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智囊″的晁错是怎样的一个人?

聊聊文化历史故事


有“智囊″之称的晁错对汉朝有大功,却由于性格缺陷,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正是司马迁苏轼及晁父评说的,多所变乱,忠以谋国,无以存身,是一个悲剧。晁错在史记汉书中都与袁盎列在同一传记中,其实,他更接近的人应该是贾谊,二人的才学都惊艳,二人的建议,都对汉初政局和后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二人都是坚定的削藩撤藩者,不同的是,贾谊遇到文帝,柔顺治国,做事不激进,徐徐削地。晁错比贾谊运气要好,遇到言听计从的君主,使他的建议得以施行,君主的采纳,却成了他身败名裂的主因,这可能也是二人不能同传的原因吧,一人有善终,一人有始无终。

汉文帝刘恒边塞王出身,深知民情民生,上位当政以来,不瞎折腾,顺势而为,以柔术治天下制权臣,先碰到意见飞扬的奇才贾谊,用其策而贬其人,以致贾谊郁郁而终。又发现了学法家之术的另一大才晁错,也是情绪激昂,对各王国虎视眈眈,誓不两立。文帝不意外的搁置他的建议。而对他的边塞之策,却赞赏有加并立即采纳,还写回信鼓励。晁错的政府扶持,引民实边,屯田固本等对匈奴的战略,意义深远,作用极大。文帝便让他教导当时的太子后来的景帝刘启,当太子家令,晁错也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能说会道,不久就与刘启打成一片,以致言听计从的地步,这从刘启当上皇帝后对他的宠爱可见一斑。(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晁错的性格很有问题,史书说他严厉、刚直、苛刻、心狠,标准的法家人物,做事有点飞扬跋扈,仗着景帝的信任,做事大开大合,不太顾忌同僚面子,把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郦商等大臣都逼成他的对手。这一点也造成袁盎进谗时,景帝周围竟然无人为他解围,没有人挺身而出说句公道话,也是可堪嗟叹的事。晁错认为不削藩,地方权力过大,政令不一,天下必然会大乱,他的法家性格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没有谋划周全下,突然大举下令削藩,不幸的是景帝不如其父文帝老道,竟然听从了,激起吴楚七国之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削藩激起叛乱,应该是预料中事,因晁错之前就曾说过,削之则反,不削也会反。说明有预期的,但却没有准备,没有做好应对叛变的处置各策,叛乱发生,又自以为是,不识人心深微,劝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大后方,这是小孩子才敢提的建议,把皇帝置于险境,让他上前线与叛军交战,而激起这场叛乱的晁错,却想置身事外。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么想,外人看来就是这样的。景帝也不例外,心中极不爽,却没有理由可以驳斥。在这时,小人袁盎就乘间进谗,认为斩杀晁错可以让吴楚等国师出无名,乱事自平,景帝私恨公恨一齐爆发,腰斩晁错,当时晁错的朝服还未脱下就被腰斩弃市。

虽说袁盎进谗是一个原因,而对晁错处以腰斩,折射出景帝心中实是对他痛恨至极。这也是晁错谋事不周、轻举妄动的后果。正如其父自杀前对他说,你这么做,刘氏是平安了,我们可就大祸临头了。果不其然,后来邓公进言为晁错说公道话,景帝虽然表示后悔,却没有进一步行动比如平反追封等,可见还是耿耿于怀。


南方鹏


晁错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比如重农抑商、移民实边、入粟拜爵等,既符合当时的社会规律,又极大的推动了汉初政治经济的发展,故而被时人称为“智囊”。然而他在历史上最为出名的还是“晁错削藩”这件事,这个政策的实施不仅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让国家陷入了战乱的危局中,晁错还因为这件事“穿朝服被斩于东市”,真真是“成也景帝败也景帝”。有人说晁错是蒙冤被杀,也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那历史上的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一、政治主张:足智多谋、切合实际

晁错,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与雒阳宋孟及刘带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汉书·爰盎晁错传》

