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9歲注意力不集中,沒耐性,有什麼好方法呢?

寶寶貝妮43415130


首先特別感謝這位家長的提問,另外我也可以感受到這位家長在提問的時候,內心一定是很著急的。孩子的專注力問題,真的是很多家長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專注力其實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的不好,在學習過程當中喪失自信心,沒有辦法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家長在著急之餘,可能會採取不恰當的溝通方式與孩子互動,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以及心理的健康。

首先,要看一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性,是忽然之間產生的一個問題,還是說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如果孩子是突然之間表現出這個問題,那麼家長要考慮是不是近期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事情,有沒有什麼因素影響了孩子的情緒和學習,這時家長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導致孩子這個行為的事件,然後去解決,才能夠幫助孩子解決他眼下所面臨的問題。那如果是孩子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我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性這樣的行為表現。九歲的孩子應該是處在小學的三年級,一般來說,三年級的孩子是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因為在一二年級,老師都會鼓勵家長去陪伴孩子學習,這個時候陪伴孩子,不是為了給孩子講題,也不是為了讓家長去幫助孩子,看看這道題會不會做,陪伴的重點是應該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換句話說,現在的陪是為了以後的不陪。如果家長在小學年齡段沒有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話,等孩子高年齡段越大,會對孩子和家長都造成很大的困擾。

第二點,家長要考慮一下在以往和孩子的互動方式和教育當中,有沒有存在人為的破壞了孩子專注力的情況。家長要知道,對於一個智力正常發展的孩子來說,其實他是具備一定的專注力水平的,但是如果說大人沒有采取適當的互動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話,孩子的專注力是可能被人為破壞掉的。舉一個例子,孩子還在很小的時候經常喜歡一個人研究一個很小的東西,比方說一個紐扣,一輛小汽車,在家長看來就特是特別無聊的東西,孩子就可能會玩兒很長時間。其實孩子在玩兒的過程當中,是對這個東西進行研究,但是很多家長可能不太清楚,尤其是一些老人帶的孩子,他們會覺得:哎呀,這孩子一個人玩兒這個東西有什麼好玩兒的。於是老人就會說:“別玩兒那個了,你看我手裡有這個好玩兒來跟我一塊兒玩積木吧。”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一個人玩兒的時候挺無聊的,就會跟他說:“啊,你不要這樣玩兒,這麼玩兒是不對的。”其實家長這樣一種不合理的互動方式,就是在人為的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如果說孩子的童年經常被家長以這樣的方式簡單粗暴地打斷的話,那麼孩子的專注力就被人為的破壞掉了。最後一個原因,家長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如果孩子存在著煩統失調的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性、脾氣不好、情緒不好等很典型的表現,家長可以在家庭當中對孩子做一些針對性的治療。如果家長想判斷孩子有沒有感統失調問題的話,可以在我們教育秀秀看的公眾號上預約高級指導師對孩子做一個專業的測評。

孩子已經形成了不好的行為,家長應該怎麼樣去做呢?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把他摁到桌子上,讓他必須把這個題寫完為止,不寫完就不許動;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成績不好,就要去刷題。剛才我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在考試之前刷了八套題。第二天,就開始出現胡言亂語的行為,家長把孩子帶到醫院一看是自身免疫性的腦炎。這是一個很極端的案例,孩子的學習不好,家長是不是一定要通過學習的方式去彌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就一定要把孩子給摁到那兒一直讓他做會為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方式不僅不能幫助他進步,反而會讓他產生厭學心理,久而久之家長與孩子的衝突也就更加劇烈了。所以我建議家長另闢蹊徑,通過遊戲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因為遊戲也是很好的鍛鍊專注力的機會。比如說,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玩兒棋類和球類的遊戲,這些運動都是很好的促進孩子專注力的一種互動方式。比方,孩子在打球的時候,他必須要專注於這個球的運動軌跡,才能夠接到,如果他不專注的話,可能這一秒球就飛走了。包括下棋也是一樣,孩子不僅僅要關注自己的前面,還要關注對手的前面。這樣掌控全局才能夠最終取得勝利。給家長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平時多帶孩子玩兒一些棋類和球類的運動。

