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

林峰仪


朱可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被苏联人民称作“苏联战神”,曾经四次荣获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我们甚至可以说,苏联之所以能击败纳粹侵略者,朱可夫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这位帮助苏联获胜的民族英雄,其战后的政治生涯,却十分的坎坷。而这一切,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有着莫大的关系。

本来,斯大林是很信任朱可夫的,可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导致朱可夫与斯大林逐渐走向了陌路呢?

(朱可夫旧照)

朱可夫并不是军官家庭出身。他后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地位,实际上全是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朱可夫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加入了红军,在国内的战争中,他在与白军的战斗中,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等到战争结束后,他成功晋升为骑兵连连长。

1923年4月,朱可夫晋升为骑兵团团长。随后六年的时间里,朱可夫进入了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进修班学习,全身心投入到了对于军事理论知识的汲取中。等到毕业后,朱可夫已经成为了旅长。到1938年时,朱可夫成为了苏联正规军的军长。

1939年9月,朱可夫指挥了著名的诺门罕战役,成功使得日本在领土上作出了让步,并且就此打消了日本“北上”的计划。

事实上,尽管诺门罕战役是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但在这场战役中,苏军士兵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都远远超过了日本。这也让朱可夫在赢得赞誉的同时,遭到了国内的一些批评。针对他的批评主要是说,除了最终结果以外,战争其他方面,都是全部落败,这种胜利实在是显得很廉价。

不过,斯大林对于战争过程却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凡是能打胜仗的将军,都是好将军。这样一来,尽管朱可夫指挥作战,会导致极大的战争损耗,但他依然得到了斯大林的重用。

(诺门罕战役)

不过后来,朱可夫和斯大林却产生了矛盾。

1941年6月,在德国入侵基辅的战役中,作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力主放弃基辅,将大部队撤退到第聂伯河对岸,以防止被德军包围。但这一主张却与斯大林的决策相违背。最终,斯大林一意孤行,导致西南方面军陷入了德军的包围中,此战苏联共损失66万人,而朱可夫也被斯大林撤职,成为了预备军司令员。

朱可夫虽然被降职,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气恼。在随后的斯摩棱斯克会战中,朱可夫指挥军队收复了叶利尼亚突出部,为苏联立下大功。这也成为了苏军在那场会战中唯一取胜的战役。

这样,朱可夫以优异地表现,又重新赢得了斯大林的信任。

此战之后,朱可夫被斯大林派往了陷入重围的列宁格勒。在列宁格勒战役中,朱可夫在极短的时间里,稳住了列宁格勒的局势,并将列宁格勒打造成了一座钢铁城池。最终,德军只能放弃了短时间攻下列宁格勒的想法,并转而向莫斯科进军。

而在随后的莫斯科战役中,朱可夫帮助苏联军队重整防线,成功抵挡住了德军的强大攻势,并最终将敌人拖入了莫斯科的寒冬之中。

而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和白俄罗斯战役就更不用说,那些全都是朱可夫打出的经典战役。

(斯大林旧照)

可以说,在1941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朱可夫得到了斯大林的全力支持,而这也是他在苏联军队中最高光的一段岁月。

二战结束以后,朱可夫在1946年4月回到了苏联。由于朱可夫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他在军中威望甚至一度超越了斯大林。对于喜欢搞个人崇拜的斯大林来说,苏联只有他一个绝对领袖,但凡其他任何人越了界,都会遭到他的打击。

于是在同年6月,苏联国内开始出现了朱可夫阴谋夺权的谣言。本来斯大林是想要通过谣言将朱可夫一举打垮。但由于华西列夫斯基等三位元帅站出来为朱可夫说话,斯大林清洗朱可夫的计划,并没有成功。

不过,斯大林很快便采用了另一个方案。他指挥贝利亚对朱可夫的公寓进行了搜查,并查获了大量德国战利品。与此同时,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贝利亚又指出了朱可夫的一条罪行。这条罪行是说,朱可夫把二战胜利的功劳,都归到自己一个人身上,显然已经违背了党的宗旨。

