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病人的肿瘤切除后为什么还是会发生转移?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皖K小辉


恶性肿瘤的最大特点就是其转移的特性,如果不具备发生转移的能力,那就是良性肿瘤了。

本质上来讲,肿瘤细胞是人体正常细胞演变而来,这种演变发生在基因层面,也就是在各种不良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某些正常细胞的基因片段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细胞失去了人体的正常调控,自动增殖,形成恶性肿瘤,而且这些“瘤细胞”从母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循环转移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从而形成种植转移。

在肿瘤被切除后,“母体肿瘤”虽然被手术切掉,但是已经随着血液转移到其它部位的瘤细胞却不能被切掉,在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这些细胞也不能被目前的检查发现,所以在手术以后,这些细胞有可能发展起来,出现复发转移。

术后做放化疗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打掉这些有可能残存的瘤细胞,晚期癌症化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瘤细胞的增殖,延缓病情进展时间,延长生命。

但毕竟化疗还做不到一次性杀灭所有瘤细胞,所以,很多患者会再次出现肿瘤进展,复发转移。

不管是放疗还是化疗,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对人体的正常器官的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人类没有彻底攻克癌症之前,放化疗仍然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还不能被完全取代。


深蓝医生


癌症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转移、复发,虽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复发,但是复发的情况确实不少,总体上有70%的病人经过治疗后会再次复发。病人经过了手术,或加以辅助化疗、放疗以及其它治疗,为什么它还会复发、转移呢?


癌细胞黏附力很差,堆积成瘤、结构松散,肿瘤在1-2mm时即有可能逃逸,进入血管、淋巴管向远处转移,大多数逃逸的癌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所杀死,只有一少部分癌细胞会在其它器官、组织定居下来,壮大、再转移……,形成了N个和原发灶一样的肿瘤。

手术是局部治疗方法,再优秀的医生也只能切除原发病灶、清扫区域淋巴结,其它部位影像学发现不了的癌细胞有可能潜伏下来,合适的机会它们会东山再起、复发!分期越晚藏匿在其它部位的坏分子越多,即就是辅助化疗追杀也可能有癌细胞残留,残留较少免疫系统可能清除,残留较多,免疫系统斗不过癌细胞。因此治疗“不彻底”是术后复发、转移的最主要原因。


癌症复发大多在术后3年内,过了5年还没有复发迹象,80%的病人就可能治好了。癌细胞形成的过程大约需要15-20年,而3年内就发现和原来一模一样的肿瘤,也只能是以前没被清除掉的肿瘤不断增殖的结果。

有些人对某种癌症“易感”,也就是自身某些基因易突变,个体差异,治疗之前有这些基因组成,治疗之后这些基因还在,还容易突变。体内的微环境、免疫系统对这些癌细胞识别也可能存在问题,起不到监管的作用。这是个体情况决定了术后易复发。

不可否认,目前癌症现代治疗手段大多对病人损伤很大,加上恶性肿瘤是消耗性疾病,病人经过第1次治疗后,免疫力会降低,对癌细胞作战能力削弱,这也是术后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病人的癌种、分期、基因等因素不可改变,我们可以术后规范治疗、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等办法减少复发。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刘永毅医生


一、肿瘤细胞的产生:

实际上肿瘤在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肿瘤细胞并不是天生就是肿瘤,而是正常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一种变化。正常人每天有3000个癌细胞生成,它也在不断复制又不断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清除。


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对突变的基因不能及时消灭掉,癌细胞就会趁机复制增生,经过若干年的增生变化就形成了肿瘤。


肿瘤细胞有跑的本事,也有转移的路线图。它可以从“水”、“陆”、“空”向周边远处到处跑,侵犯邻居,到处侵略,繁殖居住在别的器官组织中,这就是癌症微整么会转移的根本原因。


二、肿瘤转移有三种方式:

1)“海军”方式:

就是以“水路”,沿血管、淋巴管转移。癌细胞离开原位向外跑就意味着转移。由于人体的防御系统很强大,在水路上大部分被消灭,但有个别逃脱的就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定居发展了。如果在血管里,必须找一个血管丰富的地方落足,肝脏、肺、骨头、脑是最易转移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血管呈网状易停居,肌肉脂肪中不容易落户。