晁错是颍川人,早年间向轵县学者张恢学习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学,因为通晓古代学术做了太常掌故。孝文帝时,朝中没有专攻《尚书》的学者,有位原秦国博士、齐国的伏生专攻《尚书》,但是老人家已经九十岁了,年老体弱无法进京,于是文帝就让太常派人到伏生处学习《尚书》,太常就选了晁错去学习。待到晁错学成归来,文帝就让他担任了太子舍人,晁错善辩,太子刘启特别信任他,因此他一路攀升,先后被提拔为门大夫、太子家令、被誉为“智囊”。

晁错提出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

1、重农抑商、入粟拜爵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晁错·论贵粟疏》

晁错认为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农贫商富,而且这种状况已经发展为商人兼并农民,农民被迫流亡的严重社会问题。他提出当前的要务是促使农民务农,要使农民务农唯一的办法是提高粮食的价格,提高粮食的价格最佳方案是让农民用粮食换取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免罪,这样国家有粮、农民减赋、鼓励种粮一举三得。

更为重要的是,“入粟拜爵”可以延伸到边郡,鼓励天下人将粮食输送到边地可以授予爵位,有了爵位就可以免罪。坚持三年,边郡的粮食必然大大增多,抵御匈奴的军力也会大大增强。

2、移民实边、给予厚待

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汉书·爰盎晁错传》晁错认为,秦朝派人戍边因为水土不服,戍卒死于边地,运输者死于路途,因此秦民视戍边就如同判了死刑一样。匈奴人吃肉喝奶,穿皮衣,逐水草而居,这是匈奴人的生活方式,而汉人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故土。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匈奴的军事策略,他们时时窥伺汉军,一旦发现某地兵少,就会大举进攻,国家如果不救援,边民就会陷入绝望而投降,如果救援的话,兵少不足以御敌,多发兵等到到达之时,匈奴人已经抢掠完而离开。大量屯兵,军费开销大,屯兵少,敌人屡屡侵犯。连年如此政府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宁。

针对这一问题,晁错提出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能够长期居住边地的百姓,鼓励他们移居边地。具体办法为:首先要修筑坚固的城防,准备好房屋、生活用品、农具;其次可以先迁居罪犯,罪犯不仅可以免罪还给安家费;再次,让富人家的奴婢迁居,这样富人有罪可以免罪,无罪可以赐给爵位;最后,还提高优惠条件鼓励平民迁居,赐给高爵,免除全家的终生赋税。

除此之外,没有配偶者,国家出钱解决,因为人无配偶无法长期定居。遇到匈奴入侵,谁能抢回匈奴抢走的财物,一半归抢回者个人所有,以此激发人们的参战热情。

3、坚持削藩、力争到底

晁错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数从容言吴过可削。数上书说孝文帝,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孝景帝即位,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馀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馀城,兄子濞王吴五十馀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郄,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史记·吴王濞列传》

<strong>

晁错担任太子家令时,很受太子刘启的赏识,他多次给太子讲应该削减吴国的封地,还上书文帝请求此事,但是文帝并未采纳晁错的建议。等到文帝下世,景帝即位,晁错继续坚持自己的削藩之策。

他认为,西汉初年高帝刘邦的兄弟太少,仅有代王刘仲、楚元王刘交两位,自己的儿子们又太小,因此高皇帝大封同姓诸侯王时只封了三位刘姓诸侯王,分别是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小弟刘交为楚王;侄子刘濞为吴王。

同时,晁错指出吴王是天下最大的隐患,一是吴太子被杀后,吴王故意不朝聘,按法当诛;二是文帝不追究吴王的死罪,反而赐给他坐几、手杖,吴王并未改过自新;三是吴王铸钱、煮盐,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意图谋反。

这些建议景帝是听进去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对吴王、赵王、胶西王接连削减了他们的封地,导致诸侯王们人人自危,之后由吴王牵头,联合其他六国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一起反叛中央。