尽管在罪名出来之后,朱可夫立刻写下了认错信,但斯大林还是将他从党中央委员会开除,并先后将他调到了敖德萨地区和乌拉尔军区担任司令。这样一来,朱可夫就彻底远离了政治中心,再也不会对斯大林产生威胁了。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苏联兴亡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二战结束时 ,苏联元帅朱可夫的威名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在苏联的威望仅次于斯大林,1945年6月的苏联胜利阅兵,检阅部队本应该是斯大林的,可是在彩排时斯大林从马上摔下来受伤了,于是换成了朱可夫,那一天朱可夫身穿元帅服,骑在白色的骏马,检阅着卫国战争胜利的部队,朱可夫的威望达到巅峰,但好大喜功的斯大林心里却不是滋味。

图为1945年苏联胜利阅兵,骑着白马检阅部队的朱可夫,本来马上坐着的应该是斯大林的。

朱可夫因卓越功勋,有时说话做事也有点口无遮拦,敢称斯大林为小胡子魔鬼,同时朱可夫太过瞩目,斯大林身边很多人就眼红,比如早年就与朱可夫有矛盾的内务部长贝利亚,这两人在1934年大清洗时就结下怨恨,所以贝利亚容不下朱可夫,想搞掉他,屡次给斯大林打报告,都被驳回了,不过却在斯大林心里留下了疙瘩。

朱可夫有两段婚姻,3个女儿,前妻生2个,图为当年朱可夫轻松拿下小30岁的军医,两人相伴终老,并育的1女儿。

1946年开始,苏联内部出现了一些阴谋论,直指受全国民众拥戴、威望甚高的朱可夫,对于斯大林来讲,自己在苏联是绝对的权威,任何人越界,都是被打击的对象。内部流传的朱可夫搞分裂夺权,斯大林开始不信,但是功高盖主的阵势让斯大林不得不在意这些谣言,有人说朱可夫对西方媒体大放厥词,说了很多违禁的话,也有人说朱可夫贪污腐败,侵吞了很多战争财富,于是斯大林令人下去查。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和贝利亚展开权力斗争,赫鲁晓夫请军中老帅朱可夫出山,除掉贝利亚,掌握权利。

结果还真是,朱可夫家里有很多战利品,玲琅满目的,这些都是朱可夫率军打到德国时,缴获的战利品,大家都拿一些,分一些,底下人再送一些,就都堆到家里来了,这个事往严重了说,确实违纪了,因为缴获的战利品未充公,往简单的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打了胜仗缴获的东西,多少都会分一些,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但斯大林却产生了猜忌,刚好警察头子贝利亚又参了朱可夫一本,于是朱可夫从炙手可热的陆军总司令贬到一个小军区当司令员,媒体上对朱可夫的报道越来越少,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朱可夫重回人们视线,担任苏联国防部长。


图文绘历史


苏联只有一个太阳,就是斯大林,他不会真正信任任何一个人。

苏联诞生之初,就崇尚个人崇拜,大搞集权统治,埋下了残酷的政治斗争隐患。

在二战前的大清洗中,斯大林的镇压活动,在政府、军队、科学界、工厂、民间大范围展开,最开始是反对者、异己着,到后来是被陷害的无辜人士。斯大林对军队的控制特别看重,所以,大清洗中军队就是重灾区。

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在二战前遭到空前削弱,就跟大规模清洗活动有关。德军发起苏德战争前,苏军高级军官都被换了一茬,中级基层军官有70%以上大换血。以至于战争开始后,大部分基层军官,都是毫无战争经验的新兵蛋子。

二战胜利后,斯大林和军队都获得了崇高荣誉,斯大林的声望则达到巅峰,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与此同时,二战中涌现出来的很多将领,也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不管是对军队的集权掌控,还是别人分享他的个人崇拜——这都是斯大林不能容忍的,苏联的天空只容许有斯大林一个太阳,我们老话就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

战后,苏军那些声望显赫的将领,成为斯大林忌讳的对象。军队中声望最隆的无疑是朱可夫,作为战后德国苏军占领区的最高长官,朱可夫的声望一度有赶超斯大林的苗头。尤其是国际上,朱可夫在德国苏占区光芒四射,隐隐就是苏联的第二颗太阳。

斯大林在战后,展开了一系列针对军事高级将领的打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可夫元帅。朱可夫被指控反对最高统帅部,同时还发现朱可夫有藏匿战利品的行为,于是朱可夫被踢到一个边远小军区任职。这与信任无关,也与贪腐无关,斯大林要死死掌控一切的一部分手段而已。

