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朱元璋一開始有沒有預料到這個結局?

視覺獵手


朱元璋是一個控制慾極強的人,他恨不得把子孫萬代的事情都一一規劃好。為了自己的好孫子能夠坐穩江山,他把自己的那些老兄弟們搞死搞殘。

為了江山永固,設立了九大塞王,拱衛大明的邊疆。

可是老朱有沒有想到,隨著自己的長子太子朱標去世,朱標的那些兄弟們會對自己那個大侄子心悅誠服嗎?知子莫若父,朱元璋對於自己幾個兒子的心性性格,非常的瞭解。

我想以他的聰明睿智,他肯定能夠猜到自己身後,那些手握重兵的兒子們,肯定會有人對皇太孫的皇位發起挑戰,而且那個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那個四小子燕王朱棣。

既然知道有可能出現叔侄鬩牆的情況,那麼朱元璋有沒有采取措施呢?

其實朱元璋在制度上對於這些兒子們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根據朱元璋的規定,他的那些好兒子們必須離開京師,來到自己的封地,想要離開自己的封地,得有皇帝的最高指示。各位親王不得隨便串親戚,哥哥想到弟弟那裡去吃年夜飯,打個麻將,也必須經過皇帝侄子的同意。

在這種規定之下,哪怕就是朱元璋死翹翹了,各位王爺,沒有這位新皇帝侄子的允許,是不能夠跑到京城來奔喪的。應該說朱元璋的這些政策對於那些心懷叵測的藩王們來說,是有一定限制作用的。

以朱元璋這麼強勢的性格,這些藩王們自然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可惜朱元璋沒有想到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他的好孫子在個性上完全和他不是一路人,爺爺的兇狠老辣一點沒有學會,圖樣圖森破。我甚至懷疑這個孫子是不是基因突變了,怎麼一點沒有繼承爺爺的狼性,或者說狼王隔代遺傳變成了灰太狼?

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能夠順利接班,能夠江山永固,他將一些不聽話的對皇權可能造成影響的文臣武將通通進行了人道毀滅。什麼李善長,藍玉,胡惟庸,但凡朱元璋先生覺得可能對自己的好孫子的皇權造成威脅的人,無論功勞再大,通通送一張地獄遊覽單程票。

什麼丹書鐵券都沒有用,畢竟這玩意兒的最終解釋權操在老朱家自己手中,這條霸王條款人家使用了200多年。把那些不聽話的都剷除了,朝堂還得繼續運轉下去,自己的孫子將來還要做堯舜。

朱元璋給他留下了一套堪稱豪華的班底,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個個都是大儒,那學問都是一等一的好,那人品比學問更好。當然,在軍事上,他也留下了耿炳文這位防守型選手。雖然是一把鈍刀,雖然沒有什麼攻擊力,但是防守卻綽綽有餘,只要他施展自己的鐵壁技能,相信沒有人能夠威脅到朱允炆的皇位。

但是朱元璋還是失誤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留給孫子的那三位道德模範,真的只是道德模範而已,是三個書呆子,對於爾虞我詐的治國之道,完全就不會,什麼權謀什麼算計統統不會。朱元璋自己的孫子整天和那幫文人之乎者也,腦子也變得迂腐,手裡明明捏了王炸四個二,竟然被朱棣四個三的小炸彈,偷跑成功。

以當時明朝中央政府的實力,朱棣以一個藩王的身份,以一郡之力,對抗全國,力量太過懸殊,只要建文帝不腦抽,拖都能把朱棣給拖死。

可是偏偏這位建文帝讀書把腦子都讀壞了,重用李景隆,喪師辱國。好不容易找到了優秀的將領,能夠對抗自己那位四叔,他卻說出了不要讓我背上殺害自己叔叔惡名的至理名言,使得朱棣在戰場上猶如天神附體,穿上了一件建文牌防彈背心。

前線士卒們畏手畏腳,使得朱棣能夠屢屢扭轉危局,最終朱棣鑽了空子,揮師疾進,直搗京師,成就了再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