二、性格特征:峭直刻深、一意孤行

对晁错性格的总结司马迁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给出了四个字“峭直刻深”,后来的班固在写汉书的时候仍然用了这四个字形容晁错。所谓“峭直刻深”意思是为人严肃刚正,却又苛刻严酷,而之所以形成这种性格特征跟他年少时学习法家的刑名学说不无关系。其实晁错和商鞅的命运何其相似,都是满腹才伦,为国家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又因为得罪了权贵集团被排挤陷害,最终死于自己的变法之下。

我们可以通过史书中记载的几件事来分析他的性格:

1、父亲千里奔走相劝,晁错不听致错父服毒自杀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48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晁错向景帝建议削藩后,诸侯哗然全都痛恨晁错,他的父亲听说后就从老家颍川千里迢迢的赶到京城,对晁错说:皇上刚刚即位,你执掌政权,削夺诸侯的领地,离间人家的骨肉,惹得人们纷纷议论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晁错义正言辞的回答: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然天子的地位得不到尊崇,国家社稷也得不到安宁。晁错的父亲说:照你这么办,刘家的天下是安宁了,我们晁家就要大难临头了,我不忍心眼见大祸殃及自己,先一步离你而去了,你好自为之!于是服毒药而死。

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以诛杀晁错为名果真叛乱,晁错最终被腰斩于东市。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晁错真的是一心为国,可以说是倾力奉献奋不顾身,就算父亲直言相劝,仍然坚持己见。然而他的忠君为国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一意孤行的后果得到的却是被骗东市杀害的下场,令人唏嘘。

2、得罪众人而不自知,想假公济私打击政敌袁盎却引来杀身之祸

晁错虽然在文帝当政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文帝并没有采纳,但是文帝知道他的才华所以就让他做了太子的老师。在景帝还是太子时就对晁错非常赏识,直至当了皇帝立马重用晁错,提拔他当了内史,晁错甚至多次单独觐见景帝,谈论国家大事,景帝对他是言听计从,许多法令的修改都是晁错亲自拟定的,景帝对晁错的宠信一时间都超过了九卿。

所谓“树大招风”,晁错受宠之后,独揽朝政,他的专横霸道当然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反感,当时的丞相申屠嘉就对晁错极为不满,本来想借晁错私自凿开太庙的围墙为由让景帝诛杀晁错,可当时晁错盛宠正浓,又先申屠嘉一步向景帝阐述了缘由这才免遭一劫,申屠嘉因此气的旧病复发而死,晁错却更加显贵了。

晁错不仅和丞相申屠嘉不和,连外戚重臣窦婴也看不惯晁错,朝中许多大臣都不喜欢他,可以说他的受宠无形中得罪了一大片人,却不知道与人为恶的祸患。晁错和袁盎两人甚至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两人基本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这么一种状态。在晁错担任御史大夫时,派人去核查袁盎收受吴王财物的事,本来想要将袁盎判罪下狱,后来还是景帝下诏赦免袁盎,把他贬为了平民,自此两人算是彻底结下梁子了。

之后爆发了吴楚七国叛乱,晁错又想借袁盎收受吴王贿赂的事情整治袁盎,袁盎听说这件事后连夜拜见了窦婴,经窦婴引荐上奏景帝阐明了吴王叛乱的原因,撇清了自己的责任,又向景帝进言诸侯之所以叛乱都是晁错强力削藩所致,只有杀了晁错才能平息各路诸侯的怒气。之后墙倒众人推,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杀晁错以谢天下,景帝终于下定决心于东市诛杀晁错。

从以上两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晁错有他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的一面,但是也因为他这种性格中的弱点,苛刻严酷,不与人为善,到处树敌,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是想办法匡扶社稷反而想趁机打击袁盎,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没有整垮袁盎反而因为袁盎的进谏让景帝起了杀心,最终被冤杀。