当然,受到打压迫害的不止朱可夫一个人,一大波高级将领,以各种理由受到了贬斥——苏军四大元帅: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其实,做到这么高级的军队将领,都会受到当权者顾忌。这不,朱可夫在斯大林死后短暂复出,扶赫鲁晓夫上台后,仍然受到赫鲁晓夫的打压。


尔朱少帅


从总体上看,斯大林信任朱可夫,重用朱可夫,成就了朱可夫,为朱可夫发挥军事才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表演舞台。



一、斯大林慧眼识珠,发现并重用了朱可夫

1939年前朱只是白俄罗斯军区的副司令员,名不见经传。在伏罗希洛夫的推荐下,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苏联远东特别军司令员。在哈勒欣河一线,与日军打了一仗,一战成名。

随后朱可夫又被斯大林提拔到乌克兰军区当司令,半年不到,又被斯大林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这种升迁速度是罕见的。可见斯大林求才心切。

二、斯大林与朱可夫的矛盾只是统帅与将军都会遇到的矛盾

在战争期间,朱可夫充当了斯大林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急,哪里就有朱可夫的身影。在很长时间内,朱可夫成为继斯大林之后的苏军第二号人物。朱可夫在其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他在战争中的活动,以及与斯大林的关系。

至于战争初期,朱被斯大林撒去总参谋长之职,只能说是两人意见不同而己。是朱可夫要求被撒职的。斯大林又任命他为预备队司令员。

对于统帅与将军这种矛盾,斯大林处理得还算恰到好处。因为他虽撤了朱的总参谋长职,但斯大林还是不断征求朱可夫的意见。两人沒有因朱被撒职而交恶!这与希特勒对待他的部下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众所周知,德国毕竟因希特勒的瞎指挥而战败。

推而广之,我们知道统帅与部下怎样处理意见纷争很重要,斯大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三、历史有时是一团迷雾谁是谁非说不清

只是战后的1946年3月,朱可夫失去了斯大林信任,被免去陆军总司令一职。这个细节被科涅夫详细记录,而朱可夫则只字未提。

历史有时也是一团迷,有人说朱可夫失去斯大林信任,但是1949年朱可夫又回到了斯大林身边。有人为朱可夫打抱不平,但朱可夫回忆录里却对斯大林充满了尊敬之情。

反倒是斯大林去世后,朱可夫站队到赫鲁晓夫这边,帮助赫鲁晓夫巩固了政权,而赫鲁晓夫则把朱可夫打入冷宫,给了朱可夫一个悲惨的晚年,找谁评理去?


阳城导航


皇帝只能有一个。荣耀只能有一人拥有,权力拒绝分享。对于斯大林这样的权力欲望极重,猜忌心很大的人来说,你是否有“篡位”的行为不重要,只要你拥有这样的能力就够了。别人意识到你有这样的行动。最高领袖感到了威胁。你就失败了,你的政治生命就要结束,至于说生命本身也是在顷刻之间。

朱可夫,二战期间苏联最伟大的将领功勋卓著,有胜利象征的享誉。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名将。应该说,在早期,斯大林是一手把朱可夫提拔起来的高级将领。由于在远东地区对日作战出色,斯大林提前让朱可夫晋升大将军衔(44岁)。在朱可夫47岁的时候,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军高级将领。但在战争结束以后,由于朱可夫的巨大功勋和威望让朱可夫具有了问鼎最高职务的条件,而这是斯大林绝对不允许的。因为这个荣誉只能由斯大林一个人拥有,绝对不允许分享。再就是在斯大林本人认为朱可夫有“篡位”的行为。

在庆祝二战胜利结束的苏联阅兵仪式上,斯大林说由朱可夫代表苏联政府检阅三军,毕竟对于一个67岁的老人来说,年纪确实有些大了,斯大林也许是真心话,也许是谦逊之词。但没有政治头脑朱可夫当真了,在国家胜利日当天,他骑着白马代表苏联政府检阅了三军,要知道这以前可是斯大林的禁脔,不容他人染指。这一天是朱可夫政治巅峰,也是他衰败的开始。这就应了那句话:太平本是将军打,不许将军享太平。

朱可夫为人孤傲,不善于团结同僚。在二战期间处处“顶撞”斯大林。战争期间斯大林没有办法,需要朱可夫这样的能征善战的武将,但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就要倒霉了。还有就是朱可夫很“孤傲”。就是他最大的短板,没有政治头脑“害死”了他。朱可夫性格直爽,但这种性格从政显然是幼稚的。就是说朱可夫的悲剧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胜利日阅兵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僭越”是不应该。二战结束以后,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陆军总司令。

