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后面中国的结局会是什么样?

StrickEurkea


既然是开脑洞的问题,那就要基于原有条件进行符合逻辑的推演了。

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中国疆域内会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兵都无法对抗太平军,因此,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那说明清朝没有下放财政军等权力给到地方。

太平军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一路西征。最终大约能恢复明朝疆域的样子。因为草原、西域和高原,是在大清的古典帝国智慧下融入大清的。

原来的大清疆域,将分裂为太平天国、北清(包含东北、内蒙古)、外蒙古、西域、青藏高原五个部分。

太平天国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很可能:

  • 格局扩大。它能把满清赶出中原,一定是内部有了认识上的飞跃。从原来的小富即安,变得包容四海。因此,它的格局一定会变大,不会再耽于享乐。

  • 效能变强。太平天国依靠的拜上帝教,虽然是不正宗的基督教,但是他在起事之后能迅速席卷江南,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组织方式简单高效率,效能也很高。

  • 富有远见。如果他能统一中原,那么他一定是有远见、有战略。仅仅依靠生猛、勇气只能赢得一时,无法长久。就像满清入主中原时那样,后来要实现稳定统治,满清学会了很多,进行了很深的自我变革。太平天国也将像历代开国那样,逐渐变得睿智有远见。

清廷呢,则带着一些满族残余逃跑到东北(包括内蒙古)。清廷经过此次巨大失败,可能给他们带去的变化包括:

  • 冗余变少。绝大部分满族人逃不出去,逃到东北的满人将变得精干。

  • 丢掉了意识形态压力。清朝统治全国时,其意识形态(辫子相关、文字狱等)的弦绷得非常紧,清廷也在这上面花了很多精力,现在可以丢掉了,轻装上阵。

  • 提升效率。再也养不起冗官冗员了,做事效率大大提高,包括决策也将如此。

外蒙古:将被沙俄吞并。原来的蒙古部落是被大清养起来的,那时候大清有钱。现在自身都难保了,蒙古就不愿意跟着大清混了。

西域:也将被沙俄吞并。道理与蒙古类似。外蒙古和西域很可能被沙俄称为“黄俄罗斯”。

青藏高原:将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这一点也不多解释了。

此时的中国大地,变成这幅模样:

重点:北清政权和中国(太平天国)将分别如何发展演化?

北清政权:

清廷经过了失去大半个天下的教训,虽然可能变得简洁高效了。但我们不要忘了另一点,原来清朝有钱有实力能整合内蒙古。现在一下子失去了人口最多也最富庶的地方,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和力量,内蒙古的离心力就将大大加强。

北清政权很可能类似于北元政权,陷入内部分裂状态。尤其此时已经有了国际大国力量的接入。

最可能介入的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沙俄,另一个是英国。

当时的国际背景是:英国与俄国在亚欧大路上抗衡。一个要从南方海洋深入亚欧大陆内地,另一个要从内地向海洋延伸。双方最终在各个地方打动势力均衡之后才会形成稳定局面。比如中亚地区,英国和俄国的力量,在阿富汗这里形成了均衡,最后留了一个瓦罕走廊的分界线。确保双方不再进行无谓的争夺。

而在面对北清政权时,沙俄很可能在占有外蒙的情况下,进一步挑动内蒙分裂力量,很可能很快就把内蒙也挖出去。

北清剩下的地盘就只有东北了。此时英国人将出场,遏制俄国进一步扩张的势头,保住北清剩余的地盘。

即使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北清因为人口太少(几百万级别)、地方太小、开发程度低(原来处于封禁状态),而失去了重要性,将成为英国一块贸易价值不大的半殖民地。

中国(太平天国):

前面我们分析过,太平天国既然能推翻清朝,建立全国政权,那么太平天国内部一定经历了世界观和组织上的转变,从狭隘变得开放。

而英法等列强尤其是英国见到太平天国成功了,则很可能真正从宗教、制度等方面向太平天国提供帮助,以便让太平天国融入英国人主导的世界体系。

这里交代一下,为什么这种可能性很大。

因为自从1805年英国确立了绝对的海上优势之后,英国就在全球推行英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体系,英国此时还不是以暴力占领的方式建立世界帝国。真正的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是19世纪最后几年由德国等后起帝国掀起的,英国那时才加入直接占领的队伍。

因此,英国很大可能是:愿意扶持太平天国,使中国融入英国主导的世界体系。这一方面可以让太平天国亲英,让太平天国成为英国的市场;另一方面让太平天国强大一些,可以共同抵抗俄国的扩张。

分析完外部条件,我们再来看太平天国的内部可能性。

太平天国在经历过观念和组织变革后,很大可能也将愿意融入世界体系,拥抱工业革命。因为即使在太平天国早期,他们也积极使用西洋火器。现在既然建立了全国政权,那么如何既能实现对内稳定有效的统治,又能在国际环境中立足,这将是太平天国胜利后重点要考虑的事情。