从水道走还有淋巴管。淋巴管是网状密布于人体中,就向一个城市的交通线路一样,以结肠为例,紧贴肠的是第一站;在肠系膜上的是第二站;再往前走到肠系膜根部是第三站;因为淋巴一般同血管的走向,再往前就到腹主动脉旁就是第四站。当然还可以出市走向远处。


各处的淋巴结实际上是一道一道防线,因为每一个淋巴结都向地道一样,有进口有出口,癌细胞进入时较顺利,但进去后抵抗很厉害,有的被消灭了,这些癌细胞也边打边跑,因为斗争激烈,存活下来的癌细胞到另一端不好通过,它就在此繁殖再繁殖,是被侵犯的淋巴结肿大、疼痛,这就是淋巴结转移。当然他还会向周围继续浸润扩散、再向远处更广泛的转移。手术治疗为什么要大扫除,就是把周边可能有转移的上一站全清掉,可以彻底切断这一条线上的癌细胞,这样对病人的治疗上更有利更安全。


2)“陆军”方式

这种扩散是直接跨过界线侵犯。如胃直接转到肝上,直肠和膀胱互转。不过从治疗的角度看,手术效果要比海軍方式转移的好的多,可以一次把主体瘤都切掉。


3)“空军”方式

这种多見于胸腔、腹腔,肿瘤浸润脏器的全层,瘤细胞就会掉到腔内,粘附在那里就在那里生长,就向空中播种一样,他不是所有播种下来的都长出来,大部分被消灭掉了,有少数的存活下来,增生扩大了自已的范围,临床上把这科转移叫做“种殖灶”。


三、\t肿瘤转移的特点:

1.\t以局部浸润破坏为主,也有个别的早期转移如甲状腺滤泡型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

2.\t转移常沿着一定的途径进行,如乳腺癌的淋巴转移、胃肠道向肝转移,

3.\t肿瘤转移一般由近及远的规律。

4.\t部分肿瘤转移有一定的器官倾向性如前列腺癌、肾癌等好发骨转移,乳腺和肺好发淋巴、骨、脑转移。

5.\t肿瘤转移的途径: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血行转移在运送过程中大多数被免疫系统杀灭,还有机械损伤,约有0、05%的转移倾向极高的癌细胞在血循环中以癌栓形式存活并到达靶器官形成转移灶。


四、怎样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肿瘤病人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不同于其他良性肿瘤。在第一次治疗无论采取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都要考虑到下一步和以后。当然现在治疗手段不断增多,人们对肿瘤的治疗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但防止复发和转移是第一次治疗肿瘤的重点的重点。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肿瘤细胞也是千变万化的,并非手术切除之后就万事大吉,后续对身体的调理,免疫力提升才是防止恶化和康复的关键。


在治疗上有很多优化组合,如手术加化疗;手术加放疗;手术加局部用药;有的用手术加放疗、生物及全身用药等。无论那一种组合治疗法,都可以和中医中药匹配。随着新的研究对癌症的破解和新治疗方法的出现,优化创新的治疗方法一定可以把癌症攻克。


更多肿瘤相关问题请参考我的其他相关文章。


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生民康健首席专家 高明启


生民康健


许多身患癌症的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了原发肿瘤病灶,甚至接受了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一段时间之后,仍然有不幸的消息传来:肝脏、肺、脑出现了转移灶。对此,患者和家属都会发问:切除了癌块,为何还会转移?癌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由原发部位播散到远处的其他器官的过程,癌症所以令人生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正是因为癌细胞能够转移。

研究发现癌转移步骤为:

①原发肿瘤的生长和增大;

②侵袭周围组织并穿入淋巴管和血管;

③淋巴管和血管内瘤栓形成并随淋巴液、血液而运行;

④在远处器官的淋巴管或血管壁处停留;

⑤穿出停留处的淋巴管和血管壁并侵袭周围组织;

⑥癌细胞在此增殖、生长,转移灶形成。

转移的方式有:

①直接蔓延:肿瘤从原发部位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或器官;

②经淋巴转移;

③经血行转移;

④种植性转移;





华为小哥在印度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曾经在另外一个回答里提到过,这里不妨再讲一次。

肿瘤是什么?

