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2449與1664有異曲同工之妙,2449點會成為未來永久的歷史大底嗎?

老蔣期權頻道


先談政策底和市場底,我認為10月19日2449點的政策底是可以確認的。

大家都說政策底後面會有市場底,我基本贊同。但是以上證指數為標的,市場底不一定比政策底低。這一點,多數人並不清楚。

2005年6月998點是政策底,過了四個月,2005年10月1066點才是市場底。

2012年12月1949點是政策底,到2013年6月1849點才是市場底。

以本輪行情為例,我認為10月19日2449點就是政策底,但是後面市場底是多久,上證指數比現在低還是高呢?根據歷史,都有可能,但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年。

政策底出來後,往往有一大批股票不再創新低,但是前期走強或者抗跌的部分股票,會補跌甚至暴跌。

2001年-2005年,中集集團,煙臺萬華,中興通訊是熊市中逆勢而上的成長股。但是2005年6月-2005年10月,這一指熊市中的成長股,基本都暴跌了50%左右。而其他很多熊市中暴跌的小盤股,已經不再創新低了。

2012年12月-2013年6月,以萬科A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普跌了30%-50%。而創業板領漲的小盤股,基本都不再創新低了。

那麼這一輪,會不會類似呢?從歷史來看,答案是肯定的!

大底背後的政策原因

支持中小企業,是2011年後溫總理提出來的。但是政策執行很難落到實處。民企的問題:

2005年,出現人工荒,工資開始漲價。也就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同時也開始社保異地的交納。

2011年貸款收緊,高利貸風行,浙江一些企業連保出現問題。

2013年,雙創引導大量民企轉型,槓桿併購。

2015年,供給側改革,材料漲價,而鋼鐵等基礎材料主要由國企壟斷。供給側改革的好處相當於利潤轉移,從民企轉到原來虧損的國企。

2015年,環保、社保排查加大力度,民企的成本進一步提高,再疊加去槓桿,資金實際利率上升,生存壓力進一步增大。

2018年民企質押股問題,需要國有資本馳援,主要是民營企業現金流跟不上,利潤率低,甚至虧損,以前加的槓桿出現危機。

自從劉副總出來講話後,新聞聯播,券商,保險,銀行都出臺了對應支持民企貸款,質押的政策。還要降低社保,稅費等。各種政策,媒體消息密集發佈。

2011年開始的A股,多數民營企業的財務報表,其實是一直沒有改善的。雖中間經歷兩年個股暴漲的大行情,那是政策驅動資金入市,大家對於改革,雙創能夠解決民企困難的問題。

但是,2015年供給側改革,社保、環保等嚴查後,民企越來越困難,已經到了影響整體的情形。

所以,調整政策,降低民企的稅率,費率,資金成本(實際利率),已是必然。

對未來的信心是股市牛熊的決定因素

A股指數的波動和經濟相關性很弱,牛市和熊市轉換並不一定需要GDP增長率的數據支持。很多時候,更加重要的是實際利率,稅費等政策影響的結果,既影響利潤,也影響估值,是戴維斯雙擊。

<strong>

很多年前,我一直想搞清楚,2001-2005年的大熊市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是年年快速增長,此處找不到原因。上市公司的盈利也非常好。

最主要的一點是,股市被邊緣化,也就是對於股市之於經濟的重視程度不夠。2005年的全流通改革,本身並非利好,從長期來說是利空。但是,最後市場當成了利好,股改出來就是連續漲停。

2018年,股市在全世界的作用,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也就是經濟發展,和股市是緊密相聯,有反身性作用。股市不可能邊緣化,必須要回歸正常。

當前估值基本是歷史最低,2005年最低點破淨率約為13.65%,而當下破淨率為11%。998點時PB中位數大約1.54,和10月12日差不多。

現在唯一的缺少的是民眾的信心。信心來自於,民企的將來還會不會好?劉副總的講話,以及銀證保的支持,預期是向好的。劉副總講話中,提到了四次“落實”!最終落實會怎樣,拭目以待。

反過來說,解決了民企的利率高,稅費高,社保高等問題,這些企業的淨利潤,估值立該就可以上幾個臺階。信心自然而來!

