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真的被“誅十族”了嗎?

龍波基尼



方孝孺的確被誅了十族,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誅了十族的文臣,朱元璋留給朱允炆幾大文臣,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都是名滿天下的儒臣,朱元璋走的很安心,因為朱元璋殺盡功臣,有兒子們做藩王給孫子坐鎮,又有文臣幫助朱允炆治理天下,朱元璋安心的走了,剩下朱允炆如坐針氈,看著這些叔叔們一個個都是藩王,朱允炆坐立不安無心睡眠最後打算削藩。


其實要是朱允炆第一個拿朱棣開刀也許朱棣就直接束手就擒的,可是朱允炆卻先拿其他實力不強的藩王下手,給了朱棣謀反以及招兵買馬的時間,最後朱棣成功的打進了南京奪取了皇位,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知道自己要想被天下文人認可就一定要征服這個天下文人之首方孝孺,但是卻沒想到方孝孺軟硬不吃惹惱了朱棣,朱棣威脅方孝孺你信不信我滅你九族?方孝孺說你滅我十族又如此?方孝孺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滅了十族的人。


什麼叫做滅九族呢?縱向來看就是方孝孺上四代下四代,上四代就是方孝孺的父親、祖父、曾祖父、老祖宗,下四代就是方孝孺的兒子、孫子、曾孫、玄孫,橫向來看就是方孝孺的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這些人為一族,其他人也是如此類推,滅九族就基本把這個家族連根拔起了,那麼滅九族基本就把這個家族滅光了,那麼方孝孺被滅了十族那一族怎麼辦呢?所以就把方孝孺交過的學生全部抓起來湊成一族,不得不說這真是人間悲劇啊。



婉兮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筆者結合自己的採訪以及相關材料,來簡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方孝孺(1357年—1402年),浙江寧海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長孫朱允炆的老師。其書齋名遜志,蜀獻王改為正學,故世稱正學先生。

多年前,筆者出差時,碰到一位來自廣東的祝姓教師。閒談間,他說自己祖上是方孝孺的族人。他還告訴筆者,他們這一支的人,並不認可方孝孺的做法。因為口舌之快,給方家帶來了太多的磨難,他們家族也保受流離之苦。

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建文帝,攻破南京後,朱棣招降方孝孺,方孝孺堅決不從。據說朱棣強迫方孝孺寫詔書。孝孺接過筆,寫“燕賊篡位”字樣,即擲筆於地,邊哭邊罵:“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威脅說:“不怕被誅九族嗎?”孝孺這時候逞口舌之快,厲聲說“誅我十族又能怎樣?”朱棣大怒。最後方孝孺被打進死牢。1402年,方孝孺被處死於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外,朱棣將方孝孺九族誅盡,還把方孝孺的門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併予以處死,被殺者共達873人。

這位祝姓老師的一席話,讓筆者更加相信滅門十族的說法。根據他的敘述以及後來筆者查閱的材料,相信祝老師此言不虛。原來,方孝儒罹難後,噩耗傳回家鄉,族人為躲避殺身之禍,逃到江西鄱陽湖瓦屑壩一帶。後來,又遷居安徽宿松縣西源山,入贅當地大戶祝姓。這位在廣州生活的祝老師,就是這一支的後代。

祝老師感慨萬千,告訴我說:你看,就他這一句話,導致我們族人背井離鄉,九死一生。他講完之後,筆者也唏噓不已。


世界東西


這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知道在我們現在的很多電視劇中,經常可以聽到皇帝對大臣們經常“誅九族”,這個刑罰可以說是非常殘酷了,因為它不僅影響你自己,還會影響到你身邊的人。但歷史上有一位人物,更是被號稱“誅連十族”,但是這件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天下第一大儒

方孝孺,字希直,在當時有著天下第一大儒的身份,在天下文人的心中地位崇高。他效忠建文帝,先後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佔南京。作為天下大儒的方孝儒拒不投降,最終被捕下獄,其後更是惹怒朱棣,最終據稱被朱棣誅連十族。



不大可信

方孝儒株連十族出現於明朝的吳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所著的《野記》,裡面詳細的說:“語益厲,曰:不過夷我九族耳!上怒雲:吾夷汝十族。左右問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在滿清時期更是得到了傳播與流行。


但是在《明史》中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

《太宗實錄》中是“執奸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至闕下。上數其罪,鹹伏辜遂戮於市。”

以上兩書均沒有提到關於株連十族的結果,只是殺死了方孝儒。

相片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蘑菇雅說


《二十四史》的《方孝孺傳》及相關文章對方孝孺的事蹟記錄較為詳實,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方孝孺為什麼要被明成祖朱棣誅殺?

