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三國分為魏、蜀、吳,人們說到蜀漢的著名將領,會想到“五虎上將”,說到魏國,會想到“五子良將”,說到吳國,想到的卻常常不是猛將,而是“四大都督”。相比於五虎將的勇猛過人,五子良將的統御有方,東吳的四位都督可謂是文武雙全的典範,那麼,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都督中,誰最厲害呢?

與魏、蜀兩國猛將們的百花齊放相比,東吳的四位都督體現的更多的是一種傳承。東吳孫家發跡之初,是周瑜輔佐孫策,孫策死後,他又協助孫權,併成功在赤壁阻擊了氣勢洶洶的曹軍,不過不久。他便身染惡疾,於是在病榻之上寫信給孫權,據《三國志》記載,其中寫道:“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江表傳》中對這封信的內容記述稍有不同,是:“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

雖然言辭不同,但主旨大致是一樣的,那便是周瑜自知時日無多,便請求讓魯肅接替自己的位置,繼續為孫權做貢獻。魯肅在任時也踏實穩重,為東吳奔走效勞。不過,他最開始是很輕視他未來的繼任者呂蒙的,以至於路過呂蒙駐地時,在別人的勸說下才同意去見他。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見面後,二人一同飲酒,酒酣後,呂蒙詢問魯肅打算如何應對西邊的關羽。魯肅回答說:“臨時施宜。”呂蒙卻反對道:“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於是向魯肅提出了五條計策。魯肅很驚奇,“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在《資治通鑑》中也存在這一故事,並且成為了成語“刮目相看”的出處。

魯肅去世後,“肅軍人馬萬餘盡以屬蒙。”呂蒙接過了魯肅的重任,防備西邊的關羽,上任之初,他結好關羽,故意示弱。當發現關羽北伐,卻仍在蜀、吳邊境屯駐軍隊防備時,呂蒙又假稱生了重病,需要回建業治療。關羽果然中計,將守軍撤了一部分增援伐魏前線。

後來便是大名鼎鼎的“白衣渡江”,呂蒙帶著精兵襲取荊州,擒殺關羽。然而,呂蒙替東吳討還荊州,還沒來得及受封賞,便突然染上惡疾,年僅四十二歲便病逝。在他之後,便是陸遜,在呂蒙為麻痺關羽,假裝疾病而去往建業養病時,陸遜便主動來找呂蒙,並提出:“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於是,“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權乃召遜,拜偏將車右部督代蒙。”在呂蒙稱病不能拋頭露面之時,他推薦了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代理他履行職務。

陸遜到任後就立刻給關羽修書一封,關羽見其中言辭謙遜,於是更加放鬆了戒備。後來關羽兵敗,可以說是呂蒙、陸遜共同導演的。東吳取得關羽所佔領的荊州地區後,陸遜又安撫士人豪族穩定局勢,深得孫權喜愛,當他向孫權提出意見時,孫權“敬納其言。”可見他對陸遜之尊重。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黃武元年(222),“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當劉備為報關羽之仇,率領大軍討伐東吳時,陸遜已經成為了吳國的頂樑柱。他也不負眾望,不但盡數破解劉備之計,還用火攻大破劉備的大軍,以至於劉備軍“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這四人,可以說都對東吳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每個都能力出眾而忠心耿耿,為了東吳基業死而後已。並且,他們相互連結,代代相傳,延綿不絕。要說他們誰最厲害,似乎他們各有千秋,想要評選出頭名,要看從哪方面來討論。

孫權曾對陸遜談起周瑜、魯肅和呂蒙。評論周瑜時,他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孫權一面讚美周瑜,一面將重任交付陸遜,對他寄予厚望。

說到魯肅,他說:“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子敬)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他認為魯肅為他制定戰略、勸他迎戰曹操都是大功,而勸他借荊州給劉備則是小過。

說到呂蒙,則是:“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可見在孫權心中,這四人都有很高的地位,對東吳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周瑜確實完美無缺,可惜英年早逝,還沒來得及立下太多功勳;魯肅戰略眼光獨到,兢兢業業,但有時過於保守;呂蒙襲取關羽,奇計頻出,但在孫權眼中還是稍遜周瑜。

陸遜輔佐孫權四十餘年,掌內政、軍事大權二十餘年,且被孫權欽定接班周瑜。而且,他還給東吳留下了非常優秀的兒子陸抗,在東吳後期撐起了整個國家。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道:“遜忠誠懇至,憂國亡身,庶幾社稷之臣矣。”所以筆者認為,要說對東吳的重要性,四大都督中,陸遜可稱魁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