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被稱為“智囊″的晁錯是怎樣的一個人?

聊聊文化歷史故事


有“智囊″之稱的晁錯對漢朝有大功,卻由於性格缺陷,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正是司馬遷蘇軾及晁父評說的,多所變亂,忠以謀國,無以存身,是一個悲劇。晁錯在史記漢書中都與袁盎列在同一傳記中,其實,他更接近的人應該是賈誼,二人的才學都驚豔,二人的建議,都對漢初政局和後世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二人都是堅定的削藩撤藩者,不同的是,賈誼遇到文帝,柔順治國,做事不激進,徐徐削地。晁錯比賈誼運氣要好,遇到言聽計從的君主,使他的建議得以施行,君主的採納,卻成了他身敗名裂的主因,這可能也是二人不能同傳的原因吧,一人有善終,一人有始無終。

漢文帝劉恆邊塞王出身,深知民情民生,上位當政以來,不瞎折騰,順勢而為,以柔術治天下制權臣,先碰到意見飛揚的奇才賈誼,用其策而貶其人,以致賈誼鬱鬱而終。又發現了學法家之術的另一大才晁錯,也是情緒激昂,對各王國虎視眈眈,誓不兩立。文帝不意外的擱置他的建議。而對他的邊塞之策,卻讚賞有加並立即採納,還寫回信鼓勵。晁錯的政府扶持,引民實邊,屯田固本等對匈奴的戰略,意義深遠,作用極大。文帝便讓他教導當時的太子後來的景帝劉啟,當太子家令,晁錯也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人,能說會道,不久就與劉啟打成一片,以致言聽計從的地步,這從劉啟當上皇帝后對他的寵愛可見一斑。(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晁錯的性格很有問題,史書說他嚴厲、剛直、苛刻、心狠,標準的法家人物,做事有點飛揚跋扈,仗著景帝的信任,做事大開大合,不太顧忌同僚面子,把丞相申屠嘉、外戚竇嬰、大臣袁盎酈商等大臣都逼成他的對手。這一點也造成袁盎進讒時,景帝周圍竟然無人為他解圍,沒有人挺身而出說句公道話,也是可堪嗟嘆的事。晁錯認為不削藩,地方權力過大,政令不一,天下必然會大亂,他的法家性格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沒有謀劃周全下,突然大舉下令削藩,不幸的是景帝不如其父文帝老道,竟然聽從了,激起吳楚七國之叛。(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削藩激起叛亂,應該是預料中事,因晁錯之前就曾說過,削之則反,不削也會反。說明有預期的,但卻沒有準備,沒有做好應對叛變的處置各策,叛亂髮生,又自以為是,不識人心深微,勸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大後方,這是小孩子才敢提的建議,把皇帝置於險境,讓他上前線與叛軍交戰,而激起這場叛亂的晁錯,卻想置身事外。不管是不是真的這麼想,外人看來就是這樣的。景帝也不例外,心中極不爽,卻沒有理由可以駁斥。在這時,小人袁盎就乘間進讒,認為斬殺晁錯可以讓吳楚等國師出無名,亂事自平,景帝私恨公恨一齊爆發,腰斬晁錯,當時晁錯的朝服還未脫下就被腰斬棄市。

雖說袁盎進讒是一個原因,而對晁錯處以腰斬,折射出景帝心中實是對他痛恨至極。這也是晁錯謀事不周、輕舉妄動的後果。正如其父自殺前對他說,你這麼做,劉氏是平安了,我們可就大禍臨頭了。果不其然,後來鄧公進言為晁錯說公道話,景帝雖然表示後悔,卻沒有進一步行動比如平反追封等,可見還是耿耿於懷。


南方鵬


晁錯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比如重農抑商、移民實邊、入粟拜爵等,既符合當時的社會規律,又極大的推動了漢初政治經濟的發展,故而被時人稱為“智囊”。然而他在歷史上最為出名的還是“晁錯削藩”這件事,這個政策的實施不僅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讓國家陷入了戰亂的危局中,晁錯還因為這件事“穿朝服被斬於東市”,真真是“成也景帝敗也景帝”。有人說晁錯是蒙冤被殺,也有人說他是咎由自取,那歷史上的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一、政治主張:足智多謀、切合實際

晁錯,潁川人也。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生所,與雒陽宋孟及劉帶同師。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孝文時,天下亡治《尚書》者,獨聞齊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年九十餘,老不可徵。乃詔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遷博士。《漢書·爰盎晁錯傳》