第二個,就是要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比較緊張,會把他的運動時間給扣掉,這樣並不是很好,因為運動不僅僅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也有利於塑造孩子的性格。在運動競技的過程當中,孩子會慢慢的培養出競爭力、抗挫折性、對一個東西的耐性,所以運動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最後建議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採取正向的溝通方法。當孩子略有進步的時候,就可以誇獎孩子的進步,而不是一味的通過打壓,否定的方式來與孩子互動,這樣長此以往,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更沒有辦法在學業上有更高的成就了。以上就是我對這道題的回覆,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這個問題也是一度困擾著我。後來我就釋然了,我家孩子性格有點活潑好動,他上課一直坐40分鐘,是有些受不了的。不過他的學習還可以,現在大一些了,自然而然的就有所改變。

我們家長面對孩子學習的問題總是如臨大敵,但有時也要試著放手,很難,但可以試著嘗試一下,發現他的閃光點,多鼓勵(雖然有時也感覺沒啥鼓勵的,哈哈),一點小小的肯定,孩子都會記在心裡,變成他改變成長的動力。

分享一句話:我們所做的事最終將回到我們自己身上。

面對孩子時不妨在心裡默唸:搞定自己就是為民除害。哈哈

我是@熙媽學美食 的熙媽 希望與大家交流。謝謝。


熙媽學美食


這提問使我想起兒子,初二前一直學習二胡,考得了民間十級。每次學習回來都有作業,拉曲子一至二小時。這的確是考驗耐心的一件事。一曲子一遍遍的拉,說實在,枯燥無味,我自己都很難堅持。有一次兒子提出,他拉一次,我打一個分數。這建議很好,靠分數的高低起伏,調節氣氛,像數學曲線,一浪、一浪緩緩前行。從那之後,都能順利完成。教育是件煩心事,需要耐心,需要方法。我想只要你肯觀察、肯動腦,終可以找到解決辦法的。


二人行看世界


我們家孩子今年十歲了,和你說得情況差不多。從她作業和考試卷上發現了這樣的現象,越是簡單的計算,數字出錯率越是高。我們多次提醒糾正都沒有用,家長心都操碎了,可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

遇到這樣的現象多半是日常養成不好的習慣造成的,在家寫作業的環境安靜,一邊寫還一邊看電視機,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小的,目前已經明令靜止,還有就是一件事沒完成就想著其他的事情上去了,手上習慣有些小動作,還有可能和缺乏自信也有關係,比如學習一個特長,初學幾天遇到困難就退縮了,太害怕失敗,乾脆就不幹了。


我們的做法是多關注孩子寫作業的過成,有時間就陪同她一起討論問題,養成善於思考的習慣。平時會督促她堅持完成一些有難度的事情,或者規定一小段時間,比如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到點了可以休息放鬆一下,慢慢的養成習慣,感覺好多了。

做家長的很多缺少教育方法,遇到問題也是手足無措,所以關注孩子的的問題,也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和提升。這樣才能做個合格的家長。我們工作之餘會在網上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找出問題根源,一點一點去糾正孩子,時間久了他們也會理解這些。


所以,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只能一步步的去糾正,相信很快就能解決問題的。

我的分享完了,謝謝邀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色設計師


孩子9歲注意力不集中,沒耐心。一方面是精力過於旺盛,需要找到合適的渠道,比如參加體育活動等,發洩掉過多交感神經興奮,產生一定的疲勞感後再好好休息,會很好緩解持續性焦躁。

