴運。

然而,稱帝這件事並沒有起到清掃黴運的作用,之後的事,讓劉備更糟心。

公元221年夏,劉備決定東征荊州,為關羽報仇。但大軍還未出徵,張飛就死了。之後沒多久,黃忠也在成都病故,兩人都死在了夷陵之戰前。

到了公元222年,即夷陵之戰期間,蜀漢的驃騎將軍馬超也在成都病死了。

馬超的死,宣告了劉備自立漢中王時期的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全部都不在了。

馬超死後沒多久,劉備即遭遇夷陵之敗。而這一敗,劉備所有的精銳,全部斷送。

首先是兵員上的損失,保守估計是兩萬,最多是四萬。(《傅子》記載的數據,“吳軍總共消滅了八萬蜀漢軍,劉備僅以身免”,這是扯淡數據,不可信)

其次是人才方面的損失。此戰失利導致蜀漢戰死人才不計其數,其中較為出名的且有記載的包括:張南、馮習、土著部落首領沙摩柯、傅彤;鎮北將軍黃權的歸路為吳軍所截斷,不得率眾向曹魏投降;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時被東吳將領步騭截擊而死。

前面說了,劉備稱帝前死了關羽、法正,這相當於劉邦沒了韓信、張良。而劉備在夷陵之戰前後又陸續沒了張飛、黃忠、馬超、張南、馮習、傅彤、黃權、馬良。

這就相當於,劉邦在沒了韓信、張良後,又沒了曹參、周勃、樊噲、陳平、彭越。

蜀漢政權最缺的就是人才,而劉備在夷陵之戰的人才損失,幾乎是雪崩式的。這妥妥就是要散攤子的節奏!

縱觀三國時期,沒有一個軍閥在損失如此多人才後還能繼續堅持的,一個都沒有!當年袁紹在官渡慘敗,元氣大傷,瞬間就把袁強曹弱的局面葬送了;曹操在赤壁大敗,元氣大傷,雖然後來曹操還能屢次南征,但他也喪失了一鼓作氣平江東的銳氣。

另外,除了精兵、人才的損失,蜀漢內部的動盪也是致命性的。

公元223年初,漢嘉太守黃元聽說劉備大敗的消息,立即起兵造反。緊接著,南中的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雍闓,越雋夷王高定全部宣佈造反。截止到劉備病死時,蜀漢接近一半的國土都反叛了。


蜀漢地盤本來就不大,一下四個郡造反,哪裡經得住這種連環打擊的折騰?這妥妥是要亡國的節奏。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還沒呢。

公元223年4月,對於蜀漢最大的打擊終於還是來了——精神支柱劉備去世。

劉備之死就相當於——劉邦死了。

大將死了,謀士死了,群臣死了一大半,精兵也死了一大半,現在連主公也死了。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劉邦團隊幾乎全死了,就剩下一個蕭何還在扶持劉盈苦苦支撐。

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是他胡說八道,他只是在陳述客觀事實而已。

劉備臨死前,蜀漢的情況說句不好聽的,離亡國也就只差半步路了。

不過好在當時魏吳交戰,無暇顧及蜀漢,而諸葛亮等人也是殫精竭慮,力保劉禪。蜀漢也就在這種極危險的情況下才熬了過來,又延續了四十年的國運。



總的來說,公元219年—223年,劉備集團在這四年期間的兵力損失起碼在十萬左右。劉備的家底本來就不厚,一下子損失這麼多精兵,元氣必然會大傷。

而且比損兵更可怕的是,蜀漢大量人才在戰爭前後的去世。尤其是劉備的去世,他因為夷陵大敗而一蹶不振,繼而病死。劉備是蜀漢的精神領袖,連他都不在了,蜀漢難道不應該一蹶不振嗎?

如果劉備集團的遭遇放到劉邦團隊上:劉邦死了,韓信死了,張良死了,陳平、周勃等等全死了,就剩下蕭何和不堪大任的漢惠帝劉盈還在苦撐。我估計,中國歷史上應該就沒有漢朝了吧。


Mer86


因為蜀國在三國裡面一直是最弱的,蜀國的兵力也僅有十萬人左右!