三、文学成就: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晁错是继贾谊之后较重要的汉初政论散文家。他的文章立论深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文风朴素无华,但质实恳切,被后世称为“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他的《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等,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晁错的政论文立论契合当时的时代现状,能够犀利的指出社会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见解非凡,能切中要害,针砭时弊。正因如此,他的政论散文能切中实际,不发空论。如晁错的三篇军事政论散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提出了"徙民实边"的积极防御策略,立论明确,措施切实可行,所以被文帝所采纳。
晁错的文章内容宏大,意境壮阔。其著论的出发点虽然都是基于建功立业,但落脚点又往往是汉朝的长治久安,并且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汉朝的巩固和长盛不衰提议献策,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汉气象的热情赞颂,具有历史的厚实感而在意境上更为壮阔,体现出历史上升时期的风貌。

艺术特色上,晁错的政论散文,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力道遒劲,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同时语言明理,意脉流转,在延续战国时期综合开合铺张扬利的文风外,鲜明地呈现出了大汉气象的散文。 此外,与贾谊等人的政论散文不同,晁错之论多峭直而深刻,如《削藩策》,以简洁短促语句来突出犀利而刚硬的力度如:“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四、达达令说

纵观晁错的一生,用曾国藩的话最合适不过“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晁错身负治国之大才,又受到景帝的赏识,他恃才傲物又意气风发,对他人不屑一顾,听不进任何意见,一意孤行,尽管他处处为国家利益谋划,一心为公,却没有了解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到处树敌,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他的巅峰时期亦是他的死亡之时。

<strong>


达达令观史


晃错其实就是那个皇帝新装里的小孩。史家评论他是: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就是他打起报告来,什么话都敢说。这里面,导致他丢命的就是削藩。

所谓的削藩就是削掉老刘家的藩王。当年刘邦打天下后,搞了一个双轨制,郡县制跟分封制并行,外面郡县,里面封了一大堆同姓王,原本想着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以后中央有事,八方支援,不至于落到秦二世而亡的局面。但没想到,时过境迁,这些叔叔伯伯小哥小弟的反而成了汉朝的隐患。

其实这时候,大家都看出来了,大汉要长治久安,必须要削藩。但是,这个事情大家看出来了,都没说,因为这个事情风险太大了,人家毕竟都是姓刘的,你跑去说,反而被人认为是挑拔离间呢?

别人不说,晁错却跑出来说了。这跟他的背景有关系。

首先,晁错是学法学的,刑名之学,专门研究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在战国很受欢迎,但到了汉朝开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为秦朝沿继法家,结果二代而亡,所以大家对法家有点抵触了,开始搞儒学跟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思想。

所以,晁错是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年代选了一门尴尬的专业。

当然,晁错不只学了法学,后面公派去一位老博士家里学《尚书》,等于跟了博导,这一下,他又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口才很好,因而得到了智囊的称号。

晁错当官之后,提了很多建议,比如纳粟受爵,移民实边等等,都配得上智囊这两个字。

不过,他有一个大缺点,就是不会搞人际关系,大概是因为有才华,持才自傲,没把人放在眼里,所以在太子府的时候,就得罪了很多人:太子善错计谋,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到了太子当皇帝,他成为重臣之后,不但有才气,还有地位,那自然更是谁都瞧不上。干事情也是头脑发热,比如他在内史府上班,这个门朝东开,他觉得不方便,就在南边打了两个门,结果把太庙的围墙给打穿了。这简直就是死罪啊,当时的丞相申屠嘉就要“奏请诛错”,吓得晁错连夜进宫,请皇帝救命。汉景帝还是救了他一命,表示,打穿的是外墙,影响不大,结果把申屠嘉给活活气死了。

申屠嘉很有威望,晁错间接气死他,自然得罪了一大片。

当然,晁错做的一道送命题就是削藩。当时他提出来后,他的父亲特地跑过来劝他,说人家老刘家的事情,你干嘛掺和?

晁错说,不这样干,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亲答:你倒是让他们刘家安了,我们晁家不得完蛋?

