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今日话题,朱元璋那些事——猛将张定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身在红尘走一遭,是胜是负已无要,只求此生全力赴,只留身前身后名!

历史上有很多“打虎”英雄,以一敌十敌百的猛将,但是大多数却都是相貌粗鄙,行为野蛮。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而张定边英俊潇洒,行动飘逸,身材魁梧,留有五绺美髯,颇有一副武林中的“大侠”风范。

不,他就是武林中名副其实的“大侠”!

身在江湖,行江湖之事

很多人都看过金庸的小说

大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行为举止令人佩服,武艺高强万人莫敌,重情重义光明磊落。

张定边就是现实中的大侠!

他相貌伟岸,勇猛无敌,精通兵法,董天文,知地理,会医学,谈百家,急公好义,敢作敢为,他注定了不平凡!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张定边也曾有过三结义一段壮举。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陈友谅、张定边、张必先,黄蓬镇三结义

只可惜张定边虽是关羽,而陈友谅、张必先却不是刘备与张飞!

在元朝末年乱世中,张定边在未起事时就是一江湖大侠。

能文能武的张定边

自张定边投身陈友谅的起义事业后,随陈友谅转战各地……

定都武昌,征伐两江等地,所向披靡,屡战屡胜。

陈友谅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成为最强割据势力,这与张定边的能征善战是分不开的。

而由于

“史书往往都是胜利者著写的”

关于老张辉煌的历史记载并不多。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但我们可以想象,张定边能征善战,为陈友谅开疆拓土,迅速帮其坐稳第一割据势力,过程中的惊心动魄。

江以南惟友谅兵最强”——《明史》

即便是与徐达、常遇春等相比,也不逞多让。

可惜老张跟错了领导,导致最后无法建功立业,

我们可以从几件事情侧面的分析一下张定边!

第一件事:劝阻陈友谅称帝

陈友谅的皇位来之不正,是建立在血腥的政变之上。

陈友谅攻下太平城,成为了悬在朱元璋头顶上的宝剑

朱元璋何时人头落地,取决于陈友谅何时挥剑,陈友谅是这样认为的!

除掉了朱元璋这位大敌,夺天下便如探囊取物,陈友谅此时空前的膨胀。

于是他做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灭了他的老大徐寿辉“徐皇帝”!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陈友谅是这样想的,如今我兵威正盛,且今日也已扼住了朱元璋的咽喉

灭了“徐皇帝”,封赏自己身旁大将,则大家上下一心,气势最望,定可一举夷灭朱元璋,坐稳天下!

于是,陈友谅代替了“徐皇帝”,成为了“陈皇帝”!

对此,我们的主人公张定边出场了

众人癫狂而唯吾独醒

张定边就是那个唯一清醒的人,力阻陈友谅称帝,并为其说明称帝的种种弊端

大概内容如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老陈自起事起边开始做皇帝能,如今终于要成为皇帝了,哪里还听得进去其他之言

于是,不顾他人劝说,皇帝宝座,我来了!

陈友谅成为了“陈皇帝”。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陈友谅称帝后,封张定边为最高军事长官太尉

但张定边却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反而冷静的分析天下局势

几番劝阻陈友谅,不要急于称帝,可见张定边的远见卓识!

第二件事:劝阻陈友谅出兵江东桥

陈友谅称帝后,没多久便有一个“好消息”到来,朱元璋部大将康茂才要来投降自己

老臣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的“王霸之气”如此气势如虹,敌人主动前来投靠

喜的是自己即将一举破敌,消灭朱元璋,完成自己统一大业!

对此,很多人表示质疑,陈友谅的“王霸之气”真的有这么强吗,敌人主动来降,陈友谅没有怀疑吗?

答案还真是没有,老陈不是没有怀疑过康茂才,而是没有怀疑过自己

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无敌战舰,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百万雄师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在自己的绝对实力面前,敌人定会摧枯拉朽一般,被自己碾成碎末!

对此,张定边又扫兴的进行劝谏

康茂才无缘无故来投,恐怕有诈!

陈友谅对此,自然是说:

贤弟,不要过于谨慎嘛,此战定可一战定乾坤!

