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认为是清朝割让了贝加尔湖?自古以来的定义是什么?

沐子李没一撇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的定义从来都是两种标准的。

自古以来就是某些人的嫁妆

比如他们对自古以来的理解,就是,没有自古以来。东北,蒙古,西藏,新疆,台湾都不是中国领土,而这些领土是清朝带给中国的嫁妆。国家颁布的正式历史和正式历史教材中的中国历代疆域都是错的,没有清朝,中国最大疆域也就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更有毫无廉耻者说,清朝为中国带来了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说,他们的眼里只有自清朝以来,而没有自古以来。

所以他们是不承认,汉朝统治了新疆,唐朝统治了蒙古新疆东北,元朝统治了西藏蒙古新疆东北以及明朝统治了东北,西藏的。他们不承认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疆土,这从他们的口头禅“大清给中国带来了......等嫁妆,在清朝以前这些区域不是中国领土,清朝为中国留下了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实也就是说,这些人的理论是,凡是清朝的功绩都是要大吹特吹的,可他们从来没想过,按他们的理论,没有自古以来,更没有继承。

但话说回来,说到大清朝的功绩,人家立刻就是清朝带来了,清朝留下了,民国共和国继承了清朝的领土了,这些人,也是挺拼的。

贝加尔湖确实是古代中国版图之内

关于贝加尔湖,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把匈奴给打的爹妈都不认识他们了,向汉朝求和。汉朝派遣使者苏武出使匈奴,然而就在贝加尔湖一代,苏武被匈奴扣留了,让他在北海放羊,北海就是所谓的贝加尔湖。

汉朝征服了匈奴,但并没有将其纳入疆土,只是在唐朝和元朝时期才将其归入了版图,这是实实在在的,当然,那些编历史的人或许不承认。

清朝入关后,发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关内好啊,既暖和又富有,有这样好的地方,谁还想着去北方玩呢,他们不仅不让汉人去北方,连自己八旗的人也都不想去北方了。

而这个时候,北方乃至到贝加尔湖区域是谁统治的呢?准确的说,是清朝的小弟们,那一带的蒙古部落所统治的,你要说它是清朝的版图之内,只能说有些牵强,因为国界并没有划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对于国界,疆域的划分还是很松散。但我们认为,这块土地其实更偏重属于中国的,只是不被重视而已。

虽然贝加尔湖算是中国的,但太过偏远清朝未予以管理

不过由于满清对这块地区的不重视,其实对当时来说也真没什么可以重视的,所以沙俄把手伸向了贝加尔湖的时候,清朝根本就没在意,但沙俄跑到黑龙江以南之后,我大清就开始慌了,我大清不是完全控制了东北将其纳入版图的吗?这几百名三流俄军竟然跑到我大清龙兴之地了,是在是说不过去,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中,清朝对于当时的局势其实是相当不了解的,以至于到了后来和谈的时候,万古一帝给索额图的底线是先以尼布楚为界,酌情可以退让到额尔古纳河,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把贝加尔湖这片区域当回事儿,所以就稀里糊涂的被划给了俄国。

这件事情其实清朝是有一定的责任的,清粉们说,因为清朝从来没有统治过该区域,所以就不算割让,但俄国也从来统治过该区域,相对来说,还是臣服于清朝的部落在该区域,为什么就是人家俄国的呢?这块区域只不过是因为清朝觉得没有什么利益,是不毛之地而没有去管而已,但事实上它的的确确可以归属在中国版图之内的。

俄国获得该区域后,从而获得了南下中国的前进基地和跳板,从此以后,清朝就等来了恶果。

所以说清朝割让了贝加尔湖有些不准确,准确的说是让了贝加尔湖,清朝君臣的短视,使清朝将这片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了出去,导致了后来的悲剧,清朝是有一定的责任的,但这个责任,也不算是太大,因为它自己就没当回事,