我想面對此情此景,朱元璋他老人家的棺材板都要蓋不住了,可是這個孫子是你自己選的,怨不得別人。


歷史評說


據說劉伯溫和朱元璋對過《燒餅歌》,內容一開始就是:“臣見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以朱元璋的智慧,他不可能猜不出這“燕子”就是老四——燕王朱棣。事實上,在朱標死後,朱元璋也害怕他幾個兒子會對孫子下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個: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這三人是朱標的弟弟,是實力最強的九大藩王中的三個,而由於鎮守的地理位置重要,三人在諸王中的地位極高,也是最有可能威脅到朱標太子之位的人選。朱元璋也不是沒想過這些,早在設立藩王之初,他就將功臣宿將和藩王來了一場大聯姻,然後將諸王親屬全部控制在南京,以鉗制前線諸王。

當然要控制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軟硬兼施,朱元璋強制把諸王親屬留在南京是硬的一手,而軟的一手則是派遣通儒學、習仁義的名師,以及佛法高深的名僧們去給諸王講經論道,以佛法和儒學教化諸王要分清尊卑、仁德友愛。雖然在這些僧侶中有一個被後世稱為“黑袍妖僧”的姚廣孝,而且他偏偏就被派到了燕王手下做事,這真的只能說是巧合和天意吧,朱允炆也是倒黴催的。



燕王朱棣和姚廣孝算是個例外,但在朱元璋派名師和高僧去藩國之後不久,諸王的道德表現也是有提高一個級別的,“諸王深明陛下訓導之心,德行大進,諸藩有口皆碑”,朱元璋通過潛移默化來教導兒子們要效忠大哥朱標、效忠帝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到後面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相繼早於朱元璋死去,但他們的後代還是依舊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為此還被朱棣削去了爵位。

朱元璋前三子相繼去世,唯一有可能威脅到太孫朱允炆帝位的人就只有燕王朱棣了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之後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也相繼去世,朱元璋違背歷朝規矩,隔代立了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帝位,而實力最強的三子中,就只剩下一個燕王朱棣了。不過朱元璋也確實沒料到朱棣這孩子,居然真的有謀朝篡位的野心,畢竟他在大明的口碑實在是太好了。


除了戰功顯赫之外,朱棣不論是治理地方還是約束部隊都十分出色,絲毫沒有其他藩王那些驕奢的毛病,這一點可能是姚廣孝教他的,換言之就是朱棣裝出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朱棣在德行、才能、口碑上,確實超越了其他王爺,為大明藩王之首。一向以說死人不償命的御史們,在對朱元璋評價朱棣時卻不吝點贊:“若諸王皆以燕王為楷模,實為大明之福”。

甚至連建文朝忠臣徐輝祖(徐達長子)都說:“燕王深得民望,軍紀嚴明,冠於九邊,不可輕視也。”朱元璋長子朱標也十分讚許四弟,稱他為“邊陲柱石”,這口碑如此好的一個人,朱元璋自然不會對他有太大的戒心,畢竟如果朱棣想動的話,那他三個哥哥,隨便抽一個都能壓制住他,而且他那公認的好口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朱棣的野心膨脹。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朱棣的三個哥哥全部早於他去世,父親晚年又暴戾成狂,把有能力能阻止自己的武將殺了個精光,加上侄子朱允炆年幼無知,沒有主見,才使得朱棣有了個“清君側”的藉口,直接起兵靖難了,這一點朱元璋還真是沒有料到,只能說真的是天佑燕王朱棣了,啥好事都給他遇上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感謝提問。

應該說朱元璋一開始料到自己死後會有人不服朱允炆,但是那個人是誰朱元璋拿不準,可能是燕王朱棣,也可能是寧王朱權,還有可能是晉王朱棡。

而且朱允炆到底能不能坐穩江山,就看他的手段了。即便有人造反,那也是老朱家的人,他們不虧。


藩王中朱棣的勢力並不是最大的

明初朱元璋所封的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孫子中,勢力最大的是在北方,一共有九個人,從東到西分別是遼王朱植、寧王朱權、燕王朱棣、谷王朱橞、代王朱桂、晉王朱棡、秦王朱樉、慶王朱栴和肅王朱柍。

