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陈洪绶(1598年—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别号老迟,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明亡后,陈洪绶怀念故土,心情沉郁,时而吞声饮泣,时而纵酒狂呼。

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晚年则形象夸张,或变态怪异,性格突出。花鸟等描绘精细,设色清丽,富有装饰味。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酣畅淋漓。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

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部分作品品鉴:

《对镜仕女图轴》,娟本设色,纵103cm,横43cm,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藏。该图画红叶古木下一位窄袖长裙的仕女正对镜照影,云髻上簪以玉叶为饰,体态娴静,神情专注而略带惆怅。此图人物衣褶挺劲,于铁线描中略具兰叶描之意,富有装饰意趣,而配景之木石笔墨较为随意。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摘梅高士图轴》,娟本设色,纵119cm,横51.7cm,现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该图描绘了隆冬时节的景象,枯藤老树下,一位高士手把梅花凝神细看,旁边一侍从捧瓶侍立。爱梅、赏梅是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容,更是他们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图中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一气呵成,并用白粉复勾,古朴雅致。树木多用饱墨皴染,山石则有两种画法,一为连皴带染,一为皴笔屈曲松动,颇具特色。画风古朴,设色清雅。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饮酒读书图轴》,娟本设色,纵100.8cm,横49.4cm,上海博物馆藏。

该图作于崇祯十六年,时年陈洪绶46岁,正是他赴京为国子监生并召为舍人之时,也是左良玉兵败、李自成攻破开封之时,在此风雨飘摇之际他只好南归。

《饮酒读书图》绘一位士人坐于兽皮褥上,正饮酒读书,一副激愤而又无可奈何之状。长几上古彝器中高插梅、竹,铁如意放置左侧,大有击碎唾壶一展悲吟之意。

此图人物衣褶细劲而见方折,裙袍勾勒流畅温雅,显示了不同的面料质感。几上器物在水墨上敷以石青色,颇有古锈斑斓之感,与人物画法相映成趣。

此图还有清初著名作家孔尚任的三次題跋。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三教图轴》,娟本设色,纵130.2cm,横45.7cm,现收藏于无锡市博物馆。本图以儒、释、道三教教主为中心,衬以树石背景,设色浓而不俗,人物、树石都带有陈洪绶特有的夸张变形的特征。人物勾廓细劲工稳,树叶重笔双勾。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调梅图轴》,绫本设色,纵129.5c,横48cm,广东省博物馆藏。该图居中的石凳上坐着一位持扇的仕女,气度雍容高雅,正注视着两个侍女调制盐梅作羹。本图描绘的是家庭之事,其实隐喻着治理国家的道理,是对《书.说命下》中“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形象演示。

此图人物造型夸张,设色古雅,陪衬的瓶花、太湖石等物,勾勒精细,色泽雅丽,富有装饰性。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二老行吟图轴》,娟本淡设色,纵126cm,横50cm,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藏。该图绘一老者戴笠披氅,拄杖止步,似在聆听同行老者的微吟。一老一手执卷,一手提壶。人物神情安详而专注,似都沉浸在他们营造的诗境之中。

此图人物脸部造型基本写实,惟身体比例上呈现出头大身短的特征。衣褶线条用铁线描,表现轻柔的衣裤质感,而大氅的勾勒略有顿挫,描绘了较厚衣料的质感。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溪山放棹图轴》,绢本设色,纵101.2cm,横45.7cm,上海博物馆藏。该图近景为坡石浅滩,上有大树,树叶有疏有密,下有一舟缓缓划过,一僮摇橹,一位士人沉浸在山色水光中把书吟哦,表现了士大夫放情山水的一个生活侧面。

此图山峦用卷云皴法,勾染浑然天成。大树用笔圆润,皴染较多,颇见质感,设色典雅,墨气氤氲。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梅石山禽图轴》,娟本设色,纵127.3cm,横52.6cm,现收藏于天一阁博物馆。图中梅花主干苍古盘屈,斜欹秀石。老干上生出两新枝,梅花点缀,冰清玉洁,暗香浮动。嫩枝上一只山禽正张嘴瞋目,注视前方,似已发觉不远处有猎物而振翅欲飞。画家抓住山禽起伏下蹲、振翅欲飞的瞬间,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充满生机。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竹石萱草图轴》,娟本设色,纵113.3cm,横48cm,收藏于南京博物馆。该图右部以湿笔斧劈皴画石,有峥嵘之气,绿草点缀,苍苔错落。石后修篁,线条清圆细劲。石前萱草花盛开,萱草叶随风舒卷,颇有生意欣然之感。整个画面敷色对比强烈而和谐,用笔细腻而劲挺。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莲石图轴》,纸本墨笔,纵151.4cm,横61.9cm,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图居中率意之笔勾勒一湖石屹立水中。石下小荷,田田叶圆,以浓墨勾筋。石后一丛荷花,荷叶亭亭玉立,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荷花、荷叶的造型较为质朴,笔墨圆浑,别有意趣。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梅石图轴》,纸本设色,纵115.2cm,横55.3cm,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图绘一老梅干粗枝劲,枝头梅花盛开,似有暗香浮动。一堵形如卷云的怪石屹立于梅树旁,更增强了老梅的稳重感。石旁小草疏疏,泉水隐现。画家用笔圆转劲健,构图稳中寓奇,极富装饰趣味。梅高洁,石耿介,是文人画家借以寄托情思的理想题材。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荷花鸳鸯图轴》,娟本设色,纵184cm,横99cm,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图绘一湖石屹立于池旁,石后数枝荷花,花繁叶茂,亭亭玉立。三只彩蝶,似已闻到荷香,有的正朝盛开的荷花飞来,有的正忙于采摘花蜜。石下清波荡漾,钱荷、浮萍大小相间,疏密有致。两只鸳鸯悠闲地游于池中,顾盼生姿,逗人喜爱。全图用笔精工,花之盛开或欲放,叶之正侧翻转,萍之分布,苔之点缀,鸳鸯`彩蝶之生动神态,尽其巧思,极具装饰趣味,堪称陈洪绶花鸟画得意之作。

品读古人的画|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