关河南望


5年前我曾去过贝加尔湖啊,并且带回国内一桶水以纪念。贝加尔湖距离蒙古边境最近的地方只有100多公里,其形状呈现月牙状,南北长636千米、宽81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略小,贝加尔湖是最深的湖泊坐落东西伯利亚地区,我国古代称之为北海。2016年俄罗斯的考古学家们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旁挖出了一个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古墓,古墓里葬的是一对夫妻,两人的遗骸十指紧扣,头上均带有兽骨或者兽牙做成的头环,身上多处佩戴玉器。经过分析,俄专家证实这一对夫妻葬在此处已经约有五千年。墓中玉器为专家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毕竟拥有玉文化的民族真的不多,最终确定墓主人是中国人,“贝加尔湖”也曾是苏武牧羊的地方,那是在西汉时期,当时的贝加尔湖还叫“北海”,“北海”当时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长城以北的大部分土地并不属于汉朝管辖,当时的“北海”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说到苏武牧羊,苏武牧羊是怎么回事呢?

苏武是出使西域后来被扣在北海,才被迫牧羊的。什么叫做出使?跑到国外去才叫出使,在自家地盘还叫什么出使。而苏武在北海最大的愿望是回到汉土,并对外展现了极高的汉使气节,才被人铭记。如果拿苏武牧羊说事,只能说明贝加尔湖自古就不是我们的土地。西汉看完我们再来看东汉,这个时候匈奴跑了,原本活动在东北的鲜卑填补了匈奴的地盘,慢慢做大,这个时候贝加尔湖属于鲜卑势力范围。清朝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基础,有很多爱国愤青认为应该把清全盛时期的疆域图作为中国现在的地图,丢失的领土应该一一收回,但纵使在清全盛期,也可以看到,贝加尔湖不属于中国,贝加尔湖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成为俄罗斯的领土。
清朝《中俄尼布楚条约》将该湖划归沙俄,以雍正皇帝为首的清政府竟然在谈判中再次同意割让领土。在最终签订的《恰克图条约》中,清政府将贝加尔湖以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沙俄,美丽的贝加尔湖被彻底放弃。时在1727年,雍正五年,爱新觉罗·胤禛时年49岁。


史家争鸣


关于贝加尔湖的领土归属问题,我也曾经听到过,并且也有一些了解。要想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必然绕不开一份协议,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出现在国际上的一份协议——《尼布楚条约》。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细细来解析一下关于这份条约的故事。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贝加尔湖畔曾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不需要怀疑。请大家意识到这点我再开始我的故事!

故事还是要慢慢讲,且听我娓娓道来。提到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就不得不谈到雅克萨之战。俄方在清康熙时期侵入雅克萨城,并且在这里为非作歹,欺压汉族人民,还把很多的汉族妇女贩卖到俄国。

清政府两次出兵镇压,均以俄国人失败告终。但是俄罗斯人并不死心,依旧向尼布楚,雅克萨地区进军。

此时的双方,国内形势都很紧张。且说当时的清朝西有准格尔部叛乱,南方要收复台湾,纵使康熙“千古一帝”,也不敢把战线拉这么长。俄罗斯国内情况亦是如此,俄国西北也有战事。并且当时俄罗斯人已经被围困在雅克萨城之内,沟通之后,中俄双方决定开始谈判。

此时的清朝在武力战争方面明显是占优势的。但我中华泱泱大国,还是愿意以和平为主,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使用武力。

谈判之前,康熙也明确向谈判使团的领导人索额图传达了康熙谈判的底线,康熙授予索额图全权谈判的权利,并且授意,贝加尔湖一带的由蒙古族部落管理的领土是可以用来谈判的。这必然也是因为清朝对这段土地的控制力不强,并且那时的人们意识不到这块领土的肥沃,资源的丰富。

就这样索额图带着谈判使团,浩浩荡荡近乎一万人来到了尼布楚地区。

在这个队伍当中,有两个身份特殊的人,是来自法国的张诚和来自葡萄牙的徐日升。他们是康熙钦定随行的。这两人来自欧洲,对国际上的事情多有了解,在谈判中必然能帮到很多忙。康熙是清朝所有皇帝当中对世界文化最感兴趣,且最乐于接受西方优秀文化的皇帝,因此这两位欧洲人常常为康熙授课,颇得康熙信任。