<strong>


行中衡財經


我們來一個高人的數學公式,差點把我也鎮住了。

A股第一次大底:3x333–1=998

A股第二次大底:3x555–1=1664

A股第三次大底:3x666–1=1997

A股第四次大底:3x777–1=2330……???

大家剛看的時候是不是覺得特別厲害,但仔細一研究發現只是數學遊戲。如果股市的底部是這樣算出來的話,那麼股神應該是數學家。

2449點要成為歷史大底是有難度的,現在的股市點位離它就一步之遙,很難說有什麼不可跌破的堅實基礎。目前可以明確的是政策底在2500點的區域,但市場底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在我看來,股市如果還繼續下跌的話2449點是撐不住的,更不要說成為史詩級別的歷史大底。當然了,市場越往下走,風險就越低,投資價值就越高。好比美股走過了十年牛市,肯定沒有A股這樣的估值優勢。

目前市場走到這樣的位置,考慮下你能夠接受的最大虧損然後就可以執行相應策略。這次股市跟以前不同的是管理層給了更多的呵護。


小兵一枚


2449點會成為未來永久的歷史大底嗎?

這個問題要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去拋析,因為基本面是不支持2449成為底部,技術面是支撐2449形成低點,那麼在沒有形成兩者共振時期,2449點當下形成歷史大底的可能性比較低。


首先,基本面中近期利好消息頗多,但是利空消息更是疊加出現,市場一直講究資金和籌碼為主,在未看到資金大幅流入,反而流出明顯之際,短中期難以成立底部,並且上方籌碼太多,缺少了機構吸籌的時間點,2449點的支撐帶不來牛市的機會,機構會繼續下砸。

其次,近期利好雖有,但是更大的利好還未拿出,預計也是在為指數有新低做準備,這樣貨幣貶值期,貿易問題和外圍股市欠佳時期才能利空出盡後指數新低放出大利好穩市場。

最後,技術點已經到底,也就是2449其實是技術底部,並不支持再跌,但是基本面利空,場內情緒不樂觀,政策底後就需要有市場底,這就需要時間來形成基本面和技術面共振,也就是說市場可以再跌破2449,不過後面會再次回升。

以投資和深套的倉位來看,很多已經套牢的股民倉位集中在3000點區域,解套就是時間問題,把持股週期延長到兩年後就有希望,投資的股民分倉佈局也是延長到兩到三年看大盤迴暖,短期是仍然不樂觀的。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很多股票已經創歷史新低,是不是可以大膽抄底了?

首先,大盤還處於下降通道中,並沒有在技術上走出明確反轉信號和底部形態。

2008年底的1664點,之所以形成V型反轉大底,單從技術面來說,主要是2007年6100點上方頂部“短促”,形成“尖頂”之後一路向下,連個像樣的反彈都沒有。2004——2006年底部深度介入的莊家機構重度套牢,1664點的絕地反擊,基本屬於莊家機構拉高自救行情,這個技術背景,與今日的2400點的意義完全不同,這點需要散戶朋友注意。

2008年1664點反彈過後,直到2014年,將近7年底部反覆震盪調整,其實質背景是:自2005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後,首批完成“股改對價”,實現“全流通”的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原始股,至2008年中期,已經度過最長36個月的限售期而“開閘洩洪”,二級市場流通股中的莊家機構開始承受到滬深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空頭”拋壓。