依照宗法制而言,朱允炆是大宗,藩王是小宗,小宗將大宗圍在中央,保衛大宗的安全,朱元璋是這樣想的。

在這九個藩王之中,屬燕王、晉王和寧王的實力最強悍,其中燕王和晉王是因為護衛的人數是最多的。

明初規定藩王有自己的王府和三個護衛隊,每個護衛隊的人數從三千到一萬九千人不等。而鎮守邊境的藩王也就是上面那九個人,因為要防衛蒙古人,因此他們的軍隊人數是例外的,其中晉王和燕王的人數達到了十萬人,這也為朱棣日後起兵造反提供了軍隊便利。


而寧王之所以強大,完全是因為他的護衛隊是一支特種部隊——朵顏三衛。這是一支完全由蒙古人組成的軍隊,戰鬥力十分強悍,為九邊所有軍隊之最,朱棣靖難時千方百計也要把這支軍隊收入自己麾下,就因為他的戰鬥力強大。

對明朝中央朝廷而言,其他藩王不足為懼,他們沒有能力掀起浪花,真正值得警惕的只有北邊這九個藩王,實力強大的會造反,實力弱些的或許也會不甘寂寞。

朱元璋認為朱允炆可以處理掉造反的藩王

朱元璋曾經與朱允炆有過一段對話,朱允炆向朱元璋闡述了自己對藩王問題的解決辦法。

朱元璋對朱允炆說,有你的九個叔叔駐守邊境,以後你就可以放心了。朱允炆回答,外敵入侵有叔叔應付,但是他們要是有異心了呢。

朱元璋對這個問題無法作答,便問朱允炆,你想怎麼辦。朱允炆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回答了五個循序漸進的辦法用。

“首先,用德來爭取他們的心,然後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再不行就削減他們的屬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但是,時下有句流行的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朱允炆的辦法需要建立在雙方都按照他的設想走,再者朱允炆必須要有能力才可。

然而現實卻是朱允炆直接違背了自己的五個辦法,跳過了前四個,直接進行第五條,而且他的能力也是承擔不起皇帝這個職業。

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防守的大將

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以防守著稱的耿炳文,即便有藩王造反,在老將的坐鎮下,也只有飲恨的份。應該說,朱元璋安排的很好,只要朱允炆不換掉耿炳文,朱棣真的會失敗。

朱棣起兵南下後,朱允炆便派耿炳文前去鎮壓,在經過初期的失利以後,耿炳文穩住陣營,堅守不出,只等朱棣後勤供應不足,就可滅掉朱棣,只是朱允炆臨陣換將,使得朱棣有了翻盤的可能。

朱元璋對自己身後有充分的安排,不管是誰來當這個出頭鳥,在他看來,都可以很快的鎮壓下去,怎奈朱允炆段數太低,完全撐不起場子,讓朱棣得了江山,這點是朱元璋所料不及的。


盛夏一抹清涼


對於建文削藩,我認為朱元璋是有預料的;對於燕王靖難,朱元璋同樣是有預料的;但有一點是他沒有預料到的,那便是朱棣靖難的成功。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懿文太子之薨

懿文太子並不是朱標的封號,而是在他死後,朱元璋所定的諡號,字典中對於懿文的解釋是“華美的文章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在《除孔戣等官制》這樣寫:“端明精實,加之以敏;懿文茂學,尤推於時。”

(懿文太子朱標畫像)

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率軍攻打集慶(今南京),朱標的出世給酣戰中的朱元璋帶來了莫大的欣喜,他興奮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朱元璋稱吳王時便立朱標為世子,洪武元年,朱元璋稱帝,隨後朱標被立為太子。

朱元璋時常教導朱標:

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儉,成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長富貴,習於安樂。外出,沿途瀏覽,可以知道鞍馬勤勞,要好好觀察百姓的生業以知衣食艱難,體察民情的好惡以知風俗美惡。到老家後,要認真訪求父老,以知我創業的不易。