中俄双方的谈判就在尼布楚地区开始,在距离两方营帐距离相等的一处地方搭建了谈判的帐篷。

谈判刚一开始俄国人就控诉清朝政府,说清朝先出兵攻击他们,这无疑是倒打一耙。紧接着索额图列举了俄罗斯人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种种罪行,并且强调贝加尔湖等地区属于清朝领土范围,这些话听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到了谈判的第二天,形式就出现了转变。第二天谈判刚开始,索尔图依旧保持前一天的立场。面对这么强硬的态度,俄方才有所退步。

但不得不说当时清朝人员对谈判经验的缺乏,尤其是国际谈判。索额图竟将康熙交代的底牌透露了出来,告诉俄方人员可以以尼布楚为界。过早的透露了底牌让俄方人员心里有了底,不断逼迫索额图让步。索额图在外交中也表现得一点都不强硬。

此时,受俄国人统治的几个部落不堪忍受,要联合清军起义,反抗俄国人。俄罗斯的代表才慌了阵脚,不得不同意索额图提出的最终方案,以石勒喀河的格尔必齐河为界。

在此之后,贝加尔湖就落入了俄国人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索额图作为清朝的宰相,缺乏谈判意识,无原则退让,最终导致清朝失去土地,悲哀!另一方面则是,我中华泱泱大国本应欢迎四方来客,习西方之先进科学,溶国际之大潮流。但明清时并未打开国门,实现我所说的,这是民族的悲哀!

到这里,我们的问题也得到了答案,贝加尔湖并非割让,而是满清政府缺乏主权意识和国际意识,谈判失败造成我国失去领土。

列宁曾下令归还从中国获取的领土,但随着斯大林上位,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但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中国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中国了,面对领土主权问题,我们必然坚决守护每一寸领土。


小小嬴政


清朝没有割让贝加尔湖,大清来自于东北,从未拥有过贝加尔湖,何来割让?明朝更没能占领贝加尔湖,那是不是看唐朝、元朝的版图覆盖过贝加尔湖呢?唐朝也只是击败突厥汗国,势力范围曾短时间达到贝加尔湖畔,元朝的岭北行省是拥有贝加尔湖,但有多少人承认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呢?说苏武牧羊在贝加尔湖,那他只是被匈奴逼迫在那放羊,苏武当时也不会认为贝加尔湖是大汉朝的领土。

历史上的疆域是不断变迁的。说贝加尔湖属于中国,心情是可以理解,我曾经也这样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国家,我们离贝加尔湖更近,元朝时是岭北行省,清朝当时应加把劲不应放弃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最大的淡水湖,水资源丰富,中国北方缺少,他的价值现在体现出来了,外蒙古曾经还是中国一部分,或者认为清朝愚昧,卖国,割让了西伯利亚领土,那换成大明王朝就能打败俄国,占领贝加尔湖、西伯利亚?明朝连辽东都保不住,守卫长城九边,这就是边界。

自古有多古?先秦时期,三代,还是强汉盛唐,没有意义,普京会跟你谈自古以来嘛?只要国家强大,才能捍卫领土完整,我相信贝加尔湖一定能收回来,还有外东北、外蒙,俄国侵占西伯利亚、外东北用了几百年时间,我们也要发展壮大,等待时机,用箭将失去的领土收回来!


黑土边疆


这个只能说是某些历史学者无知加无耻了!由于历史学家把处于我们国境内的贝尔湖当成是贝加尔湖,才一直认为是我们曾经拥有贝加尔湖。然后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之下才显得是我们把贝加尔湖割让给了俄罗斯,实际上贝加尔湖一直都是无主之地,直到公元15世纪被沙俄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俄罗斯贵族才有在贝加尔湖地区建立营寨,开始游牧生活。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唯一有统治过贝加尔湖的民族只有蒙古族,这是由生活习性决定的。在当时的西伯利亚平原地区,由于寒冷导致了在冬天根本无法生存,因为没有食物跟取暖之物,一年只有短暂的几个月时间能够生活,这只有游牧血统的人群才能生活下去。我们国历史上只有蒙古人是有游牧血统并且能有那个实力控制到贝加尔湖地区的。但是这支蒙古人并没有在贝加尔湖附近停留,他们继续向北迁移,直到现在的楚科奇海。