晁错不听,父亲直接服药死了。

可以说,削藩这个事情是皇帝的新装,人人都知道,但人人不说破,就是因为风险太大了。

晁错不但说了,还特别坚决,用了一句话:削亦反,不削亦反。就让汉景帝下了决心。

结果一搞,导致七国之叛,这其实也不怪晁错,这些人迟早要反的,这一代不反,下一代也要反,手上有兵有钱,谁不想当皇帝呢?反王一起,汉景帝慌了,跑来问晁错,这怎么办啊。

晁错又犯了书生意气,他说,皇帝不怕,你只要亲征,叛军指日可灭。

“噢,我亲征,那你呢?”

“我留在京城替你看家啊。”

汉景帝的心里是一万头草泥草奔过,你出的主意,出事了,让我亲征,你在后面?到底这天下谁是大爷?于是, 晁错的结局是:“衣朝衣斩东市”

这里有个春秋笔法,什么叫衣朝衣斩东市呢?就是穿着工服被杀的。为什么呢?

因为杀之前,汉景帝没有审判,而是以上班商议事情的由头把晁错叫过来,进了宫,直接进宫左拐,拖出去斩了。

冤,实在是冤啊,晁错的一生,为国为民,他是有牺牲精神的,但是,却因为能力的局限以及性格的不足,导致这样一位一心办好事的官员丢了性命,而且大家拍头叫好,“世人皆曰可杀”,成了汉朝的公敌。

这找谁说理去?


脑洞历史观


“对的,就对吗?“

晁错,绝对是忠臣,不提削藩,他仍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他又有大智慧,削藩,可以说已是燃眉之急。

但所谓成功,仅有某一个两个优势是不够,而失败,有时仅因一丁点儿瑕疵甚或一个口误,就能惨到落花流水万劫不复。

晁错的惨败,在于他的恃才傲物过度膨胀,朝堂之上,除了皇帝,他眼里再无一人。可以想象,兴他忠臣就不许别人也忠臣?而他应该就是这样想的,唯我独尊刚愎自用。把朝臣得罪个精光,在他落难时候自然也就连同情也休想得到。其中袁盎力主杀之,是因为之前他提议杀过袁盎。袁盎是否是否真就该杀暂且不论,这时候的袁盎简直成了自保。

想想项羽,不也是毁于无以复加的刚愎自用么?“他真是英雄,所以再也容不下英雄“。

晁错的教训该提醒我们:任何人都该懂得敬畏谦卑,哪怕你宣读的天音,也别用冰冷语调!


咱是好人


晁错,以削藩闻名,但其也因削藩而死。晁错在汉文帝时期就曾多次提出削藩和改革法令,但是却没有被汉文帝采用。当然虽然汉文帝没有采用晁错的建议,但也还是欣赏晁错的才干。主要的是当时太子刘启很认可晁错的建议。


当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登基为帝,是为汉景帝,晁错受到汉景帝的重要,因此晁错也得以能经常和汉景帝单独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而汉景帝对晁错的建议也多是采纳。之后晁错被汉景帝升为御史大夫,其地位越来越高。

由于当初刘邦除去异姓诸侯王后,又封了很多刘氏宗亲为诸侯王,以至于到后来诸侯王尾大不掉,诸侯们的势力很大,特别在汉景帝时期,汉景帝深受诸侯们的威胁,因此他也很想消除来自诸侯们的威胁。

之后晁错就向汉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晁错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景帝于是命大臣们商讨此事,然而由于当时晁错深受汉景帝的恩宠,所以多数人都不敢反对,特别是汉景帝那时也是想削藩的。

于是汉景帝下令削藩,因为晁错提出削藩和更改法令,所以当时诸侯们不仅非常反对,而且对晁错非常怨恨。

晁错削藩不仅他本人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就连当时的朝廷也冒着很大的风险。最终因为削藩发生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开始的时候诸侯势力很大,汉景帝无奈,出于当时利害关系,为了争取到时间,为了让叛军失去反叛的旗号,于是决定牺牲晁错。最终晁错被诛杀。

