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國企“身先士卒”試水分拆 科創板成境內外上市公司分拆首選

外匯天眼APP訊 : 1月6日晚間,地方國企上海電氣公告稱,擬分拆所屬子公司電氣風電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這是自分拆上市新規落地後,第二家正式發佈分拆預案的A股公司。第一家是央企中國鐵建,擬分拆子公司鐵建重工到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两家国企“身先士卒”试水分拆 科创板成境内外上市公司分拆首选

業內人士認為,大集團旗下業務眾多,分拆訴求強烈,其中業務獨立、佔比較小的新興板塊,比較符合科創板定位,適合分拆至科創板。

上海電氣和中國鐵建均表示,分拆有助於提升子公司融資效率,鞏固核心競爭力,並進一步做大相關板塊,實現公司業務聚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專業化經營水平。

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張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家公司都是規模比較大的集團公司,主營業務屬於相對傳統的產業,但是分拆出來的板塊,都是相對獨立的新興產業,未來發展空間較大。子公司獨立上市之後,可以募集到足夠的資金,支撐其不斷髮展壯大。另外,從激勵的角度上來看,上市公司也需要有獨立的上市平臺,來解決內部員工的激勵問題。

“所以分拆實際上是鼓勵大集團裡面佔比較小、獨立性較高的新興板塊分拆上市。一方面,子公司分拆出來,對原來的上市公司沒有太大影響。另外,子公司上市後獲得支持和激勵,也能迅速做大做強。”張雷表示。

另外,針對分拆上市規則要求的盈利、擬分拆子公司淨利潤和淨資產佔比以及獨立性等7條硬指標,兩家公司也在公告中逐條分析,均符合相應規定。據公告顯示,2018年,鐵建重工的淨利潤和淨資產在母公司中佔比分別為9.17%和5.53%,電氣風電2018年淨利潤為負,淨資產在母公司中佔比為3.75%。此外,兩家公司均承諾公司及公司其他控制企業,不存在與擬分拆上市的公司,形成競爭的業務。

“TMT、汽車、石油化工、醫藥等上下游產業鏈較長的行業,其中的大公司多有分拆訴求。既可以理順管理架構,又可以提升企業的估值水平。從而做到聚焦主業、專業化經營,進而提升股東回報。預計A股分拆上市現象將會越來越多。”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目前兩家擬分拆的上市公司,均將科創板作為子公司分拆上市平臺。

張雷認為,兩家企業均選擇科創板作為分拆子公司上市平臺,是因為分拆出來的板塊屬於新興產業,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符合科創板定位,屬於科創板優先推薦的六大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鐵建重工屬於先進軌道交通業務,屬於科創板中的高端裝備領域,電氣風電屬於新能源及環保設備板塊,屬於科創板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

夏風光認為,科創板是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探索,將一些創新業務放在科創板上市,也體現了對科創板的支持。

此外,不僅A股分拆子公司偏愛科創板,港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大多也選擇科創板。去年,2家港股上市公司微創醫療和金山軟件,均分拆旗下子公司登陸科創板。目前,3家港股公司分拆子公司登陸科創板的流程正在進行中。其中,威勝控股分拆子公司威勝信息到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證監會通過,即將登陸科創板;三生製藥分拆三生國健在科創板上市,進入“已問詢”狀態;天能動力分拆電池板塊業務於科創板上市的申請,也已獲上交所受理。

天能動力在公告中解釋了為何選擇科創板作為分拆子公司的上市平臺,“主要是基於中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科創板的審核及發行機制等原因,同時綜合了分拆公司的市場龍頭地位、盈利能力、研發投入、專利數量和綠色發展等多方面因素之考量。科創板上市的整體審核週期相對較短、發行定價機制更為靈活。”

張雷認為,創業板改革實施註冊制,上市條件和監管體系與科創板沒有明顯的差異性之後,企業可能更多從地域等多維度評價體系,判斷並選擇在適合的板塊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