朱元璋又挑選宋濂(明初大儒)、李善長(中書省丞相)、劉伯溫(誠意伯)、徐達(魏國公)、常遇春(鄂國公)、藍玉(涼國公)、馮勝(宋國公)、湯和(信國公)、鄧愈(衛國公)等人兼任太子府屬官,這個陣容包攬了大明第一等的開國元勳和當世一流武將、文臣。由此可見,朱標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不過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標視察陝西不久後便因病去逝了,這件事情給朱元璋帶去了很大的打擊。

皇太孫問政朱元璋

皇太孫即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子,在朱標病逝後,被朱元璋立為儲君。

我們有理由相信朱元璋在挑選儲君這件事情上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朱標在世時,他當然是可以排第一位的,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心中最有力的儲君人選便只能是兩個人:

皇四子朱棣與皇太孫朱允炆

除卻太子外,眾皇子中能力突出的,朱棣可以算一個,從朱棣後期執政的情況來看,朱棣和朱元璋是很像的,一樣的崇尚武力、一樣的雄才大略。

而朱允炆的表現與其父朱標一樣“溫良仁孝”。朱元璋對這一點是不太滿意的,一位仁孝之君對於國家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對於立國不久的大明來說卻算不上多好,因為太過軟弱是鎮不住那些開國老臣的、特別是那些驕縱的武將,所以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就是因此。

不過從朱元璋對朱標的教導來看,他還是希望接任他的後世之君是仁慈的,因為他不夠仁慈,惡人已經由朱元璋做了,下一任也無需做惡人了。這就是朱元璋不選擇朱棣的原因。

選擇朱允炆的好處便是朱允炆符合朱元璋的要求,而且這一選擇符合嫡長子繼承製。

朱允炆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孫後,他曾向朱元璋問政:

要是我那些叔叔們造反,我該如何辦?

你準備怎麼做?朱元璋沉思片刻後問道。

朱允炆如是回答:

  1. 先用親情禮法來感化他們
  2. 再削減他們的護衛
  3. 再不行就調換其封地
  4. 若這些還是不行就舉大軍討伐

朱元璋聽後繼續沉思,只能嘆一聲:確實只能如此了。

從此可見朱允炆心思之深沉,早早便有了削藩之想法,而這一回答也讓朱元璋知道了削藩已成定局。

朱元璋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很瞭解的,朱棣有野心,但朱棣是不敢造反的,朱允炆若逼得急了,朱棣必會拼個魚死網破。


無古無今


朱元璋興許考慮過朱棣會造反,但是絕不會想到朱棣會成功,因為朱元璋很自信自己的安排,且如果朱元璋真的預料到了朱棣會造反成功,以朱元璋掌控一切的性格,定會率先痛下殺手。

朱元璋所預想的世界格局

朱元璋作為純粹布藝出身的皇帝,他深知創業的艱辛,在加上他童年所吃的苦,所受的罪,讓他更加愛惜自己的子孫後代,因此他要打造一個永世不敗的大明王朝,讓老朱家的子孫世世代代榮華富貴,朱元璋為此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而他心目中的大明王國是這樣的。

實際掌權者,手握兵權者全部是老朱家的子孫後代,除了老朱家的子孫沒有什麼封疆大吏,什麼割據勢力。也就是說,一個皇帝居於天下之中,穩坐皇位,眾王爺帶兵鎮守邊疆,守衛大明王朝,而王爺們之間又相互制衡。

“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其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朱元璋

這點從他分封諸王開始就可以看出,嫡長子為諸位,用來繼承皇位,其他諸皇子分為藩王,封在四面八方,鎮守邊疆拱衛國家。


朱元璋為什麼要分封諸王,不怕藩王之亂嗎?

