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张廷玉夜晚去找让雍正生气的孙嘉诚?

红雨说历史


张廷玉连夜去拜访孙嘉诚,正是奉了雍正的旨意和要求。

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正在和上书房大臣们商议新铸制的铜钱,孙嘉诚便与户部大司徒阿灵阿打闹到了雍正面前,并且当着雍正与朝中重臣的面大谈新制铜钱的弊处,而这也让雍正大吃一惊。

雍正并不是太懂经济,况且久居官场对于民间的货币流通也并不了解,因而孙嘉诚的爆料让其大位惊恐,更是对于八爷党等人的歹毒之心感到了后怕。但是雍正也非常清楚,他当初将八阿哥胤禩加封为总理王大臣,就是为了安稳住八爷党,同时也是想拉拢其为自己效力,现在看来,拉拢已经是没有可能的,唯一能做的只有现将其稳住,毕竟这个时候雍正处于刚刚继位的状态,八爷党在朝中的势力太大了,涉及的面太广了。

所以雍正明知道孙嘉诚是对的,也知道孙嘉诚一心为公、毫无私心,但是依然非常严厉的批评了他,而这样也仅仅是做给八阿哥等人看的,在雍正心里已经是非常认可孙嘉诚了。

所以,当孙嘉诚借酒浇愁回到家中的时候,发现上书房的首辅大臣张廷玉站在了自己面前,而张廷玉正是按照雍正的意思并且是带着雍正的旨意来到了孙嘉诚家里。

雍正让张廷玉连夜前往孙嘉诚的家中,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孙嘉诚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

首先,雍正看到了孙嘉诚的能力和品行,这一点让雍正非常的钦佩。

孙嘉诚不畏强权,坚持公理,并且敢于据理力争的精神品质像极了雍正自己,雍正正是从孙嘉诚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那种“孤臣”的影子,进而对孙嘉诚有着非常好的印象而孙嘉诚不仅敢于直言,更是有着相当高的能力,完全是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行走于官场,而不是靠着溜须拍马,这就更加的让雍正感觉到了难得之处。

雍正想要推行新政,需要的就是像孙嘉诚这样不畏强权、敢于为百姓说话、敢于批判弊政之人,此时的雍正对于孙嘉诚也必然是求贤若渴的。

其次,雍正非常清楚八阿哥胤禩延揽人心的本事,所以让张廷玉连夜去找孙嘉诚,就是要第一时间吧孙嘉诚拉到自己的麾下。

八阿哥一直以“贤王”著称,他最为高明的手段就是善于收买人心,就连康熙对此也是深恶痛绝,这一点雍正也是非常清楚,更加的是非常的忌惮。此时此刻,好不容易出了孙嘉诚这样一个诤臣可以帮助自己,决不能在让八阿哥胤禩他们抢先争取了过去,所以雍正这才让张廷玉连夜前往。

而此时的雍正在朝堂之上更是为了维护八阿哥等人批评了孙嘉诚,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八阿哥,因而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去召见孙嘉诚,而让张廷玉深夜前往,也是局势所需和形势所迫。

再次,张廷玉也是在帮助雍正对孙嘉诚进行最后的考察。

在此之前,孙嘉诚并不为人所知晓,其口碑圈子也仅仅是局限在李绂这样的清流之辈,朝中包括雍正在内的许多人对其并不了解。而张廷玉既是连夜造访,同时也是突然的登门,对孙嘉诚进行考察,考察起品行。而看到孙嘉诚窘迫的生活状况时,就连张廷玉都不禁是肃然起敬。


令孙嘉诚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雍正非但没有处罚自己,反而重用了自己。

当孙嘉诚看到张廷玉的时候,以为自己彻底惹怒了雍正皇帝,自己将要面对身死的结局。然而经过与张廷玉的一番交谈,孙嘉诚知道自己已然没有了生命之忧,也顺势放下心来。

而令孙嘉诚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今天咆哮公堂,顶撞皇上和上书房的大臣,雍正非但没有处罚于他,反而是将其从六品的主事直接升任为三品的御史,孙嘉诚瞬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心里变化,感受到的是诚惶诚恐。