所以呢,贝加尔湖地区确实不算我们的。清朝对俄罗斯占领贝加尔湖也没有什么割让不割让的问题,只是承认了他们对贝加尔湖地区占领的合法性,等于是承认别人口袋里的钱是别人的而已。


车在世界


如今的贝加尔湖,其实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成为了东西方两大势力争夺的焦点,东方,古老强大的中原王朝,大清帝国,西方,新近崛起的古老帝国,沙俄。

其实虽然不少人说中国是在清朝最巅峰的时期,丢掉了贝加尔湖,但是,如果真的仔细了解一下占领的定义,再翻阅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其实并非长期占领着贝加尔湖,中国在唐朝的时候在这里设州,而元朝的时候更是将这里完全统治,可以说除开这两个王朝,再没有一个王朝对这里实行过有效的统治。

贝加尔湖,传说中苏武牧羊的地方,当年的沙俄为了扩张,翻阅了乌拉尔山脉,向东一路扩张,而大清正值巅峰期,也是向西一路扩张,两大帝国注定会有一场较量。

清朝其实并未将贝加尔湖纳入麾下,大清只是在贝加尔湖南畔驻军,却从未实际的掌控过贝加尔湖。

为什么大清会放弃贝加尔湖呢?

首先,大清王朝看不上这里

中原王朝,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而北方极寒之地,除了荒野就是荒野,相较于南方的肥沃土地,大清统治者完全没有必要跟沙俄政权争夺这块“不毛之地”

而沙俄则不同,沙俄起源之地就地处北方极寒之地,他们夺得贝加尔湖,虽然也算不上是获取了多么有用的一块土地,但是对沙俄统治者来说,只要是扩张了领土,都是好的。

其次,大清用这里的占有权化解了与沙俄的矛盾

当年的沙俄政权,在占领贝加尔湖以后,其实并未有太多的停留,他们一路向东,来到了黑龙江流域,并且将自己的大旗插在了黑龙江湖畔,意思就是,这里归沙俄所有了,大清的人可以离开了。

当时的大清王朝,西方正跟准噶尔汗国打的难解难分,而沙俄这时候突然插进来一脚,不仅窥觑着黑龙江流域,还在准噶尔汗国背后提供了不小的支持。

怎么解决沙俄的事端呢?

沙俄不是最喜欢扩张吗?贝加尔湖南畔,他清政府可以放弃,但是沙俄也不准在窥觑黑龙江流域,更不准再次在背后支持准噶尔汗国。

可以这么说,大清用他们从未占领过的领土,化解了与沙俄的矛盾,签署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了双方的边界,顺势击败了准噶尔汗国。

大清做了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有什么不对的吗?


魏青衣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今天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平均深度最深的湖泊,其丰富的水量对淡水资源紧缺的我国北方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于是很多人开始追究贝加尔湖脱离我国版图的罪魁祸首,最终得出结论:

正是因为清朝的丧权辱国,才导致了贝加尔湖的彻底丢失。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当然真的不是。虽然贝加尔湖是很多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湖泊,但就和月球从未属于我国一样,这个被我国古人称为北海的湖泊,历史上也几乎不曾属于过我国。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贝加尔湖只有两次被纳入我国版图。第一次是630年到682年唐朝消灭东突厥后到后突厥建立前;第二次是1271年到1368年元朝时期。

明朝建立后,对蒙古高原未能进行有效统治,贝加尔湖先后隶属于瓦剌和鞑靼。1600年万历年间,贝加尔湖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被沙俄哥萨克侵占。

此时的明朝和东北的后金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对于蒙古高原以北的贝加尔湖鞭长莫及,因此哥萨克又逐渐侵占了贝加尔湖东部和南部地区。