不知你是否發現,朱元璋所預想的格局很類似“封藩制”,封藩制的弊端前車之鑑那麼明顯,朱元璋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奪兵權

朱元璋布衣出身,靠的是一群老兄弟,一群乾兒子,一群刀尖舔血的武夫帶兵一寸寸打下的天下,這群人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也不知收斂鋒芒,且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更重要的是他們手中握有兵權,這令朱元璋很忌憚。

這些將領掌兵權一日,朱元璋便一日睡不好覺,因此,朱元璋每日都琢磨,如何能夠奪了他們的兵權,而他最後想到的辦法便是分封眾皇子,將兵權分給皇子名正言順,逐漸的取代的將領們手中的兵權。


二、兒子總比他人值得信任

鞏邊禦敵的事情總的有人做,朱元璋實在是不放心,讓這些手握兵權的將領長期戍邊,時間久了,定會發生尾大不掉的現象。而皇子們無論怎麼說都是有著老朱家的血脈,相對於其他人,朱元璋自然是更信任自己的兒子。於是將戍邊禦敵的大任交給了眾皇子們。

其實朱元璋也並不是完全放心眾王爺們,對他們也採取了很多限制手段,又讓他們互相制衡,但是卻有一個關鍵性質的東西無法改變,便是這些藩王們手握兵權。

朱元璋與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被封為燕王,鞏固北部邊境,抵禦蒙古人的侵擾。

朱棣可以說是朱元璋培養的一大殺器,明朝時期沒有徹底的解決北部蒙古人的侵擾,蒙古人三天兩頭騷擾一下大明王朝,騷擾完就跑,很是令人煩惱。


因此,朱元璋為解決來自北方的侵擾,打造了一大殺器,也就是朱棣,帶重軍鎮守北方,守衛邊疆,而這之後蒙古人來一次,便被朱棣狠揍一次,逐漸的蒙古人也就不敢常來了。

朱元璋認為,有此兒子鎮守北方,一能抵禦外敵,保國家太平,二能震懾內部,使其不敢有權臣之患,危及老朱家的江山社稷。而內部又有其他的藩王對朱棣起制衡作用,使其也不敢亂來。

朱元璋這個殺器培養的好,只是低估了他的殺氣。最後朱棣反過來發動靖難,攻打王室,奪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朱元璋的一世英名因自己的兒子朱棣大打折扣,老朱費盡心機佈置的明朝格局,竟在其死後不足一代便被打破,實在有些可惜。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一開始,朱元璋是認為朱棣不會造反的,也造反不成功。因為當時朱標、朱樉、朱棡等人都還活著,“兄長在上”,由不得他放肆。而且,朱棣雖然鎮守燕北,軍事實力較為強大,但還是不能與朝廷軍相比。就算起兵造反,勝算不大。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後來的變化,讓朱元璋不得不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從西北巡視回來後病逝,朱元璋在九個月後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確定了皇位的繼承人。長子病逝,新王年幼,朱元璋不得不再次披掛上陣為朱允炆鋪路。

通過藍玉案,勳貴集團幾乎被剷除,只剩下寥寥幾人,再也構不成對皇權的威脅。但是也造成了一個問題,朝廷無人可用,無大將可信任。

當時,朱元璋覺得這樣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就算有一個藩王造反,其他藩王起兵相助朝廷即可,只要防止藩王之間相互合作溝通就好。

朱元璋這樣認為也是對的,當時就算朱棣起兵造反,二哥朱樉、三個朱棡肯定不同意,會起兵阻止。這樣一來,以朱棣的老謀深算肯定是不會造反的。

可是,朱樉、朱棡先後去世,朱棣成了兄弟中的老大,長兄。這不僅打亂了朱元璋為朱允炆鋪的路,還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強枝弱幹,尾大不掉

這時,朱元璋應是知道自己的計劃全盤落空,皇儲安排全面失敗,朱棣可能會造反了,而且還是會造反成功。但是,朱元璋已經無力迴天,重新佈局已經是不可能了。朱元璋病重,他把駙馬都尉梅殷叫到跟前,說:“燕王不可不慮。”

這句話,道出了朱元璋對於朱棣的擔憂,也道出了朱元璋知道朱棣可能會造反,還可能會成功,可他已經沒有辦法了。

三個月後,朱元璋病逝。


十點烏托邦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因為已經有的回答都沒有說到要害。

先說結論: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朱元璋有沒有想到這個結局?或許應這樣說,諸王中有人會篡位他想到了,也極大可能想到是燕王,但是誰勝誰敗他不一定想的到,而且他也根本不關心那個。因為準確的說這個結果本來就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瞭解一下。