此时朱可夫的威望盖过了斯大林,斯大林已对朱可夫动了“杀心。这时候有人“揭露”朱可夫元帅有阴谋企图。私自贪污了大量贵重物品。斯大林想以此处死朱可夫。而军中高级将领科涅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联名致信斯大林。说朱可夫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在1946年6月以朱可夫“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的原因,罢免了朱可夫担任的三个要职被撤销(国防部副部长,陆军总司令,中央委员),朱可夫贬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又被调到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而此时距朱可夫担任陆军总司令不足2个月。

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斯大林不是在1953年去世。朱可夫恐有性命之忧。也就是说,斯大林还没有来得做什么呢就去世了。万幸的朱可夫。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副统帅,不好当。

德军有点名声的将领加起来都不是朱可夫的对手,一个莫斯科会战,就有上到陆军司令下到装甲集群长官三十余人撤职,当时苏苏因前期损失,兵力装备都美德军多。德军古德里安,曼斯坦因不是没有联手与朱可夫打过,库尔斯克会战都被打得丟盔弃甲,加上个几万人,非洲军团隆美尔,只不过塞塞牙缝而已。曼斯坦因是推卸责任的老油头,他总足向希特勒报告苏军是他的六,七倍,除了打仗损兵折将外,苏一个师不过五,六千人,而满编的德师人数几乎是苏的是一倍。按孙子兵法讲,打仗关键是要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巴恪拉季昂等战役消灭上百万德军,两军力量消长是必然结果。

先说这个并不是夸朱可夫有多厉害,而是侧面证明朱可夫的功高盖主。诺门罕真正的意义是实践并验证了大纵深作战理论,伤亡大也是由于当时的苏军并不熟悉这套作战方法导致的。此战后,朱可夫升为苏联最重要的基辅特别军区司令,苏军重新组建机械化军,这些对苏军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历史证明,没有基辅阻击战,拖延时间,加上寒冷冬天来临,德军早就攻入莫斯科,二战就会改写,说明斯大林是杰出领袖,朱可夫是一代战将,不是领导人!

斯大林在,朱是元帅,人生巅峰。斯大林没了,朱是棋子,人生凄凉。斯大林黑了,朱也墨颜,雕像被推翻。虽然朱可夫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名副其实的是斯大林的救火员,为前苏联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朱可夫没被清洗都够幸运了,他如果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的话应该在战争结束后放弃权利,退休养老,但是这些军事将领好像都有这个问题,比如韩信、蓝玉、年羹尧……。常人迷恋权力,军事将领虽然在军事指挥上超越常人,但这方面与常人无异。

不过斯大林始终还是对的起朱可夫的,朱可夫自己也承认的确收了部下送给他的一些战利品,几箱餐具、家具和名画。这也与贝利亚与他的个人过节有关,斯大林有意压制朱可夫,是从斯大林格勒会战进入反攻前开始的。斯大林让制定完反攻计划的朱可夫将指挥权交给华西列夫,去组织辅助进攻战役,让华西列夫冒领了朱可夫的功劳。当瓦杜丁死后,朱可夫被留下指挥瓦杜丁的方面军,让他与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等,成为几乎平等的方面军司令员,让他们与他竞争,只不过还挂着副统帅的头衔,让他继续贡献制订作战计划的才能,而把指挥权给别人,让别人领取功劳。

但斯大林还是记得朱可夫的好,让这位保卫了首都的将军去攻克德国人的首都。胜利大阅兵,主要是因为有画家为朱可夫画了一张骑马相,朱可夫骑在白马上,展示的与拿破仑一样的动作,这触动了斯大林的神经:你作出拿破仑的样子作什么?你想校仿拿破仑吗?但斯大林还是念及他的功劳,只是将他贬到小军区去养老。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斯大林是保护他。不存在功高震主,斯大林功劳最大。而且斯大林给他进攻柏林的机会,给他检阅部队的机会,这都说明斯大林并不担心这个朱可夫功劳太大。我倾向于斯大林是保护朱可夫。斯大林太了解朱可夫,朱可夫不懂政治,不懂政治有喜欢参与政治,这就容易被人害死。而朱可夫又是一个军事水平突出的人,所以干脆降级保护,万一打仗还可以重新启用。朱可夫不懂这些,认为斯大林故意打压,等赫鲁晓夫上台,朱可夫又参与政治,果然被赫鲁晓夫摆了一道,这次是彻彻底底的退休。


历史深度揭秘


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


每当提起苏联,就不得不想到斯大林和朱可夫,一个是国家最高统帅,一个是“苏联军神”,两人既是君臣,也是朋友,更是战友。两人通力合作,打败了德国,保卫了国家的独立,但就是这样两个伟大的人物,最终却出现了分歧,那么,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呢?

