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週末一些公司出了年度財務預告,距離年報正式出爐也不遠了。由於年報中涉及大量專業知識及很多專業術語,所以在閱讀上市公司年報時,會覺得有些難以掌握。

我們該如何識別其中的門道,以免被上市公司表面的數據忽悠?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在財務報表中造假呢?原因大致可以歸類為下列五項:

1、是為了防止公司被冠上“ST”或者是“*ST”。甚至是退市,從而虛增公司的盈利,假裝公司還有投資的價值。

2、是為了能夠再融資、增發、配股。因為公司上市是獲得投資的重要來源,一旦因為盈利不夠從而退市,公司可能面臨財務危機。

3、是為了重大資金來源——銀行貸款。銀行貸款有一定條件的,如果一個公司價值不夠是沒辦法獲得貸款的。

4、是大股東或其他持有股票的大投資者為了未來的減持而拉高價值。

5、是上市公司配合主力通過操縱股價,從而獲利。

看“標準無保留意見”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公司以外的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作出的審計報告。會計師是要對這份報告擔負一定責任的。

而除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其他意見,就很需要投資者謹慎關注了。畢竟如果財務報表存在著過多解釋性說明的話,那個公司管理層就可能存在著不可告人的小秘密。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看財務數據

我們打開企業年度報告,你會看到3個大項目分類:一是資產負債表、二是利潤表、三是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是年報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看年報時,要分析觀察和仔細研究年報的重點內容。

防範一些常見的造假信息,大致要查看有以下這幾種:

1、看銷售利潤率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像圖中的營業利潤率18年出現鉅額虧損,19年中報虧損相對少很多。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公司遇見下年也有出現虧損從而先行減少利潤率。那麼下年的利潤率即使是出現負值也可以標記成扭虧為盈的情況。

如果報告內的銷售利潤率變動較大,就表明該公司有可能為了讓賬面利潤增加或減少而少記或多記費用。尤其是一些銷售渠道一直都比較穩定、銷售產品也較為固定的公司。

如果營業利潤率出現大幅度的變動,再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或是一些該公司未來的政策。要適當判斷公司的意圖,謹防掉入陷阱踩雷了。

2、看存貨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比如圖中,這個公司在19年中報當中的存貨比前面一年的存貨都要多。這時候就需要思考一下,該公司是否存貨出現滯銷問題了。

一家公司的存貨包括庫存、加工中或在途中等方面。一般對於存貨進行質量分析,是從盈利性、週轉性以及保值性等三個維度入手的。

但作為非專業投資者來說,從公司庫存商品是否過多進行初步判斷。

存貨過多會怎麼樣呢?

首先是該公司可能遇到產品銷售方面的困難,從而導致企業有產品賣不出去成為滯銷品,那公司就賺不到錢了。

然後,公司賺不到錢意味著公司業績下滑,那麼公司的價值也就有可能下降。甚至能影響商譽。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有一些公司一直處於高庫存狀態,但是卻沒有計提或者是少計提跌價準備,有財務粉飾的嫌疑了。

3、看應收賬款項目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如上圖,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的金額大量增加。這時候就要引起注意了!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我們看該公司的季度報,根據數額計算一下應收賬款增長率(應收賬款增長率=(考查期應收賬款-上期應收賬款)/上期應收賬款×100%),得出的數據是108%。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與季度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對比,應收賬款增長率遠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長率,這是要格外注意了。最後這個季度年報出爐是非常關鍵的評判。

一般導致以上這種應收賬款的相對規模水平急劇上升的原因有行業競爭加劇、該公司競爭地位下降,或者是發生了客戶陷入財務危機等事項。

如果沒有常理能解釋的意外事件,就要警惕該公司是否存在虛假交易了。

每家公司都會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這是上市公司造假的大頭,該公司往往會在來年通過銷售退回或者其他方式撤銷這種虛假交易,有可能導致未來的業績跳水。當問題真正明明白白顯現的時候,對投資者來說已經太晚了!

