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比較長的古詩文,該怎麼輔導孩子背誦?

龍喬珍


部編語文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相比,選文方面有兩個明顯變化:一是課文總量減少,二是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小學階段,共有古詩文124篇,佔比30%,原人教版55篇,增幅50%;初中階段也有124篇,佔全部選篇的51.7%。

重視繼承傳統文化,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這是部編語文教材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增強我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

古人亦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非常重視誦讀與積累。舊時蒙學教材如《論語》《孝經》的內容,六七歲孩子是不可能懂的,古人認為可以在積累的過程中逐漸內化。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方法也是有效的。

但有效內不一定高效。古時學生學習,課程較單一,目的指向也非常明確,所以有足夠的時間把課文嚼得滾瓜爛熟。但我們現在的中小學,課程很豐富,學生們需要學習很多知識。生活節奏快了,大家都很浮躁,沒誰有耐心靜待花開。背誦古詩文這種事,也希望找到速成的方法。速成的方法是一定沒有的,但提高背誦的效率,還是有規律可循。

一、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無論是故事還是散文或議論文,都能用“三W法”或“五W法”(提取要素法)概括。宏觀上把握文章大意,理清脈絡,然後粗略地講出來。這是基礎的一步。這一步做不到,不要急於背誦。

細節上,對具體的詞語也不能一知半解,要查看註釋,結合上下文弄懂意思。否則,會成為理解的障礙。

由粗到細地把課文複述出來,這是背誦的前提。能複述,表明已基本理解文章內容。這時候,才可以開始背誦。

二、分解成小目標。

特別喜歡蘇軾的文章,有一年,想把《前赤壁賦》背下來。但文章太長,有六百多字(對文言文來說已經很長了),我的記憶力又不好,背了後面忘前面,效率很低。

於是我換了個方法。全文共5段,我把它們分為三部分,每天背一部分。讀一遍,試背一遍。如此反覆,終於在四十分鐘內,背完了第一部分。接下來的兩天如法炮製,背完了後面的兩部分。最後連綴起來,就可以整體背誦了。

把困難分解成小部分,比一開始就整體背誦,效果明顯好很多。

三、抓關鍵詞背誦。

文章每一段落之首句,多為本段中心句。古文最講究對稱美,這種講究,不但體現在詞、句之間,段落間也經常有體現。

或者段首用轉折、順接、遞進等關係的連詞,使文章氣脈貫通。我們可以抓住這些關鍵詞,作為長文的記憶節點,就可以更輕鬆地背誦出較長的文章。

比如《岳陽樓記》,背誦的難度不小。記得前幾年,岳陽樓搞過一個活動,凡能當面背誦出《岳陽樓記》的遊客,不但可以免門票,還能獲贈小禮品。但真正能成功背誦出來的遊客並不多。

這篇長文,二三四段的背誦難度最大。我們可以抓住“予觀夫、若夫、至若”這三個關鍵詞來幫助記。你看,這三個詞,上一個與下一個都有一個字相同,意思上也表示出先後的順序。記住了這三個詞,課文的基本框架也就明朗了。

四、畫出結構圖(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在文章寫作中應用廣泛,其實用於記憶背誦同樣極有幫助。思維導圖焦點集中,主幹發散,層次分明,能使用圖形與顏色,便於聯想與記憶。

下面是《滕王閣序》的簡單思維導圖(不能搞得太複雜,否則效果適得其反),在大腦中建立了清晰的導圖印象後,就不會落下大段文字。當然,思維導圖可以與前面所說的分解目標法結合起來用。

五、畫面再現法。

適用於有配圖的古詩文。如果確實沒有,也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出文章所描寫的畫面,或者與自己的影視節目中的畫面建立關聯。一些優美的電視散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音畫結合所產生的效果。

如《蒹葭》這首長詩,該詩復沓的結構形式,其實讓背誦變得更困難——極易混淆。這時候,如果能結合畫面,每個不同場景,配合一幅不同的畫面,就不容易把句子張冠李戴了。

六、物理位置記憶法。

最後說說物理位置記憶法。這個所謂的方法其實是我生造的,不知是否通用。我一直喜歡看紙質書,看電子書總記不住內容。仔細想這個問題,發現可能是這個原因——紙質書有物理空間,某些內容大致在整本書的什麼位置,某句話大致在頁面的前還是後,是有記憶的。這種記憶,可以幫助我記住文章的內容。電子書的內容沒有物理位置,在大腦中建立整體感相對困難。