莊家機構在反覆清洗、消磨大量的持股5%以下的“小非”原始股東,以及PE風投、原始股戰略股東的減持拋壓,雖然這些“小非”原始股東單個持股比例不大,但是相對於原流通盤而言,其總量巨大,所以二級市場的莊家機構用了整整七年時間與他們反覆“拉鋸”式糾纏,迫使其在相對低位與市場進行充分“換手”(細心的朋友拉開2008年後的指數週線月線圖,對比一下前後長期成交量差異就能秒懂),“清洗”完畢之後,才展開2014——2015上攻行情。

自2015年5100點以來,過往十年深度介入的各路莊家機構在股票經歷十年巨大漲幅之後,開始大舉賣出,從5100點一路賣到3000點,在3000點一線,從2016年又一直賣到2018年初,整個市場莊家、機構、大股東基本全線撤退,勝利大逃亡,現在雖然點位不高,但是市場空了。

其次,滬深股市一半以上個股市淨率還在2倍以上,這不符合長線主流機構的建倉成本偏好。

當前,指數點位雖然處於歷史低位,但是市場存量的整體估值相對於資產質量而言,令人堪憂。

截止2018年三季報,滬深股市3500多家上市公司,從市淨率來看,有400家跌破淨資產,既市淨率在1倍以下,500家在1.5倍以內,600家介於1.5—2倍之間,1100家介於2—3倍之間,還有大約950家在3倍以上。而在2005年998點、2008年底1664點、2015年1849點,滬深兩市個股市淨率在1.5倍以內的股票佔比分別達到90%、70%、60%之多。

而這僅僅是靜態的表觀數據,還不足以全面準確反映市場的價值中樞。

2010年以來,滬深股市出現一種新趨勢,股價暴漲與股本擴張的同時,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也大舉擴張,“擴表”已經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市場趨勢。

在上市公司表內應收票據及賬款、存貨等每年甚至每季倍增的情形下,資產端居然普遍存放鉅額現金,更令人蹊蹺的是負債端——短期借貸同步、迅猛增長。這種詭異的資產負債結構折射出的資產負債率顯得“相當的穩健”。

部分低價股雖然初具底部形態,但是個股一般能夠走出獨立上升行情的很少,大多數都是跟隨大勢,順勢而為,所以,大盤沒有確立底部,個股言底,為時尚早。

另外,即便大盤中線企穩,長期均線走出下降通道,鑑於目前及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全球經濟會步入調整週期,宏觀形勢對股市全面走牛缺乏基本面支撐。

有一種邏輯在市場很流行,說滬深股市走牛不一定需要經濟基本面支撐,滬深指數歷史走勢經常與經濟基本面發生背離。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要麼是不懂技術,把1999年5.19和2015年5100點兩次行情在技術上看做兩次獨立的“牛市”,要麼是不懂什麼叫做“名義GDP”,把2008年——2014年的7年大調整以及當前的低迷當做與宏觀經濟基本面的“背離”。

在我看來,從技術和莊家機構建倉週期上講,1999年和2015年這兩波行情都不是獨立行情,1999年5.19行情屬於1995——1997年大牛市的一輪中級反彈,2015年5100點行情屬於2005——2007年大牛市的中級反彈(實際上2012——2015是屬於中小創的獨立牛市,滬深主板只是對2007的反彈)。而2008——2014與當前的兩度低迷調整週期,雖然與“名義GDP”發生形式上的“背離”,但是與“實際有效產出”的增量,是完全一致的。

需要聲明的是,本文旨在對大盤指數做宏觀的整體“大週期”定性分析,不是針對微觀個股的局部定量分析。

本人所謂的“獨立牛市”,是指以主流莊家機構出於看好宏觀經濟增長前景及股市投資價值,大規模“增量”資金進場掃貨“重新建倉”為起點特徵的“新週期”,而不是場內存量莊家機構經歷調整週期後的技術性拉高自救反彈出貨行情。“獨立牛市”是空倉的莊家機構看好後市的“自願性主動買盤”推動,可以維持股市較長週期景氣;“反彈牛市”是原有滿倉套牢的莊家機構為了解套出貨的“非自願被動性買盤”推動,屬於曇花一現式行情。