那麼有人就會問了,如果蜀國是最弱的,為什麼諸葛亮還一直主動進攻魏國,六出祁山呢?不是隻有實力強大的才會主動發動戰爭嗎?


(夷陵之戰後的三國)

其實不然,這也正是諸葛亮的智慧之處,因為他知道憑藉蜀漢的國力是耗不過強大的魏國的,如果任魏國平穩發展,蜀國將滅亡的更快!只有主動出擊,對魏國進行不斷的騷擾才有可能有更久遠的將來!

對於魏蜀吳三國的實力,很多人其實一直有一個誤區,認為到了劉備佔領益州以後,佔有荊、益兩州的劉備,在實力上已經超過了吳國,甚至是北方的魏國。因為大家都知道荊州的重要性,不僅戰略位置重要,而且土地肥沃,人口眾多!

(劉備劇照)

但是實際上,劉備從來沒有獨佔過荊州! 事實上一直所說的“荊襄九郡”也是嚴重的誤區!漢末荊州從來沒有下轄過九郡,史籍上記載的是荊襄八郡,但通常認為是七郡,即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長沙郡、武陵郡。赤壁之戰以後,曹操佔據了荊州北部的南郡,孫權則只佔據了南郡,劉備佔據了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總共五個郡。雖然看似劉備佔地最多,但是人口最多,位置最重要的南郡卻是在曹操手上!



(赤壁之戰後荊州劃分圖)

劉備借荊州。 後來東吳基於戰略考慮,將部分荊州“借”給了劉備,讓劉備跟他們一起抵禦曹操!因此所傳的劉備借荊州借的只是荊州的南郡!劉備得了益州以後,孫權就派諸葛瑾去索要,雙方關係一度緊張。結果這時候曹操又奪取了漢中,劉備害怕曹操繼續進攻益州,就跟孫權講和,於是兩家重新劃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三郡以東屬於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劉備。但是劉備借的南郡其實還是沒有還給孫權的!

但是孫權認為劉備佔據長江上游,對他威脅很大,於是就發動戰爭奪取了荊州。就這樣,劉備失去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

(孫權劇照)

都說劉備據有荊州便可順江而下取孫吳,北上可取中原。其實相對於戰略要地來說,荊州所能提供的物質和兵員才是對劉備最為重要的!但是其實相對於魏和吳,劉備能從荊州獲得的是低於魏國和吳國的,因為人口最多的郡在他們手中!而據隆中對所描述的進取魏和吳,也只是一種理論可能!而在失去荊州以後,劉備就連理論上的可能都沒有了!

而按照正史所記載,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總共只帶了5萬人,其中還包括了1萬蠻夷,因此說蜀漢的兵力是捉襟見肘的。當然這時北方還有魏國需要防守,因此不可能舉全國之兵,大概估計蜀國總兵力也就10萬左右!

在失去荊州後,重要的地域損失及直接造成的物資損失、人口損失、加之隨後的夷陵之戰的兵力損失都使得蜀漢處於極為困難的境地。此消彼長,佔據了荊州的孫吳更加強大,由此蜀漢也就一蹶不振了!


小祁說歷史


夷陵之戰劉備究竟損失了多少沒有定論,不過正史不是演義,5萬人已經差不多是蜀漢集團機動部隊的總數,加上之前荊州之戰和上庸的損失,蜀漢自然一蹶不振了。

在《三國演義》裡,往往動不動就幾萬、十幾萬甚至近百萬大軍,但是實際上在正史上,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由於長期戰亂,人口損失很大,幾萬人往往就是一支很大的軍事力量了。

像袁紹佔據河北,擁有冀州、青州、幷州、幽州四州之地,兵強馬壯,在官渡之戰也不過糾集了10萬大軍,和演義裡的70萬大軍相去甚遠。而劉備一直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直到赤壁之戰以後才佔據了荊州一部,雖然後來又奪取了益州,但是實力和袁紹鼎盛時還是有很大差距。

劉備剛奪取益州以後,孫權因為索取荊州不成,曾經以武力奪取荊州。劉備親自率軍5萬趕往荊州,和孫權隔湘水對峙。此時劉備還需要留守部隊鎮守益州,帶的並非是其下屬的所有部隊,但是也差不多是機動兵力的上限了。