常言道“急流勇退、韬光养晦”,尤其是功高震主之人,小编认为,朱可夫功高盖主,而又不知急流勇退,遭到斯大林的猜忌,才会失去信任的。

1、“苏联军神”朱可夫的悲惨下场。

1896年12月1日出生的朱可夫,自幼生活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在农场干活,自幼生活十分艰苦。但艰苦的生活锻炼了朱可夫的意志,后来从士兵当上了元帅。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举世公认的赫赫战功。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他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并荣获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军功勋章2枚,图瓦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年),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传奇元帅”。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二战后,朱可夫任驻德苏军集团军总司令和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1946年4月10日回国,担任苏联陆军总司令。1946年6月9日,斯大林签署命令,指责朱可夫:“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并指出“朱可夫元帅怀着仇恨,准备网罗一些失意者、被撤职的司令员,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朱可夫担任的三个要职被撤销,从党中央委员会中被开除,受到降职处分,贬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又被调到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

2、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呢?

一是因为朱可夫不知道韬光养晦,锋芒太露。二战结束后,由于朱可夫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的光芒已盖过了斯大林,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他在军中威望甚至一度超越了斯大林。对于喜欢搞个人崇拜的斯大林来说,苏联只有他一个绝对领袖,但凡其他任何人越了界,都会遭到他的打击,这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而此时的朱可夫不知道急流勇退,不知道放权,仍牢牢抓着军权,遭到猜忌,于是便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二是因为朱可夫私藏德国战利品。本来苏联当时有人对他就羡慕嫉妒恨,为了平息别人怨言,斯大林指派贝利亚对朱可夫的公寓进行了调查,查获了大量德国战利品和财物,尽管朱可夫立刻写下了认错信,但斯大林还是将他从党中央委员会开除,并先后将他调到了敖德萨地区和乌拉尔军区担任司令。

三是因为斯大林和朱可夫有许多共同之处,斯大林产生了危机感。两人都出身于农民家庭,两人的父亲都做过鞋匠,而且都有体罚自己儿子的习惯,两人的母亲都曾努力让自己的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两个都是从一名士兵做起,成长经历相同。后来,再加上朱可夫的盖世军功,两人的地位只差一步,并且朱可夫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哪怕他的忠诚毫无问题,斯大林也不太放心。于是斯大林以己度人,意识到了危机,所以不再信任朱可夫,找个理由免了他们的职务并放逐,朱可夫彻底远离了政治中心,再也不会对斯大林产生威胁了。

四是因为斯大林推行双长军制,朱可夫坚持实行一长制,产生了矛盾,遭到了斯大林的猜忌。所谓一长军制指的是单一的军事首长制度,也即是苏联的各级军事指挥员是其所在部队的唯一领导者即军事首长。其实就是实行一长军制整个部队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而双长军制说白了就是政委军制,虽说一般情况下政委不能干预军事首长的对战决策,但是政委却对军队如何行动有最终决定的权力。二战中的苏联红军主要实行的是双长军制。而朱可夫所在军队中,实行的是一长军制,他直接主导着军团的军事决策,可以说是大权加身。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为了巩固统治,立即在全军推行双长军制,但是朱可夫依旧坚持实行一长制,这种情况是斯大林无法容忍的,这严重影响统治者在军队的领导权威。要知道国家军权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只有把军队权力牢牢把握在手中其政权才能稳固;所以朱可夫的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挑衅斯大林。因此,不管朱可夫的贡献有多大,斯大林也是不能容忍他的狂妄举动。

五是因为朱可夫脾气倔强又口无遮拦,喜欢吹牛自夸。统治者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他的存在,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贝利亚又指出了朱可夫的一条罪行,即朱可夫把二战胜利的功劳,都归到自己一个人身上,显然已经违背了党的宗旨。就这样,慢慢的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

