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刘恒坐上皇位之后,全力铲除了吕雉党羽,为何将张嫣留下?

ChungKeung


张嫣作为刘邦和吕后的亲孙女,她的母亲是鲁元公主,父亲是赵王张敖(张耳之子),这样顶级的显赫家庭出身,她本应当是幸福的一生。但可惜的是,因为吕后的野心勃勃,最终让她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张嫣的十一岁的时候,惠帝刘盈打算选立皇后。大家知道,在刘盈当皇帝期间,大汉帝国的最高权力,实际控制在吕后手里。对于刘盈来说,他自然希望能够从吕后手里把大权夺回来,而选择皇后则是刘盈很好的一个夺取机会。

因为,刘盈只需在功臣子弟中选择一个女子联姻,那等到这个女子当上皇后,他的父亲、兄弟等人的权力,都可以得到超越常规的上升。大家知道,在两汉时期,外戚在朝廷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吕后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大的权势,就是因为她的外戚身份。



所以,等到刘盈册立皇后,那他的这位皇后自然就成为名义上地位最高的外戚,同时,皇后的父亲、哥哥弟弟、叔叔伯伯自然都会成为朝廷新贵,他们和皇帝的母亲、舅舅们在一起,就相当于是两大外戚集团并存,这样不管他们权力如何分配,刘盈都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借力打力,最终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吕后就做主将十一岁的张嫣嫁给刘盈做皇后。因为,张嫣的父母虽然是鲁元公主和张敖,但问题是,鲁元公主是吕后的女儿,而张敖当年差点被刘邦杀掉,还好吕后的极力劝阻才逃脱一命,后来他们两个都是以吕后唯命是从。所以,张嫣当皇后,吕后依然是独一无二的最高外戚。

但是,对于刘盈而言,首先从权力博弈的角度来说,他肯定是不愿意娶张嫣为妻子;其次,从情理上来说,娶自己的亲外甥女,关键还只有11岁,刘盈心里自然很难对他产生感情。所以在结婚后,刘盈根本就没有碰过张嫣。七年后,刘盈病逝,18岁的张嫣又在吕后的安排下,成为刘盈儿子刘恭(少帝)名义上的皇后。



等到吕后死后,大臣们共同铲除诸吕氏家族),后拥立汉惠帝的四弟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一方面,满朝文武都知道张嫣与诸吕乱政无关,甚至她还是吕后乱政下的牺牲品,所以大家在诛灭吕氏时,自然不愿意为难她。另一方面,张嫣的父亲是张敖,也是功臣集团中的一员,所以大家就更没有必要杀她。

不过,张嫣虽然幸免一死,但却仍然受到牵连,在刘恒继位后,她被废黜其位,安置在北宫居住,而所谓的北宫,其实就是未央宫后面的一处极为幽静的院落。此后,张嫣生活在北宫中,无声无息,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后病逝,享年四十岁。刘恒下令让其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谥号“孝惠皇后”。

据说,张嫣死后入殓时,宫女们替她净身时惊人地发现,张嫣至死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个处女。消息不胫而走,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称为“花神庙”。


我是赵帅锅


张嫣,吕雉独女鲁元公主的女儿,年仅11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自己的舅舅汉惠帝刘盈,成为大汉皇后。

张嫣是幸运的,因为她在吕雉“亲上加亲”的想法下,成为了大汉皇后;但她又是不幸的,因为皇帝刘盈是她的亲舅舅,面对自己年幼的外甥女,刘盈怎么可能下得去手,因此,到了张嫣去世时,还是完整的“处子”之身。

张嫣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处子”皇后,张嫣长相与品德皆是极美,刘邦就曾评价到,成年后的张嫣,其容貌是戚夫人都不能比拟的。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刘姓诸侯趁机群起而攻吕氏家族,吕后的党羽尽数被诛,张皇后虽与朝政无关,却也受到了牵连,被废黜后安置在北宫居住。

