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產家庭該如何進行財富管理?

萬航林


50%的債券,25%基金,10%保險,15%股票。

錢最近要用嗎?指數基金是要3年以上不用的錢,比如10萬,分成20份,每月投一份。如果半年以內要用的,放貨幣基金,餘額寶之類的,隨取方便。半年以上的放債基,嘉實超短債,年化收益5——6%

保險配醫療險,重疾和意外配家庭經濟支柱,因為保費比較貴。

除此之外,還可投資股票和可轉債。


我就是小鹿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是中產家庭?

我所理解的中產家庭:夫妻雙方均有穩定的收入、家庭擁有自有住房、上有老下有小、有正常理財需求而無暴富投機舉措。

我認識一個人,兩口子都是北京的,家庭年收入50萬左右,基本和日常支出打平。因為前些年和朋友合夥做了些小生意,也投資了一些股票,賺了錢,大概手頭上有兩三百萬現金,不知道他們的理財方案,是否符合題主財富管理的要求?

他們的理念是,必須要進行理財,不然多少錢也不禁花,要實現資金穩定增長,爭取讓投資收益可以覆蓋家庭額外支出,以後不上班也能保持現有或更高的生活水平。

具體做法是以下三點:

1、50%的資金用於穩健投資,以銀行存款、貨幣基金、固定收益理財為主。可以抵抗通貨膨脹,保持購買力,又可以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偶爾給自己發個紅包,減輕生活壓力。這部分投資的收益率約為4.5%~5.5%/年;

2、35%的資金用於中等風險投資,交給專業人士打理,以股票和基金為主。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本金損失,追求更高的收益,做到資產的增值。如果你比較保守,可以選擇6%~9%/年的資產組合。但是我的朋友覺得現在行情低迷,是進場抄底的好機會,所以選擇了風險比較大、收益也更大的資產組合,預期收益率為15%~20%/年;

3、前面兩點其實都不太需要個人操心,而最後剩餘15%的資金,就要放在自己手裡,做一些個人感興趣的事情。既能實現自己的一些小理想,又能鍛鍊自己投資的實際能力,讓自己不斷成長。這部分就因人而異了,可以選擇一些風險更大的投資機會;也可以參與新產業新事物,多做嘗試;也可以參與一些實業,學習行業知識,增加收入的多元性,分攤其他投資的風險。至於我朋友的選擇,他投了一個音樂教室,現在每年給他大概10%~15%的分紅收益,如果發展的好,開了更多的店,那他的收益也會更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掙錢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就能遊刃有餘地發家致富。


草根創業老油條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中產家庭的情況,其實在中國並沒有嚴格的或官方的關於中產家庭的定義。但我們可以從一些報告中看到一些關於中產家庭方面的闡述,比如吳曉波平臺發佈《2019新中產白皮書》,其中數據表明新中產的家庭淨資產中位數是371萬元,而平均值為496萬元。此類家庭的特點是,家庭年收入在20-100萬、家庭年淨收入在10-50萬,接受過高等教育,主要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從事專業性或管理性的工作。他們熱衷閱讀、崇尚運動,講求品質,把旅行當做生活的一部分。

那麼對於中產家庭的焦慮點會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1、收入的穩定性,如果失去正規工作收入,生活水準如何保持?

2、資產的保值增值,資產的安全性,如何安全可以傳承下代以及維持不跌出所在層級?

3、層級升遷的渴望,對於頂層的中產甚或中頂層的中產不斷嘗試各種方法進行向上突破?

4、子女教育問題,如果保障後續子女可以安全在本層延續?