我們來看一下朱元璋是怎麼設計他的大明權力格局的

朱元璋,小時候是真吃過苦,機緣巧合,加上自身的才智,打下了大明這個江山,他是真心的不想和別人分享,他真心的覺得這江山就是他老朱家的。他真心的希望朱家的子孫能萬萬年的一直在皇帝的位置坐下去。


為了這個目的的實現,他處心積慮,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設計他理想中的權利格局的。

首先,他用了十六年來修理殺戮那些跟隨他打江山的“老兄弟夥”,也就是那些功臣,除了那些功臣因為封侯封爵,得意忘形,肆意妄為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內心覺得不這樣幹,朱家的江山不穩,有易姓的危險。


太子朱標有一刻對他爹殺戮功臣,也看不下去了,不理解,於是他去找朱元璋說這個事,朱元璋扔給她一個長滿刺的荊條,讓他撿起來,朱標說這怎麼撿呢?朱元璋說:功臣,就是這荊條上的刺,我是在幫你,幫後世子孫,清理這些刺。為的就是我大明江山千秋萬代都在我朱家手裡。


修理功臣之後,對朝廷的運作格局最大的改革,就是廢除宰相。目的簡單,就是排除相權威脅君權,並且“後世子孫,並不許立宰相,臣下有敢奏請設策者,文武群臣即時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

至於改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御史臺為監察院,改大都督為五軍都督,建錦衣衛等等不一一細數了。

一句話,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將權力集於皇帝一身,弱化大臣的權利。


另一方面呢?就是分封諸王,他把二十四個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的大邑和邊地去當王,具體怎麼分封的,誰都在那,我就不說了,以免這個文章太長,而且這也不是這個問題的重點。

重點是,朱元璋封王是基於什麼想法。

簡單的說,他分封王,給他的這些兒子極高的地位,極大的權力,極高的俸祿,目的就是為了靠這些宗室子孫去制約和監視功臣集團的勢力。

這樣一面削弱和殺戮外姓人,一邊加強和封賞本姓子孫,朱元璋覺得這樣大明就穩穩的掌握在朱家人的手中了。

在這樣的權力格局下,發生朱棣篡位,幾乎是一種必然。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忘了,皇帝只有一個,相對於坐在龍椅上那個以外,其他的朱姓王,也是“臣”,消滅了異姓王,雖然能保證天下一直在朱家手裡,但是缺讓自家人互相殘殺成為必然。

我們再來看看朱元璋是怎麼安排自家人的。

“天子有子,其嫡長者守邦以嗣大統。”所以朱元璋的設計是皇帝從朱標這一枝出,一直在這一枝的嫡長子中傳遞。

“諸子各有茅土之封, 藩屏王室,以安萬姓。”其他的兒子,給你們封地,給你們權力,然後成為羽翼來保衛和支持皇上。

皇室居中,宗室守外,血親加持,同氣連枝,共守江山,然後朝廷內的事都已經清理好了,六部直接像皇帝負責,沒有文官集團,沒有大將軍,還有錦衣衛。

多麼完美的設計,多麼理想的設計。

可是朱元璋忘記了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他自己不是皇帝,而且諸王中的一個,他會不會按他設計的那樣做,會不會甘心情願的當個王。一句話,他相信血緣,但是他低估了權力對人性的腐蝕和誘惑。

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朱元璋給與了他那些封王的兒子極大的權利。

這些藩王,有自己的軍隊,少則三千,多的達到一萬九千人的鐵甲衛士。“王府設三護衛,衛設左右前後中五所,所設千戶二人,百戶十人。”藩王掌握了相當大的軍事統帥和指揮權。

不光如此,地方有司長官每月必須覲見諸王,有事需要隨時應召。比如洪武三十一年,“召都督楊文從燕王棣,武定侯郭英從遼王植,均命聽二王節制。”

“守鎮官既得御寶文書, 又得王令旨方許發兵;無王令旨, 不得發兵。”

所以你看,這不是朱元璋在為未來的皇帝準備“對手嗎?”