《汉宫春色》载:夫古圣后贤妃多矣,然容与德皆极美而幽废者,惟汉张皇后一人。可见张皇后不光是容貌倾城,且其道德品性也是得到世人所认可的。

张皇后身份尊贵,容貌与品德皆是极美,然终其一生,清风雅静,死后都还是“处子”之身,消息传开,民间百姓均为其怀念痛惜,人们纷纷为张皇后立庙祭祀,并尊奉其为“花神”,而祭祀张皇后的庙宇,也被称作“花神庙”。

诸刘心中同样清楚的跟明镜一样,张皇后虽是吕后一手安排嫁给汉惠帝刘盈为妻,但至始至终,都与朝堂,朝政没有一丝一毫的纠缠瓜葛。

再说了,张嫣好歹是一国之母,岂能如诸吕一般对待?虽然留下了张嫣的性命,但还是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

张嫣的后半生,都居于北宫之中,幽静,无声无息,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直到四十岁时病逝。


公元前163年3月,孝惠皇后张嫣病逝于北宫之中,不另起陵墓,与汉惠帝合葬与安陵。

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哦。


Mr这史香


张嫣是史上著名的“处女皇后”,也是著名“花神”。刘邦曾对大美女戚夫人说:你的美虽然无人能及,但是此女(张嫣)十年以后的美丽,不是你可以比的。

史料上是如何记载张嫣的呢?

“生而妩媚”、“容貌娟秀绝世”、“善气迎人,举止端重”、“温默贞静,未尝见齿,足不下阁”。

张嫣身高:汉尺七尺三寸,1.68米,刘盈比她高2寸多,也就是1.73米左右。

婚前体检资料的描述:

引女嫣至密室,为之沐浴,详视嫣之面格,长而略圆,洁白无瑕,两颊丰腴,形如满月 ;

蛾眉而凤眼,龙准而蝉鬓,耳大垂肩,其白如面,厥颡广圆,而光可鉴人;

厥胸平满,厥肩圆正,厥背微厚,厥腰纤柔,肌理腻洁,肥瘠合度;

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及口鼻腋足诸私病 。

张嫣入宫出于吕雉谋权需要

汉朝的外戚集团是当时最大的政治势力,所谓最大并不是指人数,而是指足以影响朝政的话语权。

吕雉把儿子刘盈扶上了皇位,应该比较放心了吧?不能够。对吕雉,亲儿子刘盈是抗拒的,看到戚夫人的惨状,刘盈无法接受:“这事不是人干的,而我是你儿子,我没办法再处理政务了。”,从此沉迷酒色,年纪越大也就越不听话,这时起,吕雉就开始筹谋接班人以便加强对权利的掌控。

亲上加亲也是原因

吕雉自己就是著名外戚集团首领,深知其害,另外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想创造铁打的外戚营盘,所以就亲上加亲,让外孙女张嫣嫁给儿子刘盈。

张嫣的母亲鲁元公主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弟弟算怎么回事,特别疼爱张嫣的刘盈也不乐意,但在吕雉的雌威下,他们不得不妥协。

张嫣与皇帝刘盈的关系

刘邦当初逃命从车上踹下去俩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女儿,这个女孩就是刘乐,男孩就是刘盈。

张嫣是刘乐之女,那就是吕雉的外孙女;

这么算下来,张嫣是皇帝刘盈的亲外甥女,刘盈是皇后张嫣的亲舅舅,从小看着长大的,刘盈虽然极度好色,而张嫣也确实美艳不可方物,但是对亲外甥女,刘盈确实下不去手。

娃娃高于一切

“姐,皇帝把你买了······”张嫣定婚时才10岁,他的弟弟更小,只是知道皇帝送来金灿灿一屋子东西,然后就把姐姐要走了。

对此,张嫣根本不在乎,在哪儿还不是玩娃娃,于是带着无数陪嫁和300多个娃娃进了皇宫。张嫣很忙,没工夫搭理刘盈舅舅,300多个娃娃都要上妆扑粉,每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偶尔抽出宝贵时间去找皇帝,也是为了要更多的娃娃。

不满现状的吕雉

10岁定婚,12岁迎娶,又宫中2年,转眼张嫣虚岁15,在那个时代生娃已经很常见了,可刘盈和张嫣相敬如宾的“夫妻”状态逼急了吕雉,她开始监视二人的私生活,逼迫皇帝皇后同床,如果能有所出,那通过控制张嫣的孩子就可以继续把持朝政,但是张嫣还是一如既往的玩娃娃,刘盈的逆反心理更盛,不但不行房,连同房都免了。

