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一日一城,今天讲一个很少人知道的县——陆河县。

陆河在哪?

还是这个问题,特别说到县,更要好好的把地理讲清楚。它地处广东省汕尾市北部,东北临揭西县 ,西接海丰县、惠东县、紫金县,南连陆丰市,北倚五华县,东南与普宁市接壤。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1988年1月7日从陆丰县分出,设立陆河县,隶属于汕尾市。它下辖河田镇、东坑镇、螺溪镇、新田镇、上护镇、水唇镇、河口镇、南万镇8个镇和国营吉溪林场。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

有些人会有疑问,陆河不是潮尾的么,又在潮汕文化圈内,怎么就是客家县了呢?其实,这不难解释。首先,陆河原来是属于海丰。又因为历史上海陆丰长期归属客家文化圈(惠州府)管辖,所以在海陆丰北部山区,有大量客家人聚居。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陆河身处潮汕方言区中独特的客家风情,纯朴好客的风土人情。无论是建筑还是风俗习惯,都沿袭了客家文化。在这里除感怀客家风情外,还可在每年冬天看上一场“香飘雪”。梅花开满整个山野,吸引着无数爱美人士前来欣赏。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陆河客家文化的外在体现

民以食为先,客家美食可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向北来说说陆河的客家美食吧。

  • 1、陆河擂茶

陆河擂茶是客家擂茶的传承与异化。客家先民南迁至“蛮夷之地”,因居住在闭塞、多雨、寒凉的山区环境中,人体需求的碘、钠、硒元素严重流失,加上长距离长时段的迁徙,陆河先民饱受胃寒腹泻、百日咳之苦。为适应自然环境,最终选择了客家擂茶,并延此习惯发明了具有“暖胃、性温、理中”为特点的陆河擂茶。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家常擂茶用料有:焙炒绿茶、芝麻、焙炒的花生仁等料。饮用时佐以爆米花、糯米花、花生仁、米果及豆类、青菜,这就是集香、甜、甘、苦为一体的擂茶了。

  • 2、陆河客家特色粄

喜粄,又称:碗粄,笑粄,也有人称为发粄。为何称喜粄,在陆河客家,它的象征与着喜事惜惜相关。尤其是春节习俗与落新屋,都会制做喜粄的象征。喜粄的成份主要是粘米打成纷状,与水拌成糊状,然后放入酒饼进行发酵,待粄糊充分发酵后,渗入糖水稀释。放入灶台,在锅炉蒸,架上摆好瓷碗,将与糖水拌好的粄糊向一碗一碗倒入,然后盖上盖,加大火候,将其蒸熟,也就是揭开锅盖,看见的粄糊炊熟后,裂开笑口,惹人喜爱,充满笑口。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粄汤与汤河粉相似,但又有其特色。把水粄(河粉)放进沸水里烫熟后,放进碗里,加汤水后再加一些炒蒜碎末、肉丸之类的肉食,即为一碗香喷喷的粄汤。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 3、咸菜煲鸡

陆河咸菜和家鸡一起用高压锅煲,一层咸菜,三层肉,一直放到满钵为止,然后放到锅里蒸,烂熟后起锅。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 4、炒坑螺

坑螺非田螺,它是生长在我家乡高山泉水中的一种螺。它身体乌黑发亮,尾部尖长,嘴巴上还盖了一张薄簿的黑壳。客家人把溪流称作“坑”,所以这种生长在山溪的螺就被我们客家人称为“坑螺”。坑螺产量很少,在市面上卖得越来越贵,个头一般大的,都能卖到二十几元,个头比较大的,卖到三十元一斤,吃坑螺就跟吃天山雪莲般珍贵。而且每年仅七八月份最为肥美,皆因坑螺正处于繁殖期。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炒坑螺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用葱姜蒜与少许辣椒,下锅爆炒出味儿,紧接着把清洗干净,剪掉尾巴的坑螺倒入锅一同猛火爆炒,几分钟后,一盘香气诱人的炒坑螺就出锅了。

  • 5、陆河青梅

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青梅具有生津解渴、消滞醒酒、养生保健等作用。陆河青梅有肉质细脆、果实个大、外皮光滑、圆形端正、肉多核小、含酸度高等特点。品种主要有:青竹梅、白粉梅、黄梅等。


陆河县:来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体验不一样的客家美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