晁錯是潁川人,早年間向軹縣學者張恢學習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學,因為通曉古代學術做了太常掌故。孝文帝時,朝中沒有專攻《尚書》的學者,有位原秦國博士、齊國的伏生專攻《尚書》,但是老人家已經九十歲了,年老體弱無法進京,於是文帝就讓太常派人到伏生處學習《尚書》,太常就選了晁錯去學習。待到晁錯學成歸來,文帝就讓他擔任了太子舍人,晁錯善辯,太子劉啟特別信任他,因此他一路攀升,先後被提拔為門大夫、太子家令、被譽為“智囊”。

晁錯提出的政治主張主要包括:

1、重農抑商、入粟拜爵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順於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 《晁錯·論貴粟疏》

晁錯認為當時的社會狀況是農貧商富,而且這種狀況已經發展為商人兼併農民,農民被迫流亡的嚴重社會問題。他提出當前的要務是促使農民務農,要使農民務農唯一的辦法是提高糧食的價格,提高糧食的價格最佳方案是讓農民用糧食換取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免罪,這樣國家有糧、農民減賦、鼓勵種糧一舉三得。

更為重要的是,“入粟拜爵”可以延伸到邊郡,鼓勵天下人將糧食輸送到邊地可以授予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免罪。堅持三年,邊郡的糧食必然大大增多,抵禦匈奴的軍力也會大大增強。

2、移民實邊、給予厚待

先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復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贖罪及輸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慾往者。皆賜高爵,復其家。予冬夏衣,廩食,能自給而止。《漢書·爰盎晁錯傳》晁錯認為,秦朝派人戍邊因為水土不服,戍卒死於邊地,運輸者死於路途,因此秦民視戍邊就如同判了死刑一樣。匈奴人吃肉喝奶,穿皮衣,逐水草而居,這是匈奴人的生活方式,而漢人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故土。這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匈奴的軍事策略,他們時時窺伺漢軍,一旦發現某地兵少,就會大舉進攻,國家如果不救援,邊民就會陷入絕望而投降,如果救援的話,兵少不足以禦敵,多發兵等到到達之時,匈奴人已經搶掠完而離開。大量屯兵,軍費開銷大,屯兵少,敵人屢屢侵犯。連年如此政府疲於奔命,百姓不得安寧。

針對這一問題,晁錯提出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能夠長期居住邊地的百姓,鼓勵他們移居邊地。具體辦法為:首先要修築堅固的城防,準備好房屋、生活用品、農具;其次可以先遷居罪犯,罪犯不僅可以免罪還給安家費;再次,讓富人家的奴婢遷居,這樣富人有罪可以免罪,無罪可以賜給爵位;最後,還提高優惠條件鼓勵平民遷居,賜給高爵,免除全家的終生賦稅。

除此之外,沒有配偶者,國家出錢解決,因為人無配偶無法長期定居。遇到匈奴入侵,誰能搶回匈奴搶走的財物,一半歸搶回者個人所有,以此激發人們的參戰熱情。

3、堅持削藩、力爭到底

晁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孝文帝,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餘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餘城,兄子濞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郄,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几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史記·吳王濞列傳》

<strong>

晁錯擔任太子家令時,很受太子劉啟的賞識,他多次給太子講應該削減吳國的封地,還上書文帝請求此事,但是文帝並未採納晁錯的建議。等到文帝下世,景帝即位,晁錯繼續堅持自己的削藩之策。

他認為,西漢初年高帝劉邦的兄弟太少,僅有代王劉仲、楚元王劉交兩位,自己的兒子們又太小,因此高皇帝大封同姓諸侯王時只封了三位劉姓諸侯王,分別是庶長子劉肥為齊王;小弟劉交為楚王;侄子劉濞為吳王。

同時,晁錯指出吳王是天下最大的隱患,一是吳太子被殺後,吳王故意不朝聘,按法當誅;二是文帝不追究吳王的死罪,反而賜給他坐幾、手杖,吳王並未改過自新;三是吳王鑄錢、煮鹽,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意圖謀反。

這些建議景帝是聽進去了,所以才有後來的對吳王、趙王、膠西王接連削減了他們的封地,導致諸侯王們人人自危,之後由吳王牽頭,聯合其他六國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一起反叛中央。