于是,陈友谅十几万大军开向江东桥

张定边见此,没有办法,只好尽自己所能,准备好一切,希望此战可胜

事实证明,存在侥幸心理是不对的

在这里要提一下背景,康茂才来投诚信说:

“康茂才镇守江东桥,江东桥为应天(朱元璋老巢)门户,且江东桥为木桥”

陈友谅想法为里应外合,直接拿下应天的门户江东桥(木桥,大船一撞便可撞开),在直取应天,打败朱元璋。

但是,放陈友谅来到江东桥却发现,此桥本根本不是木桥,而是石桥铁桥,根本撞不开,且康茂才也没有个影子

此时,陈友谅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但陈友谅颇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令船队开向较宽阔的龙湾,准备建立“根据地”,再寻朱元璋主力决战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陈友谅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其下船呢,朱元璋各部迅速杀出,喊杀声、奔跑声、混战声不断

朱元璋以逸待劳、陈友谅部将士疲惫,朱元璋知己知彼、陈友谅部慌不择路

结果自然是陈友谅部大败,十多万部队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幸好张定边早有准备,挺身而出,边战边退,硬是带陈友谅杀出一条血路,逃之升天

陈友谅此战,元气大伤!

此战可看出张定边的临危不乱,是“主心骨”似的人物!

第三件事:擒贼先擒王,万军从中,猛攻朱元璋

陈友谅江东桥大败,很是愤怒,决定重整旗鼓,再战

起初,张定边力劝,理由是:

“新败不久,边防不稳,不宜再战,应强边御敌,等待战机”

但同上几次一样,陈皇帝认为应以雷霆之势,速灭敌军,于是筑大船,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应天

鄱阳湖大战即将爆发……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鄱阳湖大战,张定边显神威,发现朱元璋帅船后,“擒贼先擒王”,勇往直前,连斩朱元璋三元大将

而此时不巧,朱元璋帅船碰巧搁浅,形势十分危机,幸好有常遇春一箭射中张定边

张定边不得不退,朱元璋方化险为夷

张定边在此次斩首朱元璋的过程中身中数十箭,也未曾吭声,可见他的勇猛

张定边,此次虽然失败了,但他“万军丛中取敌将”的气势却令无数人胆寒,无数人敬佩,包括敌人。

无奈,朱元璋“火攻”陈友谅,陈友谅部大败,无力回天,被困于鄱阳湖

“烟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明太祖实录》

最后,陈友谅本人也在突围途中被流矢射中眼睛、贯穿头颅而死

“友谅在别舸,中流矢贯睛及颅而死”——《明太祖实录》

陈友谅部大多数投降朱元璋,张定边痛定思痛,硬是待着陈友谅的尸体以及他的儿子陈理,杀出一条血路,逃回武昌。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此战,可见张定边的勇猛与忠义!

终是一场空

张定边带陈友谅的儿子回到武昌后,立陈理为帝,严防死守,准备做困兽之斗

朱元璋率大军围困武昌城,长达四个月之久,后张定边的的三弟张必先也被朱元璋擒获

武昌城中,弹尽粮绝,皇帝陈理等人也再也坚持不住,宣布投降

陈汉王朝覆灭!

关于张定边最后的归途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是,随小皇帝陈杰理投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为赢得人心,以及私人对张定边的欣赏

并未为难这个曾经一心要取自己性命的人

而是封了他一个爵高位低的职位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张定边投降后心如死灰,再无心于纷争

归隐于山野之间,终年九十岁!

二是,张定边不甘心失败,率领一支效忠于他的军队,誓死突围

起初还无朱元璋打游击战,但是张定边认识到已经无力回天

最后只好解散了军队,从此隐姓埋名浪迹天涯,成为一名江湖中的大侠,享年九十岁

三是,遁入空门

张定边失败后,再也无心红尘,隐姓埋名,遁入佛门,成为了一位得道高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寿终正寝,享年九十岁!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无论是那种结局,均有一个共同点,“寿终正寝”!

这也是人们对这位“有情有义、不同凡响、英雄人物”的美好祝愿吧!

时刻录品历史

张定边作为失败者,却被所有人所尊敬,即便是一向“成王败寇”的史书,也不忍心对张定边进行抹黑。

虽然正史中记载张定边的史料不多,但我们可以想象,张定边为陈友谅开疆拓土的那种豪情与辉煌。

倘若,张定边跟对了领导,他一定是那种可以与徐达、常遇春等名将争锋的人物!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