因此,太平天国有两种可能:

  • 维持以拜上帝教为主导的政治结构(做了一些符合人性的调整),但拥抱工业革命。

  • 或者是:融入真正的基督教,同时拥抱工业革命。

无论哪一种情况,赶跑了满清的太平天国都将比真实历史中的清朝更早地开始工业革命。

那样一来的话,中国(太平天国)很快将变成亚洲一等一的强国。假以时日(30年吧),中国也会成为世界列强。那时,收回外蒙和西域、收回西藏,彻底扫灭北清都是很可能的事情。

但是,那样的中国(太平天国)还是我们心中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吗?

这里有一个严峻的问题:信奉基督教(或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国政权,还是我们心中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吗?

中国作为唯一一个传续至今文明没断的古国,其意义在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等一脉相承,一直不间断地被中国人继承了下来。

当初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重点提到了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的威胁是颠覆性的,曾国藩也以此号召天下士人起来反抗。

但如果太平天国统治了中国,并在全国实行了宗教(基督教或者拜上帝教)制度,彻底抛弃了儒家那一套,那彼时的中国还是中国吗?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文明,到此时算是断了,还是没断呢?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这个问题应该改为:倘若太平天国推翻了清帝国,后面中国怎么发展?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尽管这个分析将会令人脑洞大开,但绝非毫无逻辑。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间。其范围波及几乎南中国全部省份,其兵威在鼎盛之际甚至直达直隶。在此期间,太平军建立了政权,颁布了意在建设无人不保暖、无处不均匀的《天朝田亩制度》,在后期还立洪仁玕为干王,主持内政,通过了一些重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决定。颇有一些新意。不过后来太平军内讧,高层彼此攻击,最终败于曾国藩之手,十余年的革命运动成了一场悲壮的历史悲剧。

假如太平军胜利了,推翻了清帝国,会怎样?这首先意味着,清帝国用来真大太平军的那些势力都失败了,这些势力都是谁呢?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是后来整个大清用于维护稳定的支柱性的军事力量湘军、淮军等汉族武装。假如太平军胜了,这些势力肯定是败了,那么,这些势力会不会投降太平军?不会的。因为太平军的意识形态是拜上帝教,在曾国藩等人看来是赤裸裸的对中化道德文章的彻底颠覆。怎么办?很可能会抵抗到底。不仅是对一种新政治势力的抵抗,更是对一种外来文化的顽固抵抗。那么,中国会怎样发展?熟悉历史的读者大概会浮现出明亡后大德高贤隐没山林从事反清活动的印象。没错,假如太平军胜了,清帝国亡了,在中华腹地,必有一大批士人学子、地主武装,对太平天国政权展开旷日持久的抗争。然则天平天国会不会像清帝国初期接受汉文化那样放弃拜上帝教,重回中华正统文化上来?恐怕够呛。因为拜上帝教是他们用以组织行事的基本依靠。由此,天平天国将在最发达的地区陷入文化冲突之中。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这种冲突不仅不可能快速得到解决,反而会令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从而提前进入20世纪初期军阀割据的时代。

其二,假如太平军胜利了,它内部的权力斗争会不会避免?根据历史来看,它要胜利,就必需要团结,因此,肯定是先维持了团结,然后才能战胜清帝国。但是清帝国灭亡之后呢?太平军不是一直有着先进思想武装的部队,太平军的领导层也并没有统一的政治思想认识,甚至在如何建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根本性问题上,也是大相径庭。这意味着,太平天国的分裂是必然的。即便在战争年代出于战争的压力维持了团结,其分裂也会在战争结束之后迅速到来。结果会怎样?必然是要比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那个更大规模的内战、纯属于太平天国内部的混乱的内战。其波及范围只会更广,因而受牵连的人更会更多。

其三,太平军会不会克获清帝国全境,领有外蒙古、新疆、西藏和东北?可能性几乎为零。太平军兵源多来自南方,尤其是广西、两湖、安徽等华南地区。其兵种以步兵为主,同时有较大规模的水兵,可以说,极其适宜在南中国作战,然而并不天然适宜在广袤的沙漠和高原上驰骋。即便发动如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左宗棠平定新疆的远征,太平军也缺乏如同左宗棠那样的后勤保障,因此,起码新疆不会被太平军领有。而蒙古,兼含内外蒙古和东北,因为在地形上与东北连为一体,同时,东北作为满清的龙兴之地,尚未涌入大量的汉人进行开发,从传统中国士人的看法来说,这些地方,连同西藏,很难被太平军的高层视为理所应当囊括于中的中国领土。因此,假如太平军推翻了清帝国,很可能,上述这些地方都将不复为中国所有。中亚的浩瀚国必将崛起,吞并新疆,成为英帝国在亚洲腹地的忠诚楔子;西藏必然会在英帝国的扶持下变成一个独立王国;内外蒙古呢,则将可能成为沙俄,包括后来的苏联的忠诚盟友。甚至满清,也有可能从北京退居东北,臣服于沙俄。或者在后来日本的威胁下,与日本结盟,甚至臣服于日本。

