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韶关在以生态为特色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谋篇破题,在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的征程中铿锵前行,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张咏棋 沈明礼 蔡仁银

  近两年,韶关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一直居北部生态发展区前列首位。一年来,韶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布局落子,在以生态为特色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谋篇破题,在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的征程中铿锵前行,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

  2018年9月28日,省委书记李希到韶关调研,站在全省工作全局,对韶关提出了“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要求。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绿色生态屏障,成为韶关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韶关实施全域生态保护,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一是高水平创建国家公园,努力把创建国家公园的过程变为从“韶关样板”向“国家样板”提升的过程。二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投入10亿元实施北江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三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韶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92.6%,改善幅度全省最大,主要江河断面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四是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韶关森林覆盖率73.84%、有林地面积126.8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917万立方米,均居全省首位;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填补了粤东西北城市在绿化成就最高奖项上的空白,力争2021年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的地级市。

  韶关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3A级以上景区28个,丹霞山、南华禅寺、珠玑古巷、广东大峡谷等景区景点闻名海内外,红色文化资源密集,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等研学旅游线路建设加快推进,各类文化旅游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仁化瑶塘新村今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方兴未艾。随着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开馆,以及韶关红色教育基地即将建成投用,韶关将成为广东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首选地。立足这些优势,韶关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统筹谋划全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奋力把韶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和“红色教育高地”。2019年1-11月,全市接待游客达到4794.47万人次,旅游收入453.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4%和13.10%。

  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不断增强,为韶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提供了可持续竞争力。韶关正在深入实施“东进、南拓、西融、北优”城市发展战略,首创实施县城品质提升“439”、乡镇(镇街)提升“139”行动,全域整治人居环境,生态宜居美丽的善美之城逐步形成。自2011年起,该市常住人口已实现8年连续正增长,平均年增长率7.2‰,高于同期沿海经济带常住人口平均增长率(5.5‰),折射出近年来韶关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持续向好。

  主动融湾实现高质量发展

  韶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武广高铁,京广铁路、韶赣铁路及京港澳、南韶、乐广、大广、武深、汕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形成1小时生活圈。在现有交通优势基础上,韶关不断推进与大湾区接轨的基础设施建设,韶新高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4.4%、计划2021年正式通车,韶关丹霞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和韶关港乌石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展顺利,高标准规划建成阅丹公路等旅游公路,区域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打通与大湾区对接的“水陆空”快速通道。

  在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共建共融方面,韶关动作频频。2019年以来,韶关市成功举办首届韶商大会,并多次到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拜访企业和开展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251.31亿元;深化莞韶对口帮扶,1-10月东莞—韶关对口共建产业园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0%,位列全省第一。积极创造条件坚定推进“广韶同城”融合发展战略,与广州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交通、产业、信息等领域对接合作为重点,统筹带动科技研发合作和协同创新、经济发展平台、人力资源、金融等各领域的合作。谋划推进芙蓉新区和韶关高新区融合成为韶关新区,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对接。积极打造与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接轨的营商环境,大力实行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落实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等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便利化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便利度居粤东西北首位。

  立足生态、区位、文化和产业基础优势,韶关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扩张和配套需求,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坚持绿色发展路径,注重引入大湾区的资源参与韶关产业建设,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一年来,韶关坚持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园区三年提升计划,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韶关高新区有望2020年升格为国家高新区。实施百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和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韶钢、东阳光、丹冶等重点骨干企业技改扩能、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现代特色农业、医药健康、商贸物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文化旅游、医药健康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大数据产业发展成绩喜人,华韶数据谷、华南数谷大数据中心、广东移动5G智慧城市及大数据产业等项目落地建设,广东联通BPO项目投入运营,投资规模达111亿元。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韶关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作为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举全市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挖掘韶关发展的后劲和潜能,力争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2019年全市共有3.22万户、8.2万人实现脱贫,278个省定贫困村均达到省的退出标准并全面完成退出程序。

  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方面,韶关下了大力气。翁源兰花产业园纳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县域全覆盖,2019年新增42个农业类省名牌产品,数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57家,市级159家以及省级农业名牌产品151个。累计认定国家级农业示范镇3个、示范村7个,省级农业专业镇12个。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有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3个、示范点28个。韶关还启动发布了“善美韶农”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提升韶关农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变“旧”为“新”,是韶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数据显示,2019年韶关全市累计完成交易拆旧复垦面积2754亩,韶关还获得资金14.96亿元资金,走在了全省前列。韶关以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工作为切入口,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和美丽乡村示范县、镇、村创建工作,推动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如今,韶关市委、市政府正积极借力“双区驱动”强大效应,着力以打造“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和“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赛事馆”“红色教育高地”为突破口,把北部生态发展区功能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等重大机遇叠加起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成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共建基地、旅游休闲目的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效联通大湾区与内地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力争通过3到5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并持续用劲奋力把韶关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