可見中產家庭大部分的焦慮,與財富不可分割,主要的部分都是圍繞著如何增加收入尤其是被動收入(資產收入)以及整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問題當中。這就要涉及到對於家庭資產進行合理規劃配置,利用資產理財從而達到上述所求。


第一、初級階段。做好資產安全保障工作。起步可以用標準普爾家庭財產配置的方法,標準普爾的4321資產配置法(40%保本、30%升值、20%保命、10%生活),這個理念是在為家庭選擇保險時候,我的保險經紀人帶給我的,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首先要把風險用保險分擔下來,叫做以小博大,保險的順序要遵循先大後小,先保家庭支柱再保其他人,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重大意外可以包含在重疾險)理財險(萬能險),如果不是閒錢很多的情況下不要選擇保險理財品種。


第二、進階階段。就可以用家庭生命週期理財規劃來進行資產配置。這個會需要根據家庭所處於的不同階段,所承擔的風險程度不同,而不同的投資策略。

1、家庭形成期,從結婚開始建立,家庭子女出生而增加,年輕承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可以承受相對較高的投資風險,建議投資策略:50%:股票、基金、外匯、期貨;3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10%:保險;10%活期、貨基

2、家庭成長期,從子女出生開始至子女完成學業為止,要注意投資風險,投資應注重平衡,初步有所積累,需要為子女教育及買房買車,財富快速積累期,同時也是快速消耗期,建議投資策略:40%:股票、基金、外匯、期貨;4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房產;10%:保險;10%活期、貨基

3、家庭成熟期,從子女完成學業至夫妻退休為止,需要逐步降低投資風險,為退休積累安全穩定財富,資產相對比較穩定,整體家庭財富達到峰值,理財目標穩定收益增加養老資本,建議投資策略:40%:股票、基金;4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存款、房產;10%:保險;10%活期、貨基

4、家庭衰老期,從父親退休至離世,承受風險能力極弱,投資安全、穩定、低收益產品為主,資產相對穩定,財富消耗期,理財目標為平穩,建議投資策略:10%:股票、基金;50%:金融債券、國債、定期、存款、房產;10%:保險;40%:活期、貨基。


第三、熟練階段。這個階段就要和大勢結合起來,綜合利用經濟週期、康波定論。

研究經濟運行週期的不同理財策略,推薦美林"投資時鐘"理論,這個有點高階,是個做投行的朋友介紹給我的。美林"投資時鐘"理論,這是一種將"資產"、"行業輪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以及"經濟週期四個階段"聯繫起來的方法,對投資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經濟週期可以分為衰退、復甦、過熱、滯脹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對應著某類資產,其表現將超過大類資產。

四個階段的收益率排序如下:

(1)衰退階段:債券>現金>股票>大宗商品

(2)復甦階段:股票>債券>現金>大宗商品

(3)過熱階段:大宗商品>股票>現金/債券

(4)滯脹階段:大宗商品>現金/債券>股票


以上是對於中產家庭資產要如何進行規劃和配置的一些方案,具體到每個家庭身上還應該有不同的配置方式,比如你的職業穩定性和上升性,你家庭成員的健康情況,尤其是父母的健康情況,對於不同家庭還要具體情況來看。但平衡理財,風險與收益對等,瞭解各類理財產品的風險,不過分追求高收益,樹立一個健康的理財觀念是積累財富之基石。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可以進一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芽媽理財經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稱為中產家庭?這個劃分實際上是基於馬斯洛需求理論層次而來,也就是已經在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社會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的滿足,但是還在追求高層次的“自我需求”道路上的家庭。

簡而言之,這個層次家庭的具體特點就是: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有保險,有存款,收入水平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中間序列。中產和財富,兩者之間其實沒有等號,在這個層級的家庭,需要在充分考慮家庭風險保障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更進一步的財富管理,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只有堵住了家庭財富流失的漏洞(風險保障)才能夠積累財富,進而 實現家庭財富的傳承。


家庭財富積累的初期,需要重點考慮可能存在的損失性風險:包括因疾病發生的治療費用、家庭收入終端、康復醫療費用、名下財產意外損毀及施救費用等。

在家庭財富使用的中期,需要重點考慮存在的支出性風險:包括因子女深造而造成的額外費用支出、保持退休的生活品質、家庭階段性大額開支等。

在考慮到家庭財富傳承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的是所有性風險:包括因債務糾紛導致的財產損失,資產定向傳承、稅收風險、婚姻破裂導致的財產分配糾紛等。

充分考慮好了這些,再去考慮財富的合理增值,保持家庭財富的持續性正向上升曲線,跑贏通脹,實現家庭財富自由。


精選寶


中產家庭財富管理最首要考慮的是什麼呢?

