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为什么没有三国火?


前言:战国时期战乱不休,名将如云,群星璀璨,百家争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斗争,政治博弈和文化学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之所以后世对其印象不深刻,了解非常有限,相比家喻户晓的三国相差甚远,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文字记录相对较少。

说起三国,可谓家喻户晓,上至耋耄老人,下至幼童,都能说上几段三国英雄故事,比如三英战吕布,赤壁大战,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大部分人接触这段历史最早还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三国演义。

虽然演义不是历史,但是对于三国历史的普及和推广作用很明显。三国故事历代的传颂也起到重要作用,早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前,历代就有三国故事变为说书和剧本的素材,广为传颂,代代流传,罗贯中的小说很大程度上是在前人故事的基础上加工整理的。

战国历史为什么没有三国火?


另外,三国志正史的记载非常详细,纪传体史书对每个历史人物描述很细致,还有汉书中也有三国人物的记载。而且,关于三国历史的当代小说和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这是推广普及最快的方式。

因此,三国演义的趣味性和三国志等正史的严谨性结合,让三国时期成为中国人最熟悉亲切的一段历史。

相比而言,战国时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大家了解战国时期,主要还是通过司马迁的史记,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笔优美,可读性非常强,曾经是笔者最爱的历史书,尽管如此,由于是文言文,没有一定古文功底的普通人还是很难读懂。

写战国时期的经典小说主要有两部,一是明代的冯梦龙,一是当代孙皓晖的大秦帝国,但是普及程度跟三国演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另外还有很多的网络小说或历史剧比如寻秦记,很大一部分人是通过看这种荒诞离谱的故事才对那个伟大时代有一知半解。

战国历史为什么没有三国火?


第二,战国跨越年代太长。

三国历史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司马氏统一三国,建立晋朝,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故事发展情节非常集中,众多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都聚集在一起,彼此重叠交错,盘根错节的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一波三折之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让三国历史本身就呈现出小说的精彩和故事性,好比今日好莱坞大片众星云集的感觉,自然是非常吸睛。

然而战国时期,从三家分晋韩赵魏诞生到秦国统一中国长达230年左右的历史,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对孤立,彼此之间关联性会小很多,从而对于后世来说趣味性缺乏,这是战国历史流传度低的重要原因。

战国历史为什么没有三国火?


第三,秦帝国的暴政和骤然灭亡。

由于秦二世的暴政,迅速灭亡在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秦国自孝公开始六代君臣的努力毁于一旦,中国历史出现一个巨大的真空,历史文献记载还没有来得及去弥补上,秦帝国就轰然倒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

而且后代一致认同是秦国是虎狼之国,对于吞并六国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因而不大愿意面对这段历史。这也是战国时期历史不为人所知的重要原因。

战国历史为什么没有三国火?


因此,由于这三个原因,战国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上三国历史,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后记:笔者多年一直在战国历史中耕耘,希望对普及推广那段华夏民族最光辉璀璨的历史有所贡献,也希望有更多的热爱中国历史的朋友加入进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