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昨天是今天的歷史,今天是昨天的延續。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古文明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就是因為有昨天,有生身不息的歷史脈搏。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在中華幾千年的文化進程中,儒、道、釋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根基,而道學又與炎黃文明相始終,老子的職業本身便是2500年前的中國君王師,孔子被後代帝王奉為“至聖先師”,兩位思想巨匠影響中國2500年的思想文化進程。

老子和孔子思想在國內外的境遇

就中國社會而言,作為在中國社會、歷史、文化基礎上建立起的學說,儒家的思想學說顯然比道家更重要,中國文化傳統的主線,始終不離祖先崇拜、血緣關係、家庭倫理等儒家思想,並與時俱進於中國歷史文化的主導進程中。可以說,中國人的主體思想來源於儒家文化的長期薰陶。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但如果我們跳出中國文化固有的生態圈,從世界範圍來審視中國文化時,我們會發現,這兩位思想巨匠在國人和西方世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境遇,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最有代表性,他在《哲學史講演錄》裡將老子與孔子進行了一番比較,認為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他做了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而老子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佔據中國意識形態兩千多年的孔子和儒學學說,竟然在西方世界如同家長裡短。而老子及其道家文化卻被奉為與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樣,是“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德國明斯特大學教授赫伯特·曼紐什)”,美國科學家威爾·杜蘭更是把老子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他在《世界文明歷史》中說:“或許除了《道德經》外,我們要將焚燬所有的書籍”。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道:2016年底,《道德經》銷量超過了《聖經》,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道德經》的外文譯本超過500種,研究老子的專著高達700餘種。

這樣的對比,似乎是對中國人傳統文化觀念的顛覆,但是打開網頁,我們會發現,不僅是西方,即便在國內,反對這種評價的聲音似乎也是很微弱的。

西方人為何崇信道家思想

克拉克的總結

人類有著共同的精神追求:追求身心靈的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嚮往自由人生、渴望釋放個性等等。在這方面,中國人相對含蓄而保守,西方人則表現得更為強烈。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英國著名哲學家克拉克在《中國道家思想在西方》中,對西方之所以推崇道家思想的原因進行了概括:

高度發達的文明,帶來的負面問題愈發凸顯。老子是自然主義無為大師,他反對文明的異化,其為而不爭、去偽存真、萬物平等、抱朴守拙等等思想,恰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靈丹。

同時,在文明社會,人們需要以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人類社會和自己的生活,更加渴望享受自由人生、實現自我價值,《老子》正好能幫助人們解決這些問題。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克拉克的總結雖不不能代表西哲的全部,至少是西方哲學的一個思想流派。我們由此也能看出,孔子思想沒能暢行西方世界的原因所在。在西方世界裡,孔子的仁愛思想幾乎與基督的愛如出一轍,基督思想早已融入他們的血液,再讀孔子似乎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此孔子及其儒學,熱度受到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老子在人類和“上帝”之外,發現並建立了一套玄深幽遠,無形無相的“道”論體系,它具有高於天地萬物包括帝王、神祗的崇高性和唯一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義性,給人打開了多視角、多層級審視自然萬物的窗口,讓人們跳出封閉,站在更廣闊、更高層的維度來審視這個世界,審視自身,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心靈需求。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海德格爾夫婦


海德格爾的晚年悟道。

西方文化的源頭在古希臘,從亞里士多德起,就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萬物變化背後的那個東西。到了海德格爾時代,西方對“存在”的研究出現了偏差,他們把萬物的“存在”,割裂成了的獨立圖象,忽略了圖像背後那個發揮根本作用的東西。即把“存在物”與“存在”本身給割裂了,這個“存在物”與“存在”,就是道家所說的“道之為體,德之為用”,道與德被生硬地分開了,道找不到附著物,德也找不到母體。

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海德格爾,直到晚年,才發現他們的研究成果與2600年前老子的思想竟然不謀而合,這讓他感到無比震驚!

他發現,《道德經》不僅是指導思想,同時也是實戰實操指南,既是帝王之學,也是平民之學。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和歸宿,是循環往復的整體,它是永恆的,是獨立不改的,是超越的。海德格爾驚喜地發現,道的內涵,跟西方哲學核心“存在本身”高度契合。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

自此海德格爾隨手一本《道德經》,隨後提出了自己的“道論“:存在本身”就是老子的“道”,就是那個“道可道,非常道(第1章)”的道,也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25章)”的道,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42章)”的道,而老子所說的“道”,跟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形而上學”是那樣的高度契合: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它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在老子的宇宙觀裡,“道”無始無終,是“恆道” “道生萬物”,這萬物恆變不居,“反者道之動”,它總是處於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的狀態中,他可能增強、也可能漸弱;可能存在,也可能消失;它可能以此種方式存在,也可能變換彼種方式存在……無論這些萬物的存在與否,或者以什麼方式存在,都不影響“道”的永恆。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老子的西方粉絲群像

人類的智慧是相通的,世界文明是相融的。文明的流動就像雨露陽光一樣惠施萬物。不僅上述海德格爾,從啟蒙運動學家康德、哲學大師黑格爾,到美國物理學家、諾獎得主卡普拉,從美國科學家威爾杜蘭到古典社會學奠基人馬克斯、哲學大師尼采……不勝枚舉。其間有哲學家,也有

企業家,有自然科學領域的諾獎得主,也有人文領域的領袖,有總統總理,更有千千萬萬的民間愛好者……

法國大傳教士馬若瑟1698年,也就是清朝康熙37年,來到過中國。這位傳教士更是語不驚人誓不休,他說:上帝耶和華的名字來自《道德經》。根據是,《道德經》14章即“贊玄”章中對“道體”的描述: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文化代表人物,為何在國內外的地位懸殊那麼大?

視之不見名曰夷(y)、聽之不聞名曰希(hs)、搏之不得名曰微(we)。所以,他認為:“yhwe即是“夷希微”,就是上帝耶和華名字。不用多舉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西方人對老子喜愛程度。中西文化雖然各具特色,思維方法各有不同,但對真理的追求卻是一致的,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也是相通的。

大哉,老子 !盛哉,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