首要考慮的是如何穩定持續的保持住中產家庭的生活水平。

起最關鍵作用的就是家庭的主要收入者。

比如丈夫年收入60萬,妻子年收入15萬,那麼丈夫的持續穩定的收入對於中產家庭的生活穩定性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所以財富管理上,最先做的不是買各種金融投資產品,而是防範一些可能導致高收入丈夫無法有高收入的風險。

可能的潛在風險是:丈夫發生意外傷殘、丈夫身患重疾、丈夫突然去世。

這些都是導致丈夫可能無法取得高收入的風險,也是中產家庭的隱患。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首先應該給家庭的頂樑柱購買一份意外險、一份醫療險、一份重疾險和一份壽險,受益人可以是自己的愛人,來防範這些事件的發生對家庭的衝擊,並且在自己真的出現風險的時候,能最大程度的較少自己深愛的人的痛苦和壓力。

其次把過於集中的投資做更好的分散化。

很多中產家庭都是由精英組成的,他們有能力也有過一些成功的經驗,這是優勢,但在另一方面容易導致過度自信和偏執,比如做房產銷售起來的中產家庭可能就是看好房子,所有的資產都是房子,在過去這可能是特備對的決策,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保證未來三十年房地產還會不斷上漲?我們知道中國最大的80後剛需和50後、60後的改善房剛需潮已經過去,再加上過去是粗放野蠻式發展,現在是精細化、求質量的發展,邏輯都變了,房子永遠漲的邏輯還能成立嗎?

有的家庭精英又過去保守 ,只存定期產品,隨著我國經濟體量越來越大,逐漸向發達國家邁進,可以預見的是固定收益的定期利率會越來越低,如果只是存定期,未來的收益性會越來越低,對於通貨膨脹的抵抗力也是越來越低。

做資產組合分散,就相當於有了多個支撐點,就像蜘蛛有八條腿,如果有一條腿出問題了,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如果只有一條腿,那風險性很可能就是致命的。

我對中產家庭的資產配置總體戰略是:

理財和存款、房產、股權類都要涉及,理財和存款是保證充足的現金流應對風險和一些突然出現的絕佳投資機會,房產在未來依然很大概率是抵禦通脹的很好的產品,股權類由於我國經濟追求質量發展,不斷向全球輸出影響力,必然會出現越來越多具有很高競爭能力的國際化企業,股權投資能夠很好的享受到我們優質企業的發展成果和紅利。

至於黃金、期貨、大宗商品,可以適當少量配置,但不作為主要投資配置門類。


愛金融的騎士


我認為,中產家庭的財富管理主要應該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抵抗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和“黑天鵝”事件的風險,二是保證流動性。


根據財富管理的冰山模型,建議應該持有10%的現金資產,10%的高收益高風險資產(股票、基金等),25%的實物資產(房產、收藏品等),40%的長期穩健收益資產(保本理財、年金等),以及15%的保障型保險。

下面我將從兩方面談談我的看法:一是什麼是“中產家庭”;二是“中產家庭”的特徵;三是根據“冰山模型”進行財富管理。

01

什麼是中產家庭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中國人均收入水平水漲船高,中產階級這個概念在媒體之中廣為流傳,但其實官方沒有對於“中產階級”和“中產家庭”的專門定義。

2017年,國家統計局曾對全國居民的收入水平進行過分組,根據2016年全國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組的收入大約59259 元,中等收入組的收入大約20924 元;而低收入組的收入不到6000元,為5529 元。如果使用這個標準,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龐大。

胡潤百富對於“中產”也有一套界定,他們認為一線城市家庭收入在30萬-150萬之間的,新一線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在20萬-150萬之間的城鎮居民,屬於中產。根據這套標準,截止2018年,中國大陸中產階級數量超過3000萬戶。

根據數據分析,這些中產家庭主要還是分佈在北上廣地區,其中北京佔比接近18%,廣東佔比為17.35%,上海佔比為15.19%。


02

“中產家庭”的特徵

在中國,中產家庭主要分佈在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除了收入水平和資產水平較高之外,他們在財富管理方面同樣存在類似特徵,主要體現在:

  • 受教育水平高:中產家庭的成員通常是“高知”人群,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熱愛閱讀,擁抱新知,生活講究品質,對於財富管理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

  • 工作極為忙碌:身處中產階級的人,主要從事專業性很強或者管理類型的工作,他們在財富積累的過程中,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外加一些照顧家庭方面的時間投入,他們能夠專門花在盯大盤、炒股等具體資產管理方面的時間極為有限。

  • 理解市場風險:中產家庭財富升級涉及到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勞動性收入向資產性收入的轉型,也就是說,以往主要財富積累主要靠工作收入,而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資產投資類收入會成為家庭收入的主體。此時,中產家庭需要升級財富觀念,理解風險,保護財富。

03

根據“冰山模型”進行財富管理。

對於收入水平高於社會平均數的中產家庭來說,吃飽穿暖的基本需求早已不是問題,如何讓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抵抗通貨膨脹是他們的關注重點。

如何進行財富管理,我們主要需要考慮抵禦風險和保證流動性兩個因素,我們可以參考關於分散投資、長期投資的財富管理模型------“冰山模型”,對自己的資產進行大致的劃分和精細化的管理。

“冰山理論”由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依德首先提出,自然界中我們看到的冰山,其實只是它漂浮在海面上的很小一部分,只佔總體積的八分之一,冰山更多部分是潛藏在海平面下的,正常我們不會看見。

中產家庭進行財富管理,可以根據“冰山模型”配置資產:

冰山以上表示的是,現金資產和高收益高風險資產,這一部分的資產流動性很好,隨時可以變現,並且具有獲取高收益的能力,但是缺點是抗風險能力很差。

  • 10%左右的現金資產,中產家庭的月流水收入很多,調動槓桿的能力很強,所以這一部分的資金不需要很多,大概留足夠家庭半年生活支出的現金即可,日常沒用使用的時候,還可以投入到貨幣型基金這一類隨取隨用的理財產品中。

  • 10%左右的高收益高風險資產,長期來看,股票市場是年化收益最高的市場之一,但是股價短期風險很高,中產家庭一方面不能錯過這麼好的市場,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分散投資控制風險,因此這一部分的資產配置不能少、也不能多,既要追求高收益,也要能夠承受損失。

冰山一下的部分,主要是實物資產(房產、收藏品等)、長期穩健收益資產以及保障型保險,這一部分資產佔比更高,是我們資產的基座部分,他們收益穩定、持有周期很長,能夠很好地撬動時間槓桿,通過“複利”讓我們的財富滾雪球。

  • 25%的實物資產,主要是房產、收藏品等,房地產除了有居住價值之外,自身價值也能隨著經濟增長水漲船高,可以在很長的經濟週期抵禦通貨膨脹的風險。當然,現在國家的政策導向明確,購置房地產需要考慮的因素比以往多很多。

  • 40%的長期穩健收益資產(保本理財、年金等),這一部分的資產我們主要是撬動時間槓桿,利用時間去撬動收益,他們的投資時間長、安全,並且收益穩定,通過“複利”的作用,能夠很好的使整體資產保值增值。

我們要注意,這部分資產輕易不能動,因為複利只有與時間配合才能作用巨大,你中斷了,損失的不僅是短期收益,更是時間。

  • 15%的保障型保險,人生漫長,遇到“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很高,因病返貧、或者家庭頂樑柱意外身故的事件屢見不鮮,我們應該提早注意到這些風險,早做準備。中產家庭應該配備保額較高的意外險、人生險以及重疾險,用小錢撬動風險發生時我們需要的大錢,保證家庭財富不在意外發生時嚴重縮水。

“冰山模型”教會我們利用分散投資、長期投資的方式進行財富管理,保證資產在能夠順利抵抗通貨膨脹、防範風險、保值增值。這個模型不僅對中產家庭有用,對於我們普通人,同樣有效。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財富管理?一部分錢負責保證流動與高收益,主要是現金資產和高收益高風險資產;另一部分錢保證安全和利用“複利”,主要是實物資產、長期穩健收益資產和保障型保險。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歡迎關注@正好的成長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來了來了!針對這個問題小編邀請了一位理財達人來回答。