另一方面,要注意營養均衡,9歲孩子仍處於大腦發育期,不集中、沒耐性很可能是缺少鋅元素,大腦神經元發育受阻。

含鋅高的食物在穀類當中都是一些粗糧,比如小米、玉米、大麥、燕麥、蕎麥,在這樣的粗糧穀物麩皮當中,含有的鋅元素相對會比較高。含鋅高的食物還有海產品當中的貝類食品,比如牡蠣、扇貝、鮑魚,這樣的食物當中也含有豐富的鋅元素。在肉類當中還有瘦牛肉、瘦裡脊肉和瘦羊肉,這其中鋅的含量會很高,請注意補充鋅元素。


遊戲解說小升龍


九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沒耐心。怎麼辦呢?這是現在很多孩子出現的問題。家長沒有觀察到而已。這也是一種病態,也需要調養的。孩子叫多動症。這個多重症怎麼來的呢?這跟大人有一定的關係。每天喝酒抽菸等一些不良愛好。男女雙方是亞健康的身體。有心臟病家族等。都會造成這些病症的原因。心是主神經強弱的,現在有的大人,從小對孩子的飲食結構營養搭配不注意。這些都導致了好,後來還是多動症的發展。多給他吃一些補血養神的食物。而不是藥物。現在還是吃飯的挑食。而家長呢,又不會好養生的調法。不知道怎麼下手。現在人們吃飯有一個誤區,好像除了大米和白麵之外就不會做了。這單的孩子想吃什麼給做什麼?這些都是不對的。多給孩子吃一些小麥和大麥。小麥和大麥呢,有養心益腎,清熱止咳,調理脾胃的功效。小麥呢,可以養性去心病的意識,所以有那幾個安定精神,治療神經衰弱增加力氣。心病著宜食所以好能夠安定精神,治療神經衰弱。 昆明的有開胃一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對孩子的腎臟起一定的調節作用。腎臟乃先天之本。紅米含有豐富的澱粉和植物蛋白質,可以補充消耗體力及維護身體正常體溫,富含多種營養素,其中鐵質隊友豐富。故有補血以及預防貧血的功效,又能豐富。林維生素c,維生素能改善營養不良,夜盲症,腳氣病,也有效舒緩那個疲勞,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狀。對孩子都對孩子的病情有一定緩解作用。黃豆營養豐富。有植物幼稚生黃豆的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優。蛋白質的含量是瘦肉的兩倍。雞蛋的三倍,牛奶的兩倍。讓你給孩子多吃一些五穀雜糧。菜呢,一定要少放油。肉也可以吃。但油膩不能太大。如果你覺得不放心的話,可以觀看我的視頻。怎麼吃出健康來?如果我的答案能令你滿意。請你告訴你身邊的朋友,光看我的視頻,謝謝!


浪裡金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病理性的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後天習慣和環境所造成。本文主要和父母討論一下孩子在非病理的情況下,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和對策。其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專注做事的習慣,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重要因素。


培養孩子專注做事的好習慣


萌萌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專注做事的習慣。這類孩子的特點是:


1、當孩子面對他不感興趣、不明白或者認為太容易的事情時,往往表現為自我監控能力弱,易走神;


2、注意指向分散,意識緊張度不足,易被周圍其他事物所吸引;


3、思維容易分散,注意穩定性低,做事做不下去,三心二意;


4、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如看電視、做手工、玩電腦遊戲、觀察小動物等)往往能夠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環境干擾。


如果發現孩子具備以上幾種特點,這就說明您的孩子沒有養成專注做事的好習慣。這很可能是由於家庭環境不良或父母沒有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習慣造成的。


比如明明在家裡做作業的時候,她的書桌上總是堆著幾件小玩具和果汁、點心之類的東西。明明的母親也習慣於在看著孩子寫作業的同時,打電話和同事聊天。明明的學習環境中有太多的容易分散她注意力的事物,使她無法集中精力做事。當母親發現孩子作事磨蹭、拖拉時,只是不停地嘮叨、催促和訓斥,使孩子更加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像萌萌這樣的孩子,當做一件特別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們的注意力是十分集中的,所以,要培養孩子專注做事的習慣,首先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入手。具體做法是:


1、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讓他學會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時期,其注意力一次笥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按照學齡階段劃分,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級的孩子,可堅持到30分鐘左右;到了五六年級,便可增加到40分鐘以上。對於剛入學的低年級孩子,老師會在課上到一半的時候,讓孩子們一起唱唱歌、做做操,使他們的大腦疲勞度得到緩解,以便在下而後時間裡集中精力學習。到了中年級,孩子堅持的時間雖然稍長一些,但是有經驗的老師會在講課講到重點時,語速由快到慢一點,語調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書的重點用彩色粉筆圈一下,讓聲音的變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顏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老師發現有的孩子走神了,會用眼神溝通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學做好準備,要回答我的問題了!”既把他的思維拉回來,又不損害他的自尊。


父母在家也可以借鑑。包括:1、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2、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們的“工作”之後,給予孩子鼓勵:“你能這麼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並及時和孩子分離他的感受,讓孩子有意識地把做這件事時的注意力和心理過程遷移到其他事情中。


3、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父母的嘮叨和訓斥只會讓孩子對相應的事情產生厭煩,從而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不妨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4、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南昌市,理解能力也會增強。


5、營造一個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注意習慣,不但要先輩訓練,周圍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儘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


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狀況


老師發現一向學習習慣不錯的朋朋,忽然變得上課經常走審,一個人發愣,學習成績也明顯下滑。通過談心和家訪,老師瞭解到近來朋朋的父母經常吵架,他非常害怕,擔心爸爸媽媽會從此分開,於量無論上學還是吃飯,總是在想這個問題,以至無心學習。有些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忽然出現注意力下降、愛發愣、內向、脾氣暴燥、愛哭等情況,這時,父母和老師要及時瞭解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件。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1、生活中遭遇突發事件,會給孩子帶來過度興奮、激動、恐懼、憤怒、傷心、憂慮等情緒體驗,使他們在短期內變得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下降。父母和老師要及時給予關心、理解和正確引導,使孩子儘快恢復正常心態,注意力水平也就相應恢復正常。


2、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如看恐怖片、臨近考試等)或者孩子飲食習慣不良,都可使其睡眠不足或質量不高,提供身體營養的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生理性的精神不振、內分泌失調。這些也都是造成孩子注意力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必要時父母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協助發現問題,儘快恢復孩子正常的睡眠、飲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便可相應得到解決。


另外,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讓孩子多跑步、拍球、跳繩,常進行有氧運動,加強血液循環功能,也是防止孩子精神疲倦、鍛鍊協調能力,提高注意力的好方法。


上課“不聽講”不一定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放放的媽媽總是為他上課不中講的問題操心,因為放放上課的時候不是在擺弄文具、看課外書,就是和別的同學說話。所幸的是,放放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考試成績總保持在班進而前五名。但是,媽媽擔心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或中學,這種聽講不集中的習慣會使學習成績下降。


確實有一些像放放這樣的孩子,他們並不是“不聽講”,只是比別的孩子更會扣講。他們善於抓住老師講課時的語言點、重點。老師一說大家注意了,看看這道題應該怎麼思考?這個記敘文的思路應該是什麼?他們馬上就會抬起頭,認真地把老師上課的重點聽好、抓好。其它的時間,他們已經聽會了,自然“你講你的,我玩我的”。然而,父母不能強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這點,事實上,只有少部分非常聰明的孩子才能夠這樣。其特點是:


1、孩子無論在上課還是與人交談時,都能夠很快抓住重點,領會意思,並給以相應的反饋。


2、在家做功課或其他事情時,都能在較短的時間裡,效率較高地完成工作。


3、不用家長太多的指導,學習成績一般比較優秀。


4、思維活躍,愛思考,遷移能力較強,做事能夠舉一反三。


如果您的孩子確實擁有這些特點,那麼您就不必要太擔心他會由於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相反,要求這種孩子長時間注意力集中,到了真正該聽的部分,他反而會感到疲倦,聽不過去。對於這類孩子,父母只需要告訴孩子,要學會尊重他人,遵守課上紀律,並學會在聽懂老師講課的情況下自己做題、複習。在家裡,父母用新鮮並有一些難度的知識激他們的求知慾,並引導他們在學習時不只滿足於“會”而要尋找多種方法、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財富局中局