不可否認,“獨立牛市”當中也有反彈熊股;“反彈牛市”當中也有獨立牛股。但是個別股票甚至單一板塊的獨立表現,並不影響對大盤指數行情性質的總體定性。

2005——2007年“獨立牛市”當中,老牌績優股四川長虹、深科技、深康佳等就是反彈熊股。但這不影響本輪行情總體牛市特徵的定性判斷。

2015年“反彈牛市”當中,除中小創外(前面特別指出過,中小創在2012——2015屬於“獨立牛市”,是“新經濟”在資本市場的真實反映),單就滬深主板而言,也有一批“次新股”,主要是上證代碼“601”開頭的次新板塊,走出局部的獨立牛股行情。例如“南北車”、中國建築、中國電建、中國交建、還有一些次新及重組券商股等等。但這些局部“亮點”相對於鋼鐵、煤炭、有色、礦產資源、汽車、化工、工程機械、地產、銀行、家電、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板塊在2015行情中的整體弱勢而言,也不影響本輪行情總體反彈牛市的基本判斷。

很多股民總是在不斷“猜底”,“問底”,總是糾纏於某個具體點位是不是“大底”。從長線角度講,預測底部點位總是徒勞的,也是沒有必要的。

長線投資所謂的底部,指的是一個區間,而不是一個具體數字,長線投資從來不追求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而是掐頭去尾吃中間,低位看準了就主動買套,高位達到預期目標分批賣出,越漲越賣,永遠不賺最後一個銅板。

上述中提到目前市場是“空的”,莊家、機構和大股東勝利大逃亡,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失望。

但是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看待,機構大股東的清倉看起來是壞消息,同時也是好事情,為什麼這麼講?因為這樣的情形對散戶研判下一輪牛市很有利,不用去整天盯盤看指數點位,看指標了,也不用去研究財報基本面了,盯住滬深指數成交量就可以了,如果像1999年5.19和2008年1664點那樣,莊家機構前期高點沒有出貨,是被大盤指數的外部衝擊給“砸”下來套住的,那樣的情形,底部很難判斷,因為莊家機構手裡籌碼鎖定良好,底部隨時隨地可以“無量”啟動,暴烈反轉,也可以任意製造各種“騙量”、“騙線”,沒有經驗的朋友遇到這種行情,很難準確把握行情的性質到底是反彈還是反轉。

但是當莊家機構清倉出貨之後,想再度啟動新一輪牛市,就必須在底部重新建倉,反覆震盪,打壓洗盤,更多的會走出“W”型底部或者“圓弧”型底部。而且由於莊家機構手中沒有足夠的籌碼,沒有製造“騙量”和“騙線”的“子彈”,只要滬深指數低位有一個持續兩月以上的放量上攻之後高位放量震盪的過程,基本可以判定是主流機構進場“掃貨”,屬於“真實買盤”,這個時候,不要聽專家媒體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機構的空倉期,其實也是機構的“軟肋”和“腰眼”,這樣的機遇按滬深股市的經驗常識來講,屬於十年到十五年才能“一遇”(上一次這樣的機遇是2004——2006;上上一次這樣的機遇就要追溯到1994——1996年了),散戶朋友要懂得珍惜這種歷史機遇,尤其是40歲以上的朋友,這可能是你退休之前最後一次底部介入的機會。只要量能、空間、時間具備,即便之後指數回跌,也可以大膽逢低吸納,中長線持有,不要在“黎明之前”賣出一股。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這個底部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因此,在量能、空間、時間沒有具備的時候,不要盲目“抄底”。長線底部的確認,不是看點位,也不是看政策,是看莊家。莊家沒有進場掃貨之前,再低的點位也不是底,莊家進場掃貨之後,適當追高買進也是正確的。

