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討債之路,道阻且長。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踩雷只需一瞬間,討債卻要好幾年。


此前東興證券踩雷*ST猛獅(002684.SZ),約1.8億元資金有待追回。如今,春節臨近,東興證券的討債路也終於有了新消息,但似乎只是萬里討債路的第一步。


1

忙活半天損失2603.66萬?


近日,東興證券公告稱,公司與*ST猛獅的控股股東汕頭市澄海區滬美蓄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美”)的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已正式被法院立案受理。東興證券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讓滬美清償此前借出的1.8億融資款,以及相應利息、違約金、實現債券的費用等。


如此大金額的糾紛,還要從2016年說起。


2016年11月,滬美由於融資需求,與東興證券(代資產管理計劃)簽訂了股票質押交易協議書。按協議約定,滬美將其持有的*ST猛獅(002684.SZ)1100萬無限售流通股質押給東興證券,並獲得由東興證券管理的一資管計劃的資金,質押期限從2016年11月9日至2017年11月8日。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然而,股權質押到期後,滬美並沒有將上述股票購回,而是辦理了質押展期業務,將購回日期延長至2019年4月25日。因*ST猛獅實施2016年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滬美質押的1100萬股變更為1650萬股。彼時,滬美公司質押的股份不存在平倉風險。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11月後,*ST猛獅的股價一路下跌。2016年11月9日,股票質押首日,*ST猛獅的收盤價為20.06元/股。到2019年4月25日(展期後的回購日),*ST猛獅的收盤價僅為6.74元/股,與2017年11月8日(展期前的回購日)收盤價21.3元/股相比,股價下降68.36%;與質押首日相比,股價下跌66.4%。


如今(2020年1月15日收盤),*ST猛獅的股價為5.73元/股。不知東興證券有沒有後悔過2017年11月那個“展期”決定。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ST猛獅股價持續下跌,滬美因未按約定補充質押或提前購回,構成違約。東興證券作為資管計劃的管理人,為維護資管計劃委託人的利益,將滬美告上法庭,要求滬美清償融資款及相關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資管計劃對債務人的債券權益實際歸屬於委託人所有,也就是說如果造成損失由委託人承受。此外,東興證券自有資金在本項目中的可能損失以出資餘額2603.66萬元為限,並已對其全額計提損失。


2

當“猛獅”不猛


*ST猛獅成立於2001年,是由控股股東美滬發起設立的股份制企業。主要經營範圍涵蓋高端電池製造、新能源汽車和清潔電力三大業務板塊,擁有20餘家控股子公司,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致力於為人類提供最清潔、最價廉的電力服務”,曾經也算是業內的明星企業。


然而*ST猛獅這家在電源領域奮鬥了數十年的“電池大佬”,近年卻打起了盹。


首先是業績不如意,面臨退市風險。


2019年5月6日,*ST猛獅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業績虧損,且2018年公司淨資產為負值,被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如果*ST猛獅2019年繼續虧損,或將暫別資本市場。而據其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為-7.48億元,2019年第四季度是否會發生奇蹟,只能等年報揭曉。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伴隨著連年虧損的是“緋聞”不斷。


2018年1月,猛獅科技公告稱,時任公司董事、且為實際控制人之一的陳樂強過世。隨後便有消息傳出,陳樂強過世原因系因賭輸29億元跳樓自盡。傳言愈演愈烈,猛獅科技不得不緊急闢謠。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穩住了謠言,卻沒穩住市場和自家業績。


此外,據*ST猛獅2018年報顯示,公司控股股東滬美、實控人之一陳樂伍持有的公司股份已經全部被司法凍結,並已被多次輪候凍結。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以*ST猛獅和滬美目前的情況,東興證券的討債路……


3

背靠大佬也不好使?


東興證券是由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資產”)聯合其他公司發起設立的證券公司,註冊資本27.58億元。2015年2月26日東興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境內首家資產管理公司繫上市的證券公司,也是東方資產旗下唯一的上市金融平臺,在中國東方集團內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東方資產是中國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以不良資產經營和非銀行金融服務為主業,是一傢俱有較強綜合經營能力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


東興證券依託控股股東東方資產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共享和整合東方資產及其下屬公司範圍內的業務渠道和客戶資源,在資產管理方面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也成為公司前三大營收來源之一。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東興證券2019年上半年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1.52億元,位列第24位。2018年東興證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收入4.45億元,排名16位。


而此次讓東興證券踩到*ST猛獅的股票質押業務,屬於東興證券的第一大營收來源——經紀業務。2018年全年,東興證券經紀業務實現營收13.5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40.73%,其中,股票質押回購業務利息收入為5.57 億元。


2018年前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風險集中爆發,東興證券同樣沒能倖免。除了踩雷*ST猛獅,東興證券與新光圓成(002147.SZ,現已更名為“ST新光”)、康得新(002450.SZ,現已更名為“*ST康得”)和弘高創意(002504.SZ)等的股票質押合作也先後發生違約情況,且都鬧上了司法程序。券業觀察粗略估算,合計涉訴金額約16億元。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頻頻踩雷退市概念股,涉訴金額近20億,東興證券有點苦


當然,受大環境影響,和東興證券一樣對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又愛又恨的券商並非少數,更是有不少券商而因此收到“罰單”,甚至被監管“叫停”該業務。


經過過去一年來監管層、券商和市場的共同努力,該業務風險已經得到有效化解,但券商因該業務走上的討債路卻似乎有些漫長……


東興證券踩雷*ST猛獅的1.8億能拿回來嗎?有沒有小夥伴買了*ST猛獅的股票?現在怎麼樣了?評論區聊聊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