到1689年两次雅克萨战役后,清朝逼迫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东北地区的两国边界。当时的清朝受制于西北的准噶尔汗国的威胁,在对沙俄领土谈判方面作出较大让步。当时的康熙皇帝想要趁势将贝加尔湖以东的两国边界进行划定,但因为此时的喀尔喀蒙古还未隶属于清朝,因此遭到了沙俄的拒绝。

所以到《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俄两国只是确定了东北地区的边界,即额尔古那河以东沿外兴安岭,直至库页岛,而对于贝加尔湖地区则未进行划定。而此时的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已经被沙俄侵占,形成了事实上的占领。

到1727年《恰克图条约》签订时,同样是因为准噶尔汗国的威胁,清朝承认了沙俄对贝加尔湖周边地区的占领。

那么,《恰克图条约》的签订,是不是意味着“自古以来”就失效了呢?那我们奉行的“自古以来”还有什么意义?静夜史认为:“自古以来”,与其说是一种法律依据,倒不如说是一种主权诉求。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今天的以色列占据的巴勒斯坦地区,除了2000年前犹太人曾生活在这里,其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这里一直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那么问题来了,这片土地到底属于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

贝加尔湖在历史上两度属于我国。但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其他政权,例如匈奴,突厥和蒙古。

虽然这些民族在今天都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但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外国。

所以这就造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贝加尔湖到底应该属于谁?很复杂不是吗?

所以在静夜史看来,自古以来是一种比较“无耻”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充满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就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一样,这完全是在中华民族尚未崛起时提出来的,有一种“强则强炮为上,弱则自古以来”的意味。

因为“自古以来”从来就无法界定。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古代,1840年之前的清朝也是古代,然而两者的版图却是大相径庭的,到底该以哪个为准呢?我们当然是希望以大的为准,但其他国家并不会这么想。

所以用一句“自古以来”,很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主权诉求,同时也将时间尽量的往后拖,等待我们的实力逐渐膨胀,这种拖字诀最容易让其他国家抓耳挠心。

另外自古以来是现代国家的表述,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国际社会,我们为了争取更大的领土权益,会说某一国家的某块领土,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土地。

也就是说,能够在自古以来框架下运作的,只能是现代国家。

而清朝前期,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它带有浓厚的封建王朝特征。

封建王朝的领土特征,首先就是王朝领土的前后变迁非常大;其次是各朝领土,在法理上没有继承性,新王朝前期几乎都会经历艰难的开疆拓土过程;最后是他们对边远领土的掌控,远远不及现代国家。

无论唐朝还是元朝,对于贝加尔湖的控制更多意义上倾向于羁縻统治,和现代国家的领土管控大不相同,这就使得“自古以来”很难站得住脚。

换句话说,在现代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秩序形成之前,各国领土的扩张具有“先到先得”的特征,“自古以来”并不好使。

因此,在沙俄侵占贝加尔湖周边地区之前,只要清朝没有先于沙俄占领这一地区,这片土地就归沙俄所有。除非清朝以武力夺取,但因为准噶尔汗国的威胁,清朝选择了按照既定事实划分国界。

所以清朝无需为所谓的贝加尔湖的割让背锅。“自古以来”,作为现代国家的一种主权诉求手段,拥有鲜明的我国特色。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许多人的印象中,贝加尔湖“自古以来”即是打着标签的中国领土——因为在历史上贝加尔湖一直就是中国领土,始终处在中国的管辖控制之下,是被康熙给弄丢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苏武牧羊的典故,汉朝时候外交官苏武奉皇帝的命令去匈奴出差,匈奴是游牧民族不尊重国际法则,把苏武拘押了。

其实匈奴统治者看上了苏武的才华,想让苏武为他们服务,顺便也可以从他嘴里掏出对他们有空的情报。可苏武是个爱国者,对汉朝皇帝也赤胆忠心,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屈服。于是匈奴统治者就把苏武流放到荒凉的北海,这个北海现在的蒙古北边,俄罗斯境内,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贝加尔湖(关于苏武牧羊的地方当然学界也有很多不同说法)。