劉備在益州的統治鞏固以後,他能調動的部隊應該有所增加,後來在漢中之戰消耗不少、但是不管怎麼說,夷陵之戰損失的,肯定是當時蜀漢集團機動兵力的絕大部分,而且也是蜀漢集團裡戰鬥力最強的一部分。

在蜀漢滅亡時,舉國兵力不過10萬多一點,即使夷陵之戰只損失5萬人,也是損失了全國差不多一半的兵力。而此前關羽北伐襄樊失敗、又被呂蒙偷襲荊州,蜀漢集團在荊州的部隊損失殆盡。接著孟達叛變,劉封前去討伐又被擊敗,劉備在上庸又損失了萬餘部隊,所以蜀漢集團在這一時期的總損失,遠不止5萬,可以說損失慘重。

如果不是益州的地理易守難攻,諸葛亮又有能力,能保持蜀漢穩定,慢慢恢復實力,蜀漢可能就此覆沒,只是一蹶不振,算是比較好的結果了。


不沉的經遠


夷陵之戰是劉備的蜀漢集團對孫權的東吳集團發動的一場大規模戰役,據史料記載來看,雙方參戰兵力相仿,各自約五萬人,其中劉備一方真正的蜀漢士兵約四萬,加上一萬左右的五奚蠻夷,最終的結果是劉備僅以身免,當然這可能過分誇大東吳的戰果,但是蜀漢方面損失慘重也是可以肯定的,那麼既然真實的史料不像演義當中記載的舉全國之力的70多萬全軍覆沒,而是四五萬,甚至更少的情況下,為什麼蜀漢卻就此跌入谷底,五六年才得以恢復呢,到底此戰對於蜀漢造成的損失有多大呢?

夷陵之戰

首先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此戰最為直接的損失體現,戰敗損失的數萬士卒以及糧草輜重,當然雖說蜀漢廟小家底弱,但還不至於損失四萬人,甚至可能只損失一兩萬,兩三萬人馬而就此一蹶不振如此之久。

第二,多名將領的陣亡,以及蜀漢集團的旗幟性,靈魂性人物劉備的死亡,巴蜀之地固然有其優越性,但是人才的匱乏也是顯而易見的,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可見損失之大,另外劉備的死亡直接對這個依賴於他的名望建立起來的國家雪上加霜,這也直接導致了蜀漢一蹶不振的最大,最根本,最直接的阻礙的衍生。

第三,最根本的原因,蜀地長期的叛亂,隨著劉備的戰敗去世,臣服,附庸於劉備名望之下的蜀地各部,南中各地太守或望族,開始了自己的小心思,逐漸不服從蜀漢的統治,公開反叛,而諸葛亮無奈只好邊收拾亂攤子,邊防禦曹魏的趁火打劫,邊鎮壓國內的叛亂,我們熟知的七擒孟獲就是在此背景下的發生的,這就也使得蜀漢就此被無端的喪失了五六年的發展機遇,損失不可謂不大。


歷史微探索


夷陵之戰使蜀漢元氣大傷,不僅折損了許多兵馬,還造成了人才斷檔,致使蜀漢從此一蹶不振。

先來看夷陵之戰劉備到底損失了多少兵馬

據《傅子》記載,劉備此戰損失了8萬人,這個數字略高。據《三國志》相關記載,劉備的兵力由四部分構成:

1、劉備支黨,即劉備的前部,此人數為4萬人。出處是孫權寫給曹丕的求救信“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先主傳》中有與之對應的內容“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這應該是劉備的主力部隊。

2、劉備本部。有前部自然有本部,但本部人馬必然不多,我估計大概在一萬左右。

3、武陵蠻王沙摩柯部。《先主傳》載“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陸遜傳》載“斬胡王沙摩柯等首”,可見沙摩柯確實出兵援助劉備。不過其具體人數不詳,估計大概在五千-一萬左右。

4、黃權所部。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以防曹魏,其人數必然不多,大概在2000-3000人左右。

所以四部分相加,劉備的兵馬大概在6萬人左右。而這些人馬基本損失殆盡,劉備“僅以身免”。

別看只有6萬人,但這基本是劉備的全部家底。因為此前關羽丟失荊州,孟達叛逃曹魏,劉封丟失上庸等一系列失敗使劉備至少損失了5萬人馬,這大概佔到劉備總兵力的一半左右。

再加上夷陵之戰的6萬人,劉備在2年之內竟然損失了十萬人之多!

