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友邦中国个险渠道进化史

人身险行业转型加速,更擅长销售长期复杂产品的个险渠道价值被重新审视,但已然错过黄金时代,中小新险企想要通过个险渠道突围注定困难重重,究竟是重走“人海战术”还是坚持“精英路线”值得思考。

1月3日,“2020慧保天下保险大会——穿越周期、韧性前行”在上海举行,友邦中国CEO张晓宇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他回顾了友邦个险渠道的发展历程,指出友邦也曾一度沉迷于“人海战术”,只是在2009年的改革中,确立了新的战略目标,逐步实现彻底转型。

他认为解决险企经营问题最重要的不是解决“术”的问题,而是要明确目标,明确每个人的定位,并确立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让所有人都可以朝着共同的愿景去努力。同时经营管理系统化,以及客户服务标准化也非常重要。

从清虚到提升收入,再到优增,友邦花费数年时间逐步推动公司转型,个险渠道转型,营销员活动率从原来的20%左右,提升至目前已经超过75%~80%。

企业文化也从最初的家庭文化到高绩效文化,再演变到现在的企业家文化——把友邦变成孵化保险企业家的平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这里获得成功。

张晓宇指出,风险管理非常困难,须保证几十年后仍然能够给到客户好的体验,所以保险是最需要时间检验的行业,必须保持足够的敬畏心。

下文即根据张晓宇演讲实录整理(本文原题《坚持做难的事情——友邦的卓越营销员之路》,标题为编者所加)

你不知道的友邦中国个险渠道进化史

友邦中国CEO 张晓宇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做难的事情——友邦的卓越营销员之路》。我不会讲技术性的内容,例如怎么做活动量管理,怎么做分层管理等等。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友邦中国一路走来,都经历过什么,未来往哪里去,以及背后的一些思考。


友邦的抉择,从重规模到重价值

1992年,友邦是第一家把营销员体系带入中国大陆的保险公司。很多人认为我们一直在坚持同样的路线,其实不然。

1992年将营销员体系引入国内以后,没多久,各大保险公司就先后效仿了这个体系。

最初,我们特别强调质量——第一个大总监是中山大学博士,核物理专业出身,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当时公司的营销员选择标准。但是当这个模式被复制之后,业内开始盛行所谓“人海战术”。没多久,友邦也感觉好像“人海战术”见效更快,于是也开始放弃质量,规模迅速膨胀——不做筛选,尽量把更多人增员进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我们面临抉择。那时候,我在做了10年精算后,刚刚从精算条线转到业务条线。第一天去营管处上班时感觉非常失望——已经是上午10点半,理应正是忙碌工作的时候,营管处内部却传出一股烧菜的香味,很多人在洗菜、做饭。

彼时,友邦活动率仅20%,还存在大量销售误导,整个营销员体系进入了恶性循环。

2009年,我们面临非常重要的抉择,到底往哪去?管理团队核心成员进行了两天的闭门会。很明确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是继续加大人海战术力度,二是选择推动品质成长。

我们先是做了很多研究,对国内以及东南亚各寿险公司的基本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最终还是决定回到根本——我们心目中的保险到底是什么样的?保险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保险本来应该是一种风险管理,把很多不确定性的东西确定下来,但我们的做法与之背道而驰;保险本来应该是一种金融服务,需要考虑到客户的感受以及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但我们并没有做到;怎么样能够从恶性循环跳到良性循环当中?我们到底怕什么?为什么不敢做这样或者那样的选择?

你不知道的友邦中国个险渠道进化史

那两天的会议对友邦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后,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策——回归价值,回归保障。

重新定义营销员,清虚、提升收入、优增……逐步推进转型

为“回归价值、回归保障”,我们推出卓越营销员策略,即“Agency2.0”,从1.0升级到2.0。

这两年友邦在逆势中稳定增长,很多业内的同仁问我做了什么,在做些什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问题问错了,或者说不该这样问——做战略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怎么做,最重要的是去想要去的地方是哪里?

在友邦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你心目中的成功到底是什么样的?你要去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要去的地方跟我要去的地方不是一个地方,讨论怎么做,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我们心目中所谓的卓越营销员渠道是什么?什么是卓越营销员?答案就是“四化”——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

职业化,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希望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营销员,真正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事业来做;专业化,保险是如此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果专业化程度达不到,很难想象能给到客户很好的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也非常重要。

这“四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定位。除此之外,要想真正要做好,渠道或产品等也都需要重新定义。我们当时定义了很多,包括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权责划分应该是什么样的,渠道管理者应该是什么样……每一个人都有清晰定位。

有了清晰定位之后,我们不再关注保费,关注价值,不再重招募人数,而重活动新人,不再关注总人力,而是关注活动人力。

营销渠道的管理做的是人的管理,而管理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的思路是一样的,目标是一样的。我们当时花费很大精力推动理念转变——从家庭文化到高绩效文化。家庭文化讲究“你好我好大家好”,考核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做恶人。但高绩效文化中,每个人都应该力争上游。

我们的工作都是一步一步推进的。

第一步,利用两年时间清虚,基础一定要打好,基础打不好永远是劣币驱逐良币;第二步,利用两年时间提升收入,收入无法提升,就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最近几年才开始做优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你不知道的友邦中国个险渠道进化史

经过一系列转变之后,我为我们的现在的营销员感到骄傲,很多高素质的人加入我们,非常专业,有着非常高的产能,非常好的活动率——

按照市场标准,我们现在的活动率可以超过75%~80%。

战略再谋变,从销售驱动转向客户驱动,从高绩效文化转向企业家文化

接下来,从三年前开始,我们进行了巨大的转变,目的是把成功延续下去,变得更加持久。

此次巨大的战略转型,目的是将公司从销售驱动的公司变成客户驱动的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在客户上来。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要做一家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就要真正的了解客户,跟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把良好的关系长久的维持下去,很好地开发其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把“以客户为中心”渗透到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引领下,我们进行了卓越营销员的升级,即“五化”。

你不知道的友邦中国个险渠道进化史

管理1000人到管理4000人,再到管理1万人,管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经营管理系统化,没有系统,公司就是一盘散沙,渠道就是一盘散沙,很难做大;二是客户服务要标准化,这是渠道的经营之道。

公司做大之后,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的转型,即从家庭文化到高绩效文化,再到企业家文化。我们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位,就是把友邦变成孵化保险企业家的平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这里获得成功。

公司成功,需要一个清楚的愿景,而且是每个人都拥有同一个愿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才会愿意多做一步,才会愿意在困难的时候仍然坚持。使命驱动之下,人们才能够自律执行,并且一以贯之。

你不知道的友邦中国个险渠道进化史

很多人询问,怎么做优增,怎么建系统,怎么去推MDRT,怎么去做各种各样的培养系统、招募系统等等,但其实最根本的是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很清楚地知道公司的愿景。

我们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希望我们的卓越营销员体系,不仅仅是市场上最专业化的体系,而且是最有责任心、最有价值观的体系,营销员不仅仅是对客户认真负责的专业保障专家,而且是能够让客户终身信赖的健康管理伙伴,这个定位有了,这个才是真正的卓越营销员体系,才是健康的体系。

保险是困难的行业,因为风险管理很难,需要保证几十年后仍然能够给到客户好的体验。保险是最需要时间检验的行业,必须保持足够的敬畏心。

希望在新的一年,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做对的事情,坚持做难的事情。友邦有一句话:“坚持做对的事情,好的结果自然会来”。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