苏武到了北海,一待就是十几年,头发也白了,但痴心不改,他相信祖国没有忘记他,大汉天子也不会忘记他。在北海待到19年的时候,匈奴国王去世,新国君实行务实外交,主张对大汉和解,把苏武放了,这时苏武离开大汉已经19年。

后来匈奴又犯了老毛病,对内地百姓不断骚扰,汉朝出兵打败了匈奴,原来属于匈奴控制的贝加尔湖就成为大汉的领土。

此后,东汉政权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贝加尔湖先是处于鲜卑的实际管辖之下。后来被西突厥控制。

贝加尔湖地区虽然几度易手,但很多时间内都处于中原王朝势力范围外延,到了宋朝,贝加尔湖在西突厥部落管辖范围内。元朝时候,在贝加尔湖正式设立"岭北行省"成为大行政区。元朝灭亡后,贝加尔湖被少数民族部落瓦刺接手。

匈奴、突厥、鲜卑、瓦剌……这些民族很多都在后来的历史上被中原王朝打败、同化,融合,因此,我们可以说,贝加尔湖“自古以来”一直就是中国领土(至少是影响力范围)。

贝加尔湖湖水清澈,风景秀丽,而它更著名的是淡水资源丰富,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到一块也没有它的面积大,它的淡水量占到全球淡水湖水量的五分之一还多,而且水质非常好。

贝加尔湖地区常年光照充足,而且遍布温泉,是闻名世界的疗养胜地。

然而美丽的贝加尔湖却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脱离了祖国怀抱,被康熙、雍正弄丢了。

在此之前,贝加尔湖附近的地域一直被我国蒙古族部落牢牢控制着。直到 1689年,清王朝对入侵中国领土的哥萨克入侵者战争获胜的情况下,跟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把大片原中国控制的领土拱手送给了沙俄侵略者。

按照尼布楚条约规定,贝加尔以东地区自额尔古纳河一线向东沿外兴安岭一直到大海全都归了俄国人所有。

尼布楚条约让沙俄尝到了甜头,贪得无厌的沙皇又得寸进尺,雍正又跟沙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雍正一点头,贝加尔湖周边10万公里的土地也拱手送给了沙俄。

下面说一下自古以来的概念,自古以来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国际上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我们过去常说的自古以来,就是至少在几百年以前。自古以来大多用在对有争议的领土纠纷,进行主权表达和举证。

"自古以来"这个说法在对于双方都提出主权要求,可是实际地位未定,双方都没有控制的地区管用。

比如中国的南沙群岛大多数是无人岛屿和水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有历代地图和文书证明中国对其拥有主权,国际上就有可能认可。

对没有处于中国政府实际控制,该地区也没有宣布独立,并且在国际组织和联合国也没有获得合法资格的地区,也适用"自古以来",比如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因为三国时期,中国的东吴政权就和台湾有了联系,元朝开始,中国统治者对台湾实行有效统治。之间虽然有荷兰和日本入侵,但都被中国政府打败,依旧是中国固有领土。

再说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二战后被日本窃取,但中国历届政府也从没有承认过日本对其的主权,而且日本政府不敢明说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也默认钓鱼岛是争议领土,这种情况下,"自古以来"就显得比较重要。

如果是被别国占领了,被和平统治了几百年,处于别国政府的有效控制下,中国政府之间又很长时间没有对该地区提出过主权要求,或者两国之间后来又签订协议认可了,这个"自古以来"从法理上来讲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最后我们再来科普一下国际法中关于割让的有关条款。

“割让是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割让分为强制割让和非强制割让。

强制割让是一国通过武力以签订条约方式迫使他国进行领土割让,通常是战争或战争胁迫的结果。

而非强制割让是国家自愿地通过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他国,包括买卖、赠与及互换等。强制割让已随着战争在现代国际法中被废止而失去其合法性。非强制割让仍然是合法有效的。"


历来现实


“清朝割让了贝加尔湖”只是一些网友的一厢情愿,在历史上真正长时间占领贝加尔湖的只有唐朝与元朝,而这两个朝代对贝加尔湖是否实施了有效管理,尚无明证。至于清朝,在其初期或许将势力范围拓展到了贝加尔湖附近,但这种势力范围距离长期占领、有较管理,还差得远。“清朝割让了贝加尔湖”不值一驳,有意义的是问题的后半句:什么叫“自古以来”?