而以當時漢末人口凋敝的情況和蜀漢滅亡時剩餘十萬部隊做參照,這十萬人的損失對劉備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更為重要的是造成了劉備集團的人才斷檔。

荊州集團損失慘重,造成嚴重的人才斷檔

蜀漢政權的核心是荊州集團,一部分留在荊州歸關羽調遣,大部分隨劉備入川。而留在荊州的除廖化、馬良逃回成都外,其餘的要麼戰死要麼投降。

在夷陵之戰的戰備階段,張飛、黃忠相繼去世,劉備又失去了兩員大將。而其餘的中堅將才則在夷陵之戰中損失殆盡,如吳班、馮習、張南、傅彤、馬良等戰死沙場,駐守江北的黃權投降曹魏。

除此之外,半道歸降的馬超、法正也相繼去世。

眾所周知,蜀漢最缺的就是人才,但這一系列的損失造成了蜀漢的人才斷檔。面對慘敗劉備心力交瘁,也知道蜀漢難以為繼,所以一病不起。此時劉備放眼望去,可以信賴之人僅剩諸葛亮一人而已,所以才會託孤於他。

而劉備病重的消息剛剛傳到成都就引起了內亂。先有漢嘉太守黃元與諸葛亮不和起兵叛亂,最終被擒殺。後有南中豪強高定、朱褒、雍闓在東吳的援助下起兵叛亂。

而此時劉禪剛剛即位,蜀漢還沒從夷陵之戰的慘敗中恢復元氣,直到三年後諸葛亮才率軍南征,平定了叛亂。

綜上,地盤的丟失、兵力的損失和人才的斷檔,使得蜀漢在夷陵之戰後徹底喪失了統一天下的可能,只能坐以待斃,而他也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石頭說歷史


沒錯,夷陵之戰劉備確實最多隻損失了5萬人,但你知道劉備有幾個5萬人嗎?況且5萬人只是劉備的表面損失,更深層次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的兩個月前稱帝,以劉備稱帝時蜀漢政權的實力來看,劉備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政權,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相比於曹魏的九州之地,東吳的揚州、交州以及絕大部分的荊州之地,劉備的一州之地,實在是微不足道。

冷兵器時代的土地是有承載人口,而人口直接決定了國力的強盛。

劉備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徹底地失去了荊州三郡的控制,在襄樊之戰及東吳偷襲荊州之戰中,劉備損失了荊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以及關羽治下的5萬荊州軍,以及荊州三郡數十萬百姓的人口損失,以及荊州三郡數千基層官吏,賦稅來源少了三分之一。

劉備稱帝后,整個蜀漢政權治下的人口不到一百萬,軍隊近十萬人,官吏有數萬人,可是十萬人的軍隊,讓劉備在夷陵之戰就損失了一半,這不是絕對的慘敗又是什麼呢?一場戰爭損失了一個政權一半的軍隊,就算是亡國也不奇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劉備一下子就損失了5萬精銳士卒,如果需要再培養5萬精銳士卒出來,至少需要10年, 人口的生長是極其緩慢的,古代士卒如果不是特殊要求,一般至少20歲成年後才能入伍當兵。

然則5萬士卒只有你所看到的表面損失,劉備帶出去參加夷陵之戰的軍隊,是跟隨劉備參與了赤壁之戰、入川奪取益州之戰、漢中之戰,全部都是身經百戰的士卒,這種有經驗的士卒更是難以培養和尋找,要知道在戰場上,一個有經驗的士卒可以抵擋三個新兵蛋子,劉備居然一下子就損失了5萬身經百戰的士卒,這基本上是毀滅了劉備發動對外戰爭的實力,從此, 劉備就陷入了被動防禦而一蹶不振。

好吧,這只是士卒的損失,你注意到了蜀漢基層將官的損失嗎?