肿瘤的祖先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体细胞,但是由于外界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或者自身分裂过程中发生错误,这个错误被记录到基因中,一代代传下来,每一代细胞都有可能积累新的错误。当错误累积到一定程度,某天某个“子孙”再发生一次突变,它就变成肿瘤细胞了。

最初的肿瘤细胞只有一个,大小只有10微米左右,它不可能被人类发现。

当它不断地繁殖后代,数目达到100万之众的时候,聚在一起也不过1毫米大小,我们现有的技术手段仍然难以发现它。

当它长到1厘米大小的时候,我们终于有机会发现它的存在了,这个时候的细胞数量已经达到了上十亿。对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来说,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已经发生转移了。

为什么肿瘤很难被切除干净?

我们拿一颗野草的种子来打比方

当它只是一个细胞的时候,或者才刚刚发芽,是切除它的最好机会,直接把它挖出来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时候它是很难被发现的,我们往往会错过最佳时机。

当它稍微长大一点,要完整地把它挖出来,就变得困难一些了,要保证所有的根须都不能留。所以我们为了保险起见,不得不扩大挖除的土壤范围。当然,这样对人体的伤害就会更大。

当它已经长大成一株完整的植物,根须变得很发达,完整挖除就变得更难了。因为人的肉眼是无法分辨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的。只要残存任何一个细胞,都有可能再次长成肿瘤。

长大的肿瘤还会播撒新的种子,这些种子有些散落在附近的“土壤”里,有一些可以随着血液、淋巴液飘散到身体各处,它们只要还没发芽长大,我们就一无所知。

放疗是什么?

放疗用于手术切除有困难的肿瘤。你可以想象成拿一个“小太阳”取暖器对着野草持续烤。 野草可能会枯萎掉,但其不可能被完全消灭干净。 周围的正常植物也会受一些伤害。

为什么要做化疗?

化疗就像喷洒除草剂,它可以杀死残存的、肉眼难以发现的野草种子,或者抑制它们发芽。但是有一些野草对除草剂很敏感,也有一些不怕。与此同时,一些正常的植物也可能受到除草剂影响。所以化疗也不能解决所有的肿瘤问题。

分子靶向药物是新的希望,但是一种药只针对特定的基因变异,能够治疗的肿瘤还非常有限。细胞免疫疗法的相关研究今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奖。相对于化疗的“无差别轰炸”,这两种方法比较像“巡航导弹”,目标更精准。但是这些导弹还比较原始,比较粗糙,价格也非常贵,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改进。


肿瘤的治疗为什么如此困难,我想通过这些打比方应该说清楚了。不是所有的肿瘤手术和放化疗效果都不好,事实上现在恶性肿瘤的长期生存率越来越高。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发展阶段和病理类型对可能的疗效进行初步的评估,并与家属进行讨论,具体采取什么治疗方案还取决于患者和家属的决定。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关注身边的健康问题。


郑医生百嗑


大家很熟悉一句成语:斩草除根!

但是大家可能会忘了一个事实:如果这草已经开了花,种子已经随风飘到远方,那即便草被斩了,根被除了,种子还是会在别的土壤里长出新的草来。

肿瘤的情况也是这样。在肿瘤形成的时候,可能已经有癌细胞脱离了原位的肿瘤组织,通过血管向远方转移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切除了原位的肿瘤,该发生的转移已经发生了。因为一开始逃逸出去的癌细胞还比较少,还没有形成气候,癌症的检查手段也查不出来,所以医生没有办法确认有多少细胞已转移出去,以及转移到了什么部位。

跟草传播种子不一样,癌症不是通过风来传播,所以在人体里迁移的时候,往往能看到踪迹。在做手术切除的时候,为了切得比较干净,医生会在肿瘤之外额外多切除一些组织,这就是“手术切缘”,也就是绘画里常说的“留白”。手术之后,会对切下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留白”里也能查到癌细胞,那就等于是看到了癌细胞逃逸的踪迹,说明癌细胞非常可能已经转移了;反之,如果“留白”很干净,说明癌细胞逃出去的可能性并不大,预后会比较好。

