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字抱道、号一道、道公、予虹、斋号一道堂、弘堂、海墨斋等。1955年1月5日生于山东。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一道中海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海山水书法工作室导师。

理论研究出版:

安徽美术出版社《一道论画》,光明日报出版社《一道论焦墨》《一道论焦墨要旨论略》《一道焦墨画语》,安徽美术出版社《大道.大雅.黄宾虹-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中国书店出版《一道论道初中海教学论稿》,光明日报出版社《国之焦墨》,中国书店出版《海上虹影-黄宾虹上海三十年艺术活动之雪泥鸿爪》。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众家评说:

新的美学意识 新的视觉经验

初中海以鲜明的当代意识深研传统,在综合学养方面下功夫并使之融通。最终专注于焦墨艺术研究,严格说来,他不只是运用焦墨,而是焦笔、焦线,把焦渴的笔墨语素单纯化,强化了焦墨语言的表现力。如同西方现代艺术走过来的路数,抓住某些形式因素作深度研究并加以扩展,使它达到超越原有价值范畴的价值。因此,他的焦墨山水在带来一种新的美学意识同时还带来新的视觉观念。

提纯的焦墨语言和焦墨的结构方式出现了一种新颖的笔墨结构,这种结构和老传统以及现代传统都不同,通过他随心率性的笔墨运行,通过焦墨的组织肌理特别是干渴质地,形成了圆浑通融的面貌。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儒雅简静,学养深厚

初中海先生作品的儒雅和简静显然来自于他深厚的画学修养,在当代山水画界,像初中海这样做过这么多绘画史学和画论研究的画家并不是太多,我比较仔细的品读了他的文章,我觉得他用的词汇都是古语词汇,虽然有些现代语言的结构,但是他的词汇基本是用的古语词汇,说明他是完全沉浸在对于古代书画的研究的氛围中。所以我想我们实际上不仅仅谈到是对画学修养的问题,从画学修养背后实际是提升他的学养和在画面中能够呈现出来的这种格调,我觉得他的这种儒雅简静的格调是非常高的,这种高正来自于这种画学修养。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像八大山人,黄宾虹等人一样,在书法上作了很好的探索。他把草书的韵律、节奏运用到绘画方面,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李一(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由法而理,由技进道

初中海的艺术,发端于不易被西学改造的中国书法,他的绘画尤得书法思维之助,由法而理,由技进道,终于成为时代主流话语的透网之鳞。具体说来,他是传统出新的,是始而入古,扎扎实实地研究传统,精究前贤化古为我的经验与智慧,继而从传统中寻找立足点和生长点,借古法加以发展变化而出己之意。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书法入笔,强调画境

今天我们看初中海的焦墨山水,是从中国传统笔墨过来的,不像张仃。张仃是接受广泛的教育和各方面的支持,他画过连环画,也画过年画,不仅对民间艺术也有所研究,对西方的现代艺术包括毕加索的艺术都很关注,所以他的焦墨山水就不完全是纯粹的中国传统的焦墨山水过来的,也不是完全从书法过来的。初中海的焦墨山水在笔法上、章法上是继承传统,更注重平面性,在平面里没有任何的透视,张仃先生画房子,有空间,透视的一些观点用在上面。在初中海这里没有。初中海是很随意从书法入笔,很平面的味道,平面里面强调境界,强调制造一个画境,这是他一个很大的特点。无论是在笔法上、章法上都有这个特点。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受博士生导师)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综采百家,独创一格

现在的画展太多了,大部分画展看后,都有“没有意思”的感觉,但这一次看了初中海的《一道焦墨山水》后,感到“很有点意思”,倒不是因为他用焦墨,用焦墨画的也有不好的,也有很差的,用焦墨画山水较有名气的是张仃,赖少其,但初中海的焦墨山水和张、赖等人都大不相同。他研究过明末清初垢道人及新安四家的画、元明之际的冷谦戴淳的画,又学过黄宾虹、潘天寿,更研究过北宋的山水画,综采百家,独创一格。