当然也有一种大开脑洞的可能,那就是满清退居东北后,放弃既有的僵化的政治治理模式,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触,君臣励精图治,率先实施维新改革,把东北三省建成了一个率先实现早期工业化的小强国,于是并朝鲜,占蒙古,重新入关,再夺天下。这样的话,很可能是满清的维新改革与同期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步进行,但满清的改革因为已经战败的缘故,包袱相对更少,因而成就可能更大。而随着满清改革的成功,入关恢复清帝国就成为不二之选。这时候,日本改革的活力也已经激发,经海洋向东亚大陆进军就成为必选之一。于是,在东亚地区,就会出现清日两强对决,都想瓜分太平天国的局面。至于谁负谁胜,那就要看谁的改革更为彻底,谁的战力更为强大,谁的国际支持更为显赫了。不过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随着满清退入关外,很难说在那个时候已经颇有独立思想的优秀的非满裔智识和精英会自然而然地追随。而缺了非满裔精英的支撑,尤其是来自两广、江浙、两湖地区的汉人智识和精英,仅靠已经过了二百年寄生生活的八旗子弟,这个退居东三省的满清政权,是根本不大可能重新崛起的,就像退出大都的元帝国再也没有恢复帝国气象一样。

但是,不管这些局面如何发展,中国腹地中的革命潮头都是无可避免的,太平军的胜利有可能会让中国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政策,从而加速消除守旧文化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复兴的可能性,更加轻易地接受外来事物,尤其是与宗教和宗教改革有关的欧洲新事物。而这些新事物又将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用以改造太平天国社会的有力武器,进而激起太平天国内部更为深刻的新旧矛盾。这些内部矛盾,连同外部国际竞争压力,一道将中国这块大地上的革命浪潮推向极致。经过若干年甚至是十几年、几十年的革命运动,整个东亚最终还是可能要回到革命统一一切的轨道上来。


稷离


太平天国如果真的推翻清朝,那后续中国历史也许会被改写,但是太平天国不能真正占领完当时清帝国全境,他的国政主流思想在当时中国根本就站不住脚。天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眼光和能力本身就带有局限性,他的皇上帝信仰只能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以南起作用,而在守旧的北方不行,北方内陆的封建地主没有被西方思想所侵蚀,一直保有中国古老传统思想,洪秀全北征军一支,如果真的打败清军,围攻北京,咸丰帝也许会像躲避英法联军一样躲到北方,哪里会有更强悍的蒙古铁骑等候着他,清军仗着地大物博,会拖垮太平军,洪秀全不是朱元璋,他没有长远的打算,只图眼前的富贵,骄奢淫逸的生活腐蚀了他的斗志,导致北征军孤军深入,陷入四面埋伏,在北京附近全军战死。可以说当时太平军是战斗力最顽强的,他们既然能打到北京附近将领肯定有勇猛过人之处,北方八旗军在当时已没有披坚执锐的军威。同样石达开在太平军中也算奇才,西循进入四川境内,与清军对决,太平天国刚兴起,占领南京后,向四面扩张,看似顺利,有取大清天下,可是内部集团却出现裂痕,渐渐撕碎这个新兴政权。清军将这一支支孤军深入的太平军给个个歼灭,后来都集结在长江流域,紧紧卡住他的咽喉,使其没有喘息之机,在曾国藩的围攻下,太平军就这样转攻为守,领土越来越小,天京陷落,洪秀全病亡,不久他的王朝和他一样,走完短短的十来年。



这场短短的十来年的战争使有史以来中国伤亡最严重,相当于二战伤亡人数,悲剧的王朝,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曾经开创辉煌的开国元勋都纷纷战死,俘虏的都没有好结果,就连小皇帝洪天贵福也惨遭清军毒手。洪秀全生前享乐的,死后却被挖出来当炮灰,这样的结局从来没有想到。李自成都比他强,最起码到最后和清军战斗到底,而洪秀全呢?在历代农民起义的英雄辈上算他条件好,可是却没有远见。洪秀全本身小农思想严重,小富即安,他想用宗教的外衣包裹自己,可还是暴露了他的致命弱点。