夷陵之戰,劉備帶出去的5萬軍隊基本上全軍覆沒,士卒或死或降,軍隊中的基層將官也是如此,劉備手下的將領馮習、張南戰死,別督傅肜因為斷後戰死,蠻族首領沙摩柯戰死,將領杜路、劉寧向東吳投降,大將黃權因為後路被東吳切斷,率領一萬人向魏國投降。

這些都是有名有姓的著名將領,而那些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大多數基層將官全部成建制的戰死或投降,要知道一支軍隊的靈魂的就是將官,如果把軍隊比作一棵樹,將官就是樹的主軀幹,士卒就是樹枝,而首領就是樹根,士卒就算全部戰死,只要將官還活著,就能很快重新組建一支軍隊,而一旦將官全部戰死,要在短時間內組建一支軍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說完了硬損失,還要看看軟損失,軟損失主要是精神層面和影響力方面的,看不清、摸不著,但又真實存在的損失。

首先是軍心和士氣的損失。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想要取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軍心和士氣,曹劌論戰中說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完全靠的就是軍心和士氣取勝的,同樣比如項羽在鉅鹿之戰中的破釜沉舟,也是為了提升士氣和軍心,這是鉅鹿之戰項羽能夠取勝的原因之一。

現在夷陵之戰劉備大敗,5萬精銳全軍覆沒,整個蜀漢政權震動,損失的不僅是人員,而且心理上的損失同樣巨大,體現在對未來充滿悲觀情緒,體現在對外戰爭再也不敢貿然出戰,體現在軍隊失去了戰爭勝利的信心。

一支沒有軍心和士氣的殘餘軍隊,還能有何作為呢?

其次,夷陵之戰也讓劉備名譽掃地。

劉備是一世梟雄啊,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劉備從黃巾起義的184年開始,到夷陵之戰爆發的221年為止, 已經在戰場上摸爬滾打37年了,這樣一個老兵油子,經驗豐富的統帥,並且在赤壁之戰和漢中之戰還擊敗過曹操的劉備,居然在夷陵之戰中,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陸遜。

還輸得這麼慘敗,這讓劉備這張老臉往哪擱啊?

最後,讓蜀漢政權的國際聲望一落千丈。

三國之中,原本就是蜀漢政權實力最弱,實力最弱也就罷了,你還來個全軍覆沒,這叫什麼?這叫敗家,這叫揮霍!

夷陵之戰之前,曹魏和孫吳也沒太把蜀漢當回事,夷陵之戰後,估計曹魏和孫吳會把蜀漢當空氣,都認為蜀漢不是威脅,都一致認為蜀漢再也不可能與自己競爭天下,讓原本對劉備,對蜀漢政權還有些期望的有識之士,希望徹底破滅。

夷陵之戰的失敗,讓所謂的隆中對規劃成為水中花,鏡中月,除了國際上的聲譽一落千丈,在蜀漢國內,也因為劉備的失敗引起叛亂不斷,這就是連鎖反應,或者也可以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

首先是漢嘉郡太守黃元的叛亂,接著就是南中地區的漢族豪強雍闓聯合孟獲、叟王高定等豪強發生叛亂,這都是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引發的,諸葛亮用了5年時間平定叛亂並發展軍力,才達到了北伐的基本條件。

夷陵之戰也是蜀漢衰弱的分界線,夷陵之戰後,蜀漢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條件和實力。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夷陵之戰是劉備犯下的最大錯誤,這是歷史學界公認了的。他不僅在戰略上犯下錯誤,“怒而興師”討伐東吳,將本就破壞的“聯吳抗曹”戰略一再破壞,而且還在戰術上犯下“分兵冒進”的錯誤,七百里連營,被陸遜一把火燒得哭天搶地。

這次戰役的兵力比較為:出征前,劉備統帥兵力大約10萬人,東吳孫權用陸遜為大都督,統帥兵力約5萬人,一把火下來之後,劉備死傷1萬多人,數萬人投降東吳,劉備最終是不是還剩下5萬人,不可考證。總之是一敗塗地。