大家還有什麼好方法嗎?希望留言分享。


毫米


教二年級學生40天內學生背會《春江花月夜》、《琵琶行》、《滕王閣序》,這是我上學期最有成就的事,背誦視頻在我的頭條裡可以看到。

我只是孩子們的體育老師,背誦古詩文只能佔用體育課,邊玩邊背誦。

採取的方法是死記硬背,因為我沒那麼多時間講解古詩文內容。死記硬背也有方法,我劍走偏鋒,借鑑了人們討厭的傳銷組織做法。

第一先洗腦,反覆對孩子們說他們是我見過記憶力最好的學生,有孩子對我說四句古詩很難背會,我就說那是沒遇到我,建立老師絕對權威。

第二大聲齊讀,能多大聲音就多大聲音,背誦時的場景就是嚎叫,有學生嗓子都嘶啞了,這個還不算,有時我會在教室裡讓孩子們拍著桌子讀,學生們處於一種癲狂狀態,可惜影響到隔壁班上課,大聲齊讀非常有效果,《滕王閣序》大約讀到第六遍就有學生能隔二偏三背誦了。

第三利用學生們心底潛意識中的“壞”

,鼓動學生努力背誦,二年級只是我交的副科,真正的主科是五年級語文,我對二年級學生說,只要他們能在10天內背會一篇文章,就狠狠處罰五年級學生,為了能讓五年級學生受批評,這些弟弟妹妹可真是拼了,每天向我彙報背誦進度。

就這樣,二年級學生輕鬆背會了三篇古詩文,我也象徵性批評了五年級學生。實際上五年級學生除了背誦以上古詩文,另外還背誦了《勸學》《岳陽樓記》《離騷》,都是通篇背誦。

這一學期我不再教二年級了(現在三年級),學生還想讓我教他們背書,其實他們不知道,即便還擔任他們課,我也不會在教他們背誦古詩文了。


烏龍大博士


其實真心不用輔導。喜歡的孩子,不用說他會自己背誦。不喜歡的,不是輔導就能讓他背下來的。何況,比較長的古詩文熟讀即可,也沒必要背誦。

語文不同於理科和英語,需要輔導的地方不多。越好語文,第一興趣,第二天賦悟性,第三廣讀精記,第四注意與歷史地理的聯繫。

為應試計,可以與英語結合起來一起研究研究語法,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是研究一下閱讀理解和作文的應試技巧。把考試大綱上規定的能力重點訓練一下。

其他就不算什麼了。就這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學好語文是長期之功,不是靠突擊就能考高分的。所以平時要堅持博讀以培養語感,反覆背誦必考篇目以及文學常識以免丟掉送分題。

當然,背誦和朗讀時要注意技巧,一定要大聲讀出來,眼看,嘴讀,耳聽,腦記,幾個器官同時發力,才能加深記憶,背的更快。就怕默讀,時間不少用,效果卻不好。如果有天賦,發散性思維好,誦讀的過程中自己構築優美畫面,把文字變成圖畫,則識記效果最佳。


獅子羊1237306


古詩文較長,如何引導孩子背誦?

1,先讓孩子明白詩詞相關內容的意思,可以把內容編成故事或是與孩子進行情景角色扮演、或是配畫等,將抽象的詩詞轉化為比較具體的畫面或場景,結合聽覺與視覺形象,幫助孩子記憶理解。

2,分段落,可以用生活中的孩子經歷過的事情引入話題。通過提問題的形式引入,引起孩子好奇心,然後和孩子進行互動問答按照含義情節分段,便於記憶

3,讓孩子根據描述情節和畫面進行組織語言來說出詩詞相關大意。加強孩子語言組織能力。

4,根據模式的相關情景加入抄寫來達到記憶



利用具象思維可以鍛鍊孩子相關能力:

1.鍛鍊表達能力

2.提升合理想象力和聯想能力


3.語言的邏輯性和共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