由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個城市的物價不同,房價不同,消費水平參差各異,所以不同類型的城市對中產階級的定位不一樣。從吳曉波《2019新中產白皮書》的數據來看,不同層級城市的通常情況是:

1,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50w以上。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2,二線城市,家庭年收入30w以上。代表城市: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等。

3,三四線城市,家庭年收入20W以上。代表城市:福州、大連、佛山、煙臺、蘭州等。

雖然不同城市對中產的定義不同,但財富管理卻是同樣重要。

財富管理的首要是保障。

財富獲得、積累、傳承的主體都是人,因此對人的保障就是財富管理的第一步,也只有人這個主體保持健健康康,財富管理才能夠持續地進行。對人身的保障,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保險。

投保建議是意外險+重大疾病險。因為意外是最不能預料的,也是最突然的,意外的後果往往是不可挽回而對家庭又有毀滅影響的。而重大疾病往往開銷巨大,同時有可能影響後續收入。順序上,先大人後小孩,畢竟財富獲得的主要者是大人。

財富管理第二步,備用金。

啥子是備用金?生活中除了一些日常的基本衣食住行的消費外, 還會有一些特定時間,特定情況下的開支,比如國慶來了,家庭決定來一場旅遊。這得開銷吧,根據出行地點的不同,開支也有大有小,但不管去哪,錢得備好。

旅遊還好說,畢竟是節假日的活動,即便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心裡多少也有點小預期,可生活中總有一些突發的要錢事件,這個得防。

這部分備用金金額建議維持在3-6個月的家庭月支出,金額可以適當調整,只求有備無患,心裡安穩。

投資品種優選貨幣基金,不過這並不唯一,基本要求就是變現速度快,如果還有點小收益最好。

財富管理第三部分,增值。

大部分家庭追求的財富管理核心部分就是在保值基礎上進行增值。

通常這部分資金就得配置理財產品,而根據收益浮動情況,理財產品分為浮動收益和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比較簡單,一般是銀行儲蓄型存款和理財產品,這部分產品收益率在3%-5%之間,貴在安心。浮動類型的多為股票、基金,這類收益高,風險也高,這類資產投資要求會高些,風險也大,但是收益高。固定和浮動的配比建議在3:7。此外也有房地產投資、股權投資、海外投資等方式,建議是有能力的中產家庭再行考慮。

本次回答來自特邀理財達人,僅供讀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覺得有用,來波關注,點個讚唄!

招商銀行App


何謂中產家庭?中產家庭是指月收入達到10~50萬或者家庭可投資現金淨資產達到1000萬的家庭,達到這個標準的家庭已經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對財富的保值增值有了很大需求。

而且在人的一生三個階段中,除了成年時期是賺錢的,剩下兩個階段都是花錢的,真是賺錢一陣子,花錢一輩子,未成年時期有父母照顧我們的花費,但是到了老年時期,如果不想給子女太大的經濟壓力,就需要我們自己承擔全部或者部分花費。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因為我們60歲以後已經退休了,除了退休金沒有其它收入來源,而要承擔自己以後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生活醫療養老花費,僅僅靠退休金是遠遠不夠的,退休金只能維持平常的生活花費,遇到醫療養老費用就有點相形見絀了。

因此就需要我們在能賺錢的成年時期為自己存下一筆能承擔我們老年時期各項花費的財富,除了極少數人,大部分人是沒辦法在成年時期僅僅依靠工作收入實現這個目標的,所以就需要通過財富增值來完成這個目標了。

那麼中產家庭應該如何實現財富增值呢?