二、性格特徵:峭直刻深、一意孤行

對晁錯性格的總結司馬遷在《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中給出了四個字“峭直刻深”,後來的班固在寫漢書的時候仍然用了這四個字形容晁錯。所謂“峭直刻深”意思是為人嚴肅剛正,卻又苛刻嚴酷,而之所以形成這種性格特徵跟他年少時學習法家的刑名學說不無關係。其實晁錯和商鞅的命運何其相似,都是滿腹才倫,為國家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又因為得罪了權貴集團被排擠陷害,最終死於自己的變法之下。

我們可以通過史書中記載的幾件事來分析他的性格:

1、父親千里奔走相勸,晁錯不聽致錯父服毒自殺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48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餘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晁錯向景帝建議削藩後,諸侯譁然全都痛恨晁錯,他的父親聽說後就從老家潁川千里迢迢的趕到京城,對晁錯說:皇上剛剛即位,你執掌政權,削奪諸侯的領地,離間人家的骨肉,惹得人們紛紛議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晁錯義正言辭的回答:事情本來就應該這樣,不然天子的地位得不到尊崇,國家社稷也得不到安寧。晁錯的父親說:照你這麼辦,劉家的天下是安寧了,我們晁家就要大難臨頭了,我不忍心眼見大禍殃及自己,先一步離你而去了,你好自為之!於是服毒藥而死。

晁錯的父親死後十幾天,吳楚七國以誅殺晁錯為名果真叛亂,晁錯最終被腰斬於東市。從這件事我們能看出晁錯真的是一心為國,可以說是傾力奉獻奮不顧身,就算父親直言相勸,仍然堅持己見。然而他的忠君為國並沒有換來相應的回報,一意孤行的後果得到的卻是被騙東市殺害的下場,令人唏噓。

2、得罪眾人而不自知,想假公濟私打擊政敵袁盎卻引來殺身之禍

晁錯雖然在文帝當政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但是文帝並沒有採納,但是文帝知道他的才華所以就讓他做了太子的老師。在景帝還是太子時就對晁錯非常賞識,直至當了皇帝立馬重用晁錯,提拔他當了內史,晁錯甚至多次單獨覲見景帝,談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是言聽計從,許多法令的修改都是晁錯親自擬定的,景帝對晁錯的寵信一時間都超過了九卿。

所謂“樹大招風”,晁錯受寵之後,獨攬朝政,他的專橫霸道當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反感,當時的丞相申屠嘉就對晁錯極為不滿,本來想借晁錯私自鑿開太廟的圍牆為由讓景帝誅殺晁錯,可當時晁錯盛寵正濃,又先申屠嘉一步向景帝闡述了緣由這才免遭一劫,申屠嘉因此氣的舊病復發而死,晁錯卻更加顯貴了。

晁錯不僅和丞相申屠嘉不和,連外戚重臣竇嬰也看不慣晁錯,朝中許多大臣都不喜歡他,可以說他的受寵無形中得罪了一大片人,卻不知道與人為惡的禍患。晁錯和袁盎兩人甚至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兩人基本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這麼一種狀態。在晁錯擔任御史大夫時,派人去核查袁盎收受吳王財物的事,本來想要將袁盎判罪下獄,後來還是景帝下詔赦免袁盎,把他貶為了平民,自此兩人算是徹底結下樑子了。

之後爆發了吳楚七國叛亂,晁錯又想借袁盎收受吳王賄賂的事情整治袁盎,袁盎聽說這件事後連夜拜見了竇嬰,經竇嬰引薦上奏景帝闡明瞭吳王叛亂的原因,撇清了自己的責任,又向景帝進言諸侯之所以叛亂都是晁錯強力削藩所致,只有殺了晁錯才能平息各路諸侯的怒氣。之後牆倒眾人推,大臣們紛紛上奏,要求殺晁錯以謝天下,景帝終於下定決心於東市誅殺晁錯。

從以上兩件事我們不難看出晁錯有他剛正不阿、為國為民的一面,但是也因為他這種性格中的弱點,苛刻嚴酷,不與人為善,到處樹敵,在國家危難之際不是想辦法匡扶社稷反而想趁機打擊袁盎,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沒有整垮袁盎反而因為袁盎的進諫讓景帝起了殺心,最終被冤殺。