“遠離干擾”是控制分心的一個技巧,如果是孩子學習時,把容易干擾到孩子的玩具、課外讀物和零食放遠些。

很多時候,家長一看到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就會指出來,甚至批評、指責和懲罰他們。其實,這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分析孩子行為可能的原因。

比如孩子做作業分心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能力不夠,而“干擾物”,比如玩具、課外書、零食都是使得孩子控制能力下降的原因。 分析出了原因,就很容易找到應對方法了。

能力不足可不是通過指出缺點、批評指責能夠改善的,而是應該教孩子如何提高能力。拿走干擾物能讓孩子專心地完成作業,這樣的成功體驗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自控能力。批評和指責並不是培養能力的好土壤,反而容易讓孩子放棄努力。


卓正診所


我感覺不要聽那些所謂專家的話,孩子主意力不集中,多動症之類的,9歲孩子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他在反感自己不喜歡的事,如果我沒猜錯應該是學習吧,你給他個手機或電腦你就知道他有多專心,成年人有幾個是主意力不集中或多動症?這不是病,不要太在意,多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就好了



中國結掛件


不專注,幾乎已經成為爸媽們貼給孩子的一個標籤,當孩子做某事的專心程度,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值,或者當大人希望孩子專心做某件事、孩子卻做得三心二意時,大人就會覺得,孩子這是不夠專注。 但是這種濫用標籤的情況,其實掩蓋了兩個很重要的事實;

第一個事實是,孩子的有些表現,和專注不專注並不相關。

比如一些父母覺得孩子吃飯不夠專心,於是認為應該想辦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但這其實是孩子從小被培養出來的吃飯習慣的問題,還有飯菜合不合口味的問題。 有的孩子是從小就被大人餵飯,而且大人常常是拿各種玩具哄著喂,甚至端著碗追著喂,這麼被喂出來的孩子,自然就很難習慣於好好坐下來自己吃飯。另外,就算是不會坐下來好好吃飯的孩子,遇到特別愛吃的東西,也會好好吃的。所以吃飯的事和專注不專注真的沒有關係。 還有,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寫作業不夠專注,是大人想讓孩子放學後一到家就馬上做作業,但是孩子總是想先玩一會兒再寫,於是爸爸媽媽看到的就是孩子不能專心寫作業了。這也和孩子的專注程度沒有關係,他只是上了一天學,覺得累了,想先玩一會兒而已。

第二個事實是,孩子對某一件事的不專注,不等於他缺乏專注力。

遇到煩惱的爸爸媽媽們問:「我孩子不專注怎麼辦?」我們通常會反問:「您是覺得孩子做什麼不夠專注呢?是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都不專注嗎?孩子有沒有什麼事,做得特別專注呢?」 回答通常是看書不專注、上課聽講不專注、做作業不專注,但看起動畫片、玩起玩具、打起遊戲來,還是挺專注的。 這就是了。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辦法專注的孩子是非常少的,孩子只是在某些事情上非常專注,而在爸爸媽媽特別希望他專注的事情上不夠專注而已。比如上課不聽講,光玩文具的孩子,他玩的時候,狀態也是專注的。 問題不是孩子缺乏專注力,而是有時會把專注力放偏。我們發現,大部分爸爸媽媽說的孩子不專注的問題,都是這種情況。

所以,當談論孩子專注力的問題時,我們的建議是,爸爸媽媽不要一看到你覺得不夠專注的表現,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給孩子貼上一個不專注的標籤,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看這件事到底和孩子的專注程度是否相關,還要看孩子是隻在某些情況下,對某些事情不夠專注,還是做什麼事都不專注。孩子不能專注地做任何事,才能說是孩子缺乏專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