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資訊:風電將迎史上最大“搶裝潮”

▍產品升級推動平價上網

研討會上,多位與會專家認為,要在平價時代推動我國風電更大規模的發展,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實現降本。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副秘書長年方清指出,為了提高風能利用效率,近年來,高塔筒、長葉片成為風電機組發展趨勢,隨著我國中東南部地區正加速低風速風電項目開發,需要採用更高的風電機組塔架、增加輪轂高度,才能捕獲更優質的風能資源,提高發電效益和風電場的投資回報價值。

據瞭解,由徐工機械、金風科技、華斯壯能源科技等公司共同建設的分散式風電項目採用“預應力構架式風電機組塔架”這一最新技術,打破了我國風電行業安裝高度紀錄。年方清表示,這種創新技術的使用能夠有效避免塔身與機頭共振,顯著減少用鋼量,降低基礎成本及開發徵地費用,是風電行業的創新之舉,將為平價時代的風電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施工設備供不應求

然而,多位與會專家認為,風電平價上網進程並非一帆風順。在過去一年,不論是施工設備方、風機制造商還是風電業主,產業鏈各環節都已“感受到了壓力”。

“目前,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形勢比較嚴峻,2020年底陸上風電將實現平價上網,有最新消息稱2021年後海上風電將不再有國家補貼,今年我國風電產業將迎來史上最大‘搶裝潮’。”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董德蘭研討會上表示。

針對行業如火如荼的“搶裝”,徐工機械建設機械分公司營銷公司總經理陳君指出:“自2019年開始,國內起重吊裝訂單已出現了驟增,市場明顯供不應求。作為施工設備廠家,已經感覺到了來自市場的壓力。目前,進行風電施工的大噸位起重機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即使是常規施工產品,產能也已存在不足,施工價格較前兩年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風電資訊:風電將迎史上最大“搶裝潮”


陳君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大噸位起重機主要配套件仍依賴進口,由於國外產品訂貨週期較長,短期內國內整體施工產能仍可能存在不足。“國內大噸位起重機領域部分核心技術和國外還存在差距,為保證產品安全可靠,機械製造方仍需大量進口配套零部件。然而,進口配套零部件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訂貨,這對國內整個的供應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施工安全不容忽視

在市場供應緊張、時間緊迫的“搶裝期”,與會專家特別強調,風電項目的施工安全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必須嚴格杜絕不顧天氣狀況,強行安裝的現象,始終要把安全施工擺在第一位。特別是諸如塔筒等新技術應用,也對吊裝能力提出了新挑戰。

多位與會專家提醒稱,塔筒豎起來並不意味著項目成功。儘管我國風電行業在葉片長度、吊裝高度、塔筒結構等領域不斷刷新紀錄,但仍需格外關注風場後續的運維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電價政策的調整倒逼行業採用新技術提升發電量,但對於新技術應採取積極且審慎的態度。各大新建風場作為新技術的“試金石”,可在實踐中積累相關經驗數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中項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