三、文學成就:疏直激切,盡所欲言

晁錯是繼賈誼之後較重要的漢初政論散文家。他的文章立論深刻,邏輯嚴密,說服力強;文風樸素無華,但質實懇切,被後世稱為“疏直激切,盡所欲言”。他的《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等,被魯迅先生譽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晁錯的政論文立論契合當時的時代現狀,能夠犀利的指出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見解非凡,能切中要害,針砭時弊。正因如此,他的政論散文能切中實際,不發空論。如晁錯的三篇軍事政論散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提出了"徙民實邊"的積極防禦策略,立論明確,措施切實可行,所以被文帝所採納。
晁錯的文章內容宏大,意境壯闊。其著論的出發點雖然都是基於建功立業,但落腳點又往往是漢朝的長治久安,並且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為漢朝的鞏固和長盛不衰提議獻策,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大漢氣象的熱情讚頌,具有歷史的厚實感而在意境上更為壯闊,體現出歷史上升時期的風貌。

藝術特色上,晁錯的政論散文,具有戰國策士的縱橫家風氣,力道遒勁,節奏明快、氣勢磅礴;同時語言明理,意脈流轉,在延續戰國時期綜合開合鋪張揚利的文風外,鮮明地呈現出了大漢氣象的散文。 此外,與賈誼等人的政論散文不同,晁錯之論多峭直而深刻,如《削藩策》,以簡潔短促語句來突出犀利而剛硬的力度如:“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四、達達令說

縱觀晁錯的一生,用曾國藩的話最合適不過“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晁錯身負治國之大才,又受到景帝的賞識,他恃才傲物又意氣風發,對他人不屑一顧,聽不進任何意見,一意孤行,儘管他處處為國家利益謀劃,一心為公,卻沒有了解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到處樹敵,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他的巔峰時期亦是他的死亡之時。

<strong>


達達令觀史


晃錯其實就是那個皇帝新裝裡的小孩。史家評論他是:疏直激切,盡所欲言。

就是他打起報告來,什麼話都敢說。這裡面,導致他丟命的就是削藩。

所謂的削藩就是削掉老劉家的藩王。當年劉邦打天下後,搞了一個雙軌制,郡縣制跟分封制並行,外面郡縣,裡面封了一大堆同姓王,原本想著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以後中央有事,八方支援,不至於落到秦二世而亡的局面。但沒想到,時過境遷,這些叔叔伯伯小哥小弟的反而成了漢朝的隱患。

其實這時候,大家都看出來了,大漢要長治久安,必須要削藩。但是,這個事情大家看出來了,都沒說,因為這個事情風險太大了,人家畢竟都是姓劉的,你跑去說,反而被人認為是挑拔離間呢?

別人不說,晁錯卻跑出來說了。這跟他的背景有關係。

首先,晁錯是學法學的,刑名之學,專門研究這種東西。這種東西在戰國很受歡迎,但到了漢朝開始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因為秦朝沿繼法家,結果二代而亡,所以大家對法家有點牴觸了,開始搞儒學跟黃老之術,也就是道家思想。

所以,晁錯是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年代選了一門尷尬的專業。

當然,晁錯不只學了法學,後面公派去一位老博士家裡學《尚書》,等於跟了博導,這一下,他又有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口才很好,因而得到了智囊的稱號。

晁錯當官之後,提了很多建議,比如納粟受爵,移民實邊等等,都配得上智囊這兩個字。

不過,他有一個大缺點,就是不會搞人際關係,大概是因為有才華,持才自傲,沒把人放在眼裡,所以在太子府的時候,就得罪了很多人:太子善錯計謀,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到了太子當皇帝,他成為重臣之後,不但有才氣,還有地位,那自然更是誰都瞧不上。幹事情也是頭腦發熱,比如他在內史府上班,這個門朝東開,他覺得不方便,就在南邊打了兩個門,結果把太廟的圍牆給打穿了。這簡直就是死罪啊,當時的丞相申屠嘉就要“奏請誅錯”,嚇得晁錯連夜進宮,請皇帝救命。漢景帝還是救了他一命,表示,打穿的是外牆,影響不大,結果把申屠嘉給活活氣死了。

申屠嘉很有威望,晁錯間接氣死他,自然得罪了一大片。

當然,晁錯做的一道送命題就是削藩。當時他提出來後,他的父親特地跑過來勸他,說人家老劉家的事情,你幹嘛摻和?

晁錯說,不這樣幹,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父親答:你倒是讓他們劉家安了,我們晁家不得完蛋?