4、看“其他業務利潤”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在某種程度上,操縱“其他非主營利潤”比“主營業務利潤”更方便,更不易察覺。這個項目在F10中的經營分析當中。

也許我們不太可能深入調查一家公司的“企業業務利潤”是不是偽造的,但我們可以從中推論出一定的可能性。

比如上圖,主營業務是現代物理服務相關的,而環保新能源行業的“其他業務利潤”高於“主營業務利潤”所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這種嚴重不成比例的情況,我們有理由懷疑該公司是否做了假賬。

5、看償債能力

傳統上,償債能力比率主要包括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一般衡量標準如下:

流動比率<1;速動比率<0.5——資金流動性差

1.5

流動比率>2;速動比率>1——資金流動性好

(但是不同行業有不同標準,需要分辨)

有些投資者根據一般標準,認為企業具有較強的資金流動性,沒有看破上市公司維持債務償還能力的假象輕易追進去。

除了看一家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利率良好,現金充足,我們還要看現金的來歷——是經營活動產生的還是投資活動產生的還是籌資活動產生的。

6、看其他

財報當中其他還有很多可以虛增利潤的地方。比如計提和折舊,還有就是非經常性損益。

首先是計提,特別是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計提——應收賬款中有一定比例的款項因為別人的賴賬無法回收,必須提前把這部分賴賬扣掉。

壞賬計提有兩種手段,一是多記,一般發生在經營情況不好的時期;二是少記,少記可以虛增利潤。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對比前三年的壞賬計提進行推斷,如果財務報表當中沒有異動合理變化的解釋的話,就要提高警惕了!

其次是折舊,當一家公司在建工程完成之後不計入固定資產的話,就會不用提折舊,相對應的利潤就不會減少了。

最後就是給經常性損益,通俗點就是賣掉值錢的東西拿錢的收益,把利潤撐起來。(還有就是天災人禍的損失,這樣的損失無法避免。)

變賣資產獲得的利益,從而虛增公司利益也是上市公司保持該公司價值的手段之一。這種情況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因為是一次性的,就算股價被拉高到未來還是會跳水!

7、看期末現金流量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實打實的現金流從某種意義上比收入和利潤更重要,也更真實。賬面收入和利潤的人為操縱較容易,但是現金流就大大增加了出現造假業績的難度。

在關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同時,也應關注現金流量表,像上圖那樣的,如果公司期末的現金流量為負甚至是連續為負的,那麼這家公司就往往處於現金短缺的狀態,後續也是十分需要注意的!

8、看商譽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商譽是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就是說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上市公司支付的價格超過被收購公司的公允價值部分。

舉個例子:A公司收購B上市公司,B的市值是1億,A公司出1.5億去收購,B公司的商譽就是那多出來的五千萬了.

有一些公司的商譽佔淨資產達到30%以上,如果被收購公司的質地非常差,兩公司沒任何協同效應,這些商譽價值也就為零!

那任然還有幾十上百億的掛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目中。而且這些商譽的未來公司賺錢時還會做減值測試,也就是說會從利潤裡面扣除,直接就影響公司淨利潤。

那麼,遇到圖上那樣的商譽不是十分穩定的情況怎麼辦?這時候我們先打開資產負債表算一下該公司的淨資產。

ST鹽湖虧掉整個企業的市值還多?財報季來臨時,如何防止踩雷?

我們先來算一筆數——圖中上市公司的淨資產=資產-負債,16年的淨資產是348288.95、17年是352049.19、18年的是306263.97。

那麼再看回商譽那裡的數值,商譽佔淨資產的比值=商譽/淨資產*100%,那麼16年的佔比是3.9%、17年29.6%、18年是26.6%。商譽佔淨資產的比例高達20%以上,說明商譽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是十分的大的,這樣就要開始思考,這個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到底是多少了。

看商譽佔淨資產的比率,只要佔比達到10%以上的就可以排除,或許可能錯過一些好公司,但絕對能規避一大批成心思不正的上市公司。


不過,以上並不能保證百分之一百排雷,也並不是出現了任何一個以上指標的公司都不值得投資。但在鄰近財報發佈時節,安全第一總是沒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