最優策略是:條件具備後,第一、迴避歷史暴漲股票,最優選擇:滬市603板塊、深圳中小創2014年以後上市次新股板塊;第二、要分散持倉,不要孤注一擲;第三、為了防止“踏空”,相對高位要鼓足勇氣追高買進建立頭寸,遇回調逢低吸納大膽補倉,這樣你既不會“踏空”,也可以把綜合成本儘量“優化”。

然後,就是耐心持股,不達目標不罷休,做一回堅定的“死多頭”。


淪為之後


我認為2449點成為歷史大底的概率只有三成,因為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市場底往往出現在政策底之後,那麼2449點是明確的政策底,市場底也應該在2449點過後的1-2個月後出現,或者是100-200點的空間出現!


【政策底和市場底】

  • 2005年,印花稅降低,政策底1187點,市場底998點才築底。

  • 2008年,印花稅單邊徵收,並多次降息降準利好,政策底1895點,市場底1664點才正式築底成功。

  • 2012年,暫停IPO,擴大QFII份額、放寬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點,市場底1850點築底成功。


但是自從創業板在2010年出臺以後,A股的格局就變了,不再是要漲一起漲,要跌一起跌的模式,所以更具有參考依據的往往只有2012年的那一波熊市行情!因為也只有那一次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板參與!

所以在2012年1949點的政策底出現以後雖然有一波像樣的反彈,但是依然在1-2個月之後走出了下跌尋找到1849點的市場底!只不過那時的創業板和上證50、上證指數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情,也就是上證50補跌,券商企穩,中小創走強的格局!與目前的狀況一模一樣!!


所以未來的行情更多的是一個輕指數,漲個股的走勢,而在上證50的補跌下,在反彈結束的號角結束以後,我認為還有一個尋找市場底的可能!但是操作上依然可以持有超跌的績優股中小創!

所以每一次的成功也許只是一次等候,在此之前,堅持!就是一切!感謝支持,看完能不能給個點贊呢,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個人認為,2449成為歷史大底的概率很大!理由如下:


1.從估值看,指數在2449的位置,PE,PB都是歷史底部,已經是跌破了1664的位置,估值極低,是估值低!


2.從基本面看,指數2449已經是市場上市公司的極限,再跌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所以2500附近就有重大利好出臺!


3.從技術面看,很明顯是趨勢的底部。我們市場的底部只能是越來越高。



我是螞蟻搬金,感謝點贊評論轉發,歡迎關注,更多股市相關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螞蟻聊股市


昨天很多人說,茅臺跌停白馬補跌是熊市末期的表現,好像寓意馬上就要來到牛市初期一樣,這個點位雖然我覺得還是有點高,但是對於熊市末期的說法表示認同,如果現在還不是熊市末期,那幾千個上市公司的大富豪只能跳樓了!但是熊市末期有多久有多長,怎麼複雜的運行,就需要好好來預判一下了,如果簡單的認為茅臺跌停就是熊市最後的一段我覺得那還是範了形而上學的經驗主義錯誤,這就是按照以前的股市運行歷史來拍腦袋說的,中國股市的歷史那是經濟向上爆發熱錢橫行的歷史,不像美國百年股市歷史教科書一樣都涵蓋了,現在的經濟和宏觀情況能和以前一樣嗎?別忘了現在是中美大決戰的關鍵階段,內憂外困一樣不少,經濟還下行還在去槓桿,最關鍵的是寬鬆時代已經過去了,那這個時刻茅臺下跌我認為只是告訴你沒有什麼是不會跌停的,所有股票必須要回到解放前,現在眼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萬億的股權質押,足夠讓股票回到十年前,當國家決心讓上市公司的大富豪破產的時候,股市會還大家一個草莽的時代,這個冬天會很冷很冷,先熬過去再說吧!