但是癌症是一个很复杂的疾病,不能光靠留白来预测,也得看原位癌组织的恶性程度。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可能逃得比较快,感觉有“踏雪无痕”的轻功,即便留白比较干净,也不能说明远端就没有转移癌细胞。为了预防这些逃出去的癌细胞作乱,临床上就会采取“辅助治疗”的手段,包括使用化疗药物或者靶向药物,对身体内的检查不到的癌细胞进行系统性的清除。


一节生姜


肿瘤切除后为什么还是会发生转移?

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其实很简单,肿瘤没有完全切干净,如果是真的全切干净了,肯定不会有这个肿瘤出现了。然而每一个医生都是全力追求切干净,为何却切不干净呢?

为什么肿瘤切不干净呢?

首先这个是涉及到肿瘤的转移的途径,原发性肿瘤有四种转移途径。分别是: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局部浸润。

也就是说,除了本身发生肿瘤的位置有恶性肿瘤外,通过原发的位置在上述4个转移通道中也可能会存在癌细胞,为什么说可能存在呢?我先讲一下肿瘤转移的大概过程,

肿瘤转移的大概过程

原发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脱落-----部分脱落的恶性肿瘤细胞找到新的合适生长的地方----新的恶性肿瘤增殖----形成新的癌巢-----新癌巢中的恶性肿瘤细胞继续脱落进入上述转移通道-----再增殖再形成癌巢。这就是转移的大概过程。

我们通常确定手术方案的依据是临床现有的一些检查,比如磁共振、CT、X片、B超等,其中对于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尤其有特殊意义的是PET-CT,PET-CT可以发现癌是否在别的部位发生了转移。但是在此要提醒的是,所有的影像学检查都有分辨率,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病变到某种程度,这些检查才能发现。如果有病变,但是病变足够小,这些检查在这个时候是分辨不了的,所以医生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暂时未发现有转移病灶。

所以就有两种可能性存在,一种是确实发生了转移,而目前的检查手段无法发现,另外就是确实没有发生转移,血管淋巴等转移通道内确实无癌细胞,这种情况下完整切除原发的肿瘤是可以获得根治的,并且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病人获得了治愈,大多情况下这样的病人是在癌症的早期。因为癌症的转移是一个综合因素,也有一定的机会性存在,其实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恶性肿瘤的鉴别其实已经很高了,远远超过肉眼判断的能力,比如高分辨率CT可以发现1mm的病变,PETCT对于癌细胞转移与否就更加敏感了。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癌的转移,原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以完整的切除,这样的病人是可以进行根治手术的,是有治愈机会的,但是也有许多就算手术做的再漂亮,也有肿瘤复发转移的,所以现在许多癌症进行手术追求两个目标:第一尽量抓住治愈的机会,另外也可以减少瘤体本身引起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至于治愈机会多大,手术收益多少,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算是这些分析也都是建立在大数据的一个概率,对于个体只有参考意义,并不能肯定就是医生说的情况,只是医生说的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情况,具体到某个病人是否在医生说的大部分人中还是少部分人中,谁(包括医生)也说不清,只能是运气了。

所以病人的肿瘤切除了只是把检查能够发现的肿瘤切除了,而检查所没有发现的肿瘤或者肿瘤细胞却不一定能够清除出人体。所以就有肿瘤复发的可能。

小木匠是专业的医生,每天都会更新贴近生活的医学知识,简单的语言为您讲述复杂的医疗过程和健康知识,敬请关注“外科小木匠”


骨科木匠刘医生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最糟糕的状况莫过于转移,它是造成多数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便经过一系列治疗后进入缓解期,癌症也有可能“卷土重来”。对肿瘤来说,为何斩草除根这么难?