晁错曾经师从法家学说,他削藩和更改法令,就可以看出他的理念。法家人物特点就是严厉、刚正、苛刻、心狠,晁错就具备这些特点。因为这些,他不仅因为削藩招来很多人的怨恨,而且他和很多大臣的关系也处的不怎么好。

不过晁错是因为削藩而死于削藩,但却是一个为大汉深谋远虑、奋不顾身之人。


中孚鉴


对于晁错其人,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袁盎晁错列传》中,有十分具体的描述。司马迁一方面肯定了晁错尽忠而蒙冤,因为国远虑触犯权贵诸侯王而冤死的悲惨结局表示了同情。另一方面,也对晁错虽然有善言善政,但下场悲惨的情况用“变古乱常、不死则亡”来做了总结。

正直严厉,立论有据

晁错是颍川人,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与洛阳宋孟和刘礼同一个老师。因精通文学班任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正直严厉。孝文帝时,全国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过济南的伏生,在秦朝曾经担任博士,是研究《尚书》的专家,年纪九十多岁了,因为太老了不能征召,就诏命太常派人前往学习。太常就派晁错到伏生处学习《尚书》,回京后,晁错趁这个机会上书陈述国家应办的要务,就处处引用《尚书》,这也算是“引经据典、立论有据”了,自己的话说服力不强,就运用大家公认的经典来增强自己言语的说服力。

为国献策,不从于众

汉文帝诏令晁错先后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等职。他因口才敏捷得到太子宠信,太子家称他为“智囊”,这也是“智囊”这个称号的由来。他多次上书孝文帝,建议削减诸侯势力,以及许多法令的更改。奏疏上了几十次,孝文帝不听从,但器重他的才能,提升晁错为中大夫。当时,太子喜欢晁错的计策,袁盎及许多大臣、功臣都不喜欢晁错。由此可见,喜好法家之学者,自古便不从于众。

地位尊崇,位极人臣

景帝继位,任用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皇上单独召见谈论政事,皇上总是听从,萌受的宠信超过了九卿,更改了许多法令。丞相申屠嘉心里很不满,但又没有力量搬动他。內史府建在太上皇庙外围墙里面的空地上,正门朝东,进出很不方便,晁错就在南边凿开了两个便门,同时也凿开了太上皇庙的外围墙。丞相申屠嘉知道了,非常生气,想借晁错的这次过失奏请诛杀晁错。晁错听说连夜进宫,请求皇上单独召见,原原本本说了开便门的事。丞相申屠嘉奏事,顺便说晁错擅自凿开太上皇庙围墙开便门,请求交给廷尉处死。


汉景帝说:“这不是太上皇庙的围墙,而是庙外空地围墙,没有犯法。”可见汉景帝刘启对晁错十分偏袒。丞相申屠嘉谢罪,退朝后他生气的对长史说:“我应当先崭后奏,却先奏请,反被这小子出卖,实在大错。”丞相申屠嘉气的病发而死,而晁错却因此更加显贵。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晁错升任御史大夫,奏请查处诸侯的过失,削减他们的领地,收回诸侯王国都外的旁郡。奏章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宗室集会商议,没有人敢责难,只有窦婴和晁错争辩,由此与晁错结下嫌隙。晁错更改的法令有三十多条,诸侯一片哗然,恨透了晁错。晁错父亲听说后,从颍川来到京师,对晁错说:“皇上刚刚继位,由你执掌政权,侵夺削弱诸侯,疏远人家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这是何苦呢?”