晁錯不聽,父親直接服藥死了。

可以說,削藩這個事情是皇帝的新裝,人人都知道,但人人不說破,就是因為風險太大了。

晁錯不但說了,還特別堅決,用了一句話:削亦反,不削亦反。就讓漢景帝下了決心。

結果一搞,導致七國之叛,這其實也不怪晁錯,這些人遲早要反的,這一代不反,下一代也要反,手上有兵有錢,誰不想當皇帝呢?反王一起,漢景帝慌了,跑來問晁錯,這怎麼辦啊。

晁錯又犯了書生意氣,他說,皇帝不怕,你只要親征,叛軍指日可滅。

“噢,我親征,那你呢?”

“我留在京城替你看家啊。”

漢景帝的心裡是一萬頭草泥草奔過,你出的主意,出事了,讓我親征,你在後面?到底這天下誰是大爺?於是, 晁錯的結局是:“衣朝衣斬東市”

這裡有個春秋筆法,什麼叫衣朝衣斬東市呢?就是穿著工服被殺的。為什麼呢?

因為殺之前,漢景帝沒有審判,而是以上班商議事情的由頭把晁錯叫過來,進了宮,直接進宮左拐,拖出去斬了。

冤,實在是冤啊,晁錯的一生,為國為民,他是有犧牲精神的,但是,卻因為能力的侷限以及性格的不足,導致這樣一位一心辦好事的官員丟了性命,而且大家拍頭叫好,“世人皆曰可殺”,成了漢朝的公敵。

這找誰說理去?


腦洞歷史觀


“對的,就對嗎?“

晁錯,絕對是忠臣,不提削藩,他仍可養尊處優錦衣玉食。他又有大智慧,削藩,可以說已是燃眉之急。

但所謂成功,僅有某一個兩個優勢是不夠,而失敗,有時僅因一丁點兒瑕疵甚或一個口誤,就能慘到落花流水萬劫不復。

晁錯的慘敗,在於他的恃才傲物過度膨脹,朝堂之上,除了皇帝,他眼裡再無一人。可以想象,興他忠臣就不許別人也忠臣?而他應該就是這樣想的,唯我獨尊剛愎自用。把朝臣得罪個精光,在他落難時候自然也就連同情也休想得到。其中袁盎力主殺之,是因為之前他提議殺過袁盎。袁盎是否是否真就該殺暫且不論,這時候的袁盎簡直成了自保。

想想項羽,不也是毀於無以復加的剛愎自用麼?“他真是英雄,所以再也容不下英雄“。

晁錯的教訓該提醒我們:任何人都該懂得敬畏謙卑,哪怕你宣讀的天音,也別用冰冷語調!


咱是好人


晁錯,以削藩聞名,但其也因削藩而死。晁錯在漢文帝時期就曾多次提出削藩和改革法令,但是卻沒有被漢文帝採用。當然雖然漢文帝沒有采用晁錯的建議,但也還是欣賞晁錯的才幹。主要的是當時太子劉啟很認可晁錯的建議。


當漢文帝駕崩後,太子劉啟登基為帝,是為漢景帝,晁錯受到漢景帝的重要,因此晁錯也得以能經常和漢景帝單獨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而漢景帝對晁錯的建議也多是採納。之後晁錯被漢景帝升為御史大夫,其地位越來越高。

由於當初劉邦除去異姓諸侯王后,又封了很多劉氏宗親為諸侯王,以至於到後來諸侯王尾大不掉,諸侯們的勢力很大,特別在漢景帝時期,漢景帝深受諸侯們的威脅,因此他也很想消除來自諸侯們的威脅。

之後晁錯就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議,晁錯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景帝於是命大臣們商討此事,然而由於當時晁錯深受漢景帝的恩寵,所以多數人都不敢反對,特別是漢景帝那時也是想削藩的。

於是漢景帝下令削藩,因為晁錯提出削藩和更改法令,所以當時諸侯們不僅非常反對,而且對晁錯非常怨恨。

晁錯削藩不僅他本人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就連當時的朝廷也冒著很大的風險。最終因為削藩發生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開始的時候諸侯勢力很大,漢景帝無奈,出於當時利害關係,為了爭取到時間,為了讓叛軍失去反叛的旗號,於是決定犧牲晁錯。最終晁錯被誅殺。

