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韶观察

深入开展扬尘整治等工作,市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最大;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备案工作;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有林地面积三大森林资源核心指标数据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主要江河断面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去年以来,韶关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屏障功能不断巩固。

丹霞冶炼厂绿色制造升级项目全面动工,韶钢实施智慧化改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定步伐,入选国家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华韶数据谷、广东联通BPO项目、广汽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户韶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韶关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

去年以来,韶关市坚持干字当头、问题导向、重点发力、以上率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建设步伐。勇立潮头,乘势而上。接下来,韶关市将笃定心志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以生态为特色优势高质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韶观察

守护绿水青山

粤北生态屏障越筑越牢

作为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韶关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基础良好、生态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守护绿水青山,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是韶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留住蓝天白云,有效解决市区扬尘问题,韶关实行“路长制”的创新举措,健全问题整改核查通报机制;强化道路、工地扬尘等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经过不懈努力,韶关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19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为92.6%,改善幅度全省最大。

大力开展扬尘攻坚战是韶关持之以恒打好污染攻坚战的缩影。去年以来,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韶关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总指挥、市长为总指挥的韶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全面统筹该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清理整治市县两级饮用水源地隐患69个,纳入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完成56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和15个中央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凡口矿和大宝山生态修复项目获评“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示范案例”。

防治与建设并举。按照“一核七星、三屏六廊、多节点”的总体布局,韶关市正加快建设森林生态、森林服务、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支撑等5大体系,齐心协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9年,韶关成为全省首个完成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备案的地级市,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29.5万亩,新建生态景观林带23公里,始兴县被列入省首批县级国家森林城市示范县,新增省级森林小镇4家。

此外,韶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和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工作。制定了别具“绿意”的地方性法规《韶关市皇岗山芙蓉山莲花山保护条例》,制定落实森林防火工作“23”条,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多措并举,粤北生态屏障正越筑越牢。

实现与“双区”市场对接和错位发展

把韶关新区打造成为对接大湾区先行区;通过整合拓展谋划产业集聚平台,对接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出台重大科技专项政策……立足于自身生态、产业、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韶关推出一系列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举措,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实现与“双区”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市场对接和错位发展。

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韶观察

以构建广韶一体化交通网络为重点和抓手,韶关全力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去年,韶关高速公路“133”工程建设步伐加快,韶新高速完成总投资的46%,高速公路通达范围不断拓展;韶关丹霞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北江航道濛浬枢纽二线船闸竣工通航,千吨级船舶可直达韶关……下一步,韶关将加快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水陆空”“东中西”全面对接的大通道,整体融入广州1小时生活圈。

融入“双区”谋发展,平台载体是关键。韶关坚持重点突破、集中用力,把韶关新区打造成为对接大湾区先行区,吸引大湾区企业区域性总部或区域中心入驻;谋划推进对接大湾区的翁源、新丰南部平台,构建全方位融入“双区”格局。深入实施园区三年提升计划,2019年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固定投资123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0.8万平方米。深化莞韶对口帮扶,莞韶共建产业园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

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韶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发展,出台“科创8条”等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截至目前,韶关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230家;专利申请量实现翻番,增幅居全省第1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韶关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广东技工教育大市,韶关将以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育和省属技校资源整合为契机,大力实施“韶关技工”工程,打造高素质“韶关技工”队伍。

为着力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韶关加快对接“双区”营商环境规则。全面推行“马上办”“跑一次”“零见面”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粤省事、粤商通、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数字政府”改革创新成果应用,构建与“双区”接轨的营商环境。接下来,韶关将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市通办”服务模式,完成县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推动更多县级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到镇村办理,让企业和群众享受与“双区”同等便利的政务服务。

推进产业生态化

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渐成体系

2019年12月,投资21.5亿元的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项目在新丰正式动工,该项目填补了广东省在汽车研发、检测认证方面的空白,是韶关加速打造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配套区的重大成果。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是韶关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韶关加快建设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全市新引进新开工新投产超亿元项目43个。以入选第二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韶关市正在实施百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和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3至5年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近年来,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韶关在坚持绿色发展的方向路径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立足于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点推进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等核心景区建设,围绕把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世界级的景区目标,韶关积极引入“双区”高水平旅游企业参与韶关旅游开发建设。不断打响“红色韶关”品牌,精心打造“乡村游”“古驿道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全力将韶关打造成“双区”的“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

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韶观察

顺应新一轮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驱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构建大数据产业。去年9月,华韶数据谷在韶关莞韶城黄沙坪创新园内动工,项目将在5年内完成65亿元投资,努力构建国内一流智慧数据谷。接下来,韶关还将加快大数据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与华为、联通等合作建设大数据产业合作平台,加快讯美捷通信等在建大数据项目建设,打造服务大湾区的大数据存储集聚地。

除此之外,韶关还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推动港口物流发展,打造水铁联运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集聚商贸物流承载能力;加快甘棠医药、东阳光生物制药、南雄南药等大健康园区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大湾区高质量“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茶罐子”……目前,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商贸物流、医药健康、现代特色农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占比逐年提高,韶关特色鲜明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韶观察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范永敬 沈明礼 蔡仁银

【作者】 范永敬

【来源】 韶关观察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