在当时若想成功战胜清朝,只有联合外夷,列强英国在那时也很关注太平天国,毕竟他们所做的正是欧洲所希望的,建立东方上帝国,英国曾经主动提出联合对付大清措施,可被洪秀全拒绝了,其中平分中国,有明显的侵略野心,等于引狼入室,太平天国在当时还是明智的,但可怕的结果确是英国联合大清对付他。大清为此也付出惨重代价,和俄国媾和,他丧失了东北大片领土,中国由此进入割让领土的丧国辱权时期,太平天国加速了清朝灭亡,也使清朝无能为力对付外夷。即便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结局可能会更惨,中国四分五裂局面会出现,新疆地区军阀乘胜孤立,西藏佛教深厚根本就不容洋教,外蒙再遭俄国策划,也许悲剧更早一点来临,太平天国最多只会维持半壁江山,相当于明朝后期。他的本质和后来民国是有区别的,封建王朝取代不了资本主义的先进性,最终还是被取代。


龙文说史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要先阐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太平天国绝对不会成功。

你要相信历史淘汰率,太平天国最终在茫茫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所谓天下,有德者居之,不是一句妄谈。太平天国的覆灭如是,清王朝后来的覆灭亦如是。

靠着基本驴唇不对马嘴的教义,还有一个可以判定为邪教的“拜上帝教”,蛊惑无辜,揭竿而起。更为致命的是,农民阶级的先天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用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的话说,当时太平军将领号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饭”。这和旧式农民起义者的动机是一致的。许多太平军将士在参加革命队伍时,就是抱着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的目的来的。

至于洪秀全这枚起义者,究竟是英雄还是变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们懂得,所以太平天国是绝对不会成功的,被历史淘汰是定数。

其次,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如果其成功了,中国会怎样?试着讨论一下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不能避免封建社会传统起义模式的窠臼,历史上再高明的农民领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国家的轨道行事。洪秀全本来是要建立一个新朝代新国家,但在永安封王时连一个合适的名称也找不到,只好“姑从凡间歪例”,把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都封王,称为王爷,并相应地制订《太平礼制》来规定各级官员的尊卑和特权。洪秀全还在《天父诗》中公开宣扬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说什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可以预见,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的政权形式一经沿着封建政权的轨道走下去。

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权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如果太平天国统一中国,神权左右皇权导致核心矛盾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历代农民起义常有披着宗教外衣,即以神的意志和形式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如张角以太平道为号召,朱元璋信奉白莲教等等。但当这些宗教组织演化成农民起义,特别是建立了农民政权,或农民起义领袖称王称帝之后,一般都放弃宗教组织,专心进行夺取政权或发展革命势力的斗争,如朱元璋称帝之后,立即取缔白莲教,禁止其活动。而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而且还有否定孔子、否定儒学、颠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系列作为,注定这个政权会在沿着历史轨道前行的路上陷入越来越大的迷惘。

内部政权夺利,天京事变后,由于原先的天兄代言人萧朝贵在长沙牺牲,天父代言人杨秀清又在事变中被韦昌辉所杀。所谓天父、天兄人格化本来就是个骗局,杨秀清被杀更是骗局的暴露,太平天国出现了空前的信仰危机。如果太平天国统一了天下,严重的信仰危机仍然不可避免,可能会导致分散主义滋生,使太平天国一步一步走向低谷,难有回天之力,最可怕的是,中国仍然会陷入四分五裂,各种势力割据为王的混乱状态。

虽然它主张对外开放、发展本国商业和对外贸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但是其前提是基于西方一厢情愿的以为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信仰与西方一致,而一旦发现洪秀全所谓的拜上帝教同天主教根本不是一回事儿的时候,西方对其好感荡然无存。且西方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瓜分中国的核心利益不会因为中国谁上台而发生变化,将来面对冲突的时候,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是否还能对西方抱有开放心态,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如果太平天国如果真的取代了清朝,这种核心本质上仍旧按照旧有模式组建的政权,可能在应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时的能力还不如清政府,其信仰危机带来的隐患甚至可能过早的将中国推向更大的分裂和混乱,一盘散沙没有强权政府约束的中国,在面对西方入侵时更没有还手之力,中国可能真的成为完全的殖民地,而连半殖民半封建都不可得。


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欢迎关注【聆雨轩史海探秘】,为您呈现不一样的历史真相。


聆雨轩史海探秘


太平天国推翻清朝,只是一种假说,不是事实。假如太平天国播翻了清朝,按洪秀全、杨秀清那种统治水平,比清朝统治者强不得哪去。

其一、太平天国没有更好的统治纲领,注定了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封建王朝更替,和中国五千年来的封建王朝更替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个统治阶级代替另一个统治阶级,人民仍然水深火热,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其二、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这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一个变种,如果太平天国打下了江山,很有可能举国信奉拜上帝教。中国成为一个宗教大国;

其三、洪秀全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君王,杨秀清是个没有水平有野心的残暴王爷,很可能发生内乱,太平天国照样是个短命王朝;