刘盈心里苦吖,娶进门的皇后没法入手,每天还得倒贴几个妃子陪皇后玩娃娃、过家家。吕雉不能容忍这些,于是她老人家发飙了,后宫嫔妃全去死,只留张嫣在人间。

掳其子杀其母立皇储

但这个目标实现难度有点大,这得多少条人命,无奈,在吕雉的授意下,未经人事的张嫣只能玩起了后宫剧的经典桥段,假怀孕,等到刘盈和妃子所生的孩子降生,直接抢过来说张嫣所出,并立为皇太子。

刘盈死于未央宫的时候,张嫣也才14,吕雉将张嫣所“生”的刘恭立为皇帝,刘恭年纪还小,所以吕雉就理所当然的执掌大权。

嘴比脑子快的结果

后来刘恭长大了,可能是头脑不够灵活,或者说傻,直接就谈起了自己的家仇,自己的母亲被杀,自己被当做别人的儿子,等我成年,一定报仇。吕后很快就知道了,火速废了刘恭并处死,又扶起了刘弘称帝,大权还是吕雉掌控。

吕氏终遭清洗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马上遭到清算,皇帝刘弘也被废黜,刘恒登基,也就是汉文帝,张嫣免死,但被幽禁。

张嫣没有受到清算,因为宫内宫外,朝堂上下都知道她是无辜的,从来也没跟吕雉一起搞事情,再说了,吕雉宠臣审食其都没死,张嫣那么无辜又怎么会倒霉呢。

多年后,张嫣郁郁而终,与舅舅刘盈合葬一处,算是解脱了。

母亲的宽慰&百姓的尊崇

鲁元公主活着的时候,同情自己女儿的遭遇,曾经说过:

以你这么好的容貌和身姿,却终生处子之身,每当我想起你的遭遇,总是肝肠寸断;

你是天仙嫡降,所以始终都不能被凡尘所染;

刘邦也对大美女戚夫人说过:你的美虽然无人能及,但是此女(张嫣)十年以后的美丽,不是你可以比的。

张嫣美貌无人能及,再加上处子之身和一系列早就有的传闻流传民间,所以死后的张嫣被人们奉为花神,张嫣庙就是花神庙。


古今通史


张嫣其实是一个命运异常悲惨的可怜女子,历史上著名的处女皇后。做了那么些年皇后,还玉洁冰清、不染一尘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她守身如玉,而是在于汉惠帝刘盈根本就下不了手。

因为她是汉惠帝刘盈亲姐姐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也就是说刘盈是她的亲舅舅。所有人都会倒抽一口冷气,这不是乱伦么?确实,不但是乱伦,而且还是在张嫣不足十一岁就被强行嫁给她的亲舅舅刘盈为妻。也正是这个原因,刘盈才始终没有兴趣对她下手,让她做了一个带着处女身子孤独老死的皇后。

而违背人伦纲常安排这一切的人,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毒后:吕雉。

吕雉为了一直把控朝政,就把自己的亲外孙女张嫣强制安排给儿子刘盈,其目的就是因为看到刘盈太善良,不能苟同自己的很多做法,期望张嫣给刘盈生个儿子,一来是亲上加亲,二来有助于自己继续外戚干政,三来也想早点要一个完全是自己血亲的小孙子,自己可以继续掌握在手里,把持朝政。

谁知道刘盈才23岁,因为看不惯母亲的种种非人性作为,忧愤而死。至死刘盈也没有让张嫣如吕后的愿,没有给她生一个孙子。但是心机深沉的吕后可没有闲着,她设计让张嫣假装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 将刘恭的生母杀死, 并立刘恭为皇太子。史称“前少帝”。因为刘恭年幼,便由吕后临朝称制, 并仍称皇太后;张嫣则不称太后,仍称皇后。