朱棣發兵南京,姚廣孝就向其就方孝孺的事情請求:“兵臨城下那一天,孝孺一定不會投降,請不要殺他。如果殺了方孝孺,就會斷絕天下的讀書人。”朱棣點頭答應。

南京城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全身喪服,日夜嚎哭。


朱棣下令方孝孺草擬詔書,披麻戴孝的方孝孺被召到大殿上,嚎嚎大哭,在朱棣的再三勸說下,仍說“死即死爾,詔不可草”。


朱棣就說,你不怕我滅你九族嗎?方孝孺喊道:便十族奈我何!

正如姚廣孝所言,方孝孺這個人能不殺就不殺,但是話趕話,朱棣也不得不殺,大權剛拿到手,就遇到一位不是善茬的人,殺威總是要做的。


於是,明朝最慘絕人寰的一次屠殺中,還有除了九族外還有方孝孺家人連同門生故舊873顆人頭,整個行刑過程7天,同時受到株連的還有1300多人被髮配充軍。(若方孝孺之遍戮其朋友門生,謂之十族,其九族以內之親則皆盡矣)


1402年農曆6月25日,46歲的方孝孺被誅殺在南京雨花臺東麓。他的學生德慶侯廖永忠的孫子廖鏞和他的弟弟廖銘把方孝孺的屍體殮葬於聚寶門外的山上。


綜上,方孝孺被誅殺原因一是本來就不對付,之前方孝孺為建文帝鞍前馬後出謀劃策如何幹掉燕王朱棣;二是形勢所迫,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對於朱棣而言這是他一生要遵守的信念。

二、對方孝孺的處理,皇帝的繼任者是如何看待的?

利益不同、立場不同,朱棣與其他繼任者對方孝孺的處理是迥然不同的。


永樂年間,凡藏有方孝孺文章的都論以死罪。方孝孺的學生王禾餘暗中把他的文章收集編寫成《侯城集》,方孝孺的文章因此得以流傳後世。


萬曆十三年(1585)三月,釋放了因方孝孺案株連而戍邊者的後代,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共計一千三百多人。


神宗初年,下詔令褒獎建文時的忠臣,在南京建立表忠祠,排位第一的是徐輝祖,排位第二的是方孝孺。


歷史永遠是一面鏡子,有時被裝扮的看不清,最終還是要還原的。方孝孺之死雖然有點迂腐,但是中國大地上不就缺少這樣的硬骨頭嗎?缺少這樣的骨氣嗎?

參考資料:明史講義 (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想學術文叢)、二十四史

圖/網絡


古今歷史研習社


一代文曲星 欲以所學濟世興邦

據史料記載,方孝孺自幼聰明穎悟,後拜大儒宋濂為師,他的學養、文章為宋濂諸弟子之冠。據說他“輕文藝,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出仕,任漢中府教授,後被蜀獻王朱椿聘為世子師。洪武三十一年(1398),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召方孝孺為翰林侍講,對其尤為寵信,日侍左右。舉凡軍國大事,都要先徵求方孝孺的意見。本來身處下僚,境遇窘迫,卻從不墜青雲之志,他所追求的不是高官厚祿、光宗耀祖,而是大禹治水般的忘我犧牲、奉獻精神,其崇高理想是“為斯民謀”。懷抱如此超拔流俗思想 、卻懷才不遇的方孝孺,終於獲得年輕建文帝的賞識,也尋找到了實現自己理想的難得機遇。

既然獲得皇帝倚重,方孝孺欲盡復三代之治( 指夏、商、周),力主復古改制,推行井田,把理想變為現實。他竭力輔佐建文帝省刑、減賦,更改官制,力倡文治,試圖改變朱元璋用嚴刑峻法統治臣民的峻急、戾狠政策。