其四、太平天国农民军的战斗力并不强,虽然比八旗子弟强点,但连淮军、湘军都不是对手,估计打不过新疆、西藏、宁夏、蒙古还有八国联军这些武装,估计很可能使中国陷入军阀内战,比民国时期还要乱。辛亥革命可能就提前了。

其五、太平天国如果战胜清朝,实际上是中国的灾难,是祸不是福。因为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差,洪秀全的目光短浅,所以中国的国土面积应该比清朝小得多。但那时侯其他国家正是工业革命阶段,非常强大,中国和欧州一样被分裂成七八块也不是不可能。那正好中了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意,中国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印度。


历史春秋网


一个大概的推测是:

可能会进入另一个“传统社会模式”的循环,但迟早如同清政府对外无力一样,被打得“满地找牙”,割地赔款。

可以确认的是,太平天国起事虽然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被“中国化、儒家化”西方宗教的外衣,但整体上依旧延续着传统农民起义的老模式(压迫•反抗),没有给中国社会机体提供一股“新鲜血液”。

太平天国高层依赖于“朴素平均主义、建立美好天国”的幼稚期待,发动底层民众,而无确切的政治纲领。永安建制后,大部分缔造者生出骄奢淫逸之气,没有在体制设计上有所事功,而耽于“靡靡之音”。


而且,开国军功集团之间由于没有合理的机制,内斗频仍,互相倾轧,动辄负气出走,发生流血-清洗事件。这些弊端无疑大大损耗了内在的凝聚力和军事战略运思。

稍举一例。1856年,东王杨秀清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九千岁”封为“万岁”。北王韦昌辉心中不悦,请求天王洪秀全诛杀东王,天王碍于各种情况和制衡考虑,并未首肯。后来,陈承瑢向天王告密,谓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纲铲除东王。



以北王为首的一众血洗了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幕府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抵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当夜逃出金陵城外。其后在天王洪秀全的密令下,韦昌辉尽杀翼王府中家属。

天王洪秀全本身的判断力失去了敏锐性。石达开悲愤难当,又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必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洪秀全碍于众议,被迫诏准。他不计私怨,追究屠杀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北王亲族也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

军事实际情况是,尽管武昌在石达开回京后不久即因粮尽援绝而陷落,但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石镇吉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当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才逐渐得到扭转。洪为了牵制石达开,多封亲族子弟为王,制衡石达开。


试问,如此看来,一群眼界低沉的“乌合之众”,毫无章法,粗暴排外,也是恪守天朝意识,闭关锁国。与清廷“禁教与防夷”如出一辙。除了反叛政府,逞一时之快,又如何能建立一个新气象的政权呢?

这不是近代历史的出路,陈旧理念建构起来的政府,无法适应明末以来“全球化”这一历史大潮流。某种程度上讲,陈腐也是太平天国无法成功的内在原因。

历史无法假设,结局已经铸成。但就是假设了,也依旧残酷。妄图阻挠洪流者,或为先驱,或为卫道,或乃国贼。

历史细节肃穆而激荡。


秦右史


洪秀全表示:呃...这个问题真没想过。

从1853年杀入南京,洪秀全的后半生就只专注于两件事,一是享受,二是玩命享受。推翻清朝什么的,没想过,不存在的!

关于太平天国能不能推翻清朝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进行过详细分析:

  • 首先,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没有长远而坚定的目标,注定了在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骄傲自满,失去一拥而上的进取精神导致最后的失败;

  • 其次,太平天国自南向北进攻清朝,我国历史上除了朱元璋,从没有自南向北取得王朝统一的案例;

  • 再次,西方列强的到来增加了清末变数,列强站队清朝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被联合绞杀。

  • 最后,太平天国反孔反封,这意味着太平天国不可能团结广大士绅和地主阶层,单打独斗的结局就是没有结局。

所以,太平天国推翻清朝,不是很难成功,而是压根就不可能成功。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万一清朝的君臣见到耶稣以后全部当场去世,皈依耶稣而去,太平天国是一定能够推翻清朝的!

那么,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国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呢?静夜史认为无外乎以下几种结局:

1、衣冠不存,文明尽毁

太平天国席卷东南半壁,给江南人民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解放,而是“解脱”,高达上亿人的伤亡,直接导致富庶了上千年的江南地区生灵涂炭,社会出现巨大倒退。这个给我国近代史带来一丝进步意义的农民起义,搭上了无数老百姓的身家性命。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笼络了大量的广西人。然后,他的团队裹挟着成千上万广西子弟的身家,千里转战,最终打进了南京城!