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損失最大的不僅僅是數量龐大的兵馬。據史載,劉備奪下西川之時,蜀漢的人口總數不過80萬人左右,常年征戰的軍隊數量維持在18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夷陵一戰,劉備的軍隊損失5萬左右,相當於整個蜀漢兵力的三分之一,這大大打擊了劉備的有生力量。蜀漢每幾個人中就需出一人當兵,負擔可見一斑。經過夷陵一戰,蜀漢的壓力更大。

說夷陵之戰是蜀漢有強變弱的轉折點,說是一蹶不振也其實不為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戰略破壞,政治和軍事愈加被動。

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戰略基礎是“聯吳抗曹”。劉備攻取西川后,形勢一片大好。然而關羽卻北上抗曹,導致戰略據點荊州被東吳呂蒙奪走,這使得蜀漢丟失了抗拒東吳與曹魏的據點。東吳殺害關羽,向曹操示好,使得“聯吳抗曹”的戰略局面頓時破壞。這個戰略破壞之後,加上劉備夷陵一戰以失敗告終,蜀漢再政治上和軍事上由主動轉為被動,荊州一失,東吳和曹魏時刻威脅蜀漢。直到公元223年,諸葛亮重新派使者到東吳,重修舊好,建立起新的戰略聯盟,局勢才稍有改觀。但是荊州的喪失,使得這種聯盟缺乏“硬度”。

2.荊州派式微,政治鬥爭加劇,內耗嚴重。

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的逝世使得蜀漢政權內的荊州派日漸式微。在這種情況下,蜀漢內部的派系之爭加劇。曹魏日漸強大,派系存在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皆為保存實力投靠新主。派系鬥爭難以形成合力,內耗嚴重也是導致蜀漢難以振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3.戰將謀臣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劉備取西川的時候,諸葛亮、龐統、法正等謀士如雲,猛將如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有勇有謀,皆可獨當一面。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法正龐統早死,關羽死後,張飛又死,夷陵之戰後,劉備死,蜀漢的戰將謀臣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總共只有幾十萬人口的蜀漢相比較十倍於己的曹魏,就算諸葛亮再天才,也難以撐起一個強大的蜀漢。

綜上所述,夷陵之戰後,蜀漢戰略被動,內耗嚴重,後繼乏人,是導致蜀漢一蹶不振的重要因素。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經濟基礎薄弱,“匡扶漢室”的政治口號原動力不足等等。


青燈問史


夷陵之戰,劉備以舉國之兵東伐孫吳,一戰幾乎全軍覆滅,豈能不一蹶不振?

有人認為,劉備取得漢中,關羽未發動襄樊戰役之前,是劉備集團最鼎盛時期,這個說法不準確。

劉備最鼎盛的時期,應該是在取得益州之後,在漢中之戰以前。漢中之戰,儘管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消耗很大,幾乎把劉備拖垮啦。僅僅是地盤有了擴大,但勢力卻大大地削弱。

01

漢中之戰前,劉備的勢力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接受劉璋邀請,率領數萬步卒入川。

當時,劉璋的主薄巴西人黃權勸阻說:“劉備有驍勇的名聲,現在要以部下的身份對待他,就沒法滿足他的心願;要以賓客的身份對待他,一國難容二主,這不是使自己安全的好辦法。”從事廣漢人王累把自己吊在益州城門上勸阻劉璋,劉璋全都不予採納。

儘管如此,劉璋也不是完全沒有戒心。劉備到達涪城後,劉璋率領三萬精銳步騎,到涪城迎接劉備。

從這個情況分析,劉備入川率領的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人。因為劉璋以主待客,一般而言在兵力上要超過劉備。最大的可能,劉備就是帶領一到二萬人入川。

從當時劉備本身的勢力來看,也不太可能能夠帶領太多的荊州兵力。

劉表控制荊州帶甲十數萬,劉表病逝後,江北主要力量控制在劉琮手裡,劉琦最多控制兩萬,荊州南四郡的駐軍在四到六萬左右。

赤壁之戰後,滿打滿算,劉備就接受了劉表五萬人左右的兵力,這還不算孫權可能接管的劉表的兵力。

後期劉備留給關羽鎮守荊州的三四萬人,以及張飛、趙雲、諸葛亮率領入川的兵力,也需要二三萬人。儘管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在荊州勢力有所發展,但不會達到劉表時期的規模,能夠有一半的勢力就很不錯了。