孙嘉诚也最终没有让雍正失望,其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尽心尽力的办事,只是最终也因为自己的执拗为年羹尧所杀,让人倍感唏嘘。


雍亲王府


孙嘉诚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出现,为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的整顿吏治,清理亏空增加了色彩,对于孙嘉诚这个人无法评论,说他有正义感,表达的有些过头,说他缺心眼;可他看事情非常准确,别人看明白了不敢说,他孙嘉诚是看明白了就说,不畏权贵。

一个微末小吏为了雍正制钱事,一炮打红,这就是孙嘉诚与其他朝廷官员不同之处,不过这也注定他孙嘉诚对寿命不会太长,因为他挑战的都是当朝权贵。



【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孙嘉诚应该就是雍正朝的“孙嘉淦”,在雍正朝对这个人物有简单记载: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

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孙嘉诚最后被年羹尧给杀了。看来做一位正直的大臣也实属不易,这次是因为雍正皇帝刚刚登基的雍正“制钱”的铜与铅的配比,孙嘉诚与户部主事发生了纠葛。



【张廷玉为何来到孙嘉诚家】

制钱的“铜与铅”的比例解释起来毕竟复杂:铜的比例高,制钱漂亮,但是容易让老百姓吃亏,因为制钱是为老百姓准备的,是零花钱,可最大的弊病是它能熔化后制造铜器,所以铜的比例高又好看,吃亏的是朝廷及老百姓。

孙嘉诚提出的异议直接触犯了利益集团,孙嘉诚作为一个小小户部办事员是无权干涉的。因为孙嘉诚对奏报不可能到达皇帝面前,可事情闹大了,弄倒了养心殿的雍正皇帝都知道他孙嘉诚。




孙嘉诚对这次大闹户部,无非有两个下场:

一、卷铺盖滚蛋回家。二、引起雍正皇帝主意,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制钱制度,没想别的。

不过孙嘉诚的这种咆哮实在有失体统,这让雍正皇帝大怒,差点让孙嘉诚滚蛋回家。可当雍正皇帝了解内情以后,雍正帝反而喜欢上了孙嘉诚,这是孙嘉诚没想到的,所以张廷玉来到了孙嘉诚家,孙嘉诚的运气来了。

拿一个小小的孙嘉诚还用上书房首辅大臣上门亲自抓吗?张廷玉是来考察孙嘉诚并要启用孙嘉诚为督察院左都御史,连升三级。
【张廷玉转达雍正帝口谕】

雍正皇帝好就好在“任人唯贤”,不但没有怪罪孙嘉诚,因为孙嘉诚弹劾的对,立即采纳。户部原定铜六铅四制钱的一千万枚马上改变了一百万枚,这是张廷玉说的。

重要的是;孙嘉诚由一个户部六品吏员直接任命为正四品的督察院左都御史,这是孙嘉诚没想到的。张廷玉到把雍正帝气的发昏的被孙嘉诚家里是来宣诏的。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29期总268期)


日尧居


孙嘉诚揭露制钱弊端这一段很精彩,充分体现了雍正的帝王心术和厚黑政治学。

首先,孙嘉诚和阿灵阿大打出手,闹到雍正面前,雍正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因为阿灵阿是八爷党的铁杆亲信,现在有人公开反对他,对于刚刚继位、手上无人可用的雍正来讲,是一个送上门的可用人才。

于是,雍正第一句话问的不是双方打闹的是由,而是试探孙嘉诚的底细,雍正这一段话说得非常艺术,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康熙五十八年的进士?除了分到翰林院做编修以外,无论外官京官有几个能做到六品的啊?不知道你怎么钻私打点走了谁的门路,官升的这样快了,还不安分,竟然与本部堂官撕打。”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到底是谁的人,给我从实招来。”孙嘉诚当然听懂了话里的意思,于是简单的介绍了自己,是康熙朝的探花,但在几个衙门都受排挤,最后降为户部主事。这样雍正心里就有数了,这是一个清流,没有任何依靠和派别,对于这样的人,正适合收为己用。