拒絕為朱棣起草登極詔書 成仁取義 被誅十族

建文元年秋(1399年),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側” 為幌子,發動了同室操戈的“靖難之役”。經四年反覆苦戰,燕軍一舉攻入南京,叔叔奪了侄兒的皇位,朱棣是為明成祖,亦稱永樂大帝。《明史》記載,朱棣率燕軍圍攻南京前,謀臣姚廣孝特意向朱棣提起方孝孺,說:“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朱棣點頭答應了。

燕軍攻克南京時,建文帝闔宮自焚,不知所終。朱棣入南京後,立刻召見方孝孺,請他起草登極詔書,方孝孺堅決不肯。朱棣對其人品學問也很傾慕,有心招攬,於是勸道:“先生何苦自討苦吃呢?我其實是想效法周公輔成王(指建文帝)啊”!方孝孺正色道:“成王何在”?朱棣答:“成王已燒作灰燼”。方孝孺又問:“那為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說:“主少國疑,國家之事必須要依靠長君”。方孝孺不依不饒道:“成王不是還有弟弟嗎?為何不立他”?朱棣有些惱火,不耐煩地說:“此乃家事也”。隨即叫左右準備紙筆,請方孝孺草擬登基詔書。方孝孺擲筆於地,哭罵道:“臣死就死,詔書一定不會寫 ”。朱棣惱羞成怒,威脅道:“不草詔就誅九族”!方孝孺倔脾氣犯了,頂撞說即使誅十族也不會屈從。

朱棣震怒,下令把方孝孺關進監獄,派人四處搜捕其親族、朋友、門生、故舊,每殺一人 ,都故意帶到牢裡讓給他看一看。方孝孺看到自己牽累了這麼多人,心裡十分難過,弟弟方孝友臨刑前特地寫下一首“絕命詩” ,還不忘勸慰他:

阿哥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

華表柱頭千載後,魂夢依舊到家山。

將方孝孺的九族誅戮殆盡後,朱棣仍覺不解氣,索性又把方孝孺的門生弟子作為一族,一併誅殺,史稱“誅十族”,株連宗族親友、門生故舊873人喋血刑場之後,最後方孝孺也被凌遲(千刀萬剮)處死。就義前,方孝孺口占一詞: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忠於舊主,誓死不草詔,自己殺身成仁,還牽連十族873條鮮活生命和其一同罹難,慘烈至極,數千年僅此一例,不僅使“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後世史家也為之唏噓感嘆,將此慘案稱為“儒家之絕唱”。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參見《明史》、《實錄》


鐵馬冰河wu


方孝孺是明朝大儒宋濂的弟子,朱棣攻入南京後,欽慕方孝孺的文學才華,叫他草擬登基詔書,但方孝孺不僅嚴辭拒絕,而且還揭露他篡位,朱棣以誅九族來威嚇他,方孝孺不屈,拒不投降,朱棣大怒,命令將他車裂處死,《明史》中記載為施以凌遲之刑,時年四十六歲。

另外,據史書記載,方孝孺有位兄長叫方孝聞已先方孝孺去世,有個弟弟叫方孝友與方孝孺一同赴刑。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及兩個兒子中憲、中愈事先自縊身亡,兩個女兒在朱棣攻進南京時就跳入秦淮河溺死。並非朱棣下詔賜死,《明史。方孝孺傳》記載的是‘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也就是明成祖朱棣只殺了方孝孺父系族人,並沒有記載滅方孝孺十族之事,滅方孝孺十族最早出自於祝技山的《野記》,一般認為非正史。

祝枝山即祝允明,與唐寅唐伯虎、文徵明丶徐禎卿號江南四大才子,卻屢試不第,仕途坎坷,是著名的書法家。祝枝山是明孝宗朱祐樘和明世宗朱厚熜朝的人,已距朱棣朝廷二百多年,記錄的是真是假難以考證。

方孝孺一案在朱棣的繼位者明仁宗朱高熾朝已經平反昭雪,只是方孝孺一家死絕,已無後代。


德厚致遠


甲:聽說了嗎?皇帝誅方孝孺九族了!

乙:哎,可惜了呀!成王敗寇,敗了就得服軟。

丙:特大消息,特大消息,方孝孺頂撞皇帝,皇帝誅他九族,他竟然說,十族又何妨?然後,皇帝就又加了一族!

甲乙:第十族是那一族?

丙:聽說是朋友門生!

甲:臥槽,我聽他講過幾次學,算門生了,這下完犢子了!趕緊跑!