———陈传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深入探讨,认真传承

现在的画家很多,到处都是,只是认真地探讨、认真地传承、认真地继承这样的画家很少了。你做的非常好,又有理论,又会书法,绘画现在也已经到了比较高的层次了,你要继续研讨,继续研究,这样下去,将来你会成为大才的,大器的。

———邹佩珠(著名雕塑家李可染先生夫人)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广取博收、兼收并蓄

中海先生是一位勤于实践,并且富有理论思考的一位画家。理论总结非常完整,实践成果非常丰富。我们从他的作品当中能够深深地感觉到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那样一种喜欢、热爱和深入研究与把握。应当说,主动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和自信应该说已经成了中海先生的一种习惯。同时我们也觉得中海先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画家,他以自然为实,中得心源,学习自然,并能够使自然成为胸中丘壑,并以特有的一种焦墨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得非常充分,非常完美。同时我们还觉得中海先生是一位富于创造和勇于创新的这样一位画家,他能广取博收、兼收并蓄,集各家之长成就他个人的作品,并把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研究贯穿到当代,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深深的烙有时代的精神印记和他个性化的一种追求。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好比当年寂寞的黄宾虹

初中海的焦墨山水具有很浓的书卷气,他是一个可以沉下心来读书、写字、画画、研究学问的人,他的画通过一种独特的笔墨表达出了他自己所赋予山水的那种独特感受,在一种难见人烟,远离喧嚣的画面之中所蕴涵着简远、清谧、幽淡、天真的意境,呈现出一种既古典又现代、既传承又创新、既出世又入世、既虚无缥缈又仿佛触手可及的浑然一体的文化心理结构。另外,初中海有着一个明确的艺术方向并坚定地向前走,就好比当年寂寞的黄宾虹。

———龙瑞(中國國家畫院院长)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研究入古,深入精髓

初中海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用功读书与思考的画家,对书画的中国文化特色及其艺术精神,还不是用一个简单的繁简方式来考虑,而是进一步研究了很多古代著名的理论家、画家。譬如苏东坡,不仅研究苏东坡先生的艺术,而且还研究苏东坡的思想、苏东坡的为人,通过这些全面具体的研究,他深入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我觉得还是很难能可贵的。现在我们的画家很少读书,很少研究古人的道理,古人绘画文化精神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方面应当是一个大遗憾。

———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先生是修养非常全面的一位画家,他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还是我们完全传统山水画的思维方式,他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也是非常纯正的山水画的面貌。

——杨惠东(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国画家》杂志主编)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干裂秋风,润含春泽

初中海山水中的焦墨随着笔法随意的勾点画率施,墨线、墨点、甚至墨团纵横交错,在看似杂乱无章中抒发情绪和瞬间状态,黑线中传出动荡,点线交杂中生变而成绮丽,心随墨流,文机溢出,看似黑沉沉中却墨气四射,葱茏细缢。既干裂秋风,又润含雨,有着蓬勃生发之生机,在看似单纯、朴素中,透露出华奕照耀,动人心际

———汪为胜(当代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入古出今、继古开新

2013年的中国美术大事记,以及未来的中国美术史,一定会为画家初中海留下重要的一笔:针对“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这个中国绘画的永恒主题,初中海以他“入古出今、继古开今的传统笔墨精神与中国绘画现代性相结合”的创作实践,探索出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开山立派意义的焦墨山水。这种古法森然,新意警拔的焦墨山水,在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艺术审美结构中创造出大道大雅的格调。也使初中海以一个研究古今绘画理论并付诸绘画实践的学者型艺术家的面貌出现在当今画坛上。