晁錯曾經師從法家學說,他削藩和更改法令,就可以看出他的理念。法家人物特點就是嚴厲、剛正、苛刻、心狠,晁錯就具備這些特點。因為這些,他不僅因為削藩招來很多人的怨恨,而且他和很多大臣的關係也處的不怎麼好。

不過晁錯是因為削藩而死於削藩,但卻是一個為大漢深謀遠慮、奮不顧身之人。


中孚鑑


對於晁錯其人,在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袁盎晁錯列傳》中,有十分具體的描述。司馬遷一方面肯定了晁錯盡忠而蒙冤,因為國遠慮觸犯權貴諸侯王而冤死的悲慘結局表示了同情。另一方面,也對晁錯雖然有善言善政,但下場悲慘的情況用“變古亂常、不死則亡”來做了總結。

正直嚴厲,立論有據

晁錯是潁川人,在軹縣張恢先生那裡學習過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學說,與洛陽宋孟和劉禮同一個老師。因精通文學班任太常掌故。

晁錯為人正直嚴厲。孝文帝時,全國沒有研究《尚書》的人,只聽過濟南的伏生,在秦朝曾經擔任博士,是研究《尚書》的專家,年紀九十多歲了,因為太老了不能徵召,就詔命太常派人前往學習。太常就派晁錯到伏生處學習《尚書》,回京後,晁錯趁這個機會上書陳述國家應辦的要務,就處處引用《尚書》,這也算是“引經據典、立論有據”了,自己的話說服力不強,就運用大家公認的經典來增強自己言語的說服力。

為國獻策,不從於眾

漢文帝詔令晁錯先後擔任太子舍人、門大夫、太子家令等職。他因口才敏捷得到太子寵信,太子家稱他為“智囊”,這也是“智囊”這個稱號的由來。他多次上書孝文帝,建議削減諸侯勢力,以及許多法令的更改。奏疏上了幾十次,孝文帝不聽從,但器重他的才能,提升晁錯為中大夫。當時,太子喜歡晁錯的計策,袁盎及許多大臣、功臣都不喜歡晁錯。由此可見,喜好法家之學者,自古便不從於眾。

地位尊崇,位極人臣

景帝繼位,任用晁錯為內史。晁錯多次請求皇上單獨召見談論政事,皇上總是聽從,萌受的寵信超過了九卿,更改了許多法令。丞相申屠嘉心裡很不滿,但又沒有力量搬動他。內史府建在太上皇廟外圍牆裡面的空地上,正門朝東,進出很不方便,晁錯就在南邊鑿開了兩個便門,同時也鑿開了太上皇廟的外圍牆。丞相申屠嘉知道了,非常生氣,想借晁錯的這次過失奏請誅殺晁錯。晁錯聽說連夜進宮,請求皇上單獨召見,原原本本說了開便門的事。丞相申屠嘉奏事,順便說晁錯擅自鑿開太上皇廟圍牆開便門,請求交給廷尉處死。


漢景帝說:“這不是太上皇廟的圍牆,而是廟外空地圍牆,沒有犯法。”可見漢景帝劉啟對晁錯十分偏袒。丞相申屠嘉謝罪,退朝後他生氣的對長史說:“我應當先嶄後奏,卻先奏請,反被這小子出賣,實在大錯。”丞相申屠嘉氣的病發而死,而晁錯卻因此更加顯貴。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晁錯升任御史大夫,奏請查處諸侯的過失,削減他們的領地,收回諸侯王國都外的旁郡。奏章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宗室集會商議,沒有人敢責難,只有竇嬰和晁錯爭辯,由此與晁錯結下嫌隙。晁錯更改的法令有三十多條,諸侯一片譁然,恨透了晁錯。晁錯父親聽說後,從潁川來到京師,對晁錯說:“皇上剛剛繼位,由你執掌政權,侵奪削弱諸侯,疏遠人家骨肉,人們紛紛議論怨恨你,這是何苦呢?”