一路上,洪秀全和他的几十个老婆们干仗,东王杨秀清等人除了日理万机指挥作战,还要抽空弄个“天父下凡”教训一下洪秀全的老婆们。然后,平息了家庭矛盾的洪秀全即兴抒发了N首打油诗,告诫自己的手下不要搞对象,要聚精会神搞斗争,一心一意去造反,将天国的事业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就是这样一个妖言惑众的邪教集团,硬是撑了整整14年。占据南方半壁江山就给南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灾难。要是推翻了清朝,那么整个长城以内的区域势必要遭到毁灭性的灾难。

洪秀全刚到南京时,曾给他施洗的传教士罗孝全千里迢迢来看望自己的得意门生。但是当他知道自己的学生是耶稣的弟弟时,这个满心欢喜的老师感觉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和欺骗,遂离开南京开始宣传太平天国的本质。

毕竟太平天国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国家,可是这也不是我国的本土政权啊。这个畸形的政权反孔反封,却自创了一套鬼神理论的体系。

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洪秀全给幼天王洪天贵福配了四个老婆,并给他进行天国主义教育,基本都是《洪天王打油诗300首》这样的理论。这导致这个孩子在被俘后,就只知道随口一首打油诗,让清朝官员哭笑不得。

清朝入关后,强制推行的剃发易服,绝对是中华文明的一次巨大倒退。但是相比于清朝的倒退,太平天国直接就给毁灭一切了。

这样一个可怕的政权,没有消灭清朝占据汉地是历史之幸。

2、版图撕裂,印度第二

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将威信维系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宗教上,本来就是一个极度冒险的事情。果然1856年“天京事变”后,拜上帝教哪些鬼神理论失去了理论基础,衰亡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所以,太平天国注定是不可能长久的,即使推翻了清朝,即使没有了外部的入侵,内部的固有阶级矛盾,也足以将这个虚幻的国度打得粉碎。

这也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矛盾迟早会爆发,所以太平天国不可能长期保持攻占南京前的那种昂扬斗志,这意味着太平天国即使推翻清朝,也不可能有精力占据清朝版图的所有土地。

而如果清朝像元朝一样“全身而退”回到关外,太平天国是不可能像朱元璋建立明朝一样进行长期对峙的。

而此时太平天国面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 首先,沙俄已经蚕食外东北和外西北。如果太平天国不能像清朝安抚蒙古各部一样搞定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各部,沙俄很可能会再接再厉,提前实现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长城以北将尽为沙俄所有;

  • 其次,此时的英国已经于1859年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实现了对印度全境的殖民,它的下一个目标是将触角伸向青藏高原。英国对青藏垂涎已久,如果太平天国能够坚持到19世纪80年代,就要面对英国大举进攻西藏的问题。在英国殖民者到来时,如果太平天国不能及时对西藏进行支持和管理,青藏高原危矣!<strong>

  • 再次,日本从1668年进行明治维新,1872年大举进犯宝岛。另有1858年,法国开始了对安南的入侵。东南沿海的漫长海岸线成为列强的登陆场,太平天国如果不能解决列强的海上入侵,汉地十八省被殖民只是时间问题。

  • 最后,退回关外的清朝如果勾结列强卷土重来,那么太平天国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抵挡的。

概括起来就是,太平天国即使推翻了清朝,也只是占据了汉地十八省。在周边势力的虎视眈眈下,太平天国想要撑下来几乎不可能!届时我国将会四分五裂,沦为和印度一样的殖民地。

所以,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真正的华夏之幸!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会更惨,会被分成多个国家,如陕西穆斯林国,云南苏丹国,广州后明国,新疆和卓国,东北后清国,等等

当时中国存在的很多个闹事的团体了。

西边回族人闹事,已经杀了汉人一千多万。

云南回族人杜文秀闹,已经被土耳其封为苏丹了。

广东,天地会。

上海,小刀会红灯会

四川,蓝大蓝二。

新疆,和卓闹分裂

而外面一群虎视眈眈的外国侵略者,正好趁乱咬上自己的一口美食,例如日本跟俄罗斯。

一句话,当时中国就一锅粥。

太平天国有本事的话,把北京占了以后。别的地方呢?

这些团体占着一个地方,继续的闹。以太平天国当时的能力,根本就不可能一时半会平息的了这种情况。而且境外还有虎视眈眈的一群饿狼。

满清政府也不可能这么容易的让你给推翻了。东北是他们龙兴之地,他们跑回东北去了,东北肯定就分裂出去了。

而且各个地方都有忠于满清,二百来年的根基,不谓不牢。在那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中国只可能分裂成渣一样。

我云南大理儿女。肯定就是黄阿啦!

别整天的骂慈禧,至少慈禧还把中国保存完整的统一的样子交给民国的手上。民国就借着这个完整的躯壳对抗了日本人。不然以太平天国那种样子,连湖南人都不服他,更别说北方人了!