再說,劉備入川是協助劉璋防禦漢中張魯,如果帶領重兵似乎不太合理。

劉備入川之後,劉璋給劉備做了兵力補充,但也不會太多,劉備控制的人馬最多就是二三萬人。

劉璋父子經營益州二十多年,結合蜀漢滅亡時,人口不足百萬,甲士十萬二千人來看,當時的劉璋擁有十萬兵力,也不為過。

劉備跟劉璋翻臉以後,採納龐統建議,斬殺楊懷、高沛,吞併了其部隊。

劉璋派遣吳懿、李嚴等帶兵阻擋劉備,結果都投降了。劉備圍困成都,劉璋率領城內三萬精兵投降。

從劉備取得益州的過程來看,除了在雒城遇到張任、劉循較為激烈的對抗,幾乎沒有太大的軍事消耗。

因此,劉備佔據益州後,僅益州之兵,勢力就可能在十萬之上。這時,應該是劉備最鼎盛的時期。

02

漢中之戰

215年,孫權派遣呂蒙襲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率領五萬人馬回援公安,關羽率領三萬對抗魯肅。劉備率領的五萬兵力,基本是能夠調動的絕大部分機動力量。

由於曹操此時佔據了漢中,意圖進攻西蜀。劉備與孫權湘水劃界,把長沙、桂陽讓給了孫權。但關羽控制的軍事實力,應該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如果劉備還有機動能力,就絕不會倉促之間與孫權達成妥協,讓孫權輕而易舉就收回了長沙、桂陽二郡。

之後,劉備帶領這五萬兵力離開荊州,回到漢中與曹操集團展開決戰。

從217--219年,漢中對峙持續了近兩年。儘管劉備最後取得了勝利,但劉備集團卻大傷元氣。

第一,曹操撤軍,把他控制地區的人口幾乎全部遷走,戰略物資更不必說,幾乎留給劉備一座空城,劉備並沒有發財。

第二,益州內部,已經到了男兵女運的地步。

根據《三國志·蜀書·楊洪傳》的記載:

“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在漢中前線吃緊的情況。但諸葛亮沒有馬上發兵,卻去徵詢楊洪的意見。

諸葛亮並非不清楚漢中對於蜀中的重要性,唯一的可能是諸葛亮遇到了困難。長久的漢中對峙,勞民傷財,世族百姓怨聲載道,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引起民變,後果可想而知。

諸葛亮以徵詢意見的方式,選定主張積極抗戰的本地士族楊洪,加以重用。委派他徵兵、徵糧、徵發徭役運輸糧草。這足以說明,漢中之戰已經讓益州處於內外交困,處境非常艱難困苦的時期。

漢中之戰後,益州急需休養生息,恢復元氣。但是,在僅僅兩個月後,關羽就發動了襄樊之戰,徹底把劉備集團推向了崩潰的邊緣。

03

夷陵之戰

襄樊之戰,關羽在荊州的精銳全部損失殆盡。不管關羽是否與劉備、諸葛亮存在矛盾,但劉備可以不需要關羽,絕不會不要荊州。

唯一的解釋,就是劉備已經在漢中打得精疲力盡,毫無能力再來援救荊州。

經過一年多的休整之後,劉備才勉強調集了舉國之兵,開始對孫吳的征伐。

史料記載,孫權得知劉備東伐,上書魏文帝曹丕,說劉備出動了四萬人進攻東吳。

這個數據應該是確信的。

第一,一年的時間,劉備不可能在兵力上有很大的補充,主要還是漢中之戰的主力部隊,經過休整以後的勢力。

第二,劉備集團內部,荊州人士很多,劉備已經江河日下,給孫權通風報信的人員不少。孫權的情報應該很準確。

第三,孫權並不敢擴大劉備的勢力,以免導致曹丕趁機背後偷襲。

劉備具體的實力部屬是:

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三萬為先頭部隊,自己率領一萬在後,後期趙雲率領一萬作為後續增援部隊。