雖然朱元璋也不是對諸王完全放心,也派人監視諸王,並且還親自撰寫了一本《御製紀非錄》來敲打諸王。但是卻沒有削奪他們的兵權。

於是一切都在醞釀之中,只差一個導火索了。

一定發生的事,就一定會來

朱元璋的政策壯大了藩王的權力,那這些藩王就不會再按照他設想的那麼老實去做了,還在他活著的時候,太子朱標死了,立皇太孫朱允炆,這個時候藩王就已經開始“以父義之尊,多不遜。”朱元璋也察覺到這個問題,就是和他孫子聊了聊。

朱元璋說:我讓諸王御邊,這樣你就可以安定的當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就問:外敵要是敢造反,我那些叔父防禦,那要是我那些叔父造反,誰來防禦呢?

朱元璋說:真這樣,你打算怎麼辦

朱允炆說: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行就削藩,再不服就把他的王廢了,還不服就帶兵剿滅。

朱元璋說:也只好如此,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了。並且密令駙馬都尉梅殷輔佐朱允炆。


寫到這裡,是不是問題已經有答案了?---這個局面本來就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區別只在於,誰先動手而已。因為朱允炆策略已定,而諸王會那麼老實的任其宰割嗎?

之後,朱允炆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搞笑的是,他起兵的名義居然就是朱元璋定下的:“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 統領鎮兵討平之。”

雖然沒有天子密詔,但是不妨礙朱棣“清君側。”

之後發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結論

朱棣造反,之所以會發生,之所以能夠發生,其實就是朱元璋的權力安排導致的必然結果,朱元璋設計的那種“嫡長子為皇”其他諸藩王一起保衛皇室的美好局面,註定不可能實現。因為雖然他們是血緣紐帶,不可謂不強,但是封建社會的歷史告訴我們,血緣,對於皇家是沒有用的,諸王對皇帝來說,依然是臣,當這個臣子的利益受到損害,或者皇帝覺得皇權受到威脅,他們之間“一戰”是不可避免的。



或許朱元璋根本不在乎誰當皇帝,他真正關心的是隻要朱家人坐在龍椅上就可以了。起碼這個想法,他是實現了。


暖歷史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朱元璋料到朱棣會篡位,但沒想到他會成功

在實行分封的時候,其本意是能夠讓朱家子孫保護朱家天下,但歷史上藩王割據威脅皇權的事情時有發生。所以在分封藩王的時候,也制定了十分嚴格的規矩。

1,藩王不能隨意離開藩,一旦發現,嚴懲。

2,藩王未得聖旨不得入京,更不得結伴入京。

3,允許後世子孫進行削藩。

其目的就是預防藩王勾結,威脅皇權。可見當時朱元璋是預料到自己死後,藩王是有可能會反的。

但他絕對沒想到朱棣會篡位成功,原因就是朱元璋給建文帝留下的家底相當厚實。只要藩王不一起反,是絕無出現篡位成功現象。

1,朱元璋死前,殺了大批功臣,而這些功臣大多都是與朱棣熟悉,有過交往的人,比如藍玉等大將。徹底斷了藩王與將領合謀的可能。同時間提拔了一批忠於建文皇帝的人,比如黃子澄等。這批人對建文帝相當忠誠。這就在朝堂上維護了建文皇帝的統治。

