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薯片能給我吃一點嗎?”​如何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昨天下午,小松午睡醒來以後,我帶著他到戶外去運動運動,在公園玩了一陣時間的滑板車,感覺到有點餓了,就去公園的便利店買了一包薯片。本來打算坐在便利店外的長椅上面吃的,奈何氣溫有點低,我們反正也要回家了,就一路走一路吃。

然後有個約摸六歲的小女孩跟著我,一開始我也沒在意也沒理她。她跟了我一會兒就叫我,我問她怎麼了?她說:“阿姨你的薯片能給我吃一點嗎?”我很猶豫。打量這個孩子白白淨淨、穿著尚可,再看到她渴望的眼神,我選擇了給她吃,還叫她多拿點。

“阿姨,薯片能給我吃一點嗎?”​如何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一開始覺得小女孩也挺懂事的,有禮貌地跟我說謝謝。可是,吃完了她還是跟著我,我和小松已經快走到小區了,她還跟著我們。我都不好意思了,笑笑又給了她一點,這一次我對她說:“你回家叫媽媽給你買吧!可不能亂走,走遠了迷路了就不好辦了。”然後我們的薯片也快吃完了。她就不再跟著我們了。

不是我捨不得一包薯片!

首先,我擔心她不會是什麼騙子吧?萬一吃了我的薯片,她暈倒了出事了怎麼辦?趁機找我麻煩勒索敲詐?其次就算小女孩不是騙子,可是她的膽兒也太大了吧!追著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要吃的。再說,如果我是個壞人,給她吃的是“毒蘋果”,那這個小女孩會怎麼樣呢?如果我是個人販子把她拐走了,她的人生又會是怎樣的呢?


01

曾經有記者做過試驗,只用3顆糖,不到2分鐘時間,就騙到了3名小孩;而在幼兒園,一位陌生老奶奶只用一個玩具,就輕鬆地“誘拐”了二三十名小朋友。

絕大多數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得很到位,根本想不到當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有多容易被陌生人帶走。

孩子喜歡吃各種各樣的小零食,許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孩子們貪吃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哄騙。萬一食物裡有什麼有毒物質,孩子吃了被迷暈、拐賣,更有甚者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02

兒童安全教育有關的話題,在沒有問題發生的時候看起來不那麼重要、容易忽略;但是一旦出了問題,就是大問題。

所以作為父母,為了保護孩子,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我想大部分父母都會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說:“千萬不要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但是,有的時候如果孩子拒絕吃不熟悉的親戚(在小孩子的眼中這類親戚也是屬於陌生人的)給的食物,父母可能也會說:“這孩子真不懂事,快拿著!”小孩子這時就會比較迷惑:“到底是吃呢,還是不吃呢?”

“阿姨,薯片能給我吃一點嗎?”​如何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有的家長會極端且強硬地要求孩子“不可以、不能、不允許接受除家人之外其他任何人的食物或其他物品”,但任何行為,做得極端,就很可能由好事變為壞事。

對於別人送的東西,不能完全禁止孩子接受——明明很想吃卻要堅決“抵制”,對孩子的心理絕對是種折磨;不如利用日常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機會,一定立好規矩:絕對不可以隨隨便便接受別人的東西!而在那些情況下,如何去拒絕陌生人給的吃的。


(1)讓孩子養成習慣,即使熟人給的食物也不隨便吃。

熟人給吃的,在公共場合、有家人在場,要先問家人可不可以吃;家人不在場,要禮貌拒絕,可以說自己“已經吃飽了”,或者說“我家裡有”,或者說“我不喜歡吃、謝謝”等等;

熟人給吃的,在私人場合,比如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可以提前告訴孩子,主人給自己小零食,如果喜歡可以接受,並道謝;

有的孩子看到熟人就隨便接受東西吃,這樣習慣了,陌生人給的東西也可能接受了。


(2)家長要做好榜樣,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給的零食等食物。

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影響很大的,別看家長的一個小動作,能左右孩子的習慣養成。

這一點家長可以做好榜樣,平常帶孩子出門時,遇到有人給東西吃,家長先說:“謝謝,不吃了,已經很飽了”。

“阿姨,薯片能給我吃一點嗎?”​如何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3)教孩子學會有禮貌的拒絕別人給的東西。

當孩子拒絕別人給的東西時,要禮貌一些,別忘說一聲“謝謝”,而且要注意說話不要太生硬,語氣要柔和一些。


(4)可以用“善意的謊言”來拒絕別人給的食物。

孩子在拒絕別人的食物時,有時候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比如“我家裡面有”,或者“我不喜歡吃這樣的食物”。

雖然言不由衷,但是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好,想吃的話爸爸媽媽給買,但是不能要別人給的。這樣孩子心理就會好受一些了。


(5)孩子想要的食物、東西儘量滿足,不要讓孩子找別人要,或者接受別人給的。

有的孩子因為家長什麼也不給買,所以很輕易的就接受別人給的東西,這樣會增加危險性的。

因此家長即使再困難,也不能過於虧待孩子,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應該儘量給孩子滿足的。


(6)家長注意要處理好孩子心理的不捨問題。

因為有的東西別人給的也許就是孩子想要的,孩子一看不能要,往往很失落的,家長要做好安慰工作,或者幫孩子買一個。


(7)想讓孩子保護好自己,生活中還要慢慢滲透給孩子這些事:

◆ 爸爸媽媽的電話要熟記,報警電話110要記得;

◆ 去商場等人多的地方或外出旅行,要在孩子口袋裡放上有隨行家長聯繫方式

的紙條,萬一和家長分散,告訴孩子要找其他人幫自己打電話;

◆ 平時去商場或景區,要告訴孩子哪些人值得信任:保安、警察、軍人、商場或飯館服務人員等,這樣意外發生時,孩子才知道向哪些人求助;

“阿姨,薯片能給我吃一點嗎?”​如何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不僅要告訴孩子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還要做到不跟隨陌生人走,不要在沒有家人陪伴的情況下為陌生人提供幫助;萬一被陌生人拐走,要找機會尋求幫助。

和孩子相處時,可以告訴他們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哪些叔叔阿姨是值得信任的,如此孩子會慢慢學習分辨家人之外的人際關係圈。

六歲以下的孩子沒什麼人生閱歷,不會分辨好人和壞人。身為爸爸媽媽,我們必須不斷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告訴、提醒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

我們不能為了保護孩子,而為他們營造一個拒絕一切的真空地帶!只有當他們明白這世界有好人也有壞人,才能真正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