晁错说:“本在意料之中,不这样做,天子不尊贵,宗庙不安稳。”晁错父亲说:“刘氏安稳了,我们家族却危险了,我要远远离开你,永别了。”于是服毒自杀,临死前说:“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到我。”晁错父亲死后才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就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等到窦婴、袁盎进说,皇上让晁错穿着上朝的礼服,在东市斩首。

邓公直言,景帝有悔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任职校尉,是攻打吴楚叛军的将军之一。他回京,上书陈说前线战况,觐见皇上。皇上问:“你从前线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退兵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几十年了,因为封地被削发怒,用诛晁错为借口,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我担心天下的士人都闭口不说话了。”皇上说:“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不可控制,所以请求削弱封地以加重朝廷权威,这是万代的利益。计划刚刚施行,竟然遭到杀头,对内堵塞了忠臣的言路,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事做得不妥。”这时景帝沉默了很久,说:“你说的很好,我也悔恨这件事。”于是景帝任命邓公为城阳中尉。


邓公,城固县人,善于出奇计。建元年间,皇上招纳贤良,公卿推荐邓公,当时邓公已被免职,他从平民跃升为九卿。一年后,又托病辞官回家,他的儿子邓章研习黄帝、老子的学说,在王公大臣中很有声望。

少学法家,后学尚书,学有所成,位极人臣;为国献策,不惧艰辛,削藩无罪,蒙冤而亡。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文史频道第14期之“智囊晁错


晁错是西汉景帝刘启的大臣,官至御史大夫,是汉景帝的宠臣和智囊。


历史上的晁错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朝廷严格刑法,进谏削蕃以巩固中央的政权。

汉景帝二年,晁错再次进言,陈述诸侯王的弊端,他建议先收回吴王刘濞的封地。

汉景帝主张无为而治,施行了道家的学说治理国家,对晁错的《削蕃策》犹豫不决。

晁错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吴王刘濞对朝廷的旨意阴奉阳违,汉景帝早就对诸侯王不满,削蕃显得非常及时。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有道理,于是下令削蕃。

削蕃的消息传到诸侯国,以吴王刘濞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

当时的晁错劝告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汉景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听信了袁盎的计策。

袁盎说七国之乱,始于晁错,只要杀了晁错,七王之乱自然平息。

汉景帝为了安抚诸侯王,杀了晁错。

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反而越来越凶。

汉景帝无奈之下让周亚夫,窦婴和郦商出兵平叛,七国之乱很快就平息。

笔者觉得晁错死的够怨的,他一心为了大汉天子,却成为了大汉天子平息众怒的工具。

晁错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但他的德行并不能担当起削蕃的重担,导致最后死于非命。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晁错的几句评价较为客观,也可以看出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喜欢的点个关注呗,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冷月钩沉


晁错是一个个性刚硬、情商较低、学术精湛的卓越政治家。

晁错早期是通过治法律起家,所以个性偏向刚正强硬,一步入官场就被汉文帝看中,极快的做了太子舍人(就是太子的近臣),起步快且未有大挫折所以性格就愈加刚硬。在后期爬升中得罪了很多人,比较著名有申屠嘉、袁盎等,除了少数死亡的大都居于实权高位,晁错几乎是举世皆敌了。

晁错这个人学术精湛,可以说是学贯儒法。晁错是通过学法律出身的,后来又被派去学了(尚书),学问兼具两派之长。后来晁错做了(论贵粟疏)、(言兵事书)等大量政论性文章,(汉书艺文志》有“晁错三十一篇”之说,可惜未全部流传下来。

晁错凭借着才能做了太子舍人,后来被汉文帝和汉景帝历迁门大夫、太子家令、内史,最后更是被提升到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职位。在此期间他主张移民实边、削藩,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一刻的对望


晁错是一个改革家,受到汉景帝重用。提出屯田固边、削藩等有利于富国强兵、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汉景帝的赏识和大力支持。但改革措施却触动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尤其是削藩令更是激起了各地藩王的不满。于是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他们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为了尽快平息叛乱,汉景帝无奈之下只好那晁错开刀,杀死了晁错。


烹煮历史


晁错大知识分子,被派去学习了快要失传的尚书,而被刘启重用。边陲屯垦戍边,削减诸侯国,等各项建议都很好,利于长远。只是做事急躁,遇事不沉着冷静,得罪同僚太多,反送性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这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