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西大洋社区,郝彩娥正与邻居们准备着过年的馒头。

红岛大集,人头攒动,商贩云集,各式各样的年货,经过讨价还价,被带回了千家万户。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红岛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独特的海港风貌和码头渔人的淳朴,塑造出中国滨海渔村独有的魅力。勤劳智慧的红岛人,正用新时代的幸福,迎接美好的新年。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每年过年,红岛人都会在餐桌上下很多功夫,准备充足的海鲜、鱼肉、面食、水果。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一进腊月门,过了腊八节,红岛的家庭主妇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赶年集。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腊月十五,郝彩娥一行人早早的就来到了千佛山大集,这是红岛方圆几十里最大的集市,也是农历新年前参与人数最多的地方。十里八乡,每一个赶集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二十四割新席;二十五做萁馏(当地方言读音:qiliu),二十六包豆包,二十七蒸米糕,二十八做馒头,二十九煎鱼炸鱼炖排骨,正月里吃喝送人的食材都要在集市上准备好,红岛妇女们平日里不常展示的手艺,在过年的时候将大放光彩。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年货清单里,春联福贴是必不可少的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商贩们要在整个腊月里随时供应充足的春联,将喜气和春意带入家家户户。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年集是春节物资的重要保障,传承千年的民俗里,是无数红岛人对新年的祈望与祝福。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馒头,在过年的食材中最为重要,不仅是正月的主食,更寓意家家户户,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红岛当地家家户户年前都会做大馒头、馒头卷子、枣饽饽和鱼花等三五种花式,手巧的妇女们会给家里的老人做寿桃,小孩子做神虫等,活灵活现的馒头造型逗的老人、小孩最开心。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社区里的郝彩娥是做过年花样馒头的高手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经过发面、和面、制作、蒸熟等一系列程序,细腻洁白的面粉被制作成各式各样、白白胖胖的馒头。馒头卷子代表攥着财富、枣饽饽表示财富满山、鱼花表示年年有鱼。花样馒头里,寄托着红岛人过年的欢喜、丰收的喜悦和对明年的期许。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这种融合了食用、馈赠、庆祝、祭祀的面食,已成为了红岛人灿烂质朴的乡土文化,承载着沿海渔民浓浓的乡情和年的味道。也许沧海会变桑田,但红岛人的勤劳与智慧不会变,这将为他们不断创造更加精彩的生活。

青岛过大年!来自红岛的馒头 年集 乡情 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