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其实是对朱可夫的真实写照。所以,小编认为,朱可夫之所以失去斯大林的信任,其主要原因是功高盖主,而又不知韬光养晦,急流勇退,尤其斯大林还是一个大搞个人崇拜的统治者,失去信任也是必然的。


葛大小姐


朱可夫的性格缺陷,决定了其二战之后的命运。

朱可夫因其在苏德战争中功勋卓越,被认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成为仅有的4次获得苏联英雄的两人之一,另外一人是勃列日涅夫。然而福祸相依,朱可夫也因功高震主而开始受到打压。

二战刚结束时,朱可夫的声望达到顶点。在苏联国内的各大媒体,把朱可夫在二战的功绩来了一波吹捧。在1945年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斯大林特意安排朱可夫担任阅兵首长。同时朱可夫被委任为四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中苏方最高长官,协调各国对德国问题的处理。

朱可夫还获得了美国和英国官方颁布的荣誉勋章。战后朱可夫与盟军最高指挥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特别是艾森豪威尔十分敬重他。卢修斯·克莱将军后来说:“如果艾森豪威尔和朱可夫继续合作的话,苏美关系将会多么不同啊。”朱可夫在苏联国内外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再加上与一位即将成为美国总统的人来往密切,这未免不令人想起黄袍加身的典故。

政治老鸟斯大林不会看不出这个苗头,他先下手为强,在1946年4月以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都已被召回国为由,将朱可夫召回国。4月10日,朱可夫离开柏林,回国就任苏联陆军总司令,然而这是山雨欲来前的宁静。

1993年苏联解体后的机密材料被曝光,早在1946年朱可夫把贝利亚的调查副手阿巴库莫夫轰出他的办公室几天后,斯大林召开了一次会议准备要抓捕朱可夫,但是由于多名重要将领的反对而作罢,但仍以反社会主义的罪名将朱可夫身边的将领逮捕。而艾森豪威尔得知后,对其昔日的袍泽兄弟表示了同情,这不合时宜的表态让朱可夫更加遭遇猜忌。

1946年7月份苏联《真理报》刊登了朱可夫被调到敖德萨军区,担任一个不重要的职位。朱可夫的老对手科涅夫取代了他的位置。然而朱可夫的厄运还未停止。在列宁格勒战役中与朱可夫有过严重分歧的戈沃洛夫趁机落井下石,以监察部长的身份视察了敖德萨。随后戈沃洛夫向苏联国防部递交了一份对朱可夫极为不利的报告。1947年朱可夫又被贬到更加偏远的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

其实朱可夫回国后一直被监视,有人发现有7个火车皮装着朱可夫从德国弄来的家具,1948年他的住所被发现装有德国弄来的财物。在之后的调查中,贝利亚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朱可夫私藏了17个金戒指,3颗宝石,15条金项链,超过4公里的面料,323件貂皮,44条从德国宫殿弄来的地毯,55幅名画和20把枪支。

朱可夫对此回应道:“我内心感到十分自责。我把一些没人要的破烂放在一处仓库里,因为我以为没人需要它们了。我以布尔什维克身份起誓要避免再犯这种错误,最后我还得要回我的住所,敬爱的党和斯大林同志。”

朱可夫在此后承受不住苏联秘密警察没完没了的盘查,他请求离开他为之终身服务的军队,以此抗议苏联对他的功绩一笔勾销。然而朱可夫的请求并没有获得任何回音,直到1953年朱可夫被斯大林召回莫斯科,但随后不久斯大林便因脑溢血溘然长逝,所以无从证实朱可夫被召回的原因。

1953年朱可夫参与逮捕贝利亚的行动,因此升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升任为苏联国防部部长。1957年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要求赫鲁晓夫辞职。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苏联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朱可夫反对罢免赫鲁晓夫的提议,更是威胁没他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会动。

朱可夫的表态令赫鲁晓夫站稳了脚跟,但是他凭借拥立之功,更加肆无忌惮。最终两人也闹掰。赫鲁晓夫指责朱可夫在军队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削弱苏共对军队的控制,搞波拿巴主义(军人独裁)。在朱可夫访问南斯拉夫时,苏共中央趁机解除了他的国防部长职务以及强制其退休。

综上,朱可夫失去斯大林的信任原因有:

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早在二战时期,朱可夫就曾经在基辅的问题上与斯大林针锋相对而被弃用。而出于战时考量,斯大林作出了妥协,让朱可夫复职。战争结束后,斯大林作为苏联最高统帅,他在二战中的作用与地位绝对不能受到旁人的威胁,斯大林不能容忍朱可夫的声望太高,最后导致喧宾夺主。

后来朱可夫帮助赫鲁晓夫上台后的种种越俎代庖的表现,也让其再次遭遇冷落。朱可夫不管他有没有意愿登上大位,他确实不懂得低调行事,最后也被赫鲁晓夫一锅端了。即使斯大林不对朱可夫动手,他早晚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朱可夫不懂得收敛

朱可夫的赫赫战功,再加上他喜欢自卖自夸的个性,喜欢把苏联二战功劳都算在他头上,让许多人不满。而且朱可夫太过于直率,他对于斯大林坚持把二战的胜利归于斯大林的功劳,越来越轻蔑,继而反感,在公开场合直抒胸臆,公开表示不满,后来苏联的秘密警察一五一十地将其报告了斯大林。

这就好比办公室政治,老板不会愿意看到员工对自己的质疑,甚至不敬。朱可夫虽然业务能力强,但是属于刺头型的员工,早晚会挑战老板的权威。在二战结束后,朱可夫的作用和价值已经不是无可替代,斯大林自然会对其疏远。朱可夫的大嘴巴也招惹了小人的公报私仇,刚好他的把柄落入了他的敌对人马,斯大林只是顺水推舟。

朱可夫在苏军一手遮天

朱可夫固执地坚持军队的职业化,轻视苏共和政委对军队的影响。在战争期间,斯大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其取消了苏军政委的职务。但是在和平时期,斯大林再也不能容忍朱可夫对党领导军队方针的排斥。


斯大林也是有先见之明,在赫鲁晓夫时期,朱可夫差点就逾越了苏联对军队的控制。这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朱可夫即使最后没有发动军事政变,但是一旦这种体制形成,军人就很可能对苏共形成挑战。最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苏共无法控制军队,而导致亲西方势力的所谓改革派逼宫后,苏联没有强硬的手段将其镇压,枪杆子里出政权不是一句空话。

朱可夫赋闲在家时,主要撰写军事著作以及回忆录。1964年朱可夫与比他年轻25岁的格林娜结婚,不久老元帅晚年得女,朱可夫的第二春给他带来了些许慰藉。

勃列日涅夫上台,在1965年的反法西斯生日20周年纪念日,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式,人们看到了朱可夫出现在了红场列宁墓顶上,许多苏联人感动得热泪盈眶。1966年12月,在朱可夫70岁生日时,苏联授予朱可夫最高级荣誉——列宁勋章,这也是对朱可夫贡献的肯定。1974年6月,朱可夫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梓蕤


朱可夫是二战时期的苏联头号名将,他在二战结束后的威望几乎要超过斯大林,而斯大林是一个非常独断的人,他不允许任何人的威望超越自己。


二战结束之后,在斯大林的策划下,朱可夫被驱逐出了苏联的权力中心,一直到了斯大林去世才复出。朱可夫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却被陷害遭到免职,他的遭遇是非常不幸的,但是对比起来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的遭遇也算是比较幸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打击苏联内部的其他势力,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


苏联大清洗导致了大量优秀军官死亡,号称红色拿破仑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含冤被杀,苏联5个元帅只剩下2个,4个大将只剩下1个,12个集团军司令全部被枪决,67名军长被枪决了60个。


朱可夫能够逃过大清洗运动,不仅是因为朱可夫能征善战,最主要的原因是二战爆发,苏联外部的压力增大,斯大林需要用朱可夫来对付德国和日本。

在德国闪击苏联之前,朱可夫就已经在诺门罕之战扬名。凭借着诺门罕之战的出色表现,朱可夫成功进入了苏联军队的上层领导阶层,担任了苏联军队的总参谋长。


德国闪击苏联之后,朱可夫多次带领苏联红军力挽狂澜,先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柏林战役的胜利。这些胜利都让朱可夫名声大噪,苏联人民纷纷把朱可夫当成英雄来崇拜,斯大林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彻底颠覆朱可夫的形象,斯大林想要用对付图哈切夫斯基的方法来对付朱可夫,诬陷朱可夫有叛乱的阴谋。