2,大明王朝正規軍隊達到60多萬。而各地藩王加在一起也不過10萬。況且建文帝掌控了全國的經濟。各個方面都比藩王強太多了。藩王根本不可能是中央的對手。

3,朱元璋還是給朱允炆留下了一批能臣武將的,比如老將耿炳文。

朱棣能夠篡位成功的原因

1,朱允炆削藩太急,手段太狠,五個王爺,4個貶為庶人,一個被逼死。活生生逼著朱棣造反。

2,性格柔弱,多次錯過殺朱棣的機會。

3,不會用人,不會合理利用手中的資源。

朱棣能夠篡位成功不是因為朱棣有多強,而是建文帝太糊塗。




登哥讀歷史


朱元璋應該沒有想到朱棣篡位,他自己創立的王朝,希望平平安安的一代一代傳下去。

假如他預測到了燕王朱棣會鬧事,在他生前會有辦法解決的。

朱元璋看到孫子朱允炆也長大成人了,可以頂家過日子了,他又把那些居功自傲、牛氣哄哄、不好領導的傢伙們都處理掉了,孫子朱允炆可以平安治理國家了。

但,朱元璋敗在了兒子朱棣手上,朱棣韜光養晦,臥薪嚐膽,裝瘋賣傻,表面上看朱棣,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為大明江山守著北大門,蒙元殘餘不敢越雷池一步。

朱元璋臨死也沒想到,就是這個讓他放心守北大門的兒子,以清君側為名,奪取了皇位。


漫譚文史


電視劇《大明風華》第一集,說朱元璋料到朱允炆會失敗,因此留下一個盒子,裡面放著供他逃生的剃刀、僧衣等東西。

其實這個一看就知道是後人編排的故事啦。以朱元璋的性格,明知有這樣的局面還會任由骨肉相殘?

朱元璋可能想到有人會篡位,但肯定沒想到朱允炆竟然沒守住。


朱元璋為了給孫子朱允炆的登基鋪平道路,不惜大殺功臣。他分封藩王的用意也是讓他們幫忙保衛大明江山。

當朱元璋做完這些準備後,以為已經沒人可以威脅到朱允炆的皇位了,於是得意地對孫兒說:“孫兒啊,該殺的人我已經幫你殺了,你就安安樂樂地做個太平天子吧!”

朱允炆可沒有朱元璋那麼樂觀,他問:“爺爺,外人造反有藩王平叛,如果藩王造反怎麼辦?”

朱元璋被問得愣了一下,顯然他之前沒想到過這個問題,於是反問道:“你說說該怎麼辦?”

朱允炆答:“那就只能先禮而後兵了,藩王都是我的叔叔,可以先跟他們講道理,如果他們不聽,就只好兵戎相見了!”

朱元璋說:“應該如此!”

看來朱元璋也想到會有兒子不服,但他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

這段對話反映了幾個問題:一是朱允炆早就料到他的叔叔們可能會不服他起來造反;二是朱允炆至少在朱元璋面前沒有顯出軟弱;三是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有守住皇位的信心。



他們樂觀也是有原因的。按照當時的形勢來看,朱棣篡位成功的可能性真的不大。朱允炆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正因為有這些優勢,朱允炆才敢這麼急這麼大張旗鼓地撤藩,而且他還急到不肯用“推恩令”這種緩和的方式削藩,而是打算各個擊破,一勞永逸。


可惜他和他的謀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都沒有真正的雄才大略,一個年輕的皇帝,加上三個書生,當真是“說就天下無敵,打就有心無力”。他們一個接一個的失誤,最終把皇位拱手相讓。

首先他們犯了擒賊不擒王的錯誤,不是先解決最厲害的燕王朱棣,而是先從與朱棣親近的王爺入手,這樣就打草驚蛇了,而且給了毒蛇準備的時間。抓蛇沒有抓住七寸,還給了蛇攻擊的機會,危險可知。

其次朱允炆竟然還顧忌背上殺叔的罪名,下令不要傷朱棣性命。戰場上刀劍無眼,誰能保證不會誤傷朱棣,有的將領怕違反皇命,乾脆避戰。有的將領打起來又投鼠忌器,這仗還怎麼打?朱允炆下這個命令倒並不因為他仁慈,主要還是書生意氣,想保持“仁君”形象,怕留下罵名。



第三是用人不當,派了沒有真才實學的李景隆為元帥。守北京城門又派了不可靠的人,結果那些人從裡面打開城門,不攻自破。

朱允炆其他自取滅亡的神操作還有一大堆,這裡就不多說了。這樣的人怎麼是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的朱棣和姚廣孝的對手?

如果朱元璋能預料到自己的孫子這麼不中用,肯定會重新考慮接班的人選吧!至於他把皇位交給朱允炆的時候,不會留朱棣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