進入吳境之後,劉備派遣黃權帶領部分兵力,駐紮江北,防禦曹丕的進攻;派遣馬良勸說五奚蠻族首領沙摩柯帶領一萬人加入。

夷陵之戰被陸遜戰敗後,劉備隻身逃回白帝,收集潰散的部眾,加上後期趙雲帶來的增援兵力,一共兩萬人左右。

這就是,當時能夠調集的所有人馬,這部分兵力在劉備病逝後,也就留在了永安,防禦東吳的入侵。

夷陵之戰,不僅劉備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覆滅,而且將軍馮習、張南、傅肜、馬良、沙摩柯等戰死,黃權投降曹魏,杜路、劉寧等投降孫吳。

在這種情況下,蜀漢徹底崩潰。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不久後病逝。

夷陵之戰是在漢中之戰以後,蜀漢已經精疲力盡,而且又在襄樊之戰後幾乎崩潰的情況下,發動的自殺式的戰役。夷陵一戰徹底斷送了蜀漢的命運,一蹶不振,在所難免。

儘管經過諸葛亮之後大約五年時間的調整,但蜀漢已經沒有了任何對抗曹魏、東吳的實力。艱難維繫著存在,滅亡是遲早的事,縱是智慧如神的諸葛亮也無力迴天啦。


豹眼看歷史


劉備為了關羽張飛報仇的目的,在他稱帝以後,組織軍隊發動了一場對東吳的戰爭,其結果就是在和東吳陸遜的戰鬥中徹底的失敗了,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所率領的部隊被東吳消滅的幾乎是損失殆盡,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以後就撒手人寰。夷陵之戰劉備最多隻損失了5萬人,蜀漢為何卻因此一蹶不振呢?

和《三國演義》裡不同,真實的三國曆史上各家的軍隊規模都不大,以決定三國鼎立局面的三次大戰為例,在官渡之戰前,袁紹控制了河北四州,也不過“眾十餘萬”。在官渡之戰時,曹操的軍隊要分守許昌、徐州等地,在官渡和袁紹對峙的直屬部隊“兵不滿萬”。

而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在赤壁一線的部隊不過七、八萬,孫權命周瑜、程普各領萬人,和劉備的兩萬部隊匯合共同抵禦。夷陵之戰劉備動員了四、五萬人,而陸遜也是帶了五萬大軍來迎戰,雙方兵力總共不過十萬。

我們還可以從蜀漢能動員的總兵力看一下五萬人意味著什麼。鍾會、鄧艾滅蜀以後,蜀漢投降時共有軍隊“帶甲十萬兩千”,這之前鍾會攻佔陽平關和漢中消滅了部分蜀軍,鄧艾擊敗諸葛瞻消滅了部分蜀軍,加起來的總和就是蜀漢能維持的軍隊規模。

但是這不意味這蜀軍能出動十萬以上的部隊,在正常情況下,蜀漢各地都要有一定駐軍,特別是漢中、永安、南中和成都。漢中除了被鍾會消滅的蜀軍外,還有樂城的王含所部和漢城的蔣斌所部各五千,這些都是留守漢中的部隊,並不能機動。而諸葛瞻所帶領的部隊應該是原來的成都守軍,平時也不能動用。實際上蜀漢能機動的部隊,就是投降時姜維所帶的四、五萬人。

所以說,劉備在夷陵失敗損失的部隊雖然不過四、五萬,但是已經差不多是蜀漢機動部隊的所有力量,即使考慮到此時蜀漢國力比後來強,那麼蜀漢的機動部隊也起碼可以說是損失了大半。而且此時的蜀軍是劉備征戰數十年所“糾合四方之精銳”,要靠益州一州之力來恢復是非常困難的。

這也就難怪劉備夷陵之敗以後,先有漢嘉太守黃元造反,後有南中諸郡叛亂,諸葛亮要說“益州疲弊”了。也幸虧益州地勢險要,加上諸葛亮在內政、軍事上都有相當的能力,逐步挽回了蜀漢的頹勢,不僅穩定了局面,還有能力實行北伐。換個能力差點的,估計蜀漢在夷陵之後不久就要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