而太平天国本身代表的是一种宗教。对孔孟之道特别的反感,烧孔庙之类的。在士绅阶级里面相当没有好感,不可能去支持他。

就是得到天下也要得到士绅的支持,这还要下一番狠功夫。这要有时间。而这时间之内,外国的那些侵略者会让你闲着吗?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看看当时太平天国怎样的表现。它是一个以宗教为精神力量的团体,在当时已经以民主国家自由为主题的世界环境内,它不是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搞社会的倒退。

歧视剥削妇女,不尊重知识分子。所谓的分田地,均田地,通通都说一套做一套。更是以宗教来愚昧人民,而且用外国的宗教来取代中国的儒学,在中国的北方和中原地区,很多人士都反感的。

若换一个领导人,不要洪秀全。也许能占据半壁河山。但是江山很乱,在乱的情况之下,他不可能去改造一个社会,就接受个新生的事物。

一个太平天国死了1亿多人,一个乱世对老百姓来说,那就是一个灾难,是还不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可能跟上发达国家脚步的,只能被别人国家划分成几段。

不然这么多人维护清政府干嘛?

稳定才是第一位,和谐才是万能的,团结才是力量,千古不变。

只有团结的情况之下才能对付外来的敌人。没有团结的情况之下,外来敌人怎么对付,只能被别人瓜分。

所以大家别被情绪所掌控,认为满清是外来的,怎么怎的。当时中国的士绅大部分百姓大脑里面绝对装的不是s,他们清楚该怎么做。一将功成万骨枯,对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和平发展才是最根本的!


蓉儿是妹纸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洪秀全表示:呃...这个问题真没想过。

从1853年杀入南京,洪秀全的后半生就只专注于两件事,一是享受,二是玩命享受。推翻清朝什么的,没想过,不存在的!

关于太平天国能不能推翻清朝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进行过详细分析:

  • 首先,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没有长远而坚定的目标,注定了在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骄傲自满,失去一拥而上的进取精神导致最后的失败;

  • 其次,太平天国自南向北进攻清朝,我国历史上除了朱元璋,从没有自南向北取得王朝统一的案例;

  • 再次,西方列强的到来增加了清末变数,列强站队清朝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被联合绞杀。

  • 最后,太平天国反孔反封,这意味着太平天国不可能团结广大士绅和地主阶层,单打独斗的结局就是没有结局。

所以,太平天国推翻清朝,不是很难成功,而是压根就不可能成功。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万一清朝的君臣见到耶稣以后全部当场去世,皈依耶稣而去,太平天国是一定能够推翻清朝的!

那么,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国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呢?静夜史认为无外乎以下几种结局

1、衣冠不存,文明尽毁

太平天国席卷东南半壁,给江南人民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解放,而是“解脱”,高达上亿人的伤亡,直接导致富庶了上千年的江南地区生灵涂炭,社会出现巨大倒退。这个给我国近代史带来一丝进步意义的农民起义,搭上了无数老百姓的身家性命。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笼络了大量的广西人。然后,他的团队裹挟着成千上万广西子弟的身家,千里转战,最终打进了南京城

一路上,洪秀全和他的几十个老婆们干仗,东王杨秀清等人除了日理万机指挥作战,还要抽空弄个“天父下凡”教训一下洪秀全的老婆们。然后,平息了家庭矛盾的洪秀全即兴抒发了N首打油诗,告诫自己的手下不要搞对象,要聚精会神搞斗争,一心一意去造反,将天国的事业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就是这样一个妖言惑众的邪教集团,硬是撑了整整14年。占据南方半壁江山就给南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灾难。要是推翻了清朝,那么整个长城以内的区域势必要遭到毁灭性的灾难

洪秀全刚到南京时,曾给他施洗的传教士罗孝全千里迢迢来看望自己的得意门生。但是当他知道自己的学生是耶稣的弟弟时,这个满心欢喜的老师感觉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和欺骗,遂离开南京开始宣传太平天国的本质。

毕竟太平天国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国家,可是这也不是我国的本土政权啊。这个畸形的政权反孔反封,却自创了一套鬼神理论的体系

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洪秀全给幼天王洪天贵福配了四个老婆,并给他进行天国主义教育,基本都是《洪天王打油诗300首》这样的理论。这导致这个孩子在被俘后,就只知道随口一首打油诗,让清朝官员哭笑不得。

清朝入关后,强制推行的剃发易服,绝对是中华文明的一次巨大倒退。但是相比于清朝的倒退,太平天国直接就给毁灭一切了。

这样一个可怕的政权,没有消灭清朝占据汉地是历史之幸

2、版图撕裂,印度第二

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将威信维系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宗教上,本来就是一个极度冒险的事情。果然1856年“天京事变”后,拜上帝教哪些鬼神理论失去了理论基础,衰亡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所以,太平天国注定是不可能长久的,即使推翻了清朝,即使没有了外部的入侵,内部的固有阶级矛盾,也足以将这个虚幻的国度打得粉碎

这也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矛盾迟早会爆发,所以太平天国不可能长期保持攻占南京前的那种昂扬斗志,这意味着太平天国即使推翻清朝,也不可能有精力占据清朝版图的所有土地。