經濟學上有一個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它對一個家庭的資產進行了合理劃分,以幫助家庭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實現財富增值。

一個家庭的資產應該分成四部分:

1.佔家庭資產10%的部分,這部分錢是這個家庭未來3~6個月要花的錢,這部分錢不適合任何投資和理財,因為這部分錢中除了短時間內的日常生活花費,還有一部分是應付突發事件的錢,試想一下如果遇到急事要用錢,結果你的錢不能立刻到賬,不就耽誤事了嗎?所以這部分錢最好是以現金的形式存在。

2.佔家庭資產20%的部分,這部分錢是幫這個家庭抵禦風險的,通俗講就是讓這個家庭在遇到健康意外等突發風險時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把事情解決了,它體現的是“四兩撥千斤”的槓桿原理,主要投向重疾、意外、醫療、財產保險,並不是很多朋友理解的分紅型、萬能型等權益類保險,很簡單的道理,同等保費的情況下,如果保單具有了保險以外的其它權益,其自身的保險權益必然打折扣。

3.佔家庭資產30%的部分,這部分錢是為家庭儘可能快速賺錢的錢,它需要在適當考慮風險的基礎上儘可能實現收益最大化,所以它主要投向自己的生意、股市、基金、房地產,哪裡賺錢就投哪裡,只要適當考慮風險承受能力就行了。

4.佔家庭資產40%的部分,這部分錢是用來保本保值的錢,主要投向幾乎零風險的儲蓄和國債,在我個人看來,它是一個家庭最後的財富和安全保障,即使這個家庭遇到了再大的困難,也不至於一夜回到解放前,讓他們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現實中見過了太多的人不懂家庭資產配置,不止普通人還有很多商業大佬,把全部資產押在第三部分,結果掉落階層,一夜回到解放前,有的甚至還成了老賴,比如賈躍亭、王思聰等。

諾貝爾經濟學專家在調查研究了數以萬計的家庭資產配置情況後,提出了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被全世界公認是最合理、最穩健的家庭資產配置方式,它不止適合中產家庭,也值得我們所有普通家庭借鑑。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1871630010908300"} --}

投融資那些事兒


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首先建議大部分資金以現金存款或者貨幣型基金為主(保本型);然後配置部分保險資金,銀行裡的紙黃金可以配置,增值保值都可以。最後拿2成的資金來買股市裡指數基金,不要自己炒股票也不要買主動型基金。我是資產配置研究者量式,對股票期貨投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量式


核心是要明白中產階層和富豪階層、低收入階層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中產的標準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說法,年收入5萬元以上就能算是中產,但我想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認同這個標準。在目前的高房價下,年入5萬隻能保持基本的溫飽。

通過群眾調查得出的結論可能更有說服力。一份對我國1000個普通家庭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自認為是中產家庭的平均家庭月收入達到了45202元。也就是家庭年收入達到54萬,才能活出中產的感覺。

中產家庭與富豪階層、低收入階層的根本區別

美國國稅局把收入分成三種類型:主動收入、被動收入和組合收入。主動收入是指需要持續勞動才能獲得的收入;被動收入是指不需要投入太多勞動,就能持續產生的收入。

富豪階層,單純依靠財富增值就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被動收入遠大於生活成本;

低收入階層,持續辛苦所得只能維持溫飽,一旦不工作就面臨生存壓力。

中產家庭仍然需要通過持續勞動賺取收入,但財富又略有結餘,可以享受較高水平的生活。

所以,中產家庭財富管理的關鍵點在於:

1、維持、提升家庭成員的賺錢能力,使家庭不至於滑落至低收入階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人到中年仍然拼命學習、繼續充電的是中產家庭,為孩子往輔導班大把砸錢、砸時間的也是中產家庭。因為人,是中產家庭最核心的賺錢要素。

2、為家庭核心成員購買保險,防止意外發生摧毀家庭經濟基礎。很多人反感、甚至忌諱保險,但實際上,中產家庭收入主要建立在其成員不間斷勞動的基礎上,一旦核心成員無法持續勞動,家庭經濟基礎就會大面積崩塌,這時候一份強有力的保險是非常必要的。

3、持續改善家庭收入結構,從“以人為本”向“以錢為本”努力。“以人為本”的收入結構具有不可持續性,你現在能賺錢,不代表你一直能賺這麼多錢;你能賺錢,不代表你的後代也能賺這麼多錢。但是“以錢為本”建立在“錢生錢”的邏輯上,安全性和穩定性要高很多。所以中產家庭要積極拓展被動收入,比如投資理財、房屋租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