吕后终于得遂心愿,继续掌控刘汉江山。 吕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刘恭渐渐长大,得知自己的生母已被杀死,自己并非是张嫣的亲生儿子,于是口出怨言说:“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生母而把我当作她的儿子?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之后,一定要复仇!”吕后知道了很担心,于是废掉刘恭,并秘密处死。

吕后另立汉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恒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史称后少帝。 继续由吕后临朝称制。吕后去世 不久,大臣们共同铲除诸吕(吕后的吕氏家族),废黜刘弘,拥立汉惠帝四弟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吕氏亲故虽然尽数处死,张嫣却幸免一死,但是也受到牵连,废黜其太后位,安置在北宫居住, 仍称皇后。

严厉清除吕氏势力的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要放过张嫣呢?

那是因为张嫣自己从来没有作恶,也没有非分之想,她也是一个身不由己的苦命女子。才十一岁不到就逼迫嫁给舅舅为妻,也没有生个一儿半女;其二、严格意义上讲,他不算是吕氏血脉,而是刘氏血脉;其三、她既是刘恒的亲外甥女,又是刘恒的亲嫂子,惠帝一生善良,得位于刘邦,惠帝的皇后,刘恒不得不尊重。

汉文帝后元年(公元前163年)三月,张嫣病逝, 终年四十岁,宫女们在给她净身入殓时才发现她还是处女之身,天下人闻言,无不唏嘘叹息,同情之余,肃然起敬。张嫣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不另起坟,谥号“孝惠皇后”。


谢金澎


吕雉去世后,陈平和周勃除去诸吕之乱,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而作为吕雉一手安排自己的外孙女张嫣皇后,在汉文帝刘恒做上皇帝后,就废了张嫣的皇后位,迁居北宫,但张嫣仍称皇后,刘恒也对这个皇嫂非常礼遇。张嫣为在北宫静静的生活了十七年。



那汉文帝刘恒登基为帝后,为什么会留下吕雉的外孙女张嫣皇后而不杀呢?

张嫣是汉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也就是说汉惠帝刘盈是张嫣的舅舅,但吕雉为了让刘盈和鲁元公主亲上加亲,同时不想皇后的宝座让别人做,就决定让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做皇后。

所以吕后不顾汉惠帝刘盈的反对,坚决让汉惠帝娶张嫣为后,因为汉惠帝是张嫣的舅舅,刘盈不能接受,但因为吕后的坚持,最终年仅十一岁的张嫣被封为皇后。

刘盈因为自己是张嫣舅舅,同时张嫣那时还小,在刘盈心中,张嫣始终是个孩子。所以刘盈始终不愿伤害张嫣。而张嫣因为年幼对于眼前发生一切也弄不太明白。

后来汉惠帝刘盈英年早逝,张嫣虽然名义上是少帝之母,但她当时还是不能左右当时的时局,当然对于吕氏家族所做的一切她也没有参与。

后来吕雉去世后,陈平和周勃除去诸吕之乱,大杀吕氏宗族之人。而张嫣虽然是吕雉的外孙女,但张嫣被封皇后时,张嫣才十一岁,而后来她也没有参与吕氏之事。

因为当时大臣都知道张嫣和诸吕乱政无关,所以汉文帝刘恒会留下张嫣皇后而不杀。

而当时汉惠帝刘盈已经不在,新皇是汉文帝刘恒,所以作为曾经的皇后张嫣再居后位已经不合适,因此张嫣被废去后位,迁居北宫。但因为张嫣始终是刘盈的皇后,刘盈又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所以汉文帝对他这位皇嫂还是非常礼遇,并且张嫣仍称皇后。


就这样张嫣皇后在北宫安静生活了十七年的时间,在张嫣四十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当时宫女在张嫣去世后,给她净身竟然发现张嫣还是一个冰清玉洁之身,这个消息被传除去之后,人们非常怜惜张嫣,于是纷纷给张嫣立庙,尊张嫣为花神。


中孚鉴


其实,吕后死前曾料到,自己百年之后,吕家人或许会被清算。于是,吕后临终前,对吕禄千叮咛万嘱咐,叫吕禄一定不要去给自己送葬,免得为人所制。

可吕禄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吕禄最终还是被人算计,乖乖地交出兵权,而后吕家被灭门。功臣和刘氏诸王对吕家人多狠呢?且不说吕禄、吕台、吕媭这样实权派人物,就是刘章的妻,也被刘章亲自派人杀掉了。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刘章和妻子原本挺恩爱的,刘章妻虽为吕家女,但本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原则,已经彻底倒向了刘家,还是免不了被屠戮的命运。

在权力斗争面前,儿女情长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多巴胺制造的幻觉吧?