很多病人疾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病灶大,范围广,肿瘤侵犯深,这时候很可能有不少肿瘤细胞已经通过血管,淋巴管,跑到其他地方潜伏起来了。即便肉眼上做了肿瘤手术切除,却没有做到根本意义的根治性切除。所谓根治性手术是指肿瘤切除,受累器官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其实很多时候做不到,有些肿瘤太大,或者浸润太深,穿透浆膜面与其他器官有粘连,无法做到完整切除。有些术后病理提示脉管,神经,淋巴管受侵,这些因素都是转移的根源。所以分期早的病人转移发生几率相对较低,分期越晚,越容易转移。

肿瘤长到25px的大小,在体内大概有10的9次方的癌细胞,有可能通过影像学检查被发现。低于25px的转移肿瘤极大可能会被检查漏掉,所以有部分病人可能术前已经发生了微转移,而未被发现,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免疫力低下,肿瘤细胞会生长更快而发生可见的转移。

如果体内的癌细胞,在10 的5次方以下,一般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功能压制住。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对肿瘤细胞杀灭作用大大减弱,残存的癌细胞不被免疫细胞清除,过段时间可能会出现其他地方的转移。所以术后病人,加强营养,适当锻炼,避免劳累,增强体质很重要。对于分期偏晚的病人,术后化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残存癌细胞,降低转移几率。

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癌症转移扩散是由一系列称为癌基因的突变蛋白驱动的,这些癌基因导致癌细胞不受控地繁殖并促进其移动能力。癌基因如何特异性地指导癌细胞的运动和转移是非常复杂的并且目前基本上未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分期很早的病人也会出现肿瘤转移的原因。肿瘤说白了,是个全身性疾病,与基因相关的多基因病。所以单纯的切除原发癌有时候并不能阻止转移的脚步,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探索。


胡洋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医生和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科学问题。为什么肿瘤切除了还会发生转移呢?其实大量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肿瘤在发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就会出现微转移。

也就是说,当肿瘤还特别小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通过血管或者淋巴管进入了血液系统或者淋巴系统,然后定植在特别的环境中,比如说脑,肝脏和骨特殊部位。短期内它的生长比较慢,而且体积比较小,常规的检查无法发现。但是在做完手术的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已经播散的肿瘤就会逐渐长大,并可能会出现症状。

所以,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病人切除肿瘤后还会发生转移。有人甚至怀疑是手术导致了肿瘤的播散。这也是为什么在做完手术后,医生总是建议病人要经常回来复查。

复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早期发现转移的肿瘤并进行及时处理,这样就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恶性肿瘤,也称为癌症,它的特点是可以让细胞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所以是世界上最难治的疾病,对于一些早期肿瘤,积极的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和转移,可以极大的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还可以达到治愈;而对于一些晚期的肿瘤,手术并辅助放化疗,五年生存率也是较低的,而90%与癌症相关的死亡都是由转移性疾病而非原发性肿瘤引起的。

那么,有些人有疑问了,为什么肿瘤都已经切除了,还会发生转移?

肿瘤细胞的传播过程包含侵袭—转移的初始步骤,使恶性肿瘤细胞获得能够离开原始位置并前往远处组织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可以把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简单的理解为像二元开关一样,使癌细胞以上皮或间质状态存在。当癌细胞转化为间质状态时,就具备了启动能力。另外,很多人都认为,只有晚期肿瘤才会发生转移,研究表明,癌细胞获得上皮—间质转化相关的特性和传播过程实际上可能发生得相对较早,甚至在某些癌前病变中也是明显存在的,所以,在早期肿瘤,可能也会存在转移,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不容忽视。

肿瘤细胞为什么会顺畅发生转移呢?

癌细胞通过血流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并且在转移的途中可能将遇到多重障碍,包括在循环系统中遭受物理压力而导致破碎,以及在循环中容易遭受免疫攻击,特别是天然杀伤细胞的靶向快速消除。但是,幸运的是,肿瘤细胞会受到其他细胞的“帮助”,特别是血小板、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通过相互作用,促进远处传播和外渗。

正常情况下,手术切除肿瘤后,应该积极辅助放化疗,因手术不一定能将肿瘤完全切除干净,虽然表面看上去已经切除肿瘤了,但实际上可能还存在仪器无法检测到的癌细胞,它可能已经转移,所以就需要用放化疗来防止肿瘤细胞向全身转移并防止复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