無冕戰略家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不可能!有人可能會覺得我說的太滿,畢竟我們中國人都講究中庸之道,但是,我個人認為,只要有理由能證明我的觀點,我就不應該含糊其辭,我的理由如下:

一、2449與1664二者下跌的幅度不同:

1664點的低點是在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產生的,從6124到1664點,下跌幅度是73%,而今年創造的短期低點2449是從3587點開始的,下跌幅度是31%,有人說應該從2015年的5178點算起,即便是這樣,下跌幅度也只是52%,這與2008年一年的跌幅還是有較大的距離,更何況,如果是從5178點算起,那這時間跨度這麼大,其破壞力更不能與08年相提並論了!

二、所處的經濟環境不同:

評價一個事件一定要放在當時特定的時間背景來評判,不然,很難得出正確的答案,1664點形成的大背景是: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各國政府拿出真金白銀出面救市,市場已大跌73%,市場已經極度恐慌;而反觀目前的2449點,現在的大背景是:美股才剛剛大跌,下跌空間還很大,A股的市場擴容和各種再融資行為依然在繼續並且有加速的跡象,全球主要國家都下調了2019年的經濟預期但並未披露經濟潛在的風險,換句話說,目前的2449點還未得到真正的考驗,還未出現真正的恐慌,各國政府也未將經濟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目前還處在半遮半掩的狀態,因此,個人認為離股市大底還很遠!

三、國際原油期貨、有色期貨大跌,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個人認為,國際原油期貨和有色金屬的走勢排除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基本上可以反映全球的經濟發展狀況,這是我以前一直持有的觀點,OPEC成員國達成了原油減產協議(減產120萬桶/天),但是國際原油期貨還是繼續大跌,這裡面除了一些利益集團的博弈之外,我覺得更多的是反映了當前全球的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市場需求減少所引起的原油價格下跌,有色美銅期貨自今年6月份以來也是走出了單邊下跌行情,所反映的問題我覺得也是一樣的,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事實上,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德、法、英等主要國家都下調了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如果經濟繼續下行,那現在的2449點還會是歷史大底嗎?

我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K濤資本


1664是政策底但是2449未必是。A股最近的兩次牛市和熊市出現過四個低點,05年的低點和14年的低點是市場底是自然跌出來的;08年和15年的低點是政策底,是在4萬億救市計劃下和中金證金救市的情況下出現的。1664是政策底毫無疑問,和它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應該是2638的政策底而非現在的2449。所以說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我就不認可,2449和1664不是在同樣的情況下產生的,何來的異曲同工之妙呢?

說2449是歷史大底還為時尚早。就目前來看滬指還在下跌途中,而且也並沒有走勢明確的底部行情。成交量看現在的滬指的成交量有1000多億高於9月份的800億地量,IPO也並沒有暫停,國家也並沒有出臺相應的救市政策,中金證金也並沒有大幅增持到是減持了不少,從這些看2449這裡不算是政策底。那麼會是市場底嗎?市場底需要時間的驗證,需要多次的試探才能確認,就目前來看距離2449也就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現在說這裡是市場底時間上說不過去吧!趨勢上看也更算不上啊!那麼永久的歷史大底就更談不上了。所以這個問題我不贊同。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投資觀


2449點是最低點,我估計很多人會不認同,這個我也不想跟大家爭論,2449點區域是不是政策底呢,估計大多數人會贊同。

有人會說政策底之後還市場底,過去幾次歷史級別的底部,市場底都低於政策底,估計眾多資金都在等待政策底。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政策底半年,最晚一年之後的點位都比政策底高,即便你買在政策底,後面只陪時間不賠錢。

在說回來,有給能準確預測出市場底呢?不都是市場走出來才知道的,即便預測出底部,又有幾個人敢去買入呢?

與其討論低點,不如分批買低點,找個您認為最慘的點位,即便1800點,您也可以分五份買入指數,2500 2300 2100 1900 1700,或許真正的轉折點讓你買入了呢。

如果您看好中國,看好中國指數的未來,指數型基金或許是您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