吕家人遭遇如此严重的灭顶之灾,但跟吕家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孝惠皇后,却在诛诸吕的行动中平平安安,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通常认为,孝惠皇后是鲁元公主和原赵王张敖的女儿,而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后的独生女,所以孝惠皇后身上流着吕家的血,符合吕后为孝惠帝挑选皇后时采用的亲上加亲原则。

但是,别忘了,虽然孝惠皇后身上流着吕家的血,但孝惠皇后身上同样流着刘家的血,而且流着的是高皇帝身上的血,这跟单纯的吕家人完全不同。

功臣和刘氏诸王再怎么大开杀戒,也不敢轻易动弹对他们地位没有任何威胁的高皇帝骨肉。

为什么我要特意强调威胁呢?

当时的孝惠皇后,只是一个没儿没女的寡妇,她这一生,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底完结了,所以根本不会对功臣和刘氏诸王有任何的威胁。

其实,在诛诸吕行动中,同样逃过一劫的,还有孝惠皇后的弟弟张偃。

实际上,张偃远比孝惠皇后具有威胁性,张偃的母亲是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的母亲是吕后,张偃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被封为鲁王,这跟吕禄、吕台被封王的原因一样。

但功臣和刘氏诸王竟然放过了张偃,只是把张偃从鲁王的位子上给拽了下来,随后给张偃封了王。

所以这就涉及到孝惠皇后在诛诸吕行动中安全无恙的最主要原因了,孝惠皇后和张偃都是张家人,而非吕家人或刘家人,他们也并没有真正依附于吕家,所以就逃过一劫了。

而诛诸吕行动,实际上是一场权力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殒命的,并非只有吕家人,而是威胁以诛诸吕为借口的刘氏诸王,所以,孝惠帝的几个儿子,都在刘恒继位的当夜,被诛杀了,这几个苦命的孩子,身上流着的也是刘家的血,他们也姓刘,他们并没在诛诸吕的行动中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连性命也丢掉了。

所以,诛诸吕的行动,从头到尾都不是针对吕家的,而是以齐王刘襄为首的刘氏诸王的抢班夺权。至于吕家,不过是刘氏诸王的绊脚石,所以被踢开了,而孝惠皇后,并不是刘氏诸王的绊脚石,所以就被留着了。

参考资料:《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遥望燕园


张嫣是吕后的外孙女,也就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后来被吕后强制塞给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当皇后,刘盈根本就没有碰过她,后来惠帝驾崩,刘氏宗亲在诛吕过程中,没有杀死吕后的外孙女。究其结果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张嫣为人温和

张嫣11岁嫁给刘盈,但惠帝对她只有亲情没有感情,所以刘盈一直没碰她,张嫣也就没有怀孕。在政治上,张嫣对权力没有一点欲望。平时为人温和柔顺,行事低调。所以在吕后去世后,人们在诛杀吕氏后人中,自然的就放过了张皇后。

二,刘恒的皇位来路

刘恒的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在诛吕过程中,可以说是一点力气都没出。而且在他当代王期间,吕后并没有为难他和他的母亲,所以他对吕后并无恨意。后来大臣看他挺老实,以为好掌控,就选了他当皇帝。刘恒登基为帝后,全国实行仁政,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好皇帝,所以对张嫣一定和他的为人是有一定关系的。

三、刘恒与张嫣的关系

张嫣虽然是吕后的外孙女,但她也是汉文帝刘恒的外甥女,刘恒是非常顾及亲情的,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并且张嫣完全对刘恒的皇位没有威胁,所以刘恒就把她安置宫中,继续生活。