————汪海潮(作家、美术理论家)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深入历代,探讨延续

初中海是个很有人文情怀和理想的画家:“他通过深入研究历代绘画大师和他们的艺术思想,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绘画实践,整理出一个焦墨山水的脉络,这既是学术探讨的一个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理想的追寻。他在这些追寻当中,探索和延续了一个很重要的文脉就是,从黄宾虹作品当中生发出来的一个重书法和画法相关性,书画同理、同法、同源的脉络里找到绘画当中用笔表现山水内美的一个关系。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对儒、释、道三家都有一定的钻研。而且他结合了焦墨山水梳理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发展脉络,并将自己的焦墨山水创作的宗旨定位于‘大道至简’。我一直强调绘画和中国艺术要有现代感,崇尚内容,简化形式。形式简约是中国文化,尤其是雅文化的主流。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依据的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原则,以及抒写当代人情怀的理念,进行着自己的创造,这使得他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索精神,数年来,坚持到自然中寻觅灵感,使得他的作品结构充实,意蕴丰满,是高于现实生活,体现为一种理想精神的表达;这种表达,在初中海那里是朴素、平实的,也是厚重、苍茫的。

——徐恩存(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评论家)

初中海既重笔墨,也重造化。幽幽太行刚劲雄强而又浑厚苍莽的万千气象在初中海水墨山水画中呈现出多样的品格。他既写雄峰高耸、繁密厚重的名山大川,亦有秀润华滋、清括空灵的平湖幽眇。画中景致穿插掩映,繁简并举,雄秀两兼。

——易晴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的焦墨山水,可以说是泽古功深,不仅是于近现代大家中最擅焦墨的黄宾虹、潘天寿特有兴会,亦上溯新安四家,元明之际的冷谦、戴淳,直至“多用焦墨”的北宋山水,甚至于远古的彩陶纹饰,都有一番衣钵继承。而且中海深厚的书法功底、浓郁的金石味道,令其浓重黑涩的线条,敦厚而又遒劲,凝重而又老辣,确有一种矫若游龙翩若惊鸿的气势,以一种看似无法、实则有法的奇妙组合,构写出一幅幅静穆、素朴、浑成、空明的画境,一种雅正清逸、俊迈洒脱的情致扑人眉宇。

——刘淑兰(当代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可以说是焦墨山水集大成者。他的焦墨画法以干求湿,用笔代墨、化繁为简,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造诣。对传统的坚守和全方位的观照,使画家获取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再加上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独特的文人气质,从而使他的焦墨山水既有古雅的趣味,又有现代的情怀。苍茫的历史感从画面上喷涌而来,把观者笼罩在一个历史与现代交汇的时空中,从而深刻体验到浑厚、静远和博大的山水意境。

——宋琰明(中国画观察杂志)主编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画面深邃,抽象完美

初中海先生的绘画是现代画家中不可多得的具备传统绘画功力与现代审美要求结合的代表人物。其功力与水平,已被市场所认可,极具收藏潜力。黄宾虹生前说“我的画五十年后会热闹起来的”。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相信初先生的作品也会“热闹起来的”。

———李晨(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处长)

初中海每件作品的意是明确的而不单一的,“明确”并不意味着可说,“不单一”并非是杂乱无序。初中海的创作是有感而发,一吐为快的,此中之意是充实而丰满的,然而却不是常人可以轻易把摸的,因此仍然是飘渺的。可意会,不可言传;堪品味,不能遽断。

——查律(美术学博士、美学博士后)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初中海焦墨山水的中国特色(相对于张仃)更加鲜明,他是用一种单纯的墨色加上变化无穷的笔法,来构成一个画面,很有他个人特点。他是向着学者型的画家在前进。当代学黄宾虹的人特别多,学的好的非常少,而初中海是非常少的人里的一个。

———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学术顾问)

初中海——焦笔圆浑通融,艺道柔韧,浑厚华滋

中海先生的绘画,技法的运用轻松,流畅,意韵干净简洁,画面生动和具有活力。能够看出画家在面对生活和画面时所保持的一种态度,不追究,不刻意亦不扭曲,自然为自然的,条理为条理的,万物在他的笔下演化 为一种感觉,一个印迹,或一个赞许与一句有情致的话。可以想见,中海先生在针对传统山水或由此引发的某些沉重时,不会计较,也不纠缠,他总能从世间万象的重多纷纭的提示中分辨出“我”的存在。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刘进安(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谢谢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