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說清朝是歷朝歷代得國最正的,他為何敢這麼說?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繼明朝之後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最後清軍在群雄割據的明末問鼎中原。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古以來王朝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總是用了很多手段,那麼清朝得位正嗎?

乾隆說清朝是歷朝歷代得國最正的,他為何敢這麼說?

努爾哈赤的時候還沒有清朝,稱作後金

我們先看看清朝的皇帝是怎麼說的,《順治》實錄開篇就說了: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康熙也自戀的說道: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乾隆最崇拜的就是他爺爺康熙,他說:“我朝得天下之正。實非漢、唐、宋、明所可比。”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來對比一下前面幾個朝代,首先宋朝是合法性最不足的,因為趙匡胤本是後周的臣子,他通過“陳橋兵變”迫使周恭帝讓位於他,所以宋朝是通用過造反奪得天下。

乾隆說清朝是歷朝歷代得國最正的,他為何敢這麼說?

元朝是實打實的打出來,但是它不受人民的支持。明朝的合法性是比較高的,因為當時的人民受不了元朝的統治所以分期反抗,朱元璋在討伐元朝中的檄文中是這樣說的: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可以說是人民戰爭。

那麼清朝是如何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的呢?它對天下人是這麼說的,流寇打下了北京,明朝太子密令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平寇。為此清朝也是做足了樣子,進了北京以後秋毫無所犯,原明朝官員仍任原職,對於明朝宗室王爺也是優待,又給崇禎開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好像真是來幫助明朝一樣。但是後來也就發現了,清朝並不是好心,直到把順治帝接到北京才算原形畢露。

乾隆說清朝是歷朝歷代得國最正的,他為何敢這麼說?

清朝的入關並非是一時興起,皇太極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在做準備了,皇太極死前留下遺言明朝將亡,我們要早早地做好準備。1643年李自成攻佔山西以後清朝通過蒙古給李自成送了一封信,說想要和李自成共治天下,只不過李自成沒有回信,也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即使沒有吳三桂開山海關清軍也會入關,只不過沒有那麼順利。吳三桂本已經投降李自成不知為何半路上改了主意才回去把山海關打了下來,又派人去給清朝送信,送信人恰好在路上碰到了清軍,所以才改道從山海關進。

清軍入關並非只有山海關一個選擇,他們也可以繞道蒙古經山西入關,只不過山海關是不用繞路,而且可以直撲京師。所以清朝早就有逐鹿中原的野心了,當然有野心沒有什麼錯,人有點野心也是好的。

清軍把自己宣傳成一個幫忙的角色確實欺騙了很多人,至少南明朝廷就被欺騙了,南明可以借清軍把明朝的心腹大患李自成給剿滅了,起了當漁翁的心思,於是決定聯虜平寇,一起打李自成,但是南明的實力不足以當漁翁,結果李自成和南明一個接一個被吃掉了。這就像是魏蜀吳一樣,劉備如果看著孫權被吃掉自己早晚也要完蛋。

乾隆說清朝是歷朝歷代得國最正的,他為何敢這麼說?

清朝認為自己得國最正,自己是來幫忙的,只不過明朝已經被李自成消滅掉了,我現在消滅了李自成不就是為大明報仇嗎?我佔據的不是大明的疆土而是從李自成這個反賊手中搶來的。結果就忘了自己說自己是是來幫忙的話了。

不可否認的是在王朝統一的過程中確實會存在血腥與暴力,清軍揮軍南下的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強有力的抵抗。所以清朝奪得天下並沒有統治者說的那麼美好。

有句話叫做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清朝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有很多歷史資料都遺失了清初更是大興文字獄,翰林官員寫了一首詩“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就被懷疑反清復明,最後被斬首了。如果把說我不好的全部殺光了,剩下的不就都是讚美我的了嗎?

乾隆說清朝是歷朝歷代得國最正的,他為何敢這麼說?

其實我並不是特定的黑清朝,在我看來歷朝歷代的建國都是充滿血腥暴力的,誰都想坐上那把椅子,沒有人會讓給你,只能自己伸手去搶,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都耍了些手段。既然天下烏鴉一般黑,又何必說自己染的比別人要白些呢,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