接下来,孙嘉诚揭出了钱法的弊端,雍正意识到,八爷党又在给他挖坑了。等到孙嘉诚当场顶撞八爷,雍正表面上发怒,实际上已经把孙嘉诚当做自己人了。

在场的八爷、十三爷和隆科多都是官场老油条,自然也都看出孙嘉诚即将被重用,于是,张廷玉夜访孙嘉诚,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事即政治,这一段充分体现了政治斗争的精髓与艺术,是整部剧十分精彩的一幕。


fujuoo



张廷玉,先不说他的职位是有多么的高,就单说他的为人处世原则,倘若他大晚上的去找某个官员,甭管这个官员是大官还是小吏,这都能说明,张廷玉是受了皇帝的安排或指使。

题主所说的事情,则是发生在雍正朝初期,一个户部的办事员,一个微末小吏,因为制钱比例之事,与户部主事大吵特吵,大打特打之后,最后闹到雍正面前的事情。而这个微末小吏则正是张廷玉也晚“拜访”的这位:孙嘉诚。


孙嘉诚是《雍》这部电视剧里人物,对应到历史上,应该就是孙嘉淦,字锡公,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纵观前后历史,一位谏官,几乎都活不长,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与当朝权贵们作斗争,可想而知,斗硬了明面,却输掉了暗面。在《雍》电视剧里,孙嘉诚最后是被年羹尧给杀掉了。


还是说回孙嘉诚在与户部主事因为制钱比例问题大打特打之后,最后闹到了雍正面前,用现在职场的话来讲,办公室大打出手,最后去到大领导面前,基本上都是先各给五十大板,然后,为警告他人,则会对当事人作出一些处罚,孙嘉诚也不例外,虽说他发现了制钱比例的问题,且一开始他也逐级上报了,可谁曾想这件事到了户部主事那,户部主事却作为儿戏,并未重视此事,这倒好,一下子惹怒了孙嘉诚,扬言要到皇上面前举荐户部主事,如此,两人当场扭打起来了。


但到了雍正面前,雍正还是给了孙嘉诚“五十大板”,斥责他回家待命,孙嘉诚本怀着一腔热血,上报缘由,可谁曾想,落得这么个结果,对于孙嘉诚来说,这个结果着实有点难以接受。


但好就好在,事后雍正对这件事从头到尾梳理了下,发现孙嘉诚上报的问题是一个确实存在的问题,雍正对孙嘉诚的所做所为开始有了兴趣,于是就安排张廷玉到孙嘉诚家。

就如文章开头所说,堂堂上书房大臣,皇上面前的红人,平日里日理万机的一个人物,却会在大晚上到了一个微末小吏家,且从电视剧里张廷玉的着装来看,则是便服,这直接证明了对孙嘉诚来说,这是好运来了。


果不其然,张廷玉此次前来,正是奉了雍正的指令来考察孙嘉诚,通过与孙嘉诚的聊天中,张廷玉当场宣布重新启用孙嘉诚,并且给予的是督察院左都御史,与原来的官职相比,可是连升了三级。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寒舍阅独


这说的是雍正刚刚登基,老八拿出新朝制钱样本给雍正,不料遇到孙嘉诚一路顶撞告到雍正面前,一通针砭时弊的分析把雍正的新朝通宝骂成粉饰太平的弊政。雍正一气之下怒斥孙嘉诚,导致孙嘉诚心灰意冷,不料却遇到雍正的亲信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夜访。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雍正惜才,特意派张廷玉夜见孙嘉诚。

雍正刚坐上大位,但这位置离坐稳还早得很:昔日夺嫡的竞争对手老八的势力盘根在整个大清政府各个部门内;大清王朝刚刚结束康熙皇帝超过半个世纪的统治,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位新皇帝的领导。



此时的雍正,最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一批有能力而又忠心于朝廷的人才。只要笼络到足够而又合格的人才,就能对朝廷上下各个行政军事部门进行有效的换血,进而巩固自己对国家权力的掌握。