(唐朝)

(元朝,元朝领土没有到北冰洋!)

很明确地说,“自古以来”就是个伪概念,因为历史是无穷尽的。要是以夏商周来论,中国自古以来占有的就只有中原地区,难道东三省、江南都不是中国的?要是以唐朝来论,中亚地区也是中原王朝的,难免我们现在能向那五个斯坦国要土地?要是以元朝来论,那大半个亚洲都是中国的,“自古以来”以什么节点来论?更不要说建国之后中国通过不过边界条约让予了邻国不少领土,这一点看50年代、70年代的中国地图就能看出来。

(商朝)

(清朝)

“自古以来”以《尼布楚条约》签订为界,反面是合适的,因为这一次中国真正通过近代条约体系确定了自己的边界,而且这一条约是平等条约。在这里要明说的是,网上有些人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清朝的国界本应划到北冰洋……哪来的勇气?

(网上盛传的《尼布楚条约》另外两个方案)


切割地球


清代是历史上最接近我们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到今天也不过才100多年,因此清朝的史料是非常丰富的。但今天我们就算翻遍所有的清代文献,也找不出清代对贝加尔湖的记载。

(贝加尔湖是世界容积最大的淡水湖,水体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总和,超过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

清代史料连贝加尔湖这个地方都没有记载过,就更别提派遣官吏、驻军的记载了。实际上清朝政府从来就没有控制过贝加尔湖地区,在清朝建立之初,这里属于喀尔喀蒙古的势力范围,而当时清帝国还并没有征服喀尔喀蒙古。

清朝建立者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主要位于今天的吉林和黑龙江省的男南部地区,而当时的女真诸部也主要活动于黑龙江以南地区。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之后建立了后金政权,开始了与明王朝的战争。自清朝(后金)建立伊始,清军的作战方向就是南边的朝鲜、西南的大明和西部的蒙古,至于东北方向则没什么行动,因为当时的北方没有什么威胁。

今天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王朝是有疆无界,也就是没有边境,但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国与国之间怎么可能没有边界呢?

不过在清建立之初,清朝在东北地区确实没有边界,因为当时俄国人才刚刚进入东西伯利亚,外兴安岭以北的地区都是无主地,既然没有其他政权,清朝又去跟谁划分国界呢?(清朝在入关前夕的地盘)

可能有人会疑惑,既然当时的东西伯利亚还是无主状态,清军为什么不去占领呢?

其实这种想法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苛求古人,西伯利亚地区气候恶劣,即便是今天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清朝统治者对这里根本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占领该地,清朝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关内的大明。

然而就在清军入关之时,俄国人已经完全控制了外兴安岭以北的东西伯利亚地区,俄国人开始窥伺黑龙江流域。

1643年沙俄远征军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俄军主要由哥萨克人组成,他们最多不过百余人,乘船沿黑龙江四处劫掠,宣誓主权。由于俄军武器比较先进,当地的原住民根本不是其对手,只能向宁古塔将军求救。

在接到当地原住民的求救后,驻防东北的清军从乌苏里和松花江进入黑龙江,并沿黑龙江痛击俄军,有效遏制了俄军的进一步南侵。

平定三藩之后,清廷决定彻底解决东北边患,于是在1685年—1688年发动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成功击败俄军,迫使沙俄与清廷进行边界谈判,最终双方签订《尼布楚边界条约》,确定了中俄在东部地区的边界。

不过此时喀尔喀蒙古还没有被清朝所掌控,所以曾由喀尔喀蒙古控制的贝加尔湖并不在此次的条约之中。而且就在《尼布楚边界条约》签订之时,贝加尔湖早被沙俄给占领了。也就是说在喀尔喀蒙古被清朝征服的时候,贝加尔湖就已经属于沙俄了。

平心而论,贝加尔湖真的不是清朝割让出的,因为清朝压根就不曾拥有过。(一望无际的贝加尔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