乙:臥槽,我姑媽的兒子是他朋友,我豈不是也危險了?趕緊跑!

丙:我跟方先生說過幾句話,也不安全了!趕緊跑!

丁:看看,真不能隨便亂頂撞呀,又害死幾百人了!方先生,你是有氣節了,但你的朋友師生何其無辜呀!後世人真的會認為你是英雄嗎?


生活如此無奈


這個事情就說法而言是比較矛盾的,官府史書不論太宗實錄還是明史都沒有提到方孝孺被誅殺十族,但恰恰朱棣在位對實錄是經過幾次修改,所以導致明朝官方史料真實性似乎不大高。

至於被殺人數有一百多人和四百多人的多種說法,但不論如何被殺九族或十族都是極度誇張的,本身來自明代中期祝枝山的野史筆記,儘管是明代人,但可信度也不高。

因為方家首先本身沒有被完全滅族,方孝孺的堂兄弟有活著的,他叔父方克家和方克家兒子方孝復就沒有死,按血緣關係,方孝孺和方孝復是堂兄弟,如果當真牽連九族十族,顯然方家近親血緣關係內都不可能留有活口。但方孝孺本家多半被殺了,這個是可信的。如果從事實依據來說,反而明史或明實錄依據殺方孝孺本人家庭內百餘人可能還接近事實了。

被滅十族就明顯屬於後世誇大其詞了。


何運超


青年學者團—程世利,季我努學社青年學者

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石景區內小山丘旁有一座不起眼的墓葬,墓裡葬著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思想家方孝孺,方孝孺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師,但卻不幸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在封建社會因謀反等重大罪行時才會誅九族,九族即親屬。一般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兒之子、己之同族;母族三是指母之父、母之母、從母子;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此刑法己極為殘酷,為何方孝孺遭受十族?

建文元年明朝統治者內部發生爭取權利之戰,燕王朱棣揮師南下發動靖難之役,並最終戰勝建文帝奪取了最高統治權,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樂,正式稱帝。方孝孺遭受此難原因主要一下幾點,建文帝即位後,著手削藩,方孝孺曾積極參與其事;朱棣起兵後,明王朝討伐的詔書、檄文都由方孝孺執筆;方孝孺長期擔任建文帝的教師,充當師傅和朋友的角色,在燕王起兵前後出謀劃策。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建議曰:“燕兵久頓大名,天暑雨,當不戰自疲。急令遼東諸將入山海關攻永平;真定諸將渡盧溝搗北平,彼必歸救。我以大兵躡其後,可成擒也。今其奏事適至,宜且與報書,往返逾月,使其將士心懈。我謀定勢合,進而蹴之,不難矣。”燕兵至江北,方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許以割地,稽延數日,東南募兵漸集。北軍不長舟楫,決戰江上,勝負未可知也。”

燕王稱帝后鑑於方孝孺的影響,“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命方孝孺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寫下“燕賊篡位”,拒絕為燕王服務,惹怒燕王,最終創造性的下令誅十族,出去九族外牽連其親友學生計870餘人遇害。方孝孺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被誅十族的人。


程老師侃史


肯定的回答你,是的!明朝忠臣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處死後,並且被誅十族以解恨。大家經常會聽說誅九族這個說法,那誅十族多的這一族和方孝孺有什麼關係。



歷史上被誅十族的人也僅此方孝孺一人,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是篡位而當上皇帝的。朱棣因不滿侄子建文帝削藩而起兵叛亂,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稀裡糊塗的就把建文帝給趕了下來,換成建文帝逃跑不知所蹤。作為大明朝的忠臣方孝孺是誓死不願效忠朱棣的,私下裡用很多方法來抗議朱棣的行為。


對於方孝孺的做法,朱棣礙於他在仕林中的地位也處處忍讓,後來朱棣讓方孝孺這個仕林領袖為自己發表文於天下,好讓自己這個皇帝當的明正言順。而方孝孺卻在朝堂之上大膽的寫下了燕賊篡位的字樣,這樣徹底的惹怒了朱棣下令誅方孝孺九族,而方孝孺卻不懼當堂就回了朱棣一句誅我十族又何妨。

古代一直都有誅九族的說法,第一次出現誅十族的說法,朱棣為了洩恨就把方孝孺的學生當做第十族給殺了,並且這十族都是被凌遲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