公元前163年,张嫣过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在北宫病逝,终年四十岁,与汉惠帝合葬在安陵 ,谥号“孝惠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为她入殓时,发现她竟然还是处女之身,消息一出,天下百姓无不怀念怜惜她。纷纷为她立庙祭祀,他的庙宇被后人称为“花神庙”


景观历史


刘邦与吕雉生有一女一子,儿子就是汉惠帝刘盈,女儿名字史书无载,称为鲁元公主,这种情况在各正史中常见,也可作重男轻女一种例证吧,鲁元公主小时随母亲操持家务,因刘邦在外征战而颠沛流离,好不容易汉朝建立,却出现了大敌匈奴,刘邦打算把女儿送去和亲嫁给冒顿单于,经吕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抗议,终于没有成行。另许配给赵王赵耳的儿子赵敖。也育有一位女儿,就是张嫣,刘盈是张嫣的亲娘舅。

刘邦死后吕后擅权,前192年,迷信亲上加亲的吕后,为了使权力更加紧密的联结在吕、刘周围,不顾刘盈的反对,做主将张嫣许配给刘盈,时年十一岁的张嫣成为大汉第二任皇后。(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赵耳原来是信陵君的门客,秦末大乱时与陈余起兵,后来跟从刘邦,韩信打下赵地后刘邦分封他为赵王,张敖经过战争的洗礼却又享有锦衣玉食,长得一表人才,从小知书达礼。而鲁元公主又温淑娴雅,张嫣在优越儒雅的环境中长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天生丽质,有野史说鲁元公主带小张嫣入宫时,戚夫人很喜欢抱她,刘邦说,以后这小女娃会长得比你漂亮。

与甥女成为夫妻,别扭可知,入宫后刘盈一直宠着张嫣,却是亲情之爱,一直未与她同房。吕后因怨恨,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长时间的积恨得到发泄,得意之余,命人叫来刘盈欣赏她的杰作。(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刘盈一见戚夫人的惨状整个人瞬间崩溃,郁气难以释怀,从此自暴自弃,沉迷酒色不理政事,不久死亡。皇后无所出,而吕后又想维护张嫣的地位,便令人把惠帝其他妃嫔的儿子刘恭送给张嫣收养,假称是亲生儿子,继位称前少帝。

刘恭长大后,渐渐知道自己的出身,便怀恨吕后张嫣,说等长大了要她们好看。吕后得知,恐怕以后真会出事,便废了刘恭,另立惠帝另一位儿子刘义,称后少帝。出嫁、当皇后、认子、废帝,都是吕后一手包办,张嫣无权过问,可能也无心和无力过问。就这样,深宫寂寞过了几年。到前180年,一手撑持大汉王朝的吕后死亡,刘汉江山面临大变,齐王刘襄率先发难,起兵讨伐诸吕。长安京中老臣周勃陈平夏侯婴等密谋,联手从诸吕手中夺回政权,废了后少帝,另立刘邦第四子刘恒为帝,即汉文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鲁元公主是刘恒的异母姐,张嫣论外也是他的外甥女,论家事则是大嫂,刘恒与众位老臣都知道张嫣心性安静不喜权力,一切都是吕后安排,她也是政治的受害者之一,政变成功后,除了废掉张嫣皇后之位外,没有牵连其他,张嫣一直住在北宫,前163年病逝,年四十岁。


南方鹏


张嫣的母亲是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的母亲是吕雉,也就是说张嫣是吕稚的外孙女,汉惠帝刘盈的亲外侄女。陈平、周勃等功臣集团诛杀吕氏集团后,为什么没有加害于皇后张嫣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张嫣是汉惠帝名义上的皇后,以臣诛君是大不敬的谋逆,陈平等人不会如此做;其二、张嫣没有任何政治势力,留下无妨,杀之则招天下骂名;其三、张嫣的父亲是宣平侯张敖,而张敖的父亲是赵王张耳,因此张嫣也算是功臣后裔。基于上述三点原因,陈平与周勃等人没有诛杀张嫣。