然而朱可夫在军队中的威望非常大,苏联上层将领都不支持斯大林的决定,他们都相信朱可夫的清白,不允许斯大林加害朱可夫。虽然无法杀死朱可夫,但是斯大林还是找到了打击朱可夫的理由。

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苏联情报机构发现了朱可夫家中藏有一些来自德国的财物,这一发现给了斯大林打击朱可夫的理由。


在二战结束的第二年,斯大林指责朱可夫傲慢,把所有胜利的功劳都归功于自己,并且诬陷朱可夫想要进行反叛活动。虽然在众多将领们的努力下,朱可夫没有被斯大林逮捕,但是斯大林还是将朱可夫下放到偏远军区担任司令员。因为朱可夫在苏联人民心中的地位十分高,斯大林一直没有敢于加害朱可夫。

在斯大林去世前,曾经专门派人把朱可夫叫到了莫斯科,不过斯大林还没有来得及见朱可夫就去世了。


斯大林去世之后,朱可夫重新回到了苏联中央,凭借着巨大的威望,朱可夫帮助赫鲁晓夫确立了最高统帅的地位。然而赫鲁晓夫仍然无法容下朱可夫,赫鲁晓夫成功掌权后不久,朱可夫便被迫退休,从此退出了苏联政治舞台。


朱可夫作为苏联的英雄,曾经为苏联的稳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不过朱可夫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因此在和平年代朱可夫的地位一直都不稳定。


历史总探长



这么说,斯大林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朱可夫,自然也无所谓对朱可夫不信任。

关于斯大林与朱可夫的关系,汉武帝刘彻有一则段子能比较准确的反应两者的关系:

汉武帝刘彻见大将军卫青时经常穿着随意,甚至有时候上厕所时接见卫青,和卫青聊天;可是当汉武帝见比卫青职务低得多的汲黯时,却每次都要衣冠整肃,有一次汲黯见汉武帝时,汉武帝临时发现自己皇帝正装的冠冕找不到了,知道这样见汲黯会被批评,于是赶紧躲起来,并且吩咐宦官,汲黯说什么事情都暂时先答应下来,把他哄走了再说。

汉武帝之所以对待卫青与汲黯态度完全不同,就是因为汉武帝时把卫青当心腹,而把汲黯当大臣,尊重但不亲近。

斯大林对待朱可夫和汉武帝对待汲黯是一样的,斯大林其实不希望朱可夫这种性格耿直、张扬的军人;斯大林喜欢华西列夫斯基这种小心谨慎,忠厚可靠类型的军人。

只是因为朱可夫确实有很强军事指挥才能,在战时需要这样的人。


朱可夫被斯大林贬到小军区做司令员,表面看是因为朱可夫从德国“掠夺”了许多战利品,根据苏联档案,朱可夫在莫斯科的别墅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有各种珍贵文物和大量贵重金属;朱可夫还从德国拉了七车皮的各种物资,主要是各种高档家具到敖德萨的家。

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或者说如果真是因为朱可夫“贪污”而治罪,那么斯大林完全可以把朱可夫一撸到底;事实上朱可夫被贬主要原因是朱可夫通过二战隐约成为苏联红军第二个领袖和偶像,尤其是在第一骑兵军系统里(斯大林军中嫡系),朱可夫在二战结束时在苏军影响力有多大?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这位深受斯大林信任的军中大佬,和朱可夫是亲家。

尽管朱可夫本人应该是没有要成为斯大林接班人或者二号人物的想法,但是朱可夫有这样的实力,那么对于斯大林来说就足够了。

次要原因则是“借”朱可夫的“人头”来敲打因为卫国战争辉煌胜利而逐渐膨胀的军人们。


事实证明斯大林这么做效果很好,处理了朱可夫后确实给苏军上下带来了极大震动,可以说苏军上下因此确实收敛和低调了不少。

但是斯大林虽然敲打朱可夫,但从来没有想过彻底打击他,不然华西列夫斯基也不可能一直身居高位,毕竟真要清洗朱可夫,那么华西列夫斯基这样朱可夫姻亲也绝对是在打击范围内的。

斯大林临去世前实际已经准备要重新启用朱可夫了,除了军队职务没有恢复以外,朱可夫以往各种头衔和待遇差不多都恢复了,如果不是斯大林突然去世,朱可夫应该可以在斯大林末期重新回到他之前的职务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