晁錯說:“本在意料之中,不這樣做,天子不尊貴,宗廟不安穩。”晁錯父親說:“劉氏安穩了,我們家族卻危險了,我要遠遠離開你,永別了。”於是服毒自殺,臨死前說:“我不忍心看到禍患連累到我。”晁錯父親死後才十幾天,吳楚七國果然反叛,就是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等到竇嬰、袁盎進說,皇上讓晁錯穿著上朝的禮服,在東市斬首。

鄧公直言,景帝有悔

晁錯死後,謁者僕射鄧公任職校尉,是攻打吳楚叛軍的將軍之一。他回京,上書陳說前線戰況,覲見皇上。皇上問:“你從前線回來,聽到晁錯死後,吳楚退兵沒有?”鄧公說:“吳王謀反幾十年了,因為封地被削髮怒,用誅晁錯為藉口,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我擔心天下的士人都閉口不說話了。”皇上說:“為什麼呢?”鄧公說:“晁錯憂慮諸侯強大不可控制,所以請求削弱封地以加重朝廷權威,這是萬代的利益。計劃剛剛施行,竟然遭到殺頭,對內堵塞了忠臣的言路,對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這事做得不妥。”這時景帝沉默了很久,說:“你說的很好,我也悔恨這件事。”於是景帝任命鄧公為城陽中尉。


鄧公,城固縣人,善於出奇計。建元年間,皇上招納賢良,公卿推薦鄧公,當時鄧公已被免職,他從平民躍升為九卿。一年後,又託病辭官回家,他的兒子鄧章研習黃帝、老子的學說,在王公大臣中很有聲望。

少學法家,後學尚書,學有所成,位極人臣;為國獻策,不懼艱辛,削藩無罪,蒙冤而亡。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文史頻道第14期之“智囊晁錯


晁錯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大臣,官至御史大夫,是漢景帝的寵臣和智囊。


歷史上的晁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張朝廷嚴格刑法,進諫削蕃以鞏固中央的政權。

漢景帝二年,晁錯再次進言,陳述諸侯王的弊端,他建議先收回吳王劉濞的封地。

漢景帝主張無為而治,施行了道家的學說治理國家,對晁錯的《削蕃策》猶豫不決。

晁錯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吳王劉濞對朝廷的旨意陰奉陽違,漢景帝早就對諸侯王不滿,削蕃顯得非常及時。

漢景帝覺得晁錯的話有道理,於是下令削蕃。

削蕃的消息傳到諸侯國,以吳王劉濞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

當時的晁錯勸告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漢景帝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是聽信了袁盎的計策。

袁盎說七國之亂,始於晁錯,只要殺了晁錯,七王之亂自然平息。

漢景帝為了安撫諸侯王,殺了晁錯。

七國之亂並沒有平息,反而越來越兇。

漢景帝無奈之下讓周亞夫,竇嬰和酈商出兵平叛,七國之亂很快就平息。

筆者覺得晁錯死的夠怨的,他一心為了大漢天子,卻成為了大漢天子平息眾怒的工具。

晁錯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但他的德行並不能擔當起削蕃的重擔,導致最後死於非命。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晁錯的幾句評價較為客觀,也可以看出晁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喜歡的點個關注唄,或者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冷月鉤沉


晁錯是一個個性剛硬、情商較低、學術精湛的卓越政治家。

晁錯早期是通過治法律起家,所以個性偏向剛正強硬,一步入官場就被漢文帝看中,極快的做了太子舍人(就是太子的近臣),起步快且未有大挫折所以性格就愈加剛硬。在後期爬升中得罪了很多人,比較著名有申屠嘉、袁盎等,除了少數死亡的大都居於實權高位,晁錯幾乎是舉世皆敵了。

晁錯這個人學術精湛,可以說是學貫儒法。晁錯是通過學法律出身的,後來又被派去學了(尚書),學問兼具兩派之長。後來晁錯做了(論貴粟疏)、(言兵事書)等大量政論性文章,(漢書藝文志》有“晁錯三十一篇”之說,可惜未全部流傳下來。

晁錯憑藉著才能做了太子舍人,後來被漢文帝和漢景帝歷遷門大夫、太子家令、內史,最後更是被提升到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職位。在此期間他主張移民實邊、削藩,為漢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一刻的對望


晁錯是一個改革家,受到漢景帝重用。提出屯田固邊、削藩等有利於富國強兵、鞏固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漢景帝的賞識和大力支持。但改革措施卻觸動了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尤其是削藩令更是激起了各地藩王的不滿。於是發生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他們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為了儘快平息叛亂,漢景帝無奈之下只好那晁錯開刀,殺死了晁錯。


烹煮歷史


晁錯大知識分子,被派去學習了快要失傳的尚書,而被劉啟重用。邊陲屯墾戍邊,削減諸侯國,等各項建議都很好,利於長遠。只是做事急躁,遇事不沉著冷靜,得罪同僚太多,反送性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就這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