吕稚一生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就是汉惠帝刘盈,女儿就是鲁元公主,她的儿子当了皇帝,女儿则成了大汉公主与齐国太后。吕稚对女儿十分疼爱,她本想诛杀齐王刘肥,但是刘肥将齐国数座城池划给鲁元公主,又尊鲁元公主为齐国太后,于是吕稚就放过了刘肥一马。后来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两人生下张嫣。吕稚十分宠爱这位外孙女,为了保证外孙女的荣华富贵与吕氏家族的权势,她硬将张嫣嫁给儿子汉惠帝刘盈,并册封为公主。吕后做这件事,受害者是刘盈与张嫣,因为这是乱伦之事,刘盈终生没有动张嫣一下,因此张嫣以处女之身去世,被世人追封为花神。

张嫣年仅十一岁就成了皇后,她在深居后宫,从不干涉朝政,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可以说与政治没有什么关联。张嫣十九岁时刘惠帝死,功臣集团诛杀吕氏政治势力,吕家的大小王侯尽数被杀,但是张嫣是汉惠帝名义上的皇后,群臣却不敢杀她。古代上下尊卑观念十分重,吕稚作为汉高祖的皇后,汉惠帝的太后,群臣都不敢杀她,但是可以杀吕稚的家人与族人。张嫣作为皇后,群臣要是杀了她,无疑于谋反;你可以说少帝不是惠帝亲生的,但是你不能否认张嫣是皇后,作为一国皇后,臣子是不能杀她的,否则跟谋反无异。

最后张嫣还是赵王张耳的孙女,而张耳也属于功臣集团,张耳跟陈平、周勃等人的关系也十分融洽,总不能把老朋友无辜的孙女给杀了吧?能杀皇后的人只能是皇帝,作为臣子万万不能杀皇后;所以功臣们把张嫣留过新皇帝刘恒处理,也算是考验刘恒的政治水平。周勃迎接汉文帝刘恒时,想私下给刘恒说几句话,很可能就是要求刘恒把张嫣杀了以绝后患,当然刘恒以天子无私事为由拒绝了周勃的私下交谈。刘恒当了皇帝后,他没有非礼这位皇嫂或者侄女,而是废除她的皇后之位,然后移居北宫居住,按时给予物质上的赏赐。张嫣在北宫生活了十七年后去世,死后跟汉惠帝刘盈合葬,谥号孝惠皇后!


大秦铁鹰剑士


张嫣是吕后的大女儿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的女儿,在吕后的授意下,张嫣做了自己舅舅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吕后因为亲上加亲的缘故,曾经想尽了各种办法让她的外孙女张嫣为皇帝刘盈生个儿子,可是始终生不出来,于是就把一个普通宫女生的儿子弄来冒充张嫣生的。


等到孝惠帝刘盈死后,因为天下才安定不久,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不明确,于是吕后就大肆起用外戚,封吕氏多人为王,作为羽翼加强自己的势力。吕后让吕禄的女儿做了少帝的皇后,要想加强根本,使吕氏的根基变得十分牢固,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作用。

吕后死了以后,吕禄、吕产害怕被杀而阴谋作乱,结果大臣们联合起来加以讨伐,终于一举消灭了吕氏作乱,但唯独保留了少帝养母张嫣皇后居于宫中。宫中大臣们迎立代王刘恒,由他继承汉朝王位。

刘恒登基后全力铲除吕氏余孽,诛杀少帝等多人,但对于张嫣却并没有赶尽杀绝,因为他知道吕氏集团的所有阴谋,张嫣并未参与。群臣剿灭诸吕后并没有杀张嫣,其实也是给汉文帝刘恒留下了一道考题。张嫣如无罪被杀,动手者则会背负不义之名,大家都在看刘恒究竟会怎样对待这位前朝皇后。

刘恒作为百姓眼中的仁慈君主,对于前朝废皇后张嫣必然不会下毒手。但是张嫣的境遇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被幽禁在宫闱之中,直到十七年后四十岁的时候才离开人世。

纵观张嫣的一生,开始被吕后当做一枚棋子玩弄于鼓掌之中,被迫和自己的舅舅结为夫妻,一切都不是自己所愿。诸吕被灭后,她又成了关在宫闱之中的囚徒,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了十七年的岁月。

今生难得自由身,来世愿做平常人。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