而如果清朝像元朝一样“全身而退”回到关外,太平天国是不可能像朱元璋建立明朝一样进行长期对峙的。

而此时太平天国面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 首先,沙俄已经蚕食外东北和外西北。如果太平天国不能像清朝安抚蒙古各部一样搞定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各部,沙俄很可能会再接再厉,提前实现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长城以北将尽为沙俄所有;

  • 其次,此时的英国已经于1859年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实现了对印度全境的殖民,它的下一个目标是将触角伸向青藏高原。英国对青藏垂涎已久,如果太平天国能够坚持到19世纪80年代,就要面对英国大举进攻西藏的问题。在英国殖民者到来时,如果太平天国不能及时对西藏进行支持和管理,青藏高原危矣

  • 再次,日本从1668年进行明治维新,1872年大举进犯宝岛。另有1858年,法国开始了对安南的入侵。东南沿海的漫长海岸线成为列强的登陆场,太平天国如果不能解决列强的海上入侵,汉地十八省被殖民只是时间问题。

  • 最后,退回关外的清朝如果勾结列强卷土重来,那么太平天国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抵挡的。

概括起来就是,太平天国即使推翻了清朝,也只是占据了汉地十八省。在周边势力的虎视眈眈下,太平天国想要撑下来几乎不可能!届时我国将会四分五裂,沦为和印度一样的殖民地。所以,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真正的华夏之幸!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首先出现的一个结果是:满洲人被大量屠杀;汉族人全部剪掉辫子。

先来看看太平天国列出的满清十大罪状:

“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

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中国有中国之人伦,前伪妖康熙暗令鞑子一人管十家,淫乱中国之女子,是欲中国之人尽为胡种也。

中国有中国之配偶,今满洲妖魔悉收中国之美姬为奴为妾,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竞与骚狐同寝,言之恸心,谈之污舌,是尽中国之女子而玷辱之也。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是尽中国之男儿而胁制之也。

中国有中国之语言,今满洲造为京腔,更中国音,是欲以胡言胡语惑中国也。

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是欲我中国之人稀少也。

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

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是欲绝我中国英雄之谋也。”

要注意,洪秀全等人从一开始就切实贯彻“屠满”政策。杨秀清在《奉天讨胡檄》中,就自封为“开国平满大将军”,并公开宣称:“誓屠八旗,以安九有。”后来,天王府正殿上的对联是这么写的:

“维皇大德日生,用夏变夷,待驱欧美非奥四洲人,归我版图一乃统。

于文止戈为武,拨乱反正,尽没蓝白红黄八旗籍,列诸藩服千斯年。”

有史料记载说,太平军所到之处,“杀戮满人,寸草不留”。这些记载都出自清人之手,自然有夸大之嫌,但太平天国奉行“屠满”政策之坚决,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太平天国虽然打着拜上帝的旗号,表面上是搞政教合一,其实骨子里仍然是要当帝王,等级意识、奢靡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天王大轿64人抬,东王48人,两司马4人。百姓不得穿红、黄衣服,违者杀。

天王是太阳、王后是月亮、副月亮。

宣传“四海之内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定都后,将总督府、将军府占为王府,大兴土木,大批男女劳役,诸王均有千人以上的侍从,各王均有王府和六部。

滥封王,1864,天国有2700个王。

许多太平天国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进出随从成阵,旗帜如云,华盖挡道,仪仗队3000人。

换句话说,太平天国在当时没有跳出传统帝王思维,中国仍在皇朝更迭里兜圈子。

当然,这里有一个变数,就是洪仁玕,他在后期还是比较受重视的。如果他能掌权,又能发掘一批人才,按照《资政新篇》的路子来,倒是真有可能将中国引向现代化之路。

另外,太平天国与西方的基督教不是一回事,列强曾纷纷遣使到天京,但得出的结论是,双方不可能合作,才转而支持清廷。

假如太平天国真的推翻了清廷,同样要面临西方国家的入侵,势必要与外国开战,在刚刚推翻清廷、实力被大量消耗的情况下,结局很难预料。

要么拼死一战,彻底实现民族独立;要么改变策略,暂时妥协,埋头搞发展;要么战败,满清遗老重新被扶植上台。

最后,还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钱穆曾经说:“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中国历史全部就失败了。”换言之,任何妄想中断传统文化的政权,势必遭到历史抛弃。

洪秀全个人是反孔的,但主要是因为拜上帝教反对偶像崇拜,其实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儒生。李秀成在自己统治区域内,早就开始推行儒化政策了。

所以,太平天国如果能够成功,在宗教上继续打着拜上帝旗号,但在文化内核上,恐怕仍旧要回归儒学。如何将二者恰当融合,是当权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祥说近代史”问答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