孙嘉诚这个愣头青,恰恰就是雍正想要的人才:

首先,孙嘉诚有能力。当着皇帝和上书房大臣们的面,一番激烈而又冲动的言论,虽然扫尽了雍正的脸面,但也清楚而又精确地指出了新朝通宝金灿灿的外表下,老八给雍正挖的大坑。

其次孙嘉诚有一胆忠心,孙嘉诚可谓是冒着身死的危险,跑来顶撞雍正的新朝制钱的。这虽然让雍正脸上无光,但却恰恰是雍正最欣赏的,小伙子啊,朕真的很欣赏你的勇气和忠心啊。



此时的雍正表现的怒火冲天,狠狠地训斥孙嘉诚,实际上何尝不是因老八这一手阴人的手段而怒,同时何尝不是在保护孙嘉诚,利刃早早亮出来,折了可惜啊。当然也是敲打敲打孙嘉诚莽撞的性子。

因此,张廷玉夜访,完全就是雍正惜才,派来安抚的。张廷玉是什么人,雍正的臂膀啊,足见雍正对孙嘉诚是多么的重视。我相信如果不是勤劳的雍正忙着批折子,肯定自己亲访了。


一氧化二氢


雍正这个人以前有冷面王的称号。为了在康熙面前树立一心办事,无意争权的形象,雍正这个人是自成一派,手底下的人并不多。除了十三阿哥、邬先生、年羹尧、田文镜、李卫等人,雍正其实是势单力薄的。很多关键的时候,雍正都是靠着十三阿哥的人来扭转乾坤的。

雍正做了皇帝以后,自然也明白了这一点。朝廷那么大,手底下如果没有自己的亲信,他这个皇帝也不过是有名无实罢了。为此,雍正是迫切希望能够培养一批自己的心腹的。

雍正用人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喜欢用一些非主流的人来替自己办事情。可能是这样的人,雍正心里面比较踏实。比如邬先生是大闹过考场的,并且还被朝廷通缉过,最后成了残疾。李卫是他收留了,从小就跟着他,没读过书,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田文镜就更不用说了,没有雍正的提携,他是什么都干不了的。

从这一点来看,孙嘉诚是非常符合雍正的用人标准的。孙嘉诚这个人长相丑陋,做事情一心为了朝廷,不顾世俗的眼光,得罪了大部分同僚。

孙嘉诚为了新钱的事情不惜和上司打了起来,并且还闹到雍正这里。以雍正的才能,他自然明白孙嘉诚是个干事情的人,而且孙嘉诚关于新钱的看法肯定是正确的。孙嘉诚说出新钱的弊端,新钱含铜过高不利于民间流通,使得官商趁机钻空子,上下其手,赚取大量差价。

但是八爷胤禩等人的理由也说得过去,毕竟这批钱是雍正铸造的第一批新钱,关系到新朝的气象,朝廷的颜面。同时,这种比例也是康熙赞同的,雍正这个时候权力并不稳定,不好一意孤行。另外,毕竟孙嘉诚职位过低,做事情做得过于孟浪了,并且他还顶撞了总理王大臣胤禩。这种情况下,雍正不得不批评了孙嘉诚,以安抚身边重臣的心。实际上雍正对他肯定是非常满意的,这便有了后来他派张廷玉去见孙嘉诚。

从张廷玉和孙嘉诚的对话中不难看出,雍正第一眼就认定了孙嘉诚是个好官。因为孙嘉诚和田文镜是一样的,为了朝廷,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完全不计较个人的厉害得失,雍正对这种人是非常欣赏的。他让张廷玉这个重臣是去见孙嘉诚可谓是给足了孙嘉诚的面子,同时雍正一下子将他从六品的户部主事升为了三品的督察院监察御史,可以说必定收复了孙嘉诚的心。此后,孙嘉诚必定对雍正怀有知遇之